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带连接结构领域,尤指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可穿戴设备通过条带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使穿戴设备能够更好的穿戴在手腕上,目前穿戴设备在连接时通过磁吸结构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磁吸结构在使用时,条带上的磁吸结构的两侧都会产生吸引,以使两个条带上的两个磁吸结构在连接时,不能够精准连接,还需要在连接时人为的根据需要锁定的方式进行位置调整,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自动吸合和锁定,不会使搭扣的非连接侧吸合在一起,佩戴过程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导磁件;
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磁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导磁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磁件的一侧磁极相反;
第二导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用于导通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场。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个磁铁之间设置第二导磁件,第二导磁件衔接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再加上第一导磁件,使得第一导磁件在远离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一侧磁场分布较少,很好的防止漏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磁件的边缘设置有侧墙,所述侧墙围设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二导磁件的四周外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侧墙,侧墙围设在第一导磁件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二导磁件围设在其内,使得磁吸结构在使用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止漏磁。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磁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导磁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侧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磁件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第二导磁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一侧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磁件一侧的磁极相反。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导磁件为磁铁,第二导磁铁件衔接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导磁件靠近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一侧较强,远离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一侧较弱,使该磁吸结构能够更好的防止漏磁。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磁件为磁钢或者铁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磁件为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磁件呈长条形,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沿所述第一导磁件长度方向设置。
一种磁吸搭扣,包括第一搭扣、第二搭扣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磁吸结构;
所述第一搭扣上设有所述磁吸结构,所述第二搭扣上设有可与所述磁吸结构相吸的磁吸件,所述磁吸结构与所述磁吸件相吸,使所述第一搭扣与所述第二搭扣吸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磁吸结构设置在搭扣上,以使在使用时,第一搭扣的另一侧更好的防止漏磁,起到很好的吸合连接效果。
优选地,所述磁吸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磁吸件为所述第二磁吸结构;
所述第一搭扣包括扣盖和按键,所述第一磁吸结构设置在所述扣盖上,所述按键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扣盖上,所述按键具有一卡合部;
第二搭扣包括扣座,所述第二磁吸结构设置于所述扣座上,所述扣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匹配的卡合位;
其中,扣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中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搭扣设置,所述第二磁吸结构中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搭扣设置,使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相吸,将所述扣盖吸合在所述扣座上,且所述卡合部扣合在所述卡合位处,按压所述按键,使所述卡合部退出卡合状态。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中分别设置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一致,但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设置的位置相反,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接近时,在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使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相互扣合,第一导磁件远离第一磁性件的一侧磁性较弱,因此在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接近时,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无需校准即可很快的连接在一起,操作过程快速方便。
优选地,所述扣盖包括:
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磁吸结构,所述第一外壳上还开设有活动槽,用于放置所述按键;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按键,所述第一盖板上对应所述活动槽处开设有活动孔,所述卡合部贯穿所述活动孔;
其中,所述按键可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活动槽形成的滑道内移动,使所述按键的卡合部可与所述卡合位扣合或解除扣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扣盖设置成第一外壳和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连接在第一外壳上,一方面可以将第一磁吸结构固定在第一放置槽内,将按键固定在活动槽内,使得按键可在活动槽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扣合时,按键卡在卡合位处,沿着所述活动槽按压按键,使按键退出卡合位时,即可打开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
优选地,活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活动部位于所述活动槽内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活动槽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外壳形成按压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位于所述活动槽内的一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按键设置成活动部、按压部和卡合部,按压部和卡合部位于活动部的两侧,按压按压部,活动部在活动槽内运动,卡合部在活动孔内运动,以使卡合部在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吸合时,能够很好的卡合在卡合位上。
