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头盔是骑行或滑行时的必备安全用具,一般的头盔结构包括外部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缓冲层以及覆盖于缓冲层表面的织物层,在壳体上位于用户面部的位置设有一空位,空位上设有活动安装的透明罩用于遮挡面部,人们在骑自行车、滑雪、木马或摩托车时,都会带上头盔对头部进行保护,现有的头盔在事故中接收撞击时,由于头盔外壳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结构,在接受撞击时不能像正球体一样将撞击点的受力及时均匀的将撞击力释放到头盔的其他位置,来化解撞击力对头盔的破坏,尤其是头盔的两侧和后部,为了兼顾头盔内部的填充材料与人体后脑和颈部之间位置的良好的贴合,在两侧和后部的基本形状为一在竖向较为平直的弧面,所以在头盔的两侧和后方遭受撞击时,所受到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头盔的破损,降低了头盔的保护作用,同时,现有的头盔大都采用一体式防护结构,并没有针对需要特殊防护的部位进行加强,当遭遇某一部位大力撞击时,极易导致头盔穿孔而引起脑部损伤,安全性不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头盔[cn201620330508.2],它包括外部的壳体,所述的外部壳体由位于顶部的正球面和位于两侧及后部的侧部平直曲面和后部平直曲面平滑过渡形成,所述的后部平直区面中央处设有竖向加强分散筋,所述的侧部平直区面上设有横向加强分散筋,所述的竖向加强分散筋和横向加强分散筋的表面位于顶部的正球面的延伸球面上。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头盔遭受撞击时无法分散撞击力,容易破损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当对容易碰撞的部位进行大力撞击时,极易导致头盔穿孔而引起脑部损伤,防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包括头盔壳体,头盔壳体前端具有可视敞口,且可视敞口下端设有护颚部,头盔壳体两侧通过转动件安装有可视护罩,且可视护罩沿转动件周向转动时可以实现对可视敞口封闭与敞开状态的切换,可视敞口上端位于头盔壳体前端设有前额保护机构,且前额保护机构呈弧形并且两端设置在转动件上部,头盔壳体后端设有后脑保护组件,且后脑保护组件上端设有受力缓冲装置,受力缓冲装置一端与后脑保护组件一端相连,且头盔壳体顶部设有凸起部。通过在头盔前部设置前额保护机构,在头盔壳体后端设置后脑保护组件,对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进行结构增强,防止受到撞击时头盔损坏引起脑部损伤,同时在后脑保护组件上端设置受力缓冲装置,有效缓解头盔后侧的撞击力,防护效果好。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前额保护机构包括弧形防护片,且弧形防护片与头盔壳体之间固定相连,弧形防护片上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防护条,且弧形防护片上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弧形防护条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弧形防护条,第一弧形防护条与第二弧形防护条在弧形防护片上呈凸起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条之间形成第一缓冲间隙,第二弧形防护条相邻的两个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隙,且相邻的第一弧形防护条与第二弧形防护条之间设有防护加强部,防护加强部呈v形状,且防护加强部的面积大于第一弧形防护条和/或第二弧形防护条的面积。第一弧形防护条和第二弧形防护条的设置使头盔前额部具有较大的撞击承受能力,撞击力通过第一弧形防护条和第二弧形防护条得到有效缓解,弧形防护片的设置使第一弧形防护条和第二弧形防护条在受到撞击时保持稳定,受力均匀。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后脑保护组件包括纵向防护块,纵向防护块外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等距排列的横向防撞条,且相邻的两个横向防撞条之间形成横向防护间隙,纵向防护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护块和第二防护块,且纵向防护块、第一防护块、第二防护块之间一体成型设置。纵向防护块、第一防护块、第二防护块共同配合形成三角防护凸起,结构稳定坚固。