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新型伞具骨架及设有该骨架的伞具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6:01:30|226|起点商标网
一种新型伞具骨架及设有该骨架的伞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伞具骨架及设有该骨架的伞具。



背景技术:

伞具可用来遮阳、遮蔽雨、雪,还能挡风,是人们生活常备产品。在实际生活当中,一般的伞具抗风能力不强,经常有伞具在大风天被吹翻,即被吹得往上翻折,从而不但不能给使用者遮风挡雨,伞具骨架本身也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伞具骨架及设有该骨架的伞具,其抗风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伞具骨架,其可折叠,所述伞具骨架包括可在撑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主骨架、第一加强伞骨与第二加强伞骨,所述第一加强伞骨内端与主骨架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主骨架滑动,所述第二加强伞骨内端与第一加强伞骨外端转动连接,第二加强伞骨外端与主骨架外侧转动连接。

一滑座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主骨架上,所述第一加强伞骨内端与所述滑座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主骨架上设置有一固定座,在所述主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所述滑座外端与固定座抵靠。

所述主骨架包括内节伞骨、中节伞骨、外节伞骨、驱动伞骨、从动伞骨、撑杆、连接于所述撑杆上的上巢、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撑杆的下巢、可弹性形变的联动伞骨,所述内节伞骨一端转动连接于上巢,另一端与所述中节伞骨转动连接,所述中节伞骨外端与外节伞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伞骨两端分别与下巣、内节伞骨转动连接;所述从动伞骨一端与所述驱动伞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中节伞骨内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内节伞骨、中节伞骨、驱动伞骨、从动伞骨构成为四连杆结构;所述中节伞骨上设置有穿孔,所述联动伞骨一端与所述内节伞骨转动连接,另一端可相对活动地穿过所述穿孔后与外节伞骨内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所述联动伞骨整体呈往下弯曲的弧形。

所述第一加强伞骨内端与所述中节伞骨相对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中节伞骨滑动,所述第二加强伞骨外端与外节伞骨转动连接。

所述滑座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中节伞骨上,且所述滑座可沿着所述中节伞骨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中节伞骨上。

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较佳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与中节伞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两分别自所述固定部上端两侧间隔往上延伸的侧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板上侧的压制件,所述压制件、两侧板以及固定部之间共同形成所述穿孔;较佳的,所述中节伞骨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所述内节伞骨与从动伞骨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上;或/和,所述中节伞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外节伞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或,外节伞骨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中节伞骨外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

所述第二加强伞骨设置为硬纤维伞骨。

一种伞具,包括上述伞具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与伞具采用此种结构,当有强风往上吹时,所述第一、第二加强伞骨会给主骨架外侧一往下的拉力,从而可避免伞具骨架以及伞具被风吹翻,从而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以及伞具抗风能力强;

2.在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滑座外端与所述固定座抵靠,从而当撑开的伞具骨架与伞具受到强风往上吹时,第一加强伞骨不会往外侧移动,从而保证第一加强伞骨能有力地拉住第二加强伞骨,进而保证第二加强伞骨能有力地往下拉住所述主骨架外侧,从而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

3.在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时,联动伞骨因为其弹性而一直对所述外节伞骨内端一往上的推力,从而使得外节伞骨外端一直受到往下的压力,如此,外节伞骨能承受更大的往上的力,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进一步提高;

4.主骨架的内节伞骨、中节伞骨、驱动伞骨、从动伞骨构成为四连杆结构,由于四连杆结构的稳定性,且四连杆结构中的内节伞骨与驱动伞骨分别与撑杆上的上巢、下巣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更稳固,能进一步承受更大的往上的力,抗风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时一侧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处于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处于折叠过程中一侧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固定座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固定座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伞具骨架,其可折叠,所述伞具骨架包括可在撑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主骨架a、第一加强伞骨10、第二加强伞骨11,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内端与所述主骨架a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主骨架a滑动,所述第二加强伞骨11内端与第一加强伞骨10外端转动连接,第二加强伞骨11外端与主骨架a外侧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滑座53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主骨架a上,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内端与所述滑座53相对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加强伞骨10内端与所述中节伞骨5相对转动连接并可相对第一加强伞骨10滑动连接的目的,而且也便于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内端与所述中节伞骨5的连接组装。

