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可切换折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类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模式可灵活切换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包类产品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包类产品按使用方式不同可分为腰包、背包、斜挎包等等。由于腰包、背包、斜挎包等等存在收纳空间差异,且它们的功能单元,故使得它们无法根据收纳产品的大小而灵活地切换使用模式。
虽然,市面上也出现了能将腰包和背包集成一体的折叠包,但是,该折叠包在使用模式切换操作时比较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在使用模式切换操作十分便捷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模式切换操作十分便捷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包括底包、顶包及切换拉链。所述底包的顶部和所述顶包的底部缝接固定而具有一缝接接合处,所述切换拉链包含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和拉链头,所述第一链带呈环绕所述顶包的左侧、前侧和右侧地缝接于所述顶包的底部,所述第二链带呈首尾敞开的环形布置地缝接于所述顶包的后侧壁,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共同使所述顶包界定出一主体部分,所述第二链带和缝接接合处共同使所述顶包界定出的盖合部分,所述拉链头可滑移地夹持于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之间;当所述主体部分往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所夹的空间折叠收藏至使所述盖合部分盖合于所述底包的顶部时,所述拉链头使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闭合,则所述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腰包模式;当所述拉链头使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分开及所述主体部分从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所夹的空间展出时,则所述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背包模式。
较佳地,所述主体部分缝接有肩带,所述肩带及底包中一者设有连接头,所述肩带及底包中另一者设有与所述连接头可拆卸连接的配接头。
较佳地,所述配接头分别缝接于所述底包之后侧壁的底部左侧和底部右侧处,每个所述配接头对应有一个所述肩带和一个所述连接头。
较佳地,所述底包的后侧壁具有用于将所述配接头收藏的收藏袋,所述收藏袋具有供所述配接头塞入或拉出的袋口。
较佳地,所述底包的后侧壁缝接有邻近所述盖合部分的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收藏袋,所述第一拉链还位于所述收藏袋的袋口上方。
较佳地,所述连接头和配接头中一者为钩扣或插拔头,所述连接头和配接头中另一者对应为环扣或插拔座。
较佳地,所述底包的左侧及右侧中一者缝接有腰带,所述底包的左侧及右侧中另一者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腰带通过插拔组件与所述底包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底包缝接有邻近所述第一链带并与所述第一链带平行的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环绕所述底包的左侧、前侧及右侧外。
较佳地,所述底包的前侧壁缝接有位于所述第二拉链下方的第三拉链,所述第三拉链呈首尾敞开的环形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还包括切换拉链,切换拉链的第一链带呈环绕顶包的左侧、前侧和右侧地缝接于顶包的底部,切换拉链的第二链带呈首尾敞开的环形布置地缝接于顶包的后侧壁,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共同使顶包界定出一主体部分,第二链带和缝接接合处共同使顶包界定出的盖合部分;当主体部分往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所夹的空间折叠收藏至使盖合部分盖合于底包的顶部时,拉链头使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闭合,则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腰包模式;当拉链头使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分开及主体部分从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所夹的空间展出时,则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背包模式;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能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地于腰包模式或背包模式切换,且模式的切换操作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背包模式且从后方观看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背包模式且从前方观看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腰包模式且从后方观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处于腰包模式且从前方观看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包括底包10、顶包20及切换拉链30。底包10的顶部和顶包20的底部缝接固定,使得底包10和顶包20缝接成一体,从而使得底包10和顶包20具有一缝接接合处40。而切换拉链30包含第一链带31、第二链带32和拉链头33,第一链带31呈环绕顶包20的左侧、前侧和右侧地缝接于顶包20的底部,使得第一链带31从外部横跨顶包20的左侧、前侧和右侧,第一链带31横跨顶包20的左侧、前侧和右侧三者后的状态见图1和图2所示。第二链带32呈首尾敞开的环形布置地缝接于顶包20的后侧壁21,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共同使顶包20界定出一主体部分20a,第二链带32和缝接接合处40共同使顶包界定出的盖合部分20b,较优的是,盖合部分20b为方形,状态见图1所示。拉链头33可滑移地夹持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之间。