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第一防护块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等距排列的第一横向凸条,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横向凸条之间形成第一防护间隙,第二防护块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等距排列的第二横向凸条,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防护条之间形成第二防护间隙。第一横向凸条和第一防护间隙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缓解来自头盔左侧的撞击力,第二横向凸条和第二防护间隙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缓解来自头盔右侧的撞击力,防护效果好。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第一横向凸条与横向防撞条一端呈错位设置,且与横向防护间隙一端对齐设置,第二弧形防护条与横向防撞条另一端呈错位设置,且与横向防护间隙另一端对齐设置。这样设置使头盔后侧遇到撞击时受力均匀。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横向防撞条外层设有金属防护片,且金属防护片周向内侧设有由abs材质制成的缓冲部,缓冲部周向内侧设有呈三角状且由eps材料制成的防撞保护部,且防撞保护部、缓冲部、金属防护片之间相互贴合。多层防护结构,有效分解了大部分撞击力,保护了头部安全。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受力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凸起部,缓冲凸起部外层包裹有柔性橡胶层,且柔性橡胶层周向内侧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与柔性橡胶层之间设有防撞空隙,且柔性橡胶层与保护层之间通过设置在防撞空隙内的连接件相连,且保护层内设有由eps材料制成防撞泡沫。受力缓冲装置的设置可以分散后脑保护组件的撞击力。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凸起部一端与受力缓冲装置一端相连,凸起部的另一端与前额保护机构相互靠近。这样设置可以使单点撞击力向另外两处扩散,极大地减小传输至头部的撞击力度。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护颚部中部设有可供呼吸的通气孔,且通气孔两侧设有用于保护下颚的柔性泡沫层,柔性泡沫层设置在护颚部内部。这样可以使下颚两侧得到保护。
在上述的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中,头盔壳体周向内侧设有加厚棉垫。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分别在头盔容易遭受撞击的部位设置前额保护机构、后脑保护组件、受力缓冲装置,有效地保护了头部安全,而且受力缓冲装置、后脑保护组件、凸起部之间相互连接,当收到单点撞击时可以有效分解撞击力度,避免头盔损坏,防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防撞条侧面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受力缓冲装置侧面截面图。
图中,头盔壳体1、可视敞口11、护颚部12、通气孔121、柔性泡沫层122、转动件13、可视护罩14、加厚棉垫15、前额保护机构2、弧形防护片21、第一弧形防护条22、第二弧形防护条23、第一缓冲间隙24、第二缓冲间隙25、防护加强部26、后脑保护组件3、纵向防护块31、横向防撞条32、金属防护片321、缓冲部322、防撞保护部323、横向防护间隙33、第一防护块34、第一横向凸条341、第一防护间隙342、第二防护块35、第二横向凸条351、第二防护间隙352、受力缓冲装置4、缓冲凸起部41、柔性橡胶层42、保护层43、防撞空隙44、连接件45、防撞泡沫46、凸起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骑行头盔加强式防护结构,包括头盔壳体1,头盔壳体1前端具有可视敞口11,且可视敞口11下端设有护颚部12,头盔壳体1两侧通过转动件13安装有可视护罩14,且可视护罩14沿转动件13周向转动时可以实现对可视敞口11封闭与敞开状态的切换,可视敞口11上端位于头盔壳体1前端设有前额保护机构2,且前额保护机构2呈弧形并且两端设置在转动件13上部,头盔壳体1后端设有后脑保护组件3,且后脑保护组件3上端设有受力缓冲装置4,受力缓冲装置4一端与后脑保护组件3一端相连,且头盔壳体1顶部设有凸起部5。通过在头盔壳体1容易遭受撞击的部位分别设置前额保护机构2、后脑保护组件3、受力缓冲装置4、凸起部5,有效增强了头盔壳体1的安全结构,避免头盔遭遇碰撞而产生损坏,而且当遭受撞击时可以对部分撞击力形成缓冲并减小传输至头部的撞击力度,防护效果好。
