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固定模块的采暖用基板及地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3-09 06:03:53|391|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地板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包含固定模块的采暖用基板及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暖系统按照供热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水地暖)和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电地暖)。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是以低温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0003]
现有地暖系统的加热管或发热电缆一般设置在基板上,为了方便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铺设安装,基板上通常设置多个凸台,利用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较多直线沟槽,方便根据不同的铺设要求选择合适的直线沟槽走向方式。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设置在直线沟槽内可加快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铺设速度,提高效率。但是现有直线沟槽的截面一般设为u型,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安装与直线沟槽间隙配合。若间隙过大,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脱离直线沟槽;若间隙过小,会导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安装操作不便,安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方便发热元件的安装,又能防止发热元件脱离直线沟槽的包含固定模块的采暖用基板。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方便发热元件的安装,又能防止发热元件脱离直线沟槽的地暖系统。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含固定模块的采暖用基板,包括保温模块,保温模块上设有多个第一凸台,多个第一凸台沿纵向和横向排列设置,第一凸台凸起于保温模块的表面,相邻两个第一凸台之间形成直线沟槽,第一凸台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第一凸台的顶壁向保温模块的表面凹陷,安装槽的槽口沿第一凸台的径向朝外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凸台之间的两个安装槽的槽口相对设置;采暖用基板还包括固定模块,固定模块设置在直线沟槽内,固定模块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凸台上的安装槽内,固定模块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与直线沟槽连通,容纳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容纳槽的槽宽。
[0007]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固定模块并在固定模块上设置容纳槽,容纳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容纳槽的槽宽,将发热元件设置在容纳槽内,起固定发热元件的作用,防止发热元件与直线沟槽脱离;发热元件安装时采用部分嵌入容纳槽,在固定发热元件的前提下,又方便发热元件的安装,与整体嵌入容纳槽的方案相比,安装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
[0008]
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模块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0009]
由上述方案可见,固定模块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有利于提高其导热性能,进
而提高发热元件的热传递速度。
[0010]
进一步的方案是,直线沟槽的横截面设为u型,直线沟槽的槽口宽度等于直线沟槽的最大槽宽。
[0011]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模块为一体成型,固定模块包括第一弧部和两个第一翼部,第一弧部位于两个第一翼部之间,容纳槽位于第一弧部的内侧,容纳槽的槽口位于两个第一翼部之间。
[0012]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固定模块,有利于将固定模块快速安装至直线沟槽内,节省安装时间,提高固定模块的安装效率。
[0013]
进一步的方案是,直线沟槽的横截面设为弧形,直线沟槽的槽口宽度小于直线沟槽的最大槽宽。
[0014]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直线沟槽的槽口宽度小于直线沟槽的最大宽度,使得直线沟槽自身具有向上限位作用,有利于防止固定模块向上脱离直线沟槽的作用。
[0015]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模块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和第一转轴,第一片体包括第二弧部和第二翼部,第二翼部设置在第二弧部的第一端,第二片体包括第三弧部和第三翼部,第三翼部设置在第三弧部的第一端,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二弧部第二端和第三弧部第二端之间,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均能绕第一转轴旋转,第二弧部和第三弧部之间形成容纳槽。
[0016]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绕第一转轴旋转,使得固定模块具有折叠功能,有利于方便固定模块可折叠地安装至直线沟槽内。
[0017]
又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翼部和第三翼部上均设有安装孔和连接件,连接件穿过安装孔连接在安装槽内。
[0018]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连接件将第二翼部和第三翼部固定在安装槽内,防止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绕第一转轴反向旋转,有利于固定模块牢固地固定在直线沟槽内,保证容纳槽的稳定性。
