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换热器及换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03-09 15:03:15|254|起点商标网
换热器及换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空调系统)中。其中,液冷换热器可用于冷却液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液冷换热器具有包裹至少部分换热芯体的外壳,外壳自身或者外壳与换热芯体之间密封连接形成一个供冷却液流动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制冷剂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0003]
相关技术中,外壳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外壳设有凹槽用于容纳密封圈,另一部分外壳盖住凹槽的槽口,通过紧固件紧固外壳的两部分,从而使密封圈形变充满凹槽实现密封,装配时需要将密封圈放置凹槽中,然后使外壳的两部分与紧固件对齐配合好后紧固连接,装配效率较低。密封圈与外壳之间的配合以及外壳两个部分之间的配合的难易程度,对换热器的装配效率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较高的换热器及换热组件。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第一壳、第二壳和环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壳包括第一凹槽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及所述第三延伸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外,所述第一延伸部环绕所述第一凹槽部布置,所述第二延伸部环绕所述第一延伸部布置;所述第二壳包括第四延伸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四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槽腔外,所述第四延伸部环绕所述第二凹槽部布置,所述第四延伸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所述第四延伸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三延伸部抵靠所述第四延伸部;所述环形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所述环形密封圈压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之间,所述环形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四延伸部均接触;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之间,且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槽腔,所述换热芯体的内腔能与所述换热器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槽腔能与所述换热器的外部连通,所述换热芯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槽腔不连通。
[0006]
本申请中环形密封圈和至少有部分第四延伸部位于第一凹槽部的侧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环形密封圈压紧于第一延伸部与第四延伸部之间,环形密封圈与第一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接触,第四延伸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延伸部与第三延伸部之间,第三延伸部抵接于第四延伸部,通过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第四延伸部及第一凹槽部
的侧壁的相互配合,结合环形密封圈的形变特性,可以较为简单的实现第一壳与第二壳的密封装配,从而较为简单的实现换热器的装配,使换热器的装配效率较高。
[0007]
本申请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外壳、换热芯体及第一连接件,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外壳的内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部能够连通,所述换热芯体的内腔与所述外壳的内腔不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腔能够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和所述换热芯体的内腔。
[0008]
本申请通过能够连通换热芯体内腔和第二集流管内腔的第一连接件,实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连接,可使换热组件的零部件数量相对较少,使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装配较为简单,从而使换热组件的装配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是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是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的另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4]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芯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8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
图9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0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1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2是本申请的第二单向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3是本申请的第一单向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4是本申请的三通换向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5是本申请的三通换向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6是本申请的四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7是本申请的四通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8是本申请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9是本申请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0是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0029]
图21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装配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
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1]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32]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0034]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换热器7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第二换热器7包括换热芯体71、第一壳72、第二壳73及环形密封圈74,第一壳72与第二壳73连接。换热芯体71内具有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通通道,换热芯体71的内腔与第二换热器7的外部连通。第一壳72、第二壳73及换热芯体71之间形成有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通通道,换热芯体71位于第一壳72和第二壳73之间,第二壳73的内腔与第二换热器7的外部连通。
[0035]
