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变形式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6:01:37|286|起点商标网
一种变形式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形式高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是一种鞋跟特别高的鞋,使穿此鞋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变化上更是非常多,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

目前的高跟鞋,一般鞋跟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自由伸缩调节高度。特别是鞋跟部的过高设计,脚跟被鞋跟抬高,双脚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很容易造成脚掌疼痛、发炎,并不适合长时间穿在脚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式高跟鞋,其能够方便调节鞋跟的高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形式高跟鞋,包括鞋子本体和支撑鞋子本体的鞋跟,鞋跟包括有固定座和支撑柱,固定座与鞋子本体固定连接,支撑柱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支撑柱与固定座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支撑柱与固定座相互移动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柱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和限位装置,固定座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杆转动的第二通孔,连接杆设于第二通孔;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连接杆与支撑柱相互转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支撑柱设有容纳孔和限制限位块转动的限位孔,容纳孔与限位孔连通,限位块设于限位孔;容纳孔的横截面积大于限位孔的横截面积,连接杆的横截面积小于限位块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与固定座连接,第二弹性件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设有调节按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两个的支撑柱分别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柱朝内的一侧为拱形。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座设有盲孔,支撑柱设于盲孔并能沿盲孔滑动,固定装置用于限制支撑柱沿盲孔滑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装置包括卡块,固定座设有与盲孔连通的第一通孔,卡块设于第一通孔,支撑柱设有至少一个与卡块配合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卡块连接,第一弹性件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式高跟鞋,包括鞋子本体和支撑鞋子本体的鞋跟,鞋跟包括固定座和支撑柱,固定座与鞋子本体固定连接,支撑柱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支撑柱与固定座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支撑柱与固定座相互移动的固定装置。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整支撑柱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高跟鞋的高度,使自己穿着高跟鞋更加舒适,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支撑柱与固定座固定,防止用户在穿着高跟鞋的时候支撑柱移动。如此能够方便调节鞋跟的高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侧视图;

图2为限位块与连接杆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限位块与支撑柱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变成平底鞋后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侧视图;

图7为图6中固定座与支撑柱位置的剖视图。

图标:1-鞋子本体、2-固定座、3-支撑柱、4-盲孔、5-限位凹槽、6-卡块、7-第一通孔、8-第一弹性件、9-连接杆、10-限位块、11-限位孔、12-容纳孔、13-调节按钮、14-第二弹性件、15-第二通孔、16-固定杆、17-第一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和图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侧视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后视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变成平底鞋后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式高跟鞋,包括鞋子本体1和支撑鞋子本体1的鞋跟,鞋跟包括固定座2和支撑柱3,固定座2与鞋子本体1固定连接,支撑柱3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支撑柱3与固定座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支撑柱3与固定座2相互移动的固定装置。

由于目前的高跟鞋,一般鞋跟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自由伸缩调节高度,特别是鞋跟部的过高设计,脚跟被鞋跟抬高,双脚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很容易造成脚掌疼痛、发炎,并不适合长时间穿在脚上。

而且很多用户在高跟鞋在脚上穿久了后,希望换成平底鞋,但如果身处在外,换鞋很不方便,新买一双又很不划算。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整支撑柱3与固定座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高跟鞋的高度,使自己穿着高跟鞋更加舒适,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支撑柱3与固定座2固定,防止用户在穿着高跟鞋的时候支撑柱3移动。如此能够方便调节鞋跟的高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所示为限位块10与连接杆9位置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限位块10与支撑柱3的分解图。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支撑柱3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9和限位装置,固定座2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杆9转动的第二通孔15,连接杆9设于第二通孔15;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连接杆9与支撑柱3相互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3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当用户需要调整高跟鞋的高度时,可以通过沿着固定座2转动支撑柱3,将支撑柱3转动收纳于高跟鞋底部;由于高跟鞋脚掌位置一般是软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柱3转动收纳于高跟鞋底部后,高跟鞋后跟可以移动到和前跟一样与地面在同一平面,此时高跟鞋可以变成平底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在支撑柱3与固定座2转动成高跟鞋状态时,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连接杆9与支撑柱3相互转动,由于第二通孔15限制了连接杆9转动,进而限制了支撑柱3与固定座2相互转动,防止用户在穿着高跟鞋的过程中支撑柱3相对于固定座2转动,增加高跟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鞋底可以设置第二容纳槽用于放置收纳后的支撑柱3,使支撑柱3收纳在第二容纳槽中,高跟鞋变成平底鞋后,整个鞋底都能与地面接触,防止鞋底某个位置向上拱起造成用户穿着平底鞋后脚部不适。

