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端装备领域,涉及插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插秧机的秧爪在对应孔钵部位则无法有效抓取秧苗,同时也无法有效送秧,导致秧田里存在秧苗空缺,即秧苗种植密度不均匀。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插秧机构[申请号:201810522612.5],包括动力转轮、从动转轮、框架、落秧管、放秧板、拨秧器、秧夹;放秧板与框架固定连接,落秧管的上端插入放秧板孔洞内;动力转轮和从动转轮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从动转轮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拨秧器;拨秧器的下拨条在落秧管的上管口的正上方并能等幅摆动;秧夹包括夹口端、弹簧和“倒v”上臂,秧夹的“倒v”上臂通过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连接框架。通过本发明的安装和使用,可以在拨秧器逐颗拨送秧苗的过程中,同步在秧苗的根部裹上磷肥,既能有效解决因秧盘里的孔钵存在秧苗空种或死亡现象而导致的插秧机送秧空缺问题,同时还能通过在秧苗的根部裹上磷肥来提高秧苗的抗倒伏性。
上述方案,无法在保障插秧零件维持垂直插秧的同时,减缓插秧零件在移动过程中与泥土接触并产生阻碍,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运用插秧机构有效地抓取秧苗,且不会阻碍本发明在秧田中的移动,便于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间设有秧苗箱,所述秧苗箱内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下端两侧各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储料腔内设有防止秧苗卡顿的压料机构,所述支架下端设有能够自动插秧的插秧机构,所述插秧机构设于所述出料机构下侧,所述支架后端设有可自由收放的移动机构。
本发明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插秧机构通过可升降的所述移动柱配合所述取料组件从所述出料口处抓取秧苗进行插秧动作,升起的所述移动柱能够推动所述取料组件移至出料口内,使所述取料组件能够更加有效地抓取秧苗,降下的所述移动柱不会阻碍所述转轮在秧田中的移动,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中,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两个挡板,所述出料口两侧各设有凹槽,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挡板两端各设有支杆,所述挡板上端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凹槽内壁上端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内壁上端与所述第二弹簧槽内壁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在上述的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中,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秧苗箱前端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板设于所述升降腔内,所述储料腔内壁两端各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与所述升降腔相连,所述升降板两端延伸至所述升降槽内并设有支板,所述支板与所述出料口相适配,所述支板内端延伸至所述储料腔内并设有压板,所述升降腔中间设有开口,所述升降板中间前端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升降板中间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内设有第一移动板,所述开口顶端设有锁定槽,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端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设于所述锁定槽内,所述第一移动板前端延伸至所述秧苗箱外侧并设有控制杆。
在上述的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中,所述插秧机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设于所述秧苗箱下侧,所述主杆两侧各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内设有凸轮腔,所述主杆两端各设有凸轮,所述凸轮设于所述凸轮腔内,所述转轮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槽,所述通槽内端与所述凸轮腔连接,所述通槽内设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内端面与所述凸轮外端面接触,所述通槽内壁中间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移动柱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外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外端之间设有复合弹簧,所述移动柱顶端设有取料组件。
在上述的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中,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基座,所述移动柱顶端设有空腔,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壁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基座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基座外端两侧各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间设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顶端设有取料夹,所述旋转块内端设有第三弹簧槽,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三弹簧槽内壁外端之间设有第二复合弹簧,所述空腔外端两侧各设有斜台,所述取料夹外壁与所述斜台内壁接触,当所述移动柱旋转至最高端时,所述取料夹设于所述出料口内。