参照图2至图5,第一壳72包括第一凹槽部721、第一延伸部722、第二延伸部723及第三延伸部724,第一延伸部722一侧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延伸部723连接,第二延伸部723远离第一延伸部722的一侧与第三延伸部724连接,第一延伸部722、第二延伸部723和第三延伸部724均位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远离槽腔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部721具有一个大致呈方形的底壁及环绕底壁四周布置的侧壁,侧壁大致与底壁垂直。第一延伸部722和第二延伸部723均环绕第一凹槽部721布置,第一延伸部722为横截面大致呈“一”形的环形结构,第二延伸部723为横截面大致呈“|”形的环形结构,第一延伸部722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连接且大致垂直,第二延伸部723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大致平行,第一延伸部722、第二延伸部723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之间形成收容腔725,收容腔725可用于收容环形密封圈74。第三延伸部724大致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垂直,第三延伸部724环绕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布置,第三延伸部724大致呈环形。可选的,第三延伸部724可以为锯齿形、长条形、波浪形异形等形状。
[0036]
第二壳73包括第四延伸部733及第二凹槽部734,第四延伸部733与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连接。第四延伸部733位于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远离底壁的一侧,且第四延伸部733位于侧壁远离槽腔的一侧,第四延伸部733凸伸于第二凹槽部734之外,第四延伸部733环绕第二凹槽部734布置,第四延伸部733为横截面大致为方形的环形结构。第四延伸部733至少有部分收容于收容腔725中,第四延伸部733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与第二延伸部723之间,第四延伸部733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延伸部722与第三延伸部724之间,第四延伸部733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靠近或贴合,第四延伸部733与第二延伸部723靠近或
贴合,第四延伸部733与第三延伸部724抵靠贴合。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延伸部733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和与第二延伸部723贴合时,密封性较好。
[0037]
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722、第二延伸部723及第三延伸部724连接形成横截面大致呈“[”的环形结构,“[”的环形结构结合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可以通过第一壳72自身的结构将环形密封圈74以及部分第四延伸部733包围并实现固定,以形成第一壳72和第二壳73之间的密封装配,减少甚至取消紧固件的使用,能够较为简单的实现换热器的装配,使换热器的装配效率较高。
[0038]
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7还包括第一开口部731和第二开口部732,第一开口部731、第二开口部732及第二壳73一体成型,第一开口部731与第二开口部732分别位于第二壳73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且第一开口部731与第二开口部732位于第二壳73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第一开口部731和第二开口部732为中空结构,第一开口部731与第二开口部732一端分别与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连接,且分别与第二凹槽部734的槽腔连通,另一端均形成开口,且分别与第二换热器7外部连通。
[0039]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部731和第二开口部732可以分别独立成型,然后再分别与第二壳73通过焊接、胶粘、机械固定等方式组装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腔体间的连通。或者,第一开口部731和第二开口部73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壳73一体成型,另外一个单独成型后与第二壳73连接。只要能实现第一开口部731的内腔和第二开口部732的内腔均分别连通第二凹槽部734的槽腔和第二换热器7外部即可,第一开口部731和第二开口部732的形状结构及加工方式,本申请不予限制。
[0040]
参照图3,第一开口部731与第二开口部732与第三延伸部722较为接近,第三延伸部724与第四延伸部733贴合设置,所以第一壳72上与第一开口部731与第二开口部732对应的地方不设置第三延伸部724。
[0041]
环形密封圈74收容于收容腔725中,环形密封圈74位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与第二延伸部723之间,且环形密封圈74压紧于第一延伸部722与第四延伸部733之间,第三延伸部724与环形密封圈74分别位于第四延伸部733的相反两侧,环形密封圈74与第一延伸部722和第四延伸部733接触。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密封圈74在第四延伸部733的作用下产生形变,环形密封圈74至少与第一延伸部722和第四延伸部733抵接,即可形成密封效果,但环形密封圈74与第一凹槽部721的侧壁、第一延伸部722、第二延伸部723及第四延伸部733均接触时密封效果更好。环形密封圈74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可选的,环形密封圈74为橡胶材质。
[0042]
第一凹槽部72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凹槽部734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二凹槽部734的开口朝向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与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接触,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与第四延伸部733接触或靠近。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延伸部733和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的顶端形成阶梯状结构,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放置于该阶梯状结构的踏面上,从而对第四延伸部733伸入收容腔725的深度进行限定,以及对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与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之间配合关系进行限位。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与第二凹槽部734的底壁之间形成换热腔50,换热芯体71位于换热腔50内。
[0043]
参照图3和图6所示,换热芯体71包括第一集流件711、第二集流件712及第一换热管713,第一换热管7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件711和第二集流件712连接,第一换热管713的内腔与第一集流件71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件712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件711的内腔、第二
集流件712的内腔及第一换热管713的内腔共同形成第一流通通道。
[0044]
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件711包括第一管件7111、第一插板7112及第二插板7113,第一管件7111具有在第一管件7111中不连通的第一集流腔10和第二集流腔20,第一插板7112插接于第一管件7111的一端并封堵第一管件7111的一端,第二插板7113插接于第一管件7111的另一端并封堵第一管件7111的另一端,第一集流腔10和第二集流腔20均位于第一插板7112和第二插板7113之间。第一管件7111具有换热管槽,用于插接第一换热管713的端部,使第一换热管713有部分容纳于第一管件7111内,从而使第一管件7111的内腔与第一换热管713的内腔连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集流腔10和第二集流腔20的同一端也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结构件进行封堵,只要能形成第一集流腔10和第二集流腔20即可,第一插板7112及第二插板7113的设计,本申请不予限制。
[0045]
第二集流件712包括第二管件7121、第三插板7122及第四插板7123,第二管件7121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三集流腔30和第四集流腔40,第二管件7121设有连通的第三集流腔30和第四集流腔40的连通结构7124,可选的,连通结构7124可以为孔结构或者槽结构。第三插板7122插接于第二管件7121的一端并封堵第二管件7121的一端,第四插板7123插接于第二管件7121的另一端并封堵第二管件7121的另一端,第三集流腔30和第四集流腔40均位于第三插板7122和第四插板7123之间。第二管件7121具有换热管槽,用于插接第一换热管713的端部,使第一换热管713有部分容纳于第二管件7121内,从而使第二管件7121的内腔与第一换热管713的内腔连通。同样道理,只要能形成第一集流腔10和第二集流腔20即可,第三插板7122及第四插板7123的设计,本申请不予限制。
[0046]