[0019]
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模块包括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第三旋转体、第四旋转体、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均平行设置;第一旋转体包括第四弧部和第四翼部,第二转轴连接在第四弧部和第二旋转体的第一端之间,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均能绕第二转轴旋转;第三转轴连接在第二旋转体的第二端和第三旋转体的第一端之间,第二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均能绕第三转轴旋转;第四旋转体包括第五弧部和第五翼部,第四转轴连接在第三旋转体的第二端和第五弧部之间,第三旋转体和第四旋转体均能绕第四转轴旋转;第四弧部、第二旋转体、第三旋转体和第五弧部之间形成容纳槽。
[0020]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能绕第二转轴旋转,第二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能绕第三转轴旋转,第三旋转体和第四旋转体能绕第四转轴旋转,使得固定模块具有多重折叠功能,有利于方便固定模块可折叠地安装至直线沟槽内。
[0021]
进一步的方案是,采暖用基板还包括导热层,导热层设置在保温模块和固定模块之间,导热层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石墨烯纸膜、石墨烯涂层和铝箔导热膜。
[0022]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直线沟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固定模块位于直线沟槽内的部位为弧形,有利于提高固定模块与直线沟槽的接触面积,在保温模块和固定模块之间设置
导热层,有利于提高导热层在直线沟槽内的面积,利用石墨烯和铝的优良导热性能,进一步提高热传递速度。
[0023]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系统,包括发热元件、地板面层和如上所述的采暖用基板,发热元件设置在直线沟槽和容纳槽内,地板面层设置在采暖用基板的上方。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5]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0026]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一实施例与直线沟槽的结构图。
[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线沟槽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9]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0]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1]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二实施例安装时的结构图。
[0032]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3]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4]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模块第三实施例安装时的结构图。
[0035]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保暖模块的结构图。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采暖用基板实施例
[0038]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采暖用基板包括保温模块1和多个固定模块2。保温模块1上设有多个第一凸台11和多个第二凸台12,多个第一凸台11沿纵向和横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每相邻四个第一凸台11之间设有四个第二凸台12。第一凸台11的横截面设为圆形,第二凸台12的横截面设为三角形,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均凸起于保温模块1的表面。在垂直于保温模块1表面的方向上,第一凸台11的凸起高度与第二凸台12的凸起高度相等。相邻两个第一凸台11和相邻两个第二凸台12之间分别形成直线沟槽13,直线沟槽13沿纵向和横向延伸。相邻的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之间形成弧形沟槽14,弧形沟槽14沿对应的第一凸台11的周壁延伸。直线沟槽13与弧形沟槽14相互导通。
[0039]
第一凸台11上设有四个安装槽111,四个安装槽111均匀分布在第一凸台11的四周,安装槽111从第一凸台11的顶壁沿垂直于保温模块1表面的方向向下凹陷。安装槽111的槽口沿第一凸台11的径向朝外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凸台11之间的两个安装槽111的槽口相对设置,该两个安装槽111处于同一直线上,该两个安装槽111之间被直线沟槽13隔开。固定模块2设置在直线沟槽13内,固定模块2的端部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凸台11的两个安装槽111内。
[0040]
固定模块2可根据发热元件的具体布线要求,按需设置在对应的直线沟槽13内,例如在发热元件拐弯处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固定模块2,以防止发热元件拐弯时凸起于弧形
沟槽14。又例如,当发热元件长距离地设置在多个直线沟槽13内时,可间隔预设距离地在多个直线沟槽13内设置固定模块2,以保证发热元件在长距离的走线中不会脱离直线沟槽13,起固定发热元件的作用。
[0041]
本实施例的采暖用基板还包括导热层,导热层设置在保温模块1和固定模块2之间,例如,导热层设置在直线沟槽13和/或弧形沟槽14的槽壁和槽底上。又例如,导热层可覆盖在整个保温模块1上并向直线沟槽13和弧形沟槽14的槽底方向凹陷。导热层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石墨烯纸膜、石墨烯涂层和铝箔导热膜,石墨烯纸膜、石墨烯涂层和铝箔导热膜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导热材料。本实施例的导热层优选采用导热系数大于等于300w/m
·
k的导热材料。
[0042]
参见图3和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直线沟槽13的横截面设为“u”型,直线沟槽13的槽口宽度等于直线沟槽13的最大槽宽。
[0043]