优选地,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扣盖宽度方向的两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将按键的数量设置成两个,以使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的方便。
优选地,所述扣座包括: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放置槽相对应的第二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磁吸件,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按键相匹配的卡槽;
第二盖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插孔,且所述插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卡槽的开口口径,以形成所述卡合位。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扣座设置成第二外壳和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的一面可以固定第二磁吸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卡合位,用于卡住卡合部,使得在卡合状态时,能够起到卡合效果。
一种可穿戴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所述第一条带与所述第一搭扣连接,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第二搭扣连接,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吸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增设第二导磁件,使第二导磁件衔接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以使第一导磁件远离第一磁性件的一侧磁场分布较弱,起到很好的防漏磁效果。
2、通过增加侧墙,围设在第一导磁件的周侧,以使磁吸结构在使用时,能够很好的防止漏磁,设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一侧能够起到很好的磁性效果,起到很好的吸合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扣座和扣盖,且扣座和扣盖设置成分体形式,一方面使扣座和扣盖在使用或者组装时,非常方便快捷,也便于搭扣上零部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吸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磁吸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磁吸搭扣未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磁吸搭扣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磁吸搭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磁吸搭扣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磁吸结构的磁场分布示意图;
图11是未加入第二导磁件的磁场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磁吸结构;101、第一导磁件;102、第一磁性件;103、第二磁性件;104、第二导磁件;105、侧墙;110、第一磁吸结构;120、第二磁吸结构;200、第一搭扣;201、扣盖;202、按键;2021、按压部;2022、卡合部;2023、活动部;2024、弹簧;203、第一盖板;300、第二搭扣;301、扣座;302、第二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磁吸结构,包括:第一导磁件101、第一磁性件102、第二磁性件103及第二导磁件104,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均设置在第一导磁件上,且位于第一导磁件101的同一侧,第一磁性件102靠近第一导磁件101的一端与第二磁性件103靠近第一导磁件101的一端磁极相反;第二导磁件104设置在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之间,用于导通第一磁性件102与第二磁性件103之间的磁场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2所示,第二导磁件104位于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之间,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位于第一导磁件101的同一侧,第二导磁件104衔接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在第一导磁件101的作用下使位于第一导磁件101位于第一磁性件102的一侧磁力更强,远离第一磁性件102的一侧磁力较弱,而第二导磁件104衔接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使第一导磁件101位于第一磁性件102的一侧磁性进一步增强,磁吸力较弱,在使用时,吸力较小,不容易与导磁体吸合,此处所述的导磁体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铁片,而在第一导磁件101靠近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一侧磁场分布较强,有很强的吸合力,如图10所示,在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远离第一导磁件101的一侧磁场较强,在第一导磁件101远离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一侧磁场较弱。将本实施例的磁吸结构设置在搭扣上时,磁吸结构设有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一面为正面,设有第一导磁件101的一面为背面,正面磁吸力较强,背面磁吸力较弱,使得搭扣可实现正面便于佩戴,背面无法佩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不对第一导磁件101和第二导磁件104的具体材质进行限定,第一导磁件101和第二导磁件104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漏磁的效果,如图3所示,第一导磁件101的边缘设置有侧墙105,侧墙105围设在第一磁性件102、第二磁性件103和第二导磁件104的四周外侧,侧墙105将第一磁性件102、第二磁性件103和第二导磁件104围设在侧墙105内,侧墙105一方面能够将第一磁性件102、第二磁性件103和第二导磁件104围设在其内,能够很好的将其固定在侧墙105内,另一方面能够对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起到更好的防漏磁效果,从而使第一导磁件101远离第一磁性件102的一侧磁场较弱,以使在使用时磁吸结构时,能够更好的进行单侧吸合的效果。
具体的,第一导磁件101为钢片,第二导磁件104为磁铁,第二导磁件104靠近第一磁性件102一侧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102靠近第一导磁件101一侧的磁极相反;第二导磁件104靠近第二磁性件103一侧的磁极与第二磁性件103靠近第一导磁件101一侧的磁极相反,以使第二导磁件104能够更好的衔接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使第一导磁件101远离第一磁性件102的一侧分布更弱,从而使磁吸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朝着需要的方向吸合。
示例性的,再次参照图3所示,第一磁性件102及第二磁性件103与第一导磁件101上下叠设,第一磁性件102位于第二导磁件104的左侧,第二磁性件103位于第二导磁件104的右侧时,假设第一磁性件102上端的磁极为s极,下端的磁极为n极,则第二导磁件104靠近第一磁性件102的一侧(即左侧)的磁极为s极,第二导磁件104右侧的磁极为n极,第二磁性件103上端的磁极为n极,下端的磁极为s极。