第一换热管713包括第一扁管组7131和第二扁管组7132,第一扁管组7131和第二扁管组7132均分别包括多个扁管,扁管的长度大于宽度,扁管的宽度大于厚度。第一扁管组7131的多个扁管沿扁管的厚度方向并列布置,第二扁管组7132的多个扁管沿扁管的厚度方向并列布置,第一扁管组7131和第二扁管组7132沿扁管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第一扁管组7131的扁管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腔10和第三集流腔30,第二扁管组7132的扁管的内腔连通第二集流腔20和第四集流腔40。即第一流体在换热芯体71中的流动路径大致呈u形。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集流件711和第二集流件712具有三个及以上的腔体时,换热芯体71中的第一流体的流动路径可大致呈s形,或者连续的s形,本申请不予限制。
[0047]
换热芯体71还包括换热件715,换热件715设于第一扁管组7131的相邻两个扁管之间,和/或,换热件715设于第二扁管组7132的相邻两个扁管之间,用于扰动流体的流动,起到加强换热腔50内流体的换热效果的作用。换热件715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
[0048]
换热芯体71还包括分区板714,分区板714大致为板状结构,周侧与第一集流件711、第二集流件712、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第二凹槽部734的底壁、第一扁管组7131和第二扁管组7132接触,分区板714位于第一扁管组7131和第二扁管组7132之间,将换热腔50沿扁管的宽度方向分成左腔室和右腔室,第一扁管组7131位于右腔室,第二扁管组7132位于左腔室。分区板714上设有缺口7141,缺口7141连通左腔室和右腔室。当第一开口部731以及第二开口部732靠近第一集流件711设置时,缺口7141靠近第二集流件712设置,当第一开口部731以及第二开口部732靠近第二集流件712设置时,缺口7141靠近第一集流件711设置,即第二流体在换热腔50内的流动路径大致呈u形。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集流件711和第二
集流件712具有三个及以上的腔体,且分区板7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换热腔50中的第二流体的流动路径可大致呈s形,或者连续的s形,本申请不予限制。
[0049]
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流动路径均大致呈u形,可以增加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换热效果,使第二换热器7的换热效果较好。可选的,还可以通过设计第一流体的进口和出口,以及设计第二流体的进口和出口,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逆流换热,从而使换热效果更好。
[0050]
为了使换热芯体71在第二凹槽部734的槽腔的位置相对固定,减少换热芯体71的晃动,第一集流件711与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第二凹槽部734的底壁以及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接触,第二集流件712与第一凹槽部721的底壁、第二凹槽部734的底壁以及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接触,且部分第二凹槽部734的侧壁的形状与第一集流件711和第二集流件712的形状匹配,从而相对限位换热芯体71在第二凹槽部734的槽腔的位置。
[0051]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7还包括第一连接件75,第一连接件75与第一壳72连接,第一连接件75的内腔连通换热芯体71的内腔与第二换热器7的外部,第一连接件75具有第一流通通道的入口与出口。第一连接件75包括主体部751、第一凸伸部753和第二凸伸部754,第一凸伸部753和第二凸伸部754自主体部751向外凸伸。第一连接件75具有第一通孔755、第二通孔756、第三通孔757及第四通孔758,第一通孔755与第三通孔757相交且连通,第二通孔756与第四通孔758相交且连通,第三通孔757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凸伸部753内,第四通孔758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凸伸部754内,第一通孔755和第二通孔756位于主体部751内。
[0052]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壳72包括第一过孔726和第二过孔727,换热芯体71包括第三过孔7114和第四过孔7115,第一凸伸部753有部分容纳于第一过孔726且与形成第一过孔726的孔壁密封连接,第一凸伸部753有部分容纳于第三过孔7114且与形成第三过孔7114的孔壁密封连接,第一通孔755与第二换热器7的外部连通,第三通孔757与第一集流腔10连通。第二凸伸部754有部分容纳于第二过孔727且与形成第二过孔727的孔壁密封连接,第二凸伸部754有部分容纳于第四过孔7115且与形成第四过孔7115的孔壁密封连接,第二通孔756与第二换热器7的外部连通,第四通孔758与第二集流腔20连通。可选的,第一凸伸部753可以为直径变化的蛋糕结构,可用于对第一连接件75插入的深度进行限位。可选的,第二凸伸部754可以为直径变化的蛋糕结构,可用于对第一连接件75插入的深度进行限位。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5可以与第一壳72一体成型。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5可以包括各自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包括第一通孔755、第三通孔757及第一凸伸部753,第三通孔757与第一集流件711的内腔连通,另一部分包括第二通孔756、第四通孔758及第二凸伸部754,第四通孔758与第二集流件712的内腔连通。两部分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7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侧,第一流通通道的入口与出口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7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可选的,第一连接件75与第一壳72可以一体成型。
[0053]
本实施例以第一通孔755为第一流通通道的入口,第二通孔756为第一流通通道的出口,第二开口部732为第二流通通道的入口,第一开口部731为第二流通通道的出口为例,对第二换热器7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第一流体从第一连接件75的第一通孔755进入第一集流腔10,然后分配至与第一集流腔10连通的第一扁管组7131的每个扁管的内腔,顺着第一扁管组7131汇流至第三集流腔30,第一流体通过连通结构7124流至第四集流腔40,然后分
配至与第四集流腔40连通的第二扁管组7132的每个扁管的内腔,顺着第二扁管组7132汇流至第二集流腔20,最后从第一连接件75的第二通孔756流出。第二流体从第二开口部732的开口进入换热腔50的右腔室,在右腔室中第二流体与第一扁管组7131的扁管中的第一流体热交换,然后通过缺口7141进入左腔室,在左腔室中第二流体与第二扁管组7132的扁管中的第一流体热交换,最后从第一开口部731的开口流出第二换热器7,完成全部的换热过程。可选的,第一流体为制冷剂,第二流体为冷却液。可选的,第二换热器可以为液冷换热器。
[0054]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组件100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8至图12所示,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7、储液组件2、三通换向装置3、四通装置4,第二换热器7、储液组件2、三通换向装置3及四通装置4分别与第一换热器1连接,储液组件2与三通换向装置3连接,第二换热器7与四通装置4连接。
[0055]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包括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及第二换热管13,第二换热管13包括第一管组131、第二管组132及连通管14。第一管组1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连接,第二管组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连接,连通管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连接。第一集流管11包括第五腔113、第二腔112及第一腔111,第五腔113、第二腔112及第一腔111在第一集流管11内不连通,第二集流管12包括第六腔123、第四腔122及第三腔121,第六腔123、第四腔122及第三腔121在第二集流管12内不连通。第二管组132的内腔连通第五腔113和第六腔123,第一管组131的内腔连通第二腔112和第四腔122,连通管14的内腔连通第一腔111和第三腔121。第五腔113与储液组件2的内腔连通,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分别与三通换向装置3的内腔连通,第四腔122及第三腔121分别与四通装置4的内腔连通,第六腔123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连通。
[0056]
