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作为一种先进的化工技术,它能够把一堆固体颗粒用空气等流体介质悬浮起来,使这堆固体具有流体的一些特性;这样,就提供了理想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条件;目前,流化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生物化工、食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在流化床技术中,爆燃现象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避免爆燃现象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在循环流化床的使用中,大量返料突入爆燃是引发爆燃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循环流化床运行中如果返料风过小,返料器内的物料就会停止流化或流动,从而造成返料器堵塞,细灰会在返料器内堆积,当细灰积累到一定时,细灰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或者由于操作调整增大风量使物料再次流化,这时成吨的细灰在短时间内进入炉膛;由于细灰的表面积大,此时返料风与空气快速混合充满炉膛,且细灰中一般含有20%左右的碳,在炉内高温环境下极易发生爆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物料通过给煤机进入到燃烧室;
s2:燃烧室对物料加热燃烧,产生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
s3:在送风机构的作用下,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进入旋风分离器,并通过旋风分离器将物料分离;
s4:分离后的物料经返料器输送回燃烧室进一步燃烧;
其中,所述送风机构采用双通道的固定流量蒸汽送风方式送风,且每一通道都设置有用于送风的动力装置。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构具体包括用于输出蒸汽的送风主管道、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呈对称结构,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一端均接于送风主管道的一端,用于送风的动力装置具体为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一端分别接于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架,支架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两个对称的金属头,金属头外壁包裹有耐热套,金属头通过耐热套密封式滑动于连接管道内壁;且耐热套的尺寸与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内径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线圈室,两个线圈室内壁分别通过卡扣安装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位置与金属头适配。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圆周内壁嵌入式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电片和两个第二导电片,两个第一导电片和两个第二导电片分别接入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控制电路,两个金属头相邻一侧外壁均粘接有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适配的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片位于靠近第一线圈的一侧,而第一导电片位于靠近第二线圈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管道与第二分管道呈水平设置,位于滑杆两端的金属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电路中还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为信号灯、蜂鸣器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燃烧室扬火时先进行通风5min后再启动送风机构,以保证炉内积聚的可燃性气体排出,防止遇到明火。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点火过程控制总加煤量小于等于床料量的2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管道与第二分管道呈垂直设置,且第一分管道位于第二分管道正上方,支架顶部外壁与上方导电板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同一根用于抵消金属头和滑杆重力的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送风装置、第二送风装置以及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能够同时输送蒸汽,由于输送的为固定流量蒸汽,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同时工作时,两个耐热套受力均衡,因此使得耐热套处于对称的平衡状态,当一方发生故障时,第一分管道或第二分管道输送的蒸汽停滞,未发生故障的一侧耐热套在蒸汽风力作用向一侧挤压滑杆,滑杆滑动于支架内壁,并使得发生故障一侧的耐热套封闭第一分管道或第二分管道;从而将发生故障一侧的气路封闭,且在两个耐热套的位移下,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中虽有一方被封闭,但另一方处于完全导通状态,因此,输送总量能够维持不变,并且能够对发生故障的第一送风装置或第二送风装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通过设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能够使发生故障一侧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通电,从而对对应的金属头进行吸引,以提升耐热套的封闭效果,利于在保持设备正常工作的同时,对故障机器进行维修。
3.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等结构,能够基于滑杆的位移带动导电板导通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的电路,从而控制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工作,实现自动吸附固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的送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的连接管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的连接管道另一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的连接管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风主管道、2第一分管道、3连接管道、4第一送风装置、5第二送风装置、6线圈室、7安装架、8第二分管道、9第一线圈、10耐热套、11支架、12第二线圈、13滑杆、14金属头、15第二导电片、16导电板、17第一导电片、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物料通过给煤机进入到燃烧室;
s2:燃烧室对物料加热燃烧,产生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
s3:在送风机构的作用下,灰分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进入旋风分离器,并通过旋风分离器将物料分离;
s4:分离后的物料经返料器输送回燃烧室进一步燃烧;
其中,所述送风机构采用双通道的固定流量蒸汽送风方式送风,且每一通道都设置有用于送风的动力装置。
所述送风机构具体包括用于输出蒸汽的送风主管道1、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所述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呈对称结构,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的一端均接于送风主管道1的一端,用于送风的动力装置具体为第一送风装置4和第二送风装置5,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的一端分别接于第一送风装置4和第二送风装置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管道3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架11,支架11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3,滑杆13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两个对称的金属头14,金属头14外壁包裹有耐热套10,金属头14通过耐热套10密封式滑动于连接管道3内壁;且耐热套10的尺寸与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的内径适配;通过设置第一送风装置4、第二送风装置5以及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能够同时输送蒸汽,由于输送的为固定流量蒸汽,第一送风装置4和第二送风装置5同时工作时,两个耐热套10受力均衡,因此使得耐热套10处于对称的平衡状态,当一方发生故障时,第一分管道2或第二分管道8输送的蒸汽停滞,未发生故障的一侧耐热套10在蒸汽风力作用向一侧挤压滑杆13,滑杆13滑动于支架11内壁,并使得发生故障一侧的耐热套10封闭第一分管道2或第二分管道8;从而将发生故障一侧的气路封闭,且在两个耐热套10的位移下,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中虽有一方被封闭,但另一方处于完全导通状态,因此,输送总量能够维持不变,并且能够对发生故障的第一送风装置4或第二送风装置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第一分管道2和第二分管道8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线圈室6,两个线圈室6内壁分别通过卡扣安装有第一线圈9和第二线圈12;第一线圈9和第二线圈12的位置与金属头14适配;通过设置第一线圈9和第二线圈12,能够使发生故障一侧的第一线圈9或第二线圈12通电,从而对对应的金属头14进行吸引,以提升耐热套10的封闭效果,利于在保持设备正常工作的同时,对故障机器进行维修。
所述连接管道3圆周内壁嵌入式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电片17和两个第二导电片15,两个第一导电片17和两个第二导电片15分别接入第一线圈9和第二线圈12的控制电路,两个金属头14相邻一侧外壁均粘接有与第一导电片17和第二导电片15适配的导电板16,所述第二导电片15位于靠近第一线圈9的一侧,而第一导电片17位于靠近第二线圈12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17、第二导电片15等结构,能够基于滑杆13的位移带动导电板16导通第一导电片17或第二导电片15的电路,从而控制第一线圈9或第二线圈12工作,实现自动吸附固定的目的。
所述第一分管道2与第二分管道8呈水平设置,位于滑杆13两端的金属头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导电片17和第二导电片15的电路中还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为信号灯、蜂鸣器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s1步骤中,燃烧室扬火时先进行通风5min后再启动送风机构,以保证炉内积聚的可燃性气体排出,防止遇到明火。
所述s2步骤中,点火过程控制总加煤量小于等于床料量的20%。
实施例2:
循环流化床双床返料器采用固定流量蒸汽送风返料的方法,在实时1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动,所述第一分管道2与第二分管道8呈垂直设置,且第一分管道2位于第二分管道8正上方,支架11顶部外壁与上方导电板16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同一根用于抵消金属头14和滑杆13重力的弹簧18。
通过设置弹簧18,能够在第一分管道2与第二分管道8呈垂直设置时抵消金属头14和滑杆13等结构的重力,使得两个金属头14处于对称且平衡的状态,提升了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