较佳的,所述主骨架a上设置有一固定座52,且当所述主骨架a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滑座53的外端与所述固定座52相抵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骨架a包括撑杆1、连接于所述撑杆1上的上巢2、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撑杆1的下巢3、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外节伞骨6、驱动伞骨7、从动伞骨8、可弹性形变的联动伞骨9,所述内节伞骨4一端转动连接于上巢2,另一端与所述中节伞骨5转动连接,所述中节伞骨5外端与外节伞骨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伞骨7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巣3以及内节伞骨4转动连接,所述从动伞骨8一端与所述驱动伞骨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中节伞骨5内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驱动伞骨7、从动伞骨8构成为四连杆结构;所述中节伞骨5上设置有穿孔51(如图6所示),所述联动伞骨9一端与所述内节伞骨4转动连接,另一端可相对活动地穿过所述穿孔51后与外节伞骨6内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所述联动伞骨9整体呈往下弯曲的弧形,即所述联动伞骨9具有一定的弧度。

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内端与所述中节伞骨5相对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中节伞骨5滑动,所述第二加强伞骨11外端与外节伞骨6转动连接。具体的说,所述滑座53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中节伞骨5上,且所述滑座53可沿着所述中节伞骨5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固定座52也设置于所述中节伞骨5。较佳的,所述穿孔51设置于所述固定座52上,从而便于联动伞骨9的组装。

当主骨架a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所述撑杆1、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外节伞骨6、驱动伞骨7、从动伞骨8、可弹性形变的联动伞骨9不能相对旋转移动,在此状态下,与中节伞骨5、外节伞骨6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加强伞骨10、第二加强伞骨11也不能相对主骨架a旋转/滑动而折叠,从而也处于撑开状态。即是说,在所述主骨架a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与第二加强伞骨11也处于撑开状态而不能相对主骨架a折叠。

当有强风往上吹时,所述第一、第二加强伞骨10、11会给外节伞骨6往下的拉力,即给主骨架a外侧一往下的拉力,从而可避免伞具骨架被风吹翻,从而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抗风能力强;此外,在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滑座53外端与所述固定座52抵靠,从而当撑开的伞具骨架受到强风往上吹时,第一加强伞骨10不会往外侧移动,从而保证第一加强伞骨10能有力地拉住第二加强伞骨11,进而保证第二加强伞骨11能有力地往下拉住外节伞骨6的外侧,即拉住所述主骨架a外侧,如此,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再者,在主骨架a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成往下弯曲的弧形联动伞骨9因为其弹性而一直对所述外节伞骨6内端一往上的推力,从而使得外节伞骨6外端一直受到往下的压力,如此,外节伞骨6能承受更大的往上的力,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进一步增强;再加上主骨架的a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驱动伞骨7、从动伞骨8构成为四连杆结构,由于四连杆结构的稳定性,且四连杆结构中的内节伞骨4与驱动伞骨7分别与撑杆上的上巢2、下巣3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更稳固,能进一步承受更大的往上的力,抗风能力更强。

较佳的,所述第二加强伞骨11转动连接于所述外节伞骨6近外端的位置,从而在伞具骨架整体处于撑开状态下时,所述第一、第二加强伞骨10、11会给主骨架a一更大往下的拉力,从而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抗风能力更强。