第一集流管11包括第一端盖114、第二端盖115、第一隔板116及第二隔板117,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的数量均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端盖114和第二端盖115分别位于第一集流管11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第一端盖114封堵第一集流管11的一端,第二端盖115封堵第一集流管11的另一端。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均位于第一端盖114和第二端盖115之间,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插接于第一集流管11,第一隔板116与第二隔板117间隔设置,从而将第一集流管11的内腔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第一端盖114和第一隔板116之间为第五腔113,第一隔板116与第二隔板117之间为第二腔112,第二隔板117与第二端盖115之间为第一腔111。第一集流管11的管壁设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分别对应第五腔113、第二腔112及第一腔111,用于连通。
[0057]
第二集流管12包括第三端盖124、第四端盖125、第三隔板126及第四隔板127,第三隔板126和第四隔板127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第三隔板126和第四隔板127的数量均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第三端盖124和第四端盖125分别位于第二集流管12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第三端盖124封堵第二集流管12的一端,第四端盖125封堵第二集流管12的另一端。第三隔板126和第四隔板127均位于第三端盖124和第四端盖125之间,第三隔板126和第四隔板127插接于第二集流管12,第三隔板126与第四隔板127间隔设置,从而将第二集流管12的内腔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第三端盖124和第三隔板126之间为第六腔123,第三隔板126与第四隔板127之间为第四腔122,第四隔板127与第四端盖125之
间为第三腔121。第二集流管12的管壁设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分别对应第六腔123、第四腔122及第三腔121,用于连通。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11为一体成型的管体,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及第五腔113通过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分隔一体成型的管体形成,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1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管体,每个管体的两端均密封设置,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及第五腔113可以分别位于相互独立的管体。同样的,第二集流管12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管体,第六腔123、第四腔122及第三腔121可以分别位于相互独立的管体。由于第一端盖114、第二端盖115、第三端盖124、第四端盖125、第一隔板116、第二隔板117、第三隔板126及第四隔板127的结构及隔板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
[0058]
参照图9至图11,第二管组132和第一管组131均分别包括多个扁管,扁管的长度大于宽度,扁管的宽度大于厚度,扁管具有多个沿扁管宽度方向排列的通孔,所有扁管沿扁管的厚度方向并列布置。
[0059]
连通管14与扁管沿扁管的厚度方向并列布置,连通管14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扁管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4的外形与扁管的外形相似,连通管14的长度与扁管的长度大致相同,连通管14的宽度与扁管的宽度大致相同,但连通管14的厚度大于扁管的厚度。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14的外形与扁管的外形也可以不相似,例如,连通管14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连通管14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筋(图中未示出),中间筋位于连通管14的内腔,连通管14的内腔包括至少两个腔室,中间筋位于相邻两个腔室之间,连通管14的腔室的横截面积大于扁管的通孔的横截面积。
[0060]
本实施例中,为减少第一管组131与连通管14的换热,换热组件100还包括中间板15,中间板15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1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12,中间板15位于第一管组131和连通管14之间,并与两者均间隔一定距离,可以减少第一管组131与连通管14的热交换,还可以增加换热组件100的强度。
[0061]
第一连接件75还包括配合部752,配合部752沿远离第二集流管12的方向凹陷,即配合部752可以为内凹的弧形,第二集流管12的管壁部分容纳于配合部752内凹形成的空间内,增加第一连接件75与第二集流管12的连接面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0062]
参照9和图10,储液组件2包括筒体28、封盖25及第一单向元件26,筒体28与第一集流管11固定连接。筒体28具有位于轴向相反两侧的第一端部281和第二端部282,封盖25固定于第一端部281并封堵储液组件2的一端,第二端部282与三通换向装置3密封连接。需要解释的是,第一端部281包括筒体28的一端的部分筒壁及该部分筒壁内的腔体,第二端部282包括筒体28的另一端的部分筒壁及该部分筒壁内的腔体。
[0063]
第一单向元件26固定于筒体28内,第一单向元件26与筒体28的内侧壁面周向密封从而将筒体28的内腔分隔成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通过第一单向元件26实现连通或断开,上腔室21与第一集流管11的第五腔113连通,下腔室22与三通换向装置3的内腔连通。第一单向元件26与筒体28的内侧壁面周向密封可以通过第一单向元件26的部分外侧壁面与筒体28的内侧壁面贴合实现,也可以是第一单向元件26的部分外壁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凹槽用于放置o形圈,通过o形圈实现周向密封,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相关结构与筒体28过盈配合实现密封。筒体28的侧壁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对应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用于连通。
[0064]
封盖25至少有部分容纳于筒体28内,封盖25固定于筒体28的第一端部281。一种实施方式中,封盖25设有外螺纹,筒体28的内筒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配合,实现封盖25和筒体28之间的固定。封盖25直接拧上去密封筒体28的一端,不用经过第二次焊接就可以封住筒体28的一端。可选的方式中,封盖25是塑料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重量,封盖25也可以是金属件,金属件相对于塑料件对高温制冷剂有较好的耐受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封盖25与第一端部281的密封性。封盖25与筒体28之间可以设有o形圈进一步加强周向密封效果。
[0065]
参照图10,筒体28的内侧设有台阶部283,台阶部283为筒体28的部分内侧面向内凸伸形成。第一单向元件26放置于台阶部283上,即第一单向元件26面向下腔室22的端面与台阶部283朝向第一单向元件26的端面贴合设置。至少两个支撑件29沿第一单向元件26的周向布置,支撑件29至少有部分容纳于上腔室21,支撑件29的一端与封盖25配合,另一端与第一单向元件26配合。具体地,支撑件29有一端的端面与封盖25的端面贴合,第一单向元件26朝向封盖25一侧的端面设有凹槽(图中未标示),支撑件29的另一端有部分容纳于该凹槽,再结合台阶部283的限位,从而实现将第一单向元件26在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储液组件2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单向元件26发生轴向位移的可能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封盖25上也可以设置凹槽,用于容纳部分支撑件29,或者第一单向元件26的端面不设置凹槽,支撑件29的端面与第一单向元件26的端面贴合,只要能实现支撑件29的一端与封盖25配合另一端与第一单向元件26配合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0066]
