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03-10 01:03:55|270|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应用壳体组件的空气处理设备(例如空调器),从出风口吹出的单一温度的风,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停的与四周的自然气流进行能量交换,导致被送到指定位置的能量损失较大,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壳体组件的结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壳体组件,有利于使从第一风道及第一出风口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环绕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风道圈,所述风道圈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风道圈内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正对设置,所述风道圈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内还限定出第三风道,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下游,且所述第三风道的进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出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三风道内。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使第二出风口环绕第一出风口设置,通过设置风道圈,并且使风道圈内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的进风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正对设置,风道圈的外周壁与第一壳体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第二风道的进风端与第二进风口连通、出风端与第二出风口正对设置,第一壳体内还限定出第三风道,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三风道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下游,且第三风道的进风端分别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出风端分别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风机设在第三风道内。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从第一风道及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发生能量交换而损失较大的能量,由此有利于使从第一风道及第一出风口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应用壳体组件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调节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成本。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机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风叶,所述导流圈与所述风道圈正对设置。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圈内设有多个第二风叶,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一风机中的多个所述第二风叶形成为对旋风轮结构,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限定出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从第一风道及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发生能量交换而损失较大的能量,由此有利于使从第一风道及第一出风口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空调器的空气调节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调器的使用成本。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为冰蓄冷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放冷换热器,所述放冷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端的一侧。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端的一侧。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放冷换热器为一体件。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水箱、蒸发器和取冷换热器,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取冷换热器设在所述水箱内。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取冷换热器为一体件。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u形管段,所述取冷换热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u形管段,所述第一u形管段和所述第二u形管段均穿设在翅片上,多个所述第一u形管段分为多组,每组的多个所述第一u形管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u形管段分为多组,每组的多个所述第二u形管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组所述第一u形管段和多组所述第二u形管段沿第二方向交错间隔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壳体、压缩机和水泵,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取冷换热器和所述放冷换热器之间的载冷剂管路上。
[002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示意图;
[0023]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示意图;
[0024]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剖视图;
[0025]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分解图;
[0026]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风轮与第二风轮配合的示意图;
[0027]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风轮与第二风轮配合的示意图;
[0028]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气流在壳体组件内流动的示意图;
[0029]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0030]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蒸发器和取冷换热器与翅片配合的示意图;
[0031]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
[0033]
10、壳体组件;
[0034]
1、第一壳体;
[0035]
11、第一进风口;12、第二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
[0036]
15、出风格栅;16、面板;17、背板;18、进风格栅;
[0037]
2、风道圈;21、第一风道;22、第二风道;23、第三风道;
[0038]
3、第一风机;
[0039]
31、导流圈;32、第一风叶;33、第二风叶;34、第一电机;35、第一风轮;
[0040]
4、第二风机;41、第二电机;42、第二风轮;
[0041]
100、空调器;
[0042]
20、放冷换热器;30、冷凝器;40、水箱;
[0043]
50、蒸发器;501、第一u形管段;
[0044]
60、取冷换热器;601、第二u形管段;
[0045]
70、翅片;80、第二壳体;90、压缩机;11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9]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其中壳体组件10可用于空气处理设备中,例如壳体组件10可用于空调器100、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
[0050]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风道圈2和第一风机3。
[0051]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第一壳体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14环绕第一出风口13设置。由此可知,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的结构设置,可以使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的气流环绕从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进而形成风套风的出风形式。
