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能源的循环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节约能源的循环流化床。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和循环回炉两大部分。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5043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布风装置、给料装置、分离器以及尾部烟道,分离器和尾部烟道之间还设置有气固换热装置。气固换热装置上部设有载热体料仓,载热体料仓下方设置有若干个落料口。气固换热装置下方还连接有外置换热器,外置换热器与载热体料仓之间通过提升装置和回料管连接。
但是,上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旋风分离器将烟气从烟气管道排至气固换热装置内,再从尾部烟道排出。由于从尾部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所以将烟气直接排至空气中引起大量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能源的循环流化床,其通过设置引流管,降低高温烟气中的能量被浪费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约能源的循环流化床,包括收烟箱、固定于所述收烟箱外周面的尾部烟道、固定于所述收烟箱底部的引流管以及固定于所述收烟箱顶部的排气口,所述引流管底端设置有用于阻止烟气由引流管排出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开设于引流管底部的四个插槽、分别沿竖向滑移设置于四个所述插槽内的四个插片以及固定于四个所述插片底端的密封盖;每个所述插片与插槽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插片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部烟道顶部与流化床锅炉连通,烟气经尾部烟道流入收烟箱,在收烟箱中下沉进入引流管,并经过引流管排出。引流管底部设置有用于阻止烟气排出的密封装置,便于在不需要回收烟气时对引流管进行密封,此时烟气会经过排气口向上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插槽靠近引流管外周面的第一滑槽、沿引流管径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插接件以及开设于插片靠近第一滑槽一侧且用于与所述插接件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件与插片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件向远离插片一侧移动的抵压组件;所述插接件远离插片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插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插片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向上移动后,插片与插槽插接,插片移动至与插接件接触后,插片通过抵压组件驱动插接件向远离插片一侧移动;插片继续向上移动,插接件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向靠近插片一侧移动,最终插接件与插接槽插接,从而对插片进行固定,提高插片与插槽的连接效果,降低密封盖与引流管分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件远离插片一侧固定有导向轴,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插片一侧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轴沿引流管径向滑移设置于导向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通孔为导向轴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插接件沿引流管径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压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插接件和插片相对内侧的两个第一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片通过第一斜面向上抵压插接件,便于通过插片抵压推动插接件向远离插片一侧移动,便于插片继续向上移动,提高密封盖与引流管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管底部设置有四组分别用于驱动插接件与插接槽分离的分离组件;每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开设于引流管底部的第二滑槽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抵接件;所述插接件与抵接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件向远离插片一侧移动的抵接组件;四个所述抵接件底部固定有支撑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件与插接槽插接时,向上抵压支撑环,抵接件通过抵接组件驱动插接件向远离插片一侧移动,从而分离插接件和插接槽,由于密封盖与引流管分离时,会有大量高温烟气从密封盖与引流管之间的缝隙溢出,通过由密封盖下方推动支撑环,降低溢出的高温烟气对手部造成烫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插接件底部的条形通孔以及开设于抵接件顶部的第二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通过第二斜面向上抵压条形通孔,便于通过抵接件推动插接件向远离插片一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环顶部固定有四个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均与引流管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支撑环和引流管,降低支撑环与引流管分离的可能性,便于通过第二弹簧驱动支撑环向下复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环顶部沿支撑管周向均布有四个弧形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缺口,密封盖与引流管分离后,便于溢出的高温烟气由弧形缺口溢出,降低高温烟气对手部造成烫伤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收烟箱和引流管,便于对高温烟气进行引流,从而实现对高温烟气的收集和再利用,降低高温烟气中携带的能量被浪费的可能性;
2.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提高插片与插槽的连接效果,降低密封盖与引流管分离的可能性;
3.通过由密封盖下方推动支撑环,降低溢出的高温烟气对手部造成烫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收烟箱;11、尾部烟道;12、引流管;13、排气口;2、密封装置;21、插槽;22、插片;23、密封盖;3、固定机构;31、第一滑槽;32、插接件;33、插接槽;34、第一斜面;35、第一弹簧;36、导向轴;37、导向通孔;4、分离组件;41、第二滑槽;42、抵接件;43、条形通孔;44、第二斜面;45、支撑环;46、第二弹簧;47、弧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节约能源的循环流化床,如图1所示,包括收烟箱1、固定于收烟箱1外周面且与收烟箱1连通的尾部烟道11、固定于收烟箱1底部且与收烟箱1连通的引流管12以及固定于收烟箱1顶部且与收烟箱1连通的排气口13。尾部烟道11顶部与流化床锅炉连通,烟气经尾部烟道11流入收烟箱1,在收烟箱1中下沉进入引流管12,并经过引流管12排出。当引流管12被封闭后,烟气向上经排气口13排出。
如图1所示,引流管12底端设置有用于阻止烟气由引流管12排出的密封装置2。结合图2,密封装置2包括开设于引流管12底部的四个插槽21、分别沿竖向滑移设置于四个插槽21内的四个插片22以及固定于四个插片22底端的密封盖23。每个插片22与插槽2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插片22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3。
如图2所示,每组固定机构3包括开设于插槽21靠近引流管12外周面的第一滑槽31、沿引流管12径向滑移设置于第一滑槽31内的插接件32以及开设于插片22靠近第一滑槽31一侧且用于与插接件32插接的插接槽33。插接件32与插片22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34。插接件32远离插片22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35,第一弹簧35远离插接件32一端与第一滑槽31远离插片22一侧固定连接。插接件32远离插片22一侧固定有导向轴36,第一滑槽31远离插片22一侧开设有导向通孔37,导向轴36沿引流管12径向滑移设置于导向通孔37内;第一弹簧35套设于导向轴36周侧。密封盖23向上移动后,插片22与插槽21插接,插片22移动至与插接件32接触后,插片22通过第一斜面34推动插接件32向远离插片22一侧移动;插片22继续向上移动,插接件32在第一弹簧35作用下向靠近插片22一侧移动,最终插接件32与插接槽33插接,从而对插片22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引流管12底部设置有四组分别用于驱动插接件32与插接槽33分离的分离组件4。每组分离组件4包括开设于引流管12底部的第二滑槽41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第二滑槽41内的抵接件42。插接件32底部开设有条形通孔43;抵接件42顶部开设有用于与条形通孔43抵接的第二斜面44。四个抵接件42底部固定有支撑环45,支撑环45顶部固定有四个第二弹簧46,每个第二弹簧46顶端均与引流管12底部固定连接。支撑环45顶部沿支撑管周向均布有四个弧形缺口47。插接件32与插接槽33处于插接状态时,向上抵压支撑环45,抵接件42通过第二斜面44向上抵接条形通孔43,并推动插接件32向远离插片22一侧移动,从而分离插接件32和插接槽3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烟气经尾部烟道11流入收烟箱1,在收烟箱1中下沉进入引流管12,并经过引流管12排出。密封盖23向上移动后,插片22与插槽21插接,插片22移动至与插接件32接触后,插片22通过第一斜面34推动插接件32向远离插片22一侧移动;插片22继续向上移动,插接件32在第一弹簧35作用下向靠近插片22一侧移动,最终插接件32与插接槽33插接,从而对插片22进行固定。当引流管12被封闭后,烟气向上经排气口13排出。
插接件32与插接槽33处于插接状态时,向上抵压支撑环45,抵接件42通过第二斜面44向上抵接条形通孔43,并推动插接件32向远离插片22一侧移动,从而分离插接件32和插接槽33,进而打开引流管1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