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元件26组装进筒体28的过程是:将组装完成后的第一单向元件26沿第一端部281向第二端部282的方向推入筒体28内,直至第一单向元件26的一侧端面贴合于台阶部283的端面,然后将支撑件29的一端插入第一单向元件26端面上的凹槽,初步固定支撑件29(或者先将支撑件29插入第一单向元件26中,再将第一单向元件26及支撑件29一起装入筒体28),接着在将封盖25装配至筒体28的过程中,封盖25推动支撑件29继续向下移动,封盖25装配完成后,支撑件29、封盖25及台阶部283限制第一单向元件26的轴向移动,第一单向元件26与筒体28的周向密封限制第一单向元件26的周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单向元件26在筒体28内的固定及限位。
[0067]
第一单向元件26的作用是使得制冷剂在筒体28内单向流通,第一单向元件26包括阀体261和阀芯组件262,阀芯组件262设置于阀体261内,阀体261远离阀芯组件262一侧的壁面与筒体28的内壁面周向密封,从而使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仅能通过第一单向元件26的内部连通或不连通。
[0068]
参照图10及图13,阀芯组件262包括第一封闭部2621、第一弹性部2622及第一基部2623,第一基部2623与阀体261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2622一端连接于第一基部262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封闭部2621。第一封闭部2621远离第一基部2623的一端与阀体261的内壁面配合,通过第一弹性部2622的变化从而使第一封闭部2621远离第一基部2623的一端与阀体261的内壁面贴合或者相间隔。可选的,第一封闭部2621远离第一基部2623的一端设有o形圈,加强第一封闭部2621与阀体261密封时的密封效果。第一封闭部2621靠近第一基部2623的一端有部分容纳于第一基部2623中,具体地,第一基部2623具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封闭部2621靠近第一基部2623的一端具有柱部(图中未标示),柱部穿设于通孔中,第一封闭部2621通过第一弹性部2622支撑于第一基部2623上,第一封闭部2621上下运动时,柱部
在通孔中也上下移动,第一基部2623下方无遮挡物,可为第一封闭部2621的运动提供空间。可选的,柱部的横截面的轮廓呈三角形,通孔的横截面的轮廓也呈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配合可以减少第一封闭部2621的周向旋转。
[0069]
第一单向元件26还包括卡接件263,卡接件263为带缺口的环形且具有弹性。第一单向元件26组装时,先依次将阀芯组件262的第一封闭部2621、第一弹性部2622及第一基部2623装配进阀体261中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卡接件263呈压缩状态的放置于第一基部2623的下方,撤去压缩力后卡接件263恢复成非压缩状态使卡接件263与阀体261相对固定,第一基部2623设于卡接件263上,从而将第一基部2623固定于阀体261。具体地,阀体261内设有呈阶梯状的槽部(图中未标示),第一基部2623和卡接件263均有部分容纳于该槽部,第一基部2623有部分放置于卡接件263上,第一单向元件26装配完成后,第一基部2623沿筒体28轴向方向的投影的外轮廓线落入卡接件263的投影中,通过阀体261的槽部与卡接件263实现第一基部2623在筒体28轴向方向的限位。装配完成后,第一封闭部2621远离第一基部2623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部2622的弹力与阀体261的内壁面抵接。
[0070]
第一单向元件26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制冷剂从第五腔113进入上腔室21时,第一单向元件26处于导通状态,上腔室21与下腔室22连通,具体地,制冷剂从上至下冲击第一封闭部2621,第一弹性部2622受到力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封闭部2621与阀体261脱离,即第一封闭部2621远离第一弹性部2622的一端的周缘与阀体261的内侧壁面相间隔,制冷剂通过第一封闭部2621与阀体261之间的间隙进入下腔室22。制冷剂从下腔室22进入筒体28,第一单向元件26处于截止状态,上腔室21与下腔室22不连通,具体地,在第一弹性部2622的弹力的作用下,使第一封闭部2621远离第一弹性部2622的一端的周缘与阀体261的内侧壁面抵接实现密封,制冷剂不能通过第一单向元件26流向上腔室21。
[0071]
筒体28还包括连通块23和固定块24,连通块23相较于固定块24靠近第一端部281设置,连通块23具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与上腔室21对应的通孔和与第五腔113对应的通孔,从而连通上腔室21和第五腔113。且连通块23连接筒体28与第一集流管11,连通块23同时具有连通与固定的功能,通过较小的结构实现两个功能,有利于较少占用空间,提高换热组件100的集成度。固定块24相较于连通块23靠近第二端部282设置,固定块24连接筒体28与第一集流管11,固定块24和连通块23沿筒体28的轴向方向排列,分别位于筒体28轴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从而实现较稳定的将筒体28与第一集流管11固定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块23和固定块24可以与筒体28一体成型,或者连通块23与固定块24与第一集流管11一体成型。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储液组件2可以通过管路与第一集流管11连接,也可以通过管路与三通换向装置3连接,本申请不予限制。
[0072]
储液组件2还可以包括过滤干燥装置27,过滤干燥装置27的作用是将进入下腔室22的制冷剂进行干燥以及过滤,从而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保证制冷剂的品质,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过滤干燥装置27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对此不作过多赘述。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筒体28可以自带过滤干燥芯体。
[0073]
参照图9、图10及图12,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单向元件5,第二单向元件5与筒体28固定连接,第二单向元件5的作用是使得制冷剂从换热组件100外部向筒体28内的方向单向流通,第二单向元件5固定连接于筒体28外。第二单向元件5包括主体部51、阀芯部52及堵盖组件53,主体部51与筒体28固定连接,主体部51包括进口孔道511、出口孔道512及工艺孔
道53,阀芯部52设置于工艺孔道53内,堵盖组件53至少有部分设置于工艺孔道53内,进口孔道511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的系统元件连通,出口孔道512与下腔室22连通,阀芯部52控制进口孔道511和出口孔道512的连通与不连通。参照图8,第二单向元件5与筒体28的连接处为面与面的接触,即第二单向元件5与筒体28的贴合处为内凹的曲面,从而使第二单向元件5与筒体28的连接更加牢靠。
[0074]
阀芯部52包括第二封闭部521、第二弹性部522及第二基部523,第二基部523与主体部5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522一端连接于第二基部523,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封闭部521。第二封闭部521远离第二基部523的一端与主体部51的内壁面配合,通过第二弹性部522的变化从而使第二封闭部521远离第二基部523的一端与主体部51的内壁面贴合或者相间隔。可选的,第二封闭部521远离第二基部523的一端设有密封圈,加强第二封闭部521与主体部51密封时的密封效果。第二封闭部521靠近第二基部523的一端有部分容纳于第二基部523中,第二封闭部521与第二基部523的配合结构与第一阀芯组件422的结构大致相同,可参照第一封闭部4221与第一基部422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0075]
参照10,沿工艺孔道53的轴向方向,堵盖组件53相较于第二基部523较远离第二封闭部521,堵盖组件53封堵工艺孔道53在主体部51上形成的开口,以密封工艺孔道53的一端。堵盖组件53与主体部51通过胶粘、钎焊及螺纹配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连接。
[0076]
为便于阀芯部52的安装,第二单向元件5的主体部51上开设有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工艺孔,该工艺孔在主体部51中形成工艺孔道53,阀芯部52及堵盖组件53均通过工艺孔道53完成装配,堵盖组件53用于在实现工艺孔道53密封的同时,对第二基部523的轴向位移进行限位。
[0077]
为实现外部系统元件与下腔室22的连通,且为了便于部件之间的对接,进口孔道511和出口孔道512的延伸方向与筒体28的轴向方向垂直,进口孔道511和出口孔道512在主体部51上形成的开口分别位于主体部51的左右两侧。具体地,在筒体28与主体部51贴合的侧壁上开设通孔,通过该通孔即可实现下腔室22与出口孔道512的连通,第一单向元件26与系统其他元件及管路的连接均可以在左侧空间较大的区域完成,与换热组件100不会造成干涉,有利于系统的顺利装配。本实施例中,工艺孔道53的延伸方向与筒体28的轴向方向平行,所以两个孔道的延伸方向均与工艺孔道53的延伸方向垂直,制冷剂在主体部51内流动时,流动路径大致呈“z”字形。
[0078]