[0052]
从而可知,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的气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将从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具有当前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清新度等的空气)隔离,有效地避免从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发生能量(热量、冷量、湿度和清新度等)交换而损失较大的能量,由此有利于使从第一出风口13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应用壳体组件10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调节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成本。
[0053]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风道圈2设在第一壳体1内,风道圈2内限定出第一风道21,第一风道21的进风端与第一进风口11连通、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13正对设置,风道圈2的外周壁与第一壳体1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22,第二风道22的进风端与第二进风口12连通、出风端与第二出风口14正对设置,第一壳体1内还限定出第三风道23,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三风道23位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下游,且第三风道23的进风端分别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连通、出风端分别与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连通,第一风机3设在第三风道23内。图7中的单向实心箭头指的是第一风道21内气流的流动过程,单向空心箭头指的是第二风道22内气流的流动过程。
[0054]
由此可知,如图7所示,当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的空气处理设备运行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3转动,进而在第一壳体1内形成负压。由于第三风道23分别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连通,从而可以使一部分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11流动至第一风道21内,然后流经第一风道21及第三风道23后,通过与第一风道21正对的第一出风口13流出。另一部分气流可通过第二进风口12流动至第二风道22内,然后流经第二风道22及第三风道23后,通过与第二风道22正对的第二出风口14流出。进而可以理解的是,大部分第二风道22内的气流可以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大部分第一风道21内的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3流出。从而第二风道22内流出的气流可以环绕第一风道21内流出的气流,即形成风套风的出风形式。
[0055]
从而可以理解的是,当空气处理设备(例如空调器100)通过第一风道21向室内输送冷风或热风时,那么经过第二进风口12进入到第二风道22内并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的气流能够环绕从第一风道21流动至第一出风口13最终排出的热风或冷风,进而有效地避免从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冷风或热风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发生热量交换而损失较大的能量,由此有利于使从第一出风口13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冷量或热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应用壳体组件10的空气处理设
备的空气调节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成本。
[005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通过使第二出风口14环绕第一出风口13设置,通过设置风道圈2,并且使风道圈2内限定出第一风道21,第一风道21的进风端与第一进风口11连通、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13正对设置,风道圈2的外周壁与第一壳体1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22,第二风道22的进风端与第二进风口12连通、出风端与第二出风口14正对设置,第一壳体1内还限定出第三风道23,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三风道23位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下游,且第三风道23的进风端分别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连通、出风端分别与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连通,第一风机3设在第三风道23内。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从第一风道21及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发生能量交换而损失较大的能量,由此有利于使从第一风道21及第一出风口13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应用壳体组件10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调节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成本。
[0057]
如图4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风机3包括导流圈31,导流圈31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风叶32,导流圈31与风道圈2正对设置。由此可知,流出第一风道21的气流可以在导流圈31内继续朝向第一出风口13流动,相当于具有延长第一风道21的作用,导流圈31的设置可以在第三风道23内有效地隔离第一风道21内的气流和第二风道22内的气流,减小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流入第三风道23内的气流的混合,进而提高壳体组件10的可靠性,提高应用壳体组件10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调节效率。
[0058]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圈31内设有多个第二风叶33,壳体组件10还包括第二风机4,第二风机4设在第一风道21内,第二风机4与第一风机3中的多个第二风叶33形成为对旋风轮结构,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4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可知,通过第二风机4与第一风机3中的多个第二风叶33形成为对旋风轮,并且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4的转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第一风道21内的气流经第一出风口13送出的距离。由此可以使从第一出风口13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应用壳体组件10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调节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成本。
[0059]
如图3和图5-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4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从而可以保证第二风机4与第一风机3中多个第二风叶33形成对旋风轮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壳体组件10的可靠性。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风机3还包括第一电机34和第一风轮35,导流圈31、多个第一风叶32和多个第二风叶32限定出第一风轮35,第二风机4包括第二电机41和第二风轮42,第一电机34与第二电机41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可选地,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均形成为轴流风机。