当主体部分20a往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折叠收藏至使盖合部分20b盖合于底包20的顶部时,拉链头33使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闭合,则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处于如图3及图4所示的腰包模式;当拉链头33使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分开及主体部分20a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展出时,则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处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背包模式。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20a缝接有肩带20c,肩带20c设有连接头22,底包10设有与连接头22可拆卸连接的配接头11,以便于肩带20c与底包10之间的装拆操作,以及主体部分20a连同肩带20c一起收藏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或者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完全展出。具体地,配接头11分别缝接于底包10之后侧壁12的底部左侧和底部右侧处,每个配接头11对应有一个肩带20c和一个连接头22,这样增加肩带20c与底包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更具体地,在图1及图3中,底包10的后侧壁12具有用于将配接头11收藏的收藏袋13,收藏袋13具有供配接头11塞入或拉出的袋口131,以借助收藏袋13,能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处于腰包模式时将配接头11塞入收藏袋13内,故更简洁。举例而言,在图1及图3中,连接头22为钩扣而配接头11为环扣,例如“d”字扣;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配接头11可为钩扣而连接头22为环扣,或者,连接头22为插拔头而配接头11为插拔座,又或者,配接头11为插拔头而连接头22为插拔座,一样能便于肩带20c与底包10之间的装拆操作的目的。为便于配接头11从收藏袋13的袋口131拉出,在图1及图3中,底包10的后侧壁12缝接有邻近盖合部分20b的第一拉链14,第一拉链14用于打开或闭合收藏袋13,第一拉链14还位于收藏袋13的袋口131上方,故借助第一拉链14,便于使用者从袋口131的上方将收藏袋13打开,从而便于使用者将手伸入收藏袋13内以将塞入收藏袋13内的配接头11从袋口131顶出;为调节肩带20c的松紧程度,在图1中,肩带20c上装配有肩带松紧调节扣23。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连接头11可由底包10所设有,对应地,配接头22可由肩带20c所设有。
如图1及图3所示,底包10的左侧及右侧中一者缝接有腰带15,底包10的左侧及右侧中另一者与腰带15可拆卸连接,故通过腰带15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处于背包模式时能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束缚,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在使用者身上的稳固性。具体地,腰带15通过插拔组件50与底包1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腰带15与底包10之间的装拆可靠,从而便于腰带15束缚于使用者的腰部处,或从使用者的腰部解下。举例而言,插拔组件50可为由插拔头和插拔座构成的组件。为调节腰带15的松紧程度,在图1和图3中,腰带15上装配有腰带松紧调节扣19。
如图2及图4所示,底包10缝接有邻近第一链带31并与第一链带31平行的第二拉链16,第二拉链16环绕底包10的左侧、前侧及右侧外,以借助第二拉链16去打开或闭合底包10的收纳空间。具体地,底包10的前侧壁17缝接有位于第二拉链16下方的第三拉链18,第三拉链18呈首尾敞开的环形布置,以使得底包10的前侧壁17也具有一个收纳腔,由第三拉链18打开或闭合该收纳腔。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的切换过程进行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由图3和4所示的腰包模式切换至图1和图2所示的背包模式的过程中,先由拉链头33使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彼此分开,接着,将主体部分20a连同肩带20c和连接头22一起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完全展出,最后,将连接头22与底包20的配接头11装配连接,状态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由图1和图2所示的背包模式切换至图3和图4所示的腰包模式的过程中,先将肩带20c的连接头22与底包10的配接头11分开,接着,将主体部分20a连同肩带20c和连接头22一起收藏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内,直到使盖合部分20b盖于底包10的顶部,最后,由拉链头33使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闭合,状态见图3和图4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还包括切换拉链30,切换拉链30的第一链带31呈环绕顶包20的左侧、前侧和右侧地缝接于顶包20的底部,切换拉链30的第二链带32呈首尾敞开的环形布置地缝接于顶包20的后侧壁21,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共同使顶包20界定出一主体部分20a,第二链带32和缝接接合处40共同使顶包20界定出的盖合部分20b;当主体部分20a往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折叠收藏至使盖合部分20b盖合于底包10的顶部时,拉链头33使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闭合,则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处于腰包模式;当拉链头33使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分开及主体部分20a从第一链带31和第二链带32所夹的空间展出时,则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处于背包模式;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可切换折叠包100能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地于腰包模式或背包模式切换,且模式的切换操作十分便捷。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