堵盖组件53固定于主体部51的同时可实现对第二基部523的限位。具体地,主体部51靠近工艺孔道53敞开端的一侧设有阶梯状的槽部(图中未标示),堵盖组件53和第二基部523均有部分容纳于该阶梯状的槽部。堵盖组件53包括第一组装部531和第二组装部532,第二组装部532与主体部51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组装部531限位固定于主体部51。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组装部532设有外螺纹,主体部51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的配合,使第二组装部532固定于主体部51,从而将第一组装部531固定于主体部51。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组装部532也可以钎焊固定于主体部51,或者第二组装部532也可以胶粘固定于主体部51,或者第二组装部532也可以过盈配合固定于主体部51。
[0079]
第一组装部531包括轴向凸台533和周向凸台534,轴向凸台533为第一组装部531的部分端面沿轴向方向凸伸形成,周向凸台534为第一组装部531的部分周缘向外凸伸形成,轴向凸台533沿第二单向元件5的轴向方向位于周向凸台534的上方。轴向凸台533的部
分端面贴合于第二基部523,部分端面贴合于主体部51的阶梯状槽部的侧壁面,用于在装配完成后使第二基部523与主体部51的位置相对固定,以限制第二基部523的轴向位移。周向凸台534的部分端面贴合于主体部51的阶梯状槽部的侧壁面,可以在周向凸台534与主体部51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54,既可以加强堵盖组件53的密封效果,又可以限制第一组装部531的轴向方向的位移。轴向凸台533朝向阀芯部52的端面设有避让部535,该避让部535用于为第二封闭部521的轴向位移提供空间。
[0080]
第二单向元件5组装时,先依次将阀芯部52的第二封闭部521、第二弹性部522及第二基部523装配进主体部51中的相应位置,然后装配第一组装部531和密封件54,初步对第二基部523及密封件54进行限位,接着装配第二组装部532,使第二组装部532与主体部51固定,从而使第一组装部531与主体部51固定,从而实现堵盖组件53与主体部51的密封及对第二基部523的轴向限位。装配完成后,第二封闭部521远离第二基部523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部522的弹力与主体部51的内壁面抵接。
[0081]
第二单向元件5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制冷剂从进口孔道511进入换热组件100时,第二单向元件5处于导通状态,进口孔道511通过出口孔道512与下腔室22连通,具体地,在第二单向元件5内,制冷剂从上至下冲击第二封闭部521,第二弹性部522受到力被压缩,从而使第二封闭部521与主体部51脱离,即第二封闭部521远离第二弹性部522的一端的周缘与主体部51的内侧壁面相间隔,制冷剂通过第二封闭部521与主体部51之间的间隙进入出口孔道512,然后进入下腔室22。制冷剂从下腔室22进入筒体28,第二单向元件5处于截止状态,下腔室22与出口孔道512连通,但进口孔道511与出口孔道512不连通,具体地,在第二弹性部522的弹力的作用下,使第二封闭部521远离第二弹性部522的一端的周缘与主体部51的内侧壁面抵接实现密封,制冷剂不能通过第二单向元件5从下腔室22流向换热组件100外部。
[0082]
由于连通件23的通孔与上腔室21连通,第二单向元件5的出口孔道512与下腔室22连通,上腔室21与下腔室22分别位于第一单向元件26的相反两侧,所以沿储液组件4的轴向方向,第二单向元件5和连通件23分别位于第一单向元件26的相反两侧。
[0083]
综合上述内容,第一单向元件26使制冷剂仅能从上腔室21流向下腔室22,反之则截止,第二单向元件5使制冷剂仅能从进口孔道511流向出口孔道512,反之则截止,出口孔道512与下腔室22连通,进口孔道511与换热组件100外部连通,即第二单向元件5使制冷剂仅能通过第二单向元件5从换热组件100外部流向下腔室22,反之则截止。本申请中的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系统中时,在储液组件4中,当第一单向元件26从上腔室21流向下腔室22的方向导通时,第二单向元件5从下腔室22流向换热组件100的外部的方向截止;当第二单向元件5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流向下腔室22的方向导通时,第一单向元件26从下腔室22流向上腔室21的方向截止,可分别对应系统中的不同换热模式。
[0084]
参照图10、图14和图15,三通换向装置3包括第一块体部31、驱动组件32、传动组件33和芯体部34,芯体部34装配于第一块体部31内。传动组件33包括杆部331,杆部331一端与驱动组件32连接,杆部331另一端与芯体部34连接,即在装配完成后,传动组件33部分装配于驱动组件32中,部分装配于第一块体部31中。驱动组件32能够带动杆部331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由于杆部331与芯体部34连接,杆部331会带动芯体部3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
[0085]
本实施例中,第一块体部31大致为六面体结构,第一块体部31包括第一面310、第
二面320及第三面330,以图14的摆放方向为例,第一面310即为上侧面,第二面320即为下侧面,第三面330即为右侧面。第一块体部31包括第一槽部314和第二槽部317,第一块体部31具有第一通道311、第二通道312、第三通道313、安装孔道318及装配孔道316,其中第二通道312与第三通道313在第一块体部31内不连通,第一通道311可选择性的连通第二通道312或第三通道313。第一通道311、第二通道312、第三通道313、安装孔道318及装配孔道316均在第一块体部31的外表面形成开口,第二通道312与第三通道313的开口位于第一块体部31的同一侧面,即第三面330,第一通道311的开口位于第一块体部31的另一侧面,即第一面310,装配孔道316的开口位于第一块体部31的又一侧面,安装孔道318的开口位于第一块体部31的再一侧面,其中,芯体部34通过安装孔道318装配进第一块体部31内,且安装孔道318的开口在芯体部34放入第一块体部31内后被封堵。其中,第一通道311的开口形成于第一槽部314的底壁,装配孔道316的开口形成于第二槽部317的底壁。第一槽部314为部分第一面310向第一块体部31内凹陷形成,第二槽部317也向第一块体部31内凹陷。
[0086]
为便于与第二通道312连通的部件和与第三通道313连通的部件装配,第一块体部31还包括贴合面315,贴合面315可以为第三面330的一部分,贴合面315与该部件的形状匹配,贴合面315与部件的外表面贴合设置。例如,贴合面315为内凹的弧形,该部件部分容纳于贴合面315内凹形成的空间内,增加第一块体部31与部件的连接面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第二通道312和第三通道313的开口均形成于贴合面315,便于连通。
[0087]
参照图15,第三通道313包括第一子通道3131、第二子通道3132及第三子通道3133,第三子通道3133一端能够与流通通道34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子通道3132连通,第二子通道3132远离第三子通道3133的一端与第一子通道3131连通,第一子通道3131远离第二子通道3132的一端在第一块体部31的第三面330形成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312、第三子通道3133和第一子通道3131平行设置,第三子通道3133与第二通道312分别位于芯体部34的相反两侧,第二子通道3132有部分相对于第一子通道3131倾斜有部分与第一子通道3131垂直。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两段式的第二子通道3132,使第三子通道3133可以转弯九十度后与第一子通道3131连通,从而使第二通道312和第三通道313的开口可以形成于第一块体部31的同一侧。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子通道3132还可以是一段式结构,第二子通道3132与第一子通道3131垂直。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子通道3132还可以是一段式结构,第二子通道3132相较于第一子通道3131倾斜设置。
[0088]
传动组件33的杆部331通过装配孔道316伸入第一块体部31内,从而与芯体部34连接。杆部331露出于装配孔道316外的部分与驱动组件32连接,驱动组件32有部分容纳于第二槽部317的槽腔,利于提升驱动组件32与第一块体部31安装的稳定性。与第一通道311连通的部件有部分容纳于第一槽部314的槽腔,且该部件与第一槽部314的侧壁贴合或连接,用于提升安装的稳定性。
[0089]
本实施例中,芯体部34位于安装孔道318内,芯体部34可以在安装孔道318内转动。芯体部34大致呈球形且具有流通通道341,第一通道311与流通通道341连通。芯体部34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孔342和第二孔343,且第一孔342与第二孔343连通,第一孔342的孔腔与第二孔343的孔腔共同形成芯体部34的流通通道341,即流通通道341大致呈l形。杆部331与第一孔342及第二孔343均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杆部331带动芯体部34转动时,第一孔342和第二孔343均环绕杆部331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
[0090]
第一孔342和第二孔343中的一个与第一通道311连通,另一个与第二通道312或第三通道313连通。本实施例以第一通道311、第二通道312及第一子通道3131为直筒状通道,且第二通道312和第一子通道3131平行设置为例,定义第一通道311的轴向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第二通道312与第一子通道3131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二通道312与第一子通道3131均与第一方向垂直。根据芯体部34的状态,当第一孔34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二孔343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孔342与第一通道311连通,第二孔343与第二通道312连通;当第二孔343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一孔34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孔343与第一通道311连通,第一孔342与第三通道313连通。
