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燃烧炉的可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3-09 07:03:24|249|起点商标网
燃烧炉的可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燃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炉的可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电弧燃烧炉中的坩埚座升降采用的是固定座、带手把的凸轮和塑料升降杆;凸轮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凸轮转动时驱动升降杆垂直升降;在用于升降时,选用怎样的凸轮实现升降较困难,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燃烧炉的可升降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
[0004]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燃烧炉的可升降装置,包括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升降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和手柄;
[0005]
固定座为顺时针旋转90
°
的“匚”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右支撑部和上支撑部,其中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上支撑部设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顶端,上支撑部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通孔;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下部设有左右贯穿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的安装通孔;第一连接杆前部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之间,第一连接杆后部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前部,第二连接杆后部通过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于升降杆底部,升降杆竖向位于固定座的定位通孔中;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升降杆均竖向位于同一条直线时,升降杆顶端上升为最大高度;第一连接杆前部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手柄的手柄安装孔。
[0006]
按以上方案,固定座后部设有安装柱,安装柱前端和固定座一体成型,安装住后端为螺纹连接头,用于可拆卸连接于燃烧炉壳体前侧壁。
[0007]
按以上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后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形成容纳第二连接杆前端的第一容纳腔;升降杆底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形成容纳第二连接杆后端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保证第二连接杆转动的空间,同时,第二连接杆前端位于第一连接杆后部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后端位于升降杆底部之间并通过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增强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升降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08]
按以上方案,安装柱的长度为固定座前后长度的0.5~1倍;安装柱的长度较长,给固定座内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提供活动空间。
[0009]
按以上方案,所述升降杆上部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升降杆上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炉坩埚座的连接孔;方便安装升降杆顶端的坩埚座。
[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升降杆均为杆状件,结构简单,相对于凸轮结构更易生产易加工;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座,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升降杆通过第三连接杆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安装及连接方式简单;此外,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升降杆均竖向位于同一条直线时,升降杆顶端上升为最大高度,上升为最大高度时,第一连接杆、
第二连接杆和升降杆为竖向,没有别的方向分力,升降杆可保持在最大高度,操作人员松手后,升降杆可继续保持在最大高度,无需操作人员持续向下拨动手柄。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升降杆为降下状态时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升降杆为升起状态时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升降杆为升起状态时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升降杆的连接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1、固定座;101、左支撑部;102、右支撑部;103、上支撑部;104、安装柱;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升降杆;401、连接孔;5、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7、第三连接轴;8、手柄;9、第一容纳腔;10、第二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燃烧炉的可升降装置,其包括固定座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升降杆4、第一连接轴5、第二连接轴6、第三连接轴7和手柄8。
[0018]
固定座1为顺时针旋转90
°
的“匚”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101、右支撑部102和上支撑部103,其中左支撑部101和右支撑部102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上支撑部103设于左支撑部101和右支撑部102顶端,上支撑部103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通孔;左支撑部101和右支撑部102下部设有左右贯穿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2的安装通孔;固定座1后部设有安装柱104,安装柱104前端和固定座1一体成型,安装住后端为螺纹连接头,用于可拆卸连接于燃烧炉壳体前侧壁;安装柱104的长度为固定座1前后长度的0.5~1倍。
[0019]
第一连接杆2前部通过第一连接轴5转动连接于左支撑部101和右支撑部102之间,第一连接杆2后部通过第二连接轴6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前部,第二连接杆3后部通过第三连接轴7转动连接于升降杆4底部,升降杆4竖向位于固定座1的定位通孔中;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升降杆4均竖向位于同一条直线时,升降杆4顶端上升为最大高度;第一连接轴5穿设于第一连接杆2前部且左右两端位于左支撑部101和右支撑部102的安装通孔中用于将第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于左支撑部101和右支撑部102之间;第一连接杆2后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形成容纳第二连接杆3前端的第一容纳腔9;第二连接轴6穿设于第二连接杆3前部且左右两端位于第一连接杆2后部用于实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的转动连接;升降杆4底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形成容纳第二连接杆3后端的第二容纳腔10;第三连接轴7穿设于第二连接杆3后部且左右两端位于升降杆4底部用于实现第二连接杆3和升降杆4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容纳腔9和第二容纳腔10保证第二连接杆3转动的空间,同时,第二连接杆3前端位于第一连接杆2后部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轴6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后端位于升降杆4底部之间并通过第三连接轴7转动连接,增强了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升降杆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20]
升降杆4上部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升降杆4上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炉坩埚座的连接孔401,方便安装升降杆4顶端的坩埚座。
[002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升降杆4均为杆状件,结构简单,相对于凸轮结构更易生产易加工;第一连接杆2通过第一连接轴5转动连接于固定座1,第二连接杆3通过第二连接轴6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2,升降杆4通过第三连接杆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安装及连接方式简单;此外,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升降杆4均竖向位于同一条直线时,升降杆4顶端上升为最大高度,上升为最大高度时,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升降杆4为竖向,没有别的方向分力,升降杆4可保持在最大高度,操作人员松手后,升降杆4可继续保持在最大高度,无需操作人员持续向下拨动手柄8。
[002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