固定模块2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采用铝质材料。固定模块2包括第一弧部21和两个第一翼部22,第一弧部21位于两个第一翼部22之间,第一弧部21和两个第一翼部22一体成型。第一弧部21的横截面设为优弧,第一弧部21上设有容纳槽23,容纳槽23位于第一弧部21的内侧,容纳槽23的槽口位于两个第一翼部22之间,容纳槽23的槽口宽度小于容纳槽23的最大槽宽。
[0044]
第一翼部22上设有安装孔24和连接件,安装孔24优选为沉孔,连接件优选为螺丝,连接件穿过安装孔24连接在第一凸台11上。保温模块1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在安装固定模块2前,无需预设打孔,连接件可直接钻入第一凸台11内实现固定模块2的固定。
[0045]
安装固定模块2时,将第一弧部21对齐直线沟槽13并垂直地嵌入直线沟槽13内,第一弧部21的外侧壁与直线沟槽13间隙配合,此时,容纳槽23与直线沟槽13连通,第一翼部22位于安装槽111内,且第一翼部22的表面与第一凸台11的顶壁平齐。设置第一翼部22与第一凸台11的顶壁平齐,用于增大固定模块2与覆盖在在保温模块1上的地板面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发热元件向地板面层热传递的速度。
[0046]
参见图5至图8,在第二实施例中,直线沟槽13的横截面设为弧形,直线沟槽13的槽口宽度小于其最大槽宽。
[0047]
固定模块2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固定模块2包括第一片体25、第二片体26和第一转轴27。第一片体25包括第二弧部251和第二翼部252,第二翼部252设置在第二弧部251的第一端;第二片体26包括第三弧部261和第三翼部262,第三翼部262设置在第三弧部261的第一端。第一转轴27连接在第二弧部251的第二端和第三弧部261的第二端,第一片体25和第二片体26均能绕第一转轴27旋转,第二弧部251和第三弧部261之间形成容纳槽23。容纳槽23的槽口位于第二翼部252和第三翼部262之间,容纳槽23的槽口宽度小于容纳槽23的最大槽宽。
[0048]
第二翼部252和第三翼部262上均设有安装孔24和连接件,安装孔24优选为沉孔,连接件优选为螺丝,连接件穿过安装孔24连接在第一凸台11上。保温模块1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在安装固定模块2前,无需预设打孔,连接件可直接钻入第一凸台11内实现固定模块2的固定。
[0049]
安装固定模块2时,可手动将第一片体25和第二片体26相对旋转,使得固定模块2的宽度小于直线沟槽13的槽口宽度,使得固定模块2的第二弧部251和第三弧部261能进入
直线沟槽13内,直至固定模块2与直线沟槽13的槽底邻接;此处,可反向旋转第一片体25和第二片体26,使得第二弧部251和第三弧部261分别与直线沟槽13的槽壁邻接,第二翼部252和第三翼部262位于对应的安装槽111内;然后,安装并拧紧连接件,使得第二翼部252的表面和第三翼部262的表面分别与第一凸台11的顶壁平齐。设置第二翼部252和第三翼部262均与第一凸台11的顶壁平行,用于增大固定模块2与覆盖在在保温模块1上的地板面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发热元件向地板面层热传递的速度
[0050]
参见图9至图11,并结合图5,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实施例可对固定模块2的结构作出调整。具体的,固定模块2包括第一旋转体31、第二旋转体32、第三旋转体33、第四旋转体34、第二转轴35、第三转轴36和第四转轴37,第二转轴35、第三转轴36和第四转轴37均平行设置。
[0051]
第一旋转体31包括第四弧部311和第四翼部312,第二转轴35连接在第四弧部311和第二旋转体32的第一端之间,第一旋转体31和第二旋转体32均能绕第二转轴35旋转。
[0052]
第三转轴36连接在第二旋转体32的第二端和第三旋转体33的第一端之间,第二旋转体32和第三旋转体33均能绕第三转轴36旋转。
[0053]
第四旋转体34包括第五弧部341和第五翼部342,第四转轴37连接在第三旋转体33的第二端和第五弧部341之间,第三旋转体33和第四旋转体34均能绕第四转轴37旋转。
[0054]
第四弧部311、第二旋转体32、第三旋转体33和第五弧部341之间形成容纳槽23,容纳槽23的槽口位于第四翼部312和第五翼部342之间,容纳槽23的槽口宽度小于容纳槽23的最大槽宽。
[0055]
可选地,第四弧部311、第二旋转体32、第三旋转体33和第五弧部341的弧度相等。第四翼部312和第五翼部342上均设有安装孔24和连接件,安装孔24优选为沉孔,连接件优选为螺丝,连接件穿过安装孔24连接在第一凸台11上。保温模块1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在安装固定模块2前,无需预设打孔,连接件可直接钻入第一凸台11内实现固定模块2的固定。
[0056]
安装固定模块2时,可手动将第三转轴36向容纳槽23槽口方向移动,并将第一旋转体31和第四旋转体34相对旋转,使得固定模块2的能穿过直线沟槽13的槽口进入直线沟槽13内;此时,将第一旋转体31和第四旋转体34反向旋转,并推动第三转轴36向容纳槽23槽底方向移动,使得第四弧部311、第二旋转体32、第三旋转体33和第五弧部341分部与直线沟槽13的槽壁邻接,第四翼部312和第五翼部342位于与对应的安装槽111内;然后,安装并拧紧连接件,使得第四翼部312的表面和第五翼部342的表面分别与第一凸台11的顶壁平齐。设置第四翼部312和第五翼部342均与第一凸台11的顶壁平行,用于增大固定模块2与覆盖在保温模块1上的地板面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发热元件向地板面层热传递的速度。
[0057]
参见图12,保温模块1设为矩形结构,其两个相邻的周壁设有榫头15,另外两个相邻的周壁上设置榫槽16,相邻两个保温模块1之间通过榫头15和榫槽16连接在一起,方便根据现场空间需求组织合适的保温模块1组。可选的,同一保温模块1上的榫头15和榫槽16可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或者,同一保温模块1上的榫头15和榫槽16可设置在同一侧的侧壁上。榫头15和榫槽16均与保温模块1的表面平齐。
[0058]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生产和安装操作,榫头15的截面设为圆形,榫槽16的截面设为与榫头15匹配的圆形,榫头15和榫槽16间隙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榫头15和榫槽16的
截面还可设为多边形、燕尾形、t型等结构。
[0059]
地暖系统实施例
[0060]
地暖系统包括采暖用基板、发热元件和地板面层,发热元件可以为内设热水的加热管,也可以为发热电缆,发热元件设置在直线沟槽、弧形沟槽和容纳槽内。地板面层包括木质地板和地砖,地板面层覆盖在采暖用基板和发热元件的上方,发热元件可向地板面层传递热量。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传递的速度,还可在地板面层的底壁设置导热层,该导热层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热层的材料相同。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