[0091]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312与第一子通道3131平行设置,且第二通道312和第三通道313的开口位于第一块体部31的同一表面,因此在三通换向装置3与其他部件装配时,与第二通道312连通的部件和与第三通道313连通的部件均可以装配在第一块体部31的同一侧,使装配完成后结构较为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另外,第一通道311与第一子通道3131和第三通道313垂直,与第一通道311连通的部件可以靠近与第二通道312连通的部件设置,减小在第一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使装配完成后的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可参照本实施例图10,储液组件2与三通换向装置3均与第一集流管11连接,第二通道312和第一子通道3131均与第一集流管11的内腔连通,第一换热器1的一侧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小型化。
[0092]
储液组件2的第二端部282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槽部314的槽腔,第二端部282的外侧壁面与第一槽部314的侧壁面贴合设置。可选的,第二端部282具有外螺纹,第一槽部314的侧壁面具有内螺纹,两者之间螺纹配合固定。可选的,还可以钎焊连接。
[0093]
第二腔112与第二通道312连通,第一腔111与第三通道313连通,三通换向装置3的贴合面315与第一集流管11的外壁面贴合,三通换向装置3与第一集流管11固定连接。
[0094]
将与第三通道313连通的连通管14集成至第一换热器1中,再结合上述三通换向装置3,可以使整个换热组件100的结构较为紧凑,占用空间小。将连通管14的外观做的与扁管的外观相似的扁平状,还可以进一步使换热组件100的结构紧凑。由于连通管14仅作为连通作用,连通管14的加工难度较小,便于实施。
[0095]
三通换向装置3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单向元件26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单向元件5处于截止状态,第五腔113、上腔室21、下腔室22、第一通道311、流通通道341、第二通道312及第二腔112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单向元件26处于截止状态,第二单向元件5处于导通状态,换热组件100外部、下腔室22、第一通道311、流通通道341、第三通道313及第一腔111连通。
[0096]
参照图16和图17,四通装置4包括线圈组件42和第二块体部41,第二块体部41与第二集流管12固定连接,线圈组件42与第二块体部41固定连接,线圈组件42有部分位于第二块体部41内。为便于第二块体部41与第二集流管12装配与固定,第二块体部41包括第一侧壁面411,第一侧壁面411的形状与第二集流管12外壁面的形状匹配,第一侧壁面411贴合于第二集流管12的外壁面。例如,第一侧壁面411沿远离第二集流管12的方向凹陷,即第一侧壁面411为内凹的弧形,第二集流管12的管壁部分容纳于第一侧壁面411内凹形成的空间内,增加第二块体部41与第二集流管12的连接面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0097]
第二块体部41大致为六面体结构。第二块体部41具有第一孔道412、第二孔道413、第三孔道414、第四孔道415及连通孔道416,第一孔道412、第二孔道413及第三孔道414均与连通孔道416连通,第一孔道412、第二孔道413、第三孔道414、第四孔道415及连通孔道416均在第二块体部41的外表面上形成孔口,第一孔道412和第二孔道413的孔口位于第一侧壁面411,第三孔道414的孔口位于另一侧壁面,第四孔道415的孔口位于又一侧壁面,连通孔道416的孔口位于再一侧壁面。第一孔道412与第四腔122连通,第二孔道413与第三腔121连通,第三孔道414与换热组件100的外部连通,第四孔道415与第二换热器7的第一通孔755连通。四通装置4包括密封件417,密封件417至少部分容纳于连通孔道416,密封件417封堵连通孔道416的孔口。
[0098]
本实施例中,连通孔道416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一孔道412与第二孔道413平行且间隔设置,连通孔道416与第一孔道412和第二孔道413垂直,第三孔道414与第一孔道412、第二孔道413、第四孔道415及连通孔道416垂直,连通孔道416与第四孔道415平行。线圈组件42控制连通孔道416与第四孔道415之间连通或者不连通,且线圈组件42与第二块体部41配合能够控制连通孔道416与第四孔道415连通的开度的大小。可以理解的是,线圈组件42和第二块体部41组成膨胀阀,其中第一孔道412为进口通道,第四孔道415为出口通道,而膨胀阀的结构设计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0099]
本申请中,第一孔道412和第二孔道413的孔口均位于第一侧壁面411,第一侧壁面411与第二集流管12贴合,再结合三通换向装置3及连通管14的设置,第四腔122中制冷剂及第三腔121中的制冷剂均可以通过第三孔道414流出换热组件100,或者通过线圈组件42对制冷剂进行流量调节后从第四孔道415流出换热组件100,使换热组件100的集成度较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0100]
参照图7,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6与第二集流管12固定连接,用于连接第二集流管12和其他部件,从而使第二集流管12的内腔与其他部件的内腔连通。第二连接件6具有通孔,该通孔连通换热组件100外部和与第六腔123对应的第二集流管12上的通孔。
[0101]
参照图7及图19,为加强第一换热器1与第二换热器7的装配与固定,换热组件100还包括支架8,支架8包括第一壁部81、第二壁部82及连接第一壁部81和第二壁部82的第三壁部83,第一壁部81与第二集流管12连接,第二壁部82与第一壳72连接。第一壁部81包括第一壁面84,第一壁面84贴合于第二集流管12的外壁面。第一壁面84的形状与第二集流管12的形状匹配,例如,第一壁面84沿远离第二集流管12的方向凹陷,即第一壁面84为内凹的弧形,第二集流管12的管壁部分容纳于第一壁面84内凹形成的空间内,增加支架8与第二集流管12的连接面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壁部82包括第二壁面85,第二壁面85为平面,第二壁面85贴合于第一壳72的第一凹部721的底壁。
[0102]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可以仅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7,储液组件2、三通换向装置3和四通装置4通过管路与换热组件100连接于连通。或者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7,还包括储液组件2、三通换向装置3和四通装置4中的至少一个,其他部件均通过管路与换热组件100连接和连通。
[0103]
本申请中多次提到“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和“其他部件”,需要理解的是,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会与很多部件相连,即与换热组件100相连通的外部空间有很多
个。本申请中多处提到的“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可以指代同一地方,也可以指代不同地方;本申请中多处提到的“其他部件”可以指代同一地方,也可以指代不同地方;本申请中多处提到的“换热组件100的外部”和“其他部件”也可以指代同一地方,根据换热组件100在热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所决定。本文中提到的“大致”是指相似度在50%以上。例如,筒体28大致呈圆筒状,是指筒体28为中空的筒状,筒体28的侧壁可以设有凹陷部位或者凸起结构,筒体28的横截面的轮廓不是圆形,但轮廓的50%由弧线构成。
[010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参照图20,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组件100、压缩机200、三通阀组件300、室内冷凝器400、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及室内蒸发器600。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由室外冷凝器101、储液器102、三通换向装置3、过冷冷凝器103、连通器104、第一单向元件26、第二单向元件5、四通装置4以及第二换热器7集成形成。其中,室外冷凝器101的功能由第一集流管11的第五腔113、第二管组132及第二集流管12的第六腔123实现;储液器102的功能由储液组件2的下腔室22和过滤干燥装置27实现;过冷冷凝器103的功能由第一集流管11的第二腔112、第二集流管12的第四腔122及第一管组131实现;连通器104的功能由第一集流管11的第一腔111、第二集流管12的第三腔121及连通管14实现;第二换热器7可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二换热器7中制冷剂与冷却液可进行热交换。三通阀组件300根据系统工况的不同控制从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外冷凝器101或者流向室内冷凝器400。可选的,三通阀组件300可以为三通球阀,或者为两个截止阀的组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不能同时执行。