其中,前额保护机构2包括弧形防护片21,且弧形防护片21与头盔壳体1之间固定相连,弧形防护片21上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防护条22,且弧形防护片21上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弧形防护条22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弧形防护条23,第一弧形防护条22与第二弧形防护条23在弧形防护片21上呈凸起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防护条22之间形成第一缓冲间隙24,第二弧形防护条23相邻的两个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隙25,且相邻的第一弧形防护条22与第二弧形防护条23之间设有防护加强部26,防护加强部26呈v形状,且防护加强部26的面积大于第一弧形防护条22和/或第二弧形防护条23的面积。这里的第一弧形防护条22、第二弧形防护条23、防护加强部26的设置主要是减少头盔壳体1的受力面积,缓解碰撞力度,而弧形防护片21的设置使撞击力分布均匀,避免单点受力造成头盔壳体1损坏。
具体地,后脑保护组件3包括纵向防护块31,纵向防护块31外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等距排列的横向防撞条32,且相邻的两个横向防撞条32之间形成横向防护间隙33,纵向防护块3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护块34和第二防护块35,且纵向防护块31、第一防护块34、第二防护块35之间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防护块34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等距排列的第一横向凸条341,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横向凸条341之间形成第一防护间隙342,第二防护块35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等距排列的第二横向凸条351,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防护条23之间形成第二防护间隙352。
显然地,第一横向凸条341与横向防撞条32一端呈错位设置,且与横向防护间隙33一端对齐设置,第二弧形防护条23与横向防撞条32另一端呈错位设置,且与横向防护间隙33另一端对齐设置。这样设置时为了避免遇到特殊撞击时,撞击力全部着力于横向防护间隙33、第一防护间隙342或第二防护间隙352上,从而导致横向防撞条32、第一横向凸条341或第二横向凸条351无法起到缓解撞击力的情况。
可见地,横向防撞条32外层设有金属防护片321,且金属防护片321周向内侧设有由abs材质制成的缓冲部322,缓冲部322周向内侧设有呈三角状且由eps材料制成的防撞保护部323,且防撞保护部323、缓冲部322、金属防护片321之间相互贴合。第一横向凸条341、第二横向凸条351与横向防撞条32的结构相同。
更具体地,受力缓冲装置4包括缓冲凸起部41,缓冲凸起部41外层包裹有柔性橡胶层42,且柔性橡胶层42周向内侧设有保护层43,保护层43与柔性橡胶层42之间设有防撞空隙44,且柔性橡胶层42与保护层43之间通过设置在防撞空隙44内的连接件45相连,且保护层43内设有由eps材料制成防撞泡沫46。受力缓冲装置4有两个作用,一是缓冲撞击力,二是分解来自后脑保护组件3的撞击力。
更进一步地,凸起部5一端与受力缓冲装置4一端相连,凸起部5的另一端与前额保护机构2相互靠近。
优选地,护颚部12中部设有可供呼吸的通气孔121,且通气孔121两侧设有用于保护下颚的柔性泡沫层122,柔性泡沫层122设置在护颚部12内部。柔性泡沫层122的设置是防止遇到下颚碰撞的极少数情况,保护全面。
详细地,头盔壳体1周向内侧设有加厚棉垫15。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通过在头盔壳体1容易遭受碰撞的部位分别设置前额保护机构2、后脑保护组件3、受力缓冲装置4、凸起部5,不仅增强了头盔壳体1的结构,避免头盔壳体1损坏,而且防护位置全面,安全性佳。当头盔壳体1前额受到撞击时,通过第一弧形防护条22、第二弧形防护条23、防护加强部26分散缓解撞击力度,并通过弧形防护片21使头部受到的力度均匀,避免单点受力造成更大的损伤,同理,当头盔壳体1后侧遇到撞击时,通过横向防撞条32、第一横向凸条341、第二横向凸条351缓解撞击力度,同时,受力缓冲装置4可以分散来自后脑保护组件3撞击力,有效减少碰撞力度,防护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头盔壳体1、可视敞口11、护颚部12、通气孔121、柔性泡沫层122、转动件13、可视护罩14、加厚棉垫15、前额保护机构2、弧形防护片21、第一弧形防护条22、第二弧形防护条23、第一缓冲间隙24、第二缓冲间隙25、防护加强部26、后脑保护组件3、纵向防护块31、横向防撞条32、金属防护片321、缓冲部322、防撞保护部323、横向防护间隙33、第一防护块34、第一横向凸条341、第一防护间隙342、第二防护块35、第二横向凸条351、第二防护间隙352、受力缓冲装置4、缓冲凸起部41、柔性橡胶层42、保护层43、防撞空隙44、连接件45、防撞泡沫46、凸起部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