在上述的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设于所述支架底端,所述旋转架后侧设有船板,所述旋转架中间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壁后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块上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延伸至所述旋转架上侧,所述船板前端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块后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槽上侧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下侧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船板后端两侧各设有具有缓冲功能的滚轮组件。
在上述的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缓冲架,所述船板后端两侧各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架设于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缓冲架前端与所述缓冲腔内壁前端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腔内壁两侧各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缓冲架两端各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所述缓冲架后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中间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后侧设于所述船板外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出料机构通过挡板遮挡出料口,防止在非出料情况下秧苗从出料口落出,而挡板可在插秧机构的控制下自行打开,便于从出料口取出秧苗进行插秧动作,提高了实用性。
2.本发明中的压料机构通过在自重作用下下移的升降板1带动压板对储料腔内的秧苗进行压料,防止秧苗卡在储料腔中间,无法通过自重下移至出料口处的情况发生,且可转动的压板能够配合储料腔内部形状,而支板可一直下降至出料口处,可以更好地实现压料功能,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的插秧机构通过可升降的移动柱配合取料组件从出料口处抓取秧苗进行插秧动作,升起的移动柱能够推动取料组件移至出料口内,使取料组件能够更加有效地抓取秧苗,降下的移动柱不会阻碍转轮在秧田中的移动,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4.本发明中的取料组件通过上下移动的基座实现两个取料夹夹合或打开,当基座移至出料口处的过程中,取料夹在与挡板的挤压下推动基座向下移动,下移的基座带动取料夹夹合秧苗,当取料夹携带秧苗插入秧田后,取料夹在泥土的阻碍下向外侧移动,基座随之向外侧移动,则取料夹上移失去斜台的限制,在第二复合弹簧的作用下打开,实现松开秧苗的动作,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5.本发明中的移动机构通过固定块固定船板的位置状态,当船板被固定在水平状态时,船板下端面与秧田上表面接触,为本发明提供浮力,减轻重量,便于使用人员推动本发明进行插秧动作,当船板被固定在竖直朝下的状态时,船板下端的滚轮组件可协助操作人员移动本发明,便于在梯田等复杂地形进行携带移动,降低了劳动强度,当船板被固定在竖直朝上的状态时,可减小本发明的体积,便于存放和运输,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6.本发明中的滚轮组件通过缓冲弹簧为缓冲架提供的缓冲力,使本发明在复杂地形进行移动时,不会因碰撞而导致内部零件使用寿命缩短,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秧苗箱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图2中a方向出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图1中b方向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4中c方向插秧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图7中d方向取料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图3中e方向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图3中f方向滚轮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秧苗箱;3、储料腔;4、出料口;10、出料机构;11、挡板;12、凹槽;13、支杆;14、第一弹簧槽;15、第二弹簧槽;16、第一复位弹簧;20、压料机构;21、升降板;22、升降腔;23、升降槽;24、支板;25、压板;26、开口;27、第一移动槽;28、第一移动板;29、锁定槽;30、锁定块;31、控制杆;40、插秧机构;41、主杆;42、转轮;43、凸轮腔;44、凸轮;45、通槽;46、移动柱;47、第一限位槽;48、第一限位板;49、复合弹簧;50、取料组件;51、基座;52、空腔;53、第二限位槽;54、第二限位板;56、连接杆;57、旋转块;58、取料夹;59、第三弹簧槽;60、第二复合弹簧;61、斜台;70、移动机构;71、旋转架;72、船板;73、第二移动槽;74、固定块;75、弹簧;77、推板;78、第一固定槽;79、第二固定槽;80、第三固定槽;90、滚轮组件;91、缓冲架;92、缓冲腔;93、缓冲弹簧;94、第三限位槽;95、第三限位板;96、转轴;9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中间设有秧苗箱2,秧苗箱2内设有储料腔3,储料腔3下端两侧各设有出料口4,出料口4处设有出料机构10,储料腔3内设有防止秧苗卡顿的压料机构20,支架1下端设有能够自动插秧的插秧机构40,插秧机构40设于出料机构10下侧,支架1后端设有可自由收放的移动机构70。
有益地,其中,出料机构10包括两个挡板11,出料口4两侧各设有凹槽12,挡板11设于凹槽12内,挡板11两端各设有支杆13,支杆13与秧苗箱2可转动连接,挡板11上端设有第一弹簧槽14,凹槽12内壁上端设有第二弹簧槽15,第一弹簧槽14内壁上端与第二弹簧槽15内壁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6,从而通过挡板11遮挡出料口4,防止在非出料情况下秧苗从出料口4落出,而挡板11可在插秧机构40的控制下自行打开,便于从出料口4取出秧苗进行插秧动作,提高了实用性。