[0105]
在制冷模式下,三通阀组件300控制从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外冷凝器101,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处于节流状态,四通装置4处于节流或截止状态,与第六腔123连通的第二连接件6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进口,四通装置4和/或第二换热器7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出口,三通换向装置3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0106]
以四通装置4处于截止状态为例,热管理系统中压缩机200、三通阀组件300、换热组件100、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室内蒸发器600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具体地,从压缩机200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由第二连接件6进入换热组件100,在室外冷凝器101中冷凝放热,第一单向元件26处于导通状态,制冷剂流入储液器102被过滤干燥。从储液器102中流出的制冷剂经过三通换向装置3的换向作用,进入过冷冷凝器103进一步冷凝放热,接着从四通装置4的第三孔道414流出换热组件100,并经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600,在室内蒸发器600中与空气热交换,吸收空气的热量从而使之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最后返回压缩机200,如此循环。在制冷模式中,换热组件100具有室外冷凝器101、储液器102及过冷冷凝器103的功能。在制冷剂流入储液组件2的下腔室22后,由于第二单向单元5处于截止状态,制冷剂不能从第二单向单元5处流出换热组件100,以实现降低制冷剂回流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0107]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从过冷冷凝器103流出的制冷剂可以分为两路,一路从四通装置4的第三孔道414流出换热组件100,经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600,然后回到压缩机200;另一路从四通装置4的第四孔道415流入第二换热器7,在四通装置4中,从连通孔道416经过线圈组件实现节流降压后进入第四孔道415,然后制冷剂从第四孔道415进入第二换热器7,在第二换热器7中与冷却液回路700热交换,吸收冷却液回路700的热量从而使之降温,最后返回压缩机200。
[0108]
在制热模式下,三通阀组件300控制从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内冷凝器400,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处于截止状态,四通装置4处于节流状态,第二单向单元5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进口,四通装置4和/或第二换热器7作为换热组件100的制冷剂的出口,三通换向阀3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0109]
热管理系统中,压缩机200、三通阀组件300、室内冷凝器400及换热组件100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具体地,从压缩机200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400冷凝放热,加热空气从而使之升温,实现制热的目的,接着由第二单向单元5进入换热组件100,此时第二单向元件5处于导通状态,制冷剂流入储液器102过滤干燥后经过三通换向装置3的换向作用,制冷剂从三通换向装置3的第三通道313流入连通器104,从连通器104流出的制冷剂进入四通装置4,经四通装置4节流降压后流入第二换热器7。在第二换热器7中与冷却液回路700热交换,吸收冷却液回路700的热量从而使之降温,最后返回压缩机200,如此循环。在制热模式中,换热组件100的室外冷凝器101和过冷冷凝器102不参与热交换,在储液组件2的下腔室22中对制冷剂起到干燥、过滤、储存的功能,在制冷剂流入下腔室22后,由于第一单向元件26处于截止状态,制冷剂不能从第一单向元件26处流入上腔室21然后进入第五腔113,以实现降低制冷剂回流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0110]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从连通器104流出的制冷剂可以分为两路,一路从四通装置4的第三孔道414流出换热组件100,经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00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600,然后回到压缩机200,室内蒸发器600设于室内冷凝器400的上风侧,空气先通过室内蒸发器600降低湿度,再经过室内冷凝器400加热后吹入乘客舱,实现制热除湿的目的;另一路从经四通装置4节流后流入第二换热器7,然后回到压缩机200,在第二换热器7处可以与冷却液回路700热交换,实现电池组件或电机组件的降温。
[0111]
本申请将室外冷凝器101、储液器102、过冷冷凝器103、连通器104、第一单向元件26、第二单向元件5、三通换向装置3、四通装置4及第二换热器7集成形成换热组件100,且将储液器102、第一单向元件26集成形成储液组件2,第二单向元件5固定于储液组件2的筒体28,制冷和制热时均能够在储液组件2中对制冷剂进行过过滤干燥和储存,制冷和制热时制冷剂在下腔室22内由于第一单向元件26和第二单向元件5均为单向流通,降低出现回流现象的可能性,且取消了室外冷凝器101和第一单向元件26、第一单向元件26和储液器102、第二单向元件5和储液器102、储液器102和三通换向装置3、三通换向装置3和过冷冷凝器103之间的管路连接,缩短第二换热器7与四通装置4之间的管路,还设置连通器104和四通装置4,降低换热组件100的占用空间,并简化了系统结构,系统更加紧凑,有利于系统小型化。
[011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组件100的装配方法,提供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7的结构可参考上述描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3]
a:制作壳体,板片上形成具有翻边的凹部,翻边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自凹部的侧壁朝远离槽腔的方向延伸,第一部分与凹部的侧壁相交,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的另一端朝靠近凹部的底壁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与凹部的侧壁不接触;
[0114]
b:装配并固定第一连接件75、换热芯体71、第一换热器1及步骤a中的壳体,组装第一连接件75、换热芯体71、第一换热器1及步骤a中的第一壳72,钎焊使之固定;
[0115]
c:装配环形密封圈74、步骤b中的壳体与第二壳73,先将环形密封圈74放置于第二部分和凹部的侧壁之间,然后装配第二壳73,使换热芯体71有部分容纳于第二凹槽部734的
槽腔中,接着朝靠近第四延伸部733的方向折弯第二部分远离第一部分的一端,折弯过程中挤压环形密封圈74产生形变,使环形密封圈74与凹部的翻边和第四延伸部733抵接从而形成密封,第二部分的被弯折的部分贴合于第四延伸部733远离环形密封圈74的一侧。
[0116]
可以理解的是,装配完成后的壳体即为第一壳72,其中,凹部为第一凹槽部721,第一部分为第一延伸部722,未被弯折的第二部分为第二延伸部723,被弯折的第二部分为第三延伸部724。
[0117]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72为金属材质,第二壳73为塑料材质,环形密封圈74为橡胶材质。相关技术中,将第二换热器7与第一换热器1全部组装好后一起进行钎焊,当第二壳73为金属材质,由于换热组件的体积较大且第二换热器7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很有可能会影响第二换热器7的钎焊效果,换热组件100使用过程中会有泄漏的现象;当第二壳73为塑料材质,第二壳73在钎焊过程中会变形或者融化,会损坏换热组件100的结构。本申请先将第一壳72、换热芯体71、第一连接件75及第一换热器1进行钎焊,换热芯体71暴露在外侧,可以较好的保证第二换热器7的钎焊效果,通过折弯第三延伸部724的方式装配第二壳73,且通过环形密封圈74提升密封性,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可实施性高,有利于提升换热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第二壳73不需要钎焊,可采用塑料材质,可以减轻换热组件100的重量。换热组件100包括储液组件2、三通换向装置3、四通装置4和第二单向元件5时,可以在步骤b中完成组装,并一起钎焊固定。
[0118]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