可选地,本实施例还可在支撑柱3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处设置拉簧,拉簧一端与支撑柱3连接,拉簧另一端与固定座2连接。如此拉簧将支撑柱3拉住,防止平底鞋使用过程中支撑柱3由于用户走动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使支撑柱3从第二容纳槽中掉落出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设有第一容纳槽17,支撑柱3一端设于第一容纳槽17中并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如此在转动支撑柱3,使高跟鞋变成平底鞋后,支撑柱3位于固定座2底部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7中,如此通过固定座2底部的位置与地面接触,避免了支撑柱3与地面接触,防止支撑柱3磨损。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连接杆9和第二通孔15的横截面为矩形,如此连接杆9设于第二通孔15中不会转动,只能沿着第二通孔15滑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10,支撑柱3设有容纳孔12和限制限位块10转动的限位孔11,容纳孔12与限位孔11连通,限位块10设于限位孔11;容纳孔12的横截面积大于限位孔11的横截面积,连接杆9的横截面积小于限位块10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孔11,用于限制限位块10转动,当需要转动限位块10时,只需移动连接杆9,连接杆9推动限位块10进入容纳孔12,限位块10失去限制,可以在容纳孔12转动。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限位块10和限位孔11的横截面为矩形,如此在限位块10设于限位孔11中后,限位块10不会相对于限位孔11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二通孔15内设有第二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4一端与固定座2连接,第二弹性件14另一端与连接杆9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4对连接杆9施加朝外的弹力,在限位块10嵌入限位孔11中后,防止用户在穿着高跟鞋的过程中用于走路震动造成限位块10滑动到容纳孔12中,增加高跟鞋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需要变成平底鞋时,只须朝内按压连接杆9即可。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14采用的是弹簧。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连接杆9远离限位块10的一端设有调节按钮1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按钮13,便于用户通过按压调节按钮13以移动连接杆9,如此便于用户的操作。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支撑柱3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柱3分别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3数量为两个,进一步增加高跟鞋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两个支撑柱3远离固定座2的一端通过固定杆16连接,固定杆16一端与一个支撑柱3铰接,固定杆16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柱3铰接,如此两个支撑柱3、固定杆16与固定座2之间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便于支撑柱3的转动和对高跟鞋进行支撑。

如图1和图5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支撑柱3朝内的一侧为拱形。

由于一些用户为平底足,在穿着平底鞋的时候脚底不能与鞋底很好的接触,造成穿着平底鞋不舒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3朝内的一侧为拱形,可以将鞋底顶起,使鞋底能更好的与用户的脚底贴合,用户穿着起来也更加舒适。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鞋底内可设置充气垫,如此进一步增加用户脚底的舒适度。

请参照图6和图7,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侧视图;图7所示为图6中固定座2与支撑柱3位置的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设有盲孔4,支撑柱3设于盲孔4并能沿盲孔4滑动,固定装置用于限制支撑柱3沿盲孔4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盲孔4,便于通过沿着盲孔4滑动支撑柱3以调整高跟鞋的高度。

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包括卡块6,固定座2设有与盲孔4连通的第一通孔7,卡块6设于第一通孔7,支撑柱3设有至少一个与卡块6配合的限位凹槽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块6,在滑动支撑柱3调整好鞋跟的高度后,可以通过移动卡块6将卡块6嵌入限位凹槽5中,进而将支撑柱3的位置限制住,防止支撑柱3继续滑动,增加高跟鞋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7内设有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一端与卡块6连接,第一弹性件8另一端与固定座2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将卡块6拉扯住,防止卡块6从第一通孔7掉出。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8采用的是弹簧。本实施例的卡块6外侧还可设置凸缘等便于拉动卡块6的物体,在调整支撑柱3的位置时便于拉动卡块6。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式高跟鞋,包括鞋子本体1和支撑鞋子本体1的鞋跟,鞋跟包括固定座2和支撑柱3,固定座2与鞋子本体1固定连接,支撑柱3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支撑柱3与固定座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支撑柱3与固定座2相互移动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整支撑柱3与固定座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高跟鞋的高度,使自己穿着高跟鞋更加舒适,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支撑柱3与固定座2固定,防止用户在穿着高跟鞋的时候支撑柱3移动。如此能够方便调节鞋跟的高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实用新型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