有益地,其中,压料机构20包括升降板21,秧苗箱2前端设有升降腔22,升降板21设于升降腔22内,升降板21与升降腔22为滑动连接,储料腔3内壁两端各设有升降槽23,升降槽23与升降腔22相连,升降板21两端延伸至升降槽23内并设有支板24,支板24与出料口4相适配,支板24内端延伸至储料腔3内并设有压板25,压板25与支板24可转动连接,升降腔22中间设有开口26,升降板21中间前端设于开口26内,升降板21中间设有第一移动槽27,第一移动槽27内设有第一移动板28,第一移动板28与第一移动槽27为滑动连接,开口26顶端设有锁定槽29,第一移动板28上端设有锁定块30,锁定块30设于锁定槽29内,锁定块30与锁定槽29为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28前端延伸至秧苗箱2外侧并设有控制杆31,从而通过在自重作用下下移的升降板21带动压板25对储料腔3内的秧苗进行压料,防止秧苗卡在储料腔3中间,无法通过自重下移至出料口4处的情况发生,且可转动的压板25能够配合储料腔3内部形状,而支板24可一直下降至出料口4处,可以更好地实现压料功能,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
有益地,其中,插秧机构40包括主杆41,主杆41设于秧苗箱2下侧,主杆41两侧各设有转轮42,转轮42轴承与主杆41可转动连接,转轮42内设有凸轮腔43,主杆41两端各设有凸轮44,凸轮44与主杆41固定连接,凸轮44设于凸轮腔43内,转轮42内设有至少四个均匀分布的通槽45,通槽45内端与凸轮腔43连接,通槽45内设有移动柱46,移动柱46与通槽45为滑动连接,移动柱46内端面与凸轮44外端面接触,通槽45内壁中间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槽47,移动柱46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板48,第一限位板48设于第一限位槽47内,第一限位板48外端与第一限位槽47内壁外端之间设有复合弹簧49,复合弹簧49可使移动柱46内端面始终与凸轮44外端面接触,移动柱46顶端设有取料组件50,从而通过可升降的移动柱46配合取料组件50从出料口4处抓取秧苗进行插秧动作,升起的移动柱46能够推动取料组件50移至出料口4内,使取料组件50能够更加有效地抓取秧苗,降下的移动柱46不会阻碍转轮42在秧田中的移动,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有益地,其中,取料组件50包括基座51,移动柱46顶端设有空腔52,基座51设于空腔52内,基座51与空腔52为滑动连接,空腔52内壁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槽53,基座51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板54,第二限位板54设于第二限位槽53内,基座51外端两侧各设有连接杆56,连接杆56中间设有旋转块57,旋转块57与连接杆56可转动连接,旋转块57顶端设有取料夹58,旋转块57内端设有第三弹簧槽59,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槽59内壁外端之间设有第二复合弹簧60,空腔52外端两侧各设有斜台61,取料夹58外壁与斜台61内壁接触,当移动柱46旋转至最高端时,取料夹58设于出料口4内,从而通过上下移动的基座51实现两个取料夹58夹合或打开,当基座51移至出料口4处的过程中,取料夹58在与挡板11的挤压下推动基座51向下移动,下移的基座51带动取料夹58夹合秧苗,当取料夹58携带秧苗插入秧田后,取料夹58在泥土的阻碍下向外侧移动,基座51随之向外侧移动,则取料夹58上移失去斜台61的限制,在第二复合弹簧60的作用下打开,实现松开秧苗的动作,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有益地,其中,移动机构70包括旋转架71,旋转架71设于支架1底端,旋转架71后侧设有船板72,船板72与旋转架71可转动连接,旋转架71中间设有第二移动槽73,第二移动槽73内设有固定块74,固定块74与第二移动槽73为滑动连接,固定块74前端与第二移动槽73内壁后端之间设有弹簧75,固定块74上端设有推板77,推板77上端延伸至旋转架71上侧,船板72前端设有第一固定槽78,固定块74后端设于第一固定槽78内,第一固定槽78上侧设有第二固定槽79,第一固定槽78下侧设有第三固定槽80,船板72后端两侧各设有具有缓冲功能的滚轮组件90,从而通过固定块74固定船板72的位置状态,当船板72被固定在水平状态时,船板72下端面与秧田上表面接触,为本发明提供浮力,减轻重量,便于使用人员推动本发明进行插秧动作,当船板72被固定在竖直朝下的状态时,船板72下端的滚轮组件90可协助操作人员移动本发明,便于在梯田等复杂地形进行携带移动,降低了劳动强度,当船板72被固定在竖直朝上的状态时,可减小本发明的体积,便于存放和运输,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有益地,其中,滚轮组件90包括缓冲架91,船板72后端两侧各设有缓冲腔92,缓冲架91设于缓冲腔92内,缓冲架91与缓冲腔92为滑动连接,缓冲架91前端与缓冲腔92内壁前端之间设有缓冲弹簧93,缓冲腔92内壁两侧各设有第三限位槽94,缓冲架91两端各设有第三限位板95,第三限位板95设于第三限位槽94内,缓冲架91后端设有转轴96,转轴96通过轴承与缓冲架91可转动连接,转轴96中间设有滚轮97,滚轮97与转轴96同步旋转,滚轮97后侧设于船板72外侧,从而通过缓冲弹簧93为缓冲架91提供的缓冲力,使本发明在复杂地形进行移动时,不会因碰撞而导致内部零件使用寿命缩短,提高了实用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将秧苗放置在水平堆放在储料腔3内,下端秧苗随储料腔3内斜坡滑落至两侧的出料口4处,底端的秧苗与挡板11接触,同时按下控制杆31推动第一移动板28带动锁定块30移至锁定槽29后端,则锁定块30可从锁定槽29后端下侧的开口落出,升降板21在自重作用下携带压板25对储料腔3内的秧苗进行压料,推动本发明在秧田内移动,转轮42下端浸没在秧田中,转轮42在与泥土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顺时针旋转,旋转至上侧的移动柱46随凸轮44表面的凸起而上升,取料夹58被推至出料口4内,取料夹58在与挡板11的挤压下推动基座51向下移动,下移的基座51配合斜台61带动取料夹58夹合秧苗,旋转的转轮42驱使携带秧苗的取料夹58移至泥土内,取料夹58在泥土的阻碍下向外侧移动,基座51随之向外侧移动,则取料夹58上移失去斜台61的限制,在第二复合弹簧60的作用下打开,实现松开秧苗的动作,完成插秧动作。
当需要在梯田等复杂地形携带移动本发明时,前推推板77使固定块74后端与第一固定槽78分离,顺时针旋转船板72使船板72处于竖直朝下的状态,松开推板77后固定块74在弹簧75的作用下卡入第三固定槽80内,滚轮97与地面接触,可推动本发明在地面移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秧苗箱、主杆、锁定槽、压板、支柱、升降槽、开口、斜台、旋转块、旋转架、船板、固定块、连接杆、基座、转轮、滚轮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