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设置在第一导磁件101上,其中第一导磁件101为钢片,第一导磁件101的作用使第一导磁件101位于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一侧磁性增强,第一导磁件101远离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一侧磁性较弱,而增设的侧墙则是围设在第一磁性件102、第二磁性件103以及第二导磁件104的四周外侧,起到防漏磁的效果,在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之间增设第二导磁件104,第一磁性件102、第二磁性件103以及第二导磁体的排列,形成“halbach”磁铁,“halbach”磁环分解后的平行磁场与径向磁场的相互迭加使得另一侧的磁场强度大幅度提升,以形成单边磁场(如图10所示的磁场分布,图11为未放置第二导磁件104时的磁场分布),以使在在相同体积的作用下,磁性更强,此时在第一导磁件101的作用下,第一导磁件101位于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一侧磁性更强,具有很好的吸合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再次参照图3所示,第二导磁件104为磁钢或者铁片,具体实施时,第一导磁件101为板状结构,且第一导磁件101呈长条形,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沿第一导磁件10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呈长条形,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宽度与第一导磁件101的宽度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磁件104为磁钢或者铁片,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以改变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的磁场分布,起到很好的防漏磁效果。
如图4-9所示,一种磁吸搭扣,包括:第一搭扣200和第二搭扣300,以及上述任一项的磁吸结构;
第一搭扣200上设有磁吸结构,第二搭扣300上设有可与磁吸结构相吸的磁吸件,磁吸结构与磁吸件相吸,使第一搭扣200与第二搭扣300吸合(如图4所示)。
第二搭扣300上可设置与第一搭扣200上的磁吸结构相吸的磁吸件,磁吸件可以为铁、钴、镍等可与磁铁相吸的材质制成的片状物,也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磁吸结构。当磁吸件为铁片时,铁片与磁吸结构中的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相吸,使第一搭扣200与第二搭扣300吸合(如图5所示)。
若磁吸件也为磁吸结构,定义第一搭扣200上的磁吸结构为第一磁吸结构110,第二搭扣300上的磁吸结构为第二磁吸结构120,其中,第一和第二仅仅是为了区别两个磁吸结构,并没有其他含义,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均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磁吸结构。
具体地,磁吸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120,磁吸件为第二磁吸结构120,第一搭扣200包括扣盖201、第一磁吸结构110和按键202,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扣盖201上,按键202可移动的设置于扣盖201上,按键202具有一卡合部2022;第二搭扣300包括扣座301和第二磁吸结构120,第二磁吸结构120设置于扣座301上,扣座301上设有与卡合部2022相匹配的卡合位;
其中,扣合状态下,第一磁吸结构中的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靠近第二搭扣300设置,第二磁吸结构中的第一磁性件102和第二磁性件103靠近第一搭扣200设置,使第一磁吸结构110与第二磁吸结构120相吸,使扣盖201吸合在扣座301上,且卡合部2022扣合在卡合位处,按压按键202,使卡合部2022退出卡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120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磁吸结构,且扣盖201上设置的第一磁吸结构110和扣座301上设置的第二磁吸结构120大小形状相同,且设置的位置相反,以使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120能够更好的吸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不局限于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120的变形形式,只需要其中一个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磁吸结构即可,其他的变形形式,均为本实施例所保护,在本实施例中,不过多的赘述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120的具体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再次参照图4、图6-9所示,扣盖201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盖板203,第一外壳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用于放置第一磁吸结构110,第一外壳上还开设有位于第一放置槽一侧的活动槽,用于放置按键202;具体的,按键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键202设置在扣盖201宽度方向的两侧。实施时,两个活动槽对称开设在扣盖201上,且关于第一放置槽对称,第一盖板203连接在第一外壳上,用于固定第一磁吸结构110和两个按键202,实施时,第一盖板203和第一外壳可以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以实际生产需要进行选择,第一盖板203上对应活动槽处开设有活动孔,卡合部2022贯穿活动孔;其中,按键202可沿第一盖板203与活动槽形成的滑道内移动,使按键202的卡合部2022可与卡合位扣合或解除扣合。
再次参照图5-9所示,与扣盖201相匹配的扣座301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盖板302,第二外壳上开设有与第一放置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放置槽,用于放置磁吸件,第二外壳上开设有与按键202相匹配的卡槽;第二盖板302连接在第二外壳上,同样的,第二盖板302与第二外壳的连接可以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以实际生产需要进行选择,第二盖板302上开设有与卡槽位置相对应的插孔,且插孔的孔径小于卡槽的开口口径,以形成卡合位,可以卡置卡合部2022。
具体的,按键202还包括:活动部2023,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动槽内,且活动部2023位于活动槽内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活动槽的内壁连接,活动部2023向的另一端伸出第一外壳外延伸形成按压部2021,卡合部2022设置在活动部2023位于活动槽内的一端,具体实施时,卡合部2022远离活动部2023的一端呈钩状结构,当第一搭扣200和第二搭扣300扣合在一起时,卡合部2022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卡合在第二盖板302上,此时第二盖板302形成卡合位,使得卡合部2022和第二盖板302之间更好的卡合在一起,起到很好的连接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2024,弹簧2024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上,弹簧2024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部2023上,弹簧2024使活动部始终处于与卡合位相对应的位置;
一种可穿戴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以及上述任一的一种磁吸搭扣,第一条带与第一搭扣200连接,第二条带与第二搭扣300连接,第一搭扣200和第二搭扣300吸合在一起时,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手表或者手环,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条带远离扣盖201的一端连接在手表或者手环上,第二条带远离扣座301的另一端连接在手表或者手环上,以实现在佩带手环或者手表时,只需第一搭扣200和第二搭扣300靠近时,两者彼此吸引使得两者吸合在一起。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