[0060]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上设有出风格栅15,出风格栅15限定出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壳体1外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进入到第一壳体1内而影响第一风机3的转动,进而可以提高壳体组件10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壳体组件10的清洁频率。并且有利于使从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流出的气流更加均匀。
[0061]
可选地,如图2和图7所示,第二进风口12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每个第二进风口12处设有进风格栅18。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壳体1外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第二进风口12进入
到第一壳体1内,进而可以提高壳体组件10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壳体组件10的清洁频率。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11处设有进风格栅18。
[0062]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壳体1包括面板16和背板17,面板16上设有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背板17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1。由此可知,第一壳体1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006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
[006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从第一风道21及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四周的自然气流发生能量交换而损失较大的能量,由此有利于使从第一风道21及第一出风口13送出的气流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由此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换热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空调器100的使用成本。
[0065]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为冰蓄冷空调器100,空调器100还包括放冷换热器20,放冷换热器20设在第一壳体1内且位于第一风道21的进风端的一侧。由此使得第一风道21内的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3流出后在达到指定位置时,仍然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0066]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冷凝器30,冷凝器30设在第一壳体1内且位于第一风道21的进风端的一侧。由此可知,冷凝器30和放冷换热器20均设在第一风道21内。从而当空调器100蓄冰时,从第一风道21以及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为热风。当空调器100放冷时,从第一风道21以及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为冷风。
[0067]
如图3-图4和图7-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30与放冷换热器20为一体件。由此,便于冷凝器30和放冷换热器20的拆装,可简化空调器100的装配工序。
[0068]
如图8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包括水箱40、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水箱40位于第一壳体1的下方,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设在水箱40内。由此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也位于水箱40的上方,已知空调器100用于制冷,从第一出风口13吹出的冷风会逐渐向下降,进而,水箱40位于第一壳体1下方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大冷风下降的流动路径,进而增强空调器100冷却室内空气的效果,而且水箱40位于第一壳体1下方的结构设置还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的稳定性,有利于减小空调器100运行时产生的振动。
[0069]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50与取冷换热器60为一体件。由此便于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装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调器100的装配效率。
[0070]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50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u形管段501,取冷换热器6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u形管段601,第一u形管段501和第二u形管段601均穿设在翅片70上,多个第一u形管段501分为多组,每组的多个第一u形管段50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u形管段601分为多组,每组的多个第二u形管段60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组第一u形管段501和多组第二u形管段601沿第二方向交错间隔排布,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0071]
由此可知,多个第一u形管段501、多个第二u形管段601以及翅片70共同构成了一
体件。从而便于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装配。
[0072]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翅片70也可以为多个,如图9所示,每个翅片70上均可穿设所有的第一u形管段501和所有的第二u形管段601,每个翅片70均可以为一整个大翅片70,可以减少常规换热器多排翅片70间换热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换热效率。可选地,相邻两片翅片70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由此可以相对增加两个翅片70之间的间距,在相同尺寸的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情况下,翅片70的数量可以减少,从而减少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整体结构在水箱40中的占用空间。同时有利于空调器100的蓄冰和化冰。
[0073]
同时可知,多组第一u形管段501和多组第二u形管段601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多组第一u形管段501的距离、增大多组第二u形管段601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换热效率,并可以提高换热的均匀性。
[0074]
需要说明的是,多组第一u形管段501和多组第二u形管段601在第二方向上交错间隔设置是指在第二方向上,如图9所示,第一u形管段501、第二u形管段601、第一u形管段501、第二u形管段601、第一u形管段501
……
依次设置,或者第二u形管段601、第一u形管段501、第二u形管段601、第一u形管段501、第二u形管段601
……
依次设置。
[0075]
可选地,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换热管为蛇形盘管,换热管均沿横向(即垂直于上下方向)排布。蒸发器50内的制冷剂是从上向下流动的,取冷换热器60内的载冷剂是从下向上流动的,已知,温度较高的水会向上流动,温度低的水会向下流动,从而蒸发器50和取冷换热器60的换热管的横向排布,有利于空调器100内结冰和化冰过程中水箱40内上下温差的建立,由此有利于增强水箱40内水流的自然换热,提高结冰和化冰的效率。
[0076]
如图8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壳体80、压缩机90和水泵110,第二壳体80设在第一壳体1和水箱40之间,压缩机90设在第二壳体80内,压缩机90通过制冷剂管路与蒸发器50和冷凝器30相连,水泵110连接在取冷换热器60和放冷换热器20之间的载冷剂管路上。由此可知,第二壳体80起到了中间支撑连接的作用,压缩机90设在第二壳体80内,能够有效避免空调器100在使用或移动过程中压缩机90与外部的物体相互刮划撞击,避免压缩机90受外部的干扰,提高空调器100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空调器100的占用空间,提高空调器100的外观美观性。
[007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7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