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3-10 08:03:38|463|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用于冶金、熔炼、加热等的工业用炉,从所用 燃料来分,有电炉、油炉和碳炉三种。电炉的优点是劳动条件好,控温准确, 缺陷是投资大、费用高,因此只有大型的重要的项目应用外,一般应用较少; 燃烧重油、柴油的油炉,其优点是升温快、亦可控温,劳动条件不如电炉, 但比碳炉好,它的缺陷是有少量废气排放,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燃料费用也 较高,与用电的费用相差无几,它应用的场合比电炉多;燃烧煤或焦碳的碳 炉的优点是:投资少、费用低,一般的中小加热炉和大型锅炉、冶炼炉,多 用碳炉,它的主要缺点是:劳动条件差、燃料的热利用率低,一般只有15~35%, 有大量的含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黑烟,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0003]
存在以下问题
[0004]
传统的热工炉装置,对废气的回收率较低、且回收速率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热工炉装置,对废气的回收率较低、且回收速率较慢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包括热工炉,所述热工炉的一侧设置有废气处理仓,所述废气处理仓还包括处理箱、第一吸收室、第二导气管、第二吸收室、第三导气管、第三吸收室、排气管、换液口与液面表组成,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收室,所述第一吸收室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二吸收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吸收室的一侧连通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三吸收室的底部,所述第三吸收室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一吸收室、第二吸收室与第三吸收室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换液口,所述第一吸收室、第二吸收室与第三吸收室的前端均设置有液面表。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工炉还包括有底座、锅炉主体、进料端、第一导气管,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锅炉主体,所述锅炉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端,所述锅炉主体的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收室、第二吸收室与第三吸收室的内径尺寸大小均相同,且形状均为上弧下矩。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球阀,所述排气管直接与大气连通。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收室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第二吸收室实现气体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形状为l形。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吸收室通过第三导气管与第三吸
收室实现气体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形状为l形。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收室、第二吸收室与第三吸收室内部注射有吸收液,所述第一吸收室、第二吸收室与第三吸收室内部吸收液体积占比为50%~70%。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
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吸收室、第二导气管、第二吸收室、第三导气管、第三吸收室与排气管构成的复式吸收结构,可以高效、高速的对锅炉燃烧后的废气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保型热工炉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处理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处理仓内部结构侧视图。
[0018]
图中:1、热工炉;2、废气处理仓;101、底座;102、锅炉主体;103、进料端;104、第一导气管;201、处理箱;202、第一吸收室;203、第二导气管;204、第二吸收室;205、第三导气管;206、第三吸收室;207、排气管;208、换液口;209、液面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环保型热工炉装置,包括热工炉1,热工炉1的一侧设置有废气处理仓2,废气处理仓2还包括处理箱201、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导气管203、第二吸收室204、第三导气管205、第三吸收室206、排气管207、换液口208与液面表209组成,处理箱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收室202,第一吸收室202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导气管203,第二导气管203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二吸收室204的底部,第二吸收室204的一侧连通有第三导气管205,第三导气管205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三吸收室206的底部,第三吸收室206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207,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换液口208,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的前端均设置有液面表209;通过设置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导气管203、第二吸收室204、第三导气管205、第三吸收室206与排气管207构成的复式吸收结构,可以高效、高速的对锅炉燃烧后的废气进行回收。
[0021]
本实施例中,热工炉1还包括有底座101、锅炉主体102、进料端103、第一导气管104,底座101的上端连接有锅炉主体102,锅炉主体102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端103,锅炉主体102的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104,构成热工炉1结构,使设备可以正常运作;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的内径尺寸大小均相同,且形状均为上弧下矩,便于气体的收集与流通;排气管207的内部设置有球阀,排气管207直接与大气连通,控制尾气的流动;第一吸收室202通过第二导气管203与第二吸收室204实现气体连通,第二导气管203的形状为l形,连通第一吸收室202与第二吸收室204;第二吸收室204通过第三导气管205与
第三吸收室206实现气体连通,第三导气管205的形状为l形,连通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内部注射有吸收液,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内部吸收液体积占比为50%~70%,使液面完全没过第二导气管203、第三导气管205与处理箱201的底部,提高废气吸收率。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通过将进料端103将燃烧料放置于锅炉主体102的内部,使其燃烧供能,锅炉主体102内部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第一导气管104贯穿处理箱201进入第一吸收室202,第一吸收室202内部的回收液面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导气管104的底端水平高度,废气排出后与处理箱201的回收液充分接触,接触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导气管203导入至第二吸收室204中,与回收液二度接触,提高废气回收率,二度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第三导气管205进入第三吸收室206中,与回收液三度接触,以确保气体中的废气成分被完成吸收,最终通过排气管207排出至大气,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内部的液体通过换液口208进行注入与更换,同时三组液面表209通过与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的连通,使三组液面表209中回收液高度分别与第一吸收室202、第二吸收室204与第三吸收室206中液面高度保持一致,便于使用者估算回收液注入量是否达标。
[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