当要折叠伞具骨架时,如图4、5所示,往下移动所述下巣3,从而带动驱动伞骨7一端往下旋转移动,使得驱动伞骨7整体朝向撑杆1靠近,因为四连杆结构的特性,所述内节伞骨4在驱动伞骨7另一端的带动下也往下旋转而与撑杆1靠近,从动伞骨8也整体移动而与撑杆1靠近,且其一端相对驱动伞骨7旋转,中节伞骨5内侧往下旋转移动,且因为从动伞骨8另一端的推动,所述中节伞骨5内端相对往背离撑杆1的方向旋转,从而中节伞骨5外端会相对往朝向撑杆1所在的一侧旋转,如此,内节伞骨4与中节伞骨5的夹角变小,且因为联动伞骨9与内节伞骨4的连接端已经随着内节伞骨4往下旋转移动,所述联动伞骨9与内节伞骨4的连接端与固定座52之间的距离变短;在此情况下,再加上固定座穿孔51的设置,联动伞骨9受到压迫,弧度变大,从而积聚了一定的弹力,如此,联动伞骨9另一端被迫快速地往外节伞骨6内端的方向移动,即联动伞骨9相对固定座52(即相对穿孔51)快速往一侧移动,从而能快速推动外节伞骨6内端相对往上旋转,根据跷跷板原理,外节伞骨6外端快速相对往下旋转;同时,移动的联动伞骨9还能拉动中节伞骨5快速与内节伞骨4靠拢,从而同时拉着外节伞骨6一起往撑杆1的方向移动;而随着外节伞骨6如此旋转移动,中节伞骨5与外节伞骨6之间的夹角变小,第一加强伞骨10与第二加强伞骨11之间的夹角也变小,从而第一加强伞骨10内端被驱动随着滑座53沿着中节伞骨5往远离固定座52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加强伞骨10与中节伞骨5的夹角变小而相对靠拢,第二加强伞骨11内端朝向外节伞骨6的方向旋转移动,使得第二加强伞骨11与外节伞骨6的夹角变小而相对靠拢;如此,主骨架a的折叠会带动第一加强伞骨10、第二加强伞骨11的折叠,而第一加强伞骨10、第二加强伞骨11的折叠又反过来加速主骨架a的折叠,直至伞具骨架各组件相对靠近,伞具骨架顺利实现三折折叠,折叠动作完成。即是说,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与第三加强伞骨11能随着主骨架a一起快速折叠,从而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折叠操作也很方便。

当要将收拢的伞具骨架撑开时,往上移动下巢3,伞具骨架各组件反之上述折叠的动作,从而实现快速撑开动作。即是说,所述第一加强伞骨10与第三加强伞骨11能随着主骨架a一起撑开,从而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撑开操作也很方便。

所述内节伞骨4与中节伞骨5的连接处41位于所述从动伞骨8与中节伞骨5的连接处81以及中节伞骨5与外节伞骨6的连接处61之间。如此设置,使得所述中节伞骨5的内外两端相对内节伞骨4与中节伞骨5的连接处41形成了跷跷板式,从而在从动伞骨8推动中节伞骨5的内端相对往背离撑杆1的方向旋转时,中节伞骨5的外端相对往朝向撑杆1所在方向旋转;反之,在从动伞骨8推动中节伞骨5内端相对往朝向撑杆1的方向旋转时,中节伞骨5的外端相对往背离撑杆1的方向旋转。如此,更便于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折叠与撑开操作。

所述中节伞骨5与外节伞骨6的连接处61位于所述联动伞骨9与外节伞骨6的连接处91以及所述第二加强伞骨11与外节伞骨6的连接处62之间。如此设置,使得所述外节伞骨6的内外两端相对中节伞骨5与外节伞骨6的连接处61形成了跷跷板式,从而在联动伞骨9推动外节伞骨6内端往上往外旋转时,外节伞骨6的外端相对往下往内旋转;反之,当联动伞骨9拉动外节伞骨6内端往下旋转时,外节伞骨6的外端相对往上旋转。如此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折叠与撑开操作更容易、省力。

所述固定座52可与中节伞骨5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节伞骨5上。较佳的,所述固定座52设置为橡胶固定座52、塑料固定座52或类似材质的固定座52,从而避免金属材质的固定座52对联动伞骨9带来的刮伤。该固定座52可直接通过注塑的方式注塑在在中节伞骨5上,即实现一体成型,从而保证固定座52与中节伞骨5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固定座52对联动伞骨9的拉制,从而不但能保证在折叠与撑开的过程中,所述联动伞骨9能顺利地相对移动而推/拉所述外节伞骨6,而且还能保证在伞具骨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联动伞骨9能一直保持对外节伞骨6往上的推力,从而一直保持对外节伞骨6外端往下的压力,进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

所述第二加强伞骨11可设置为硬纤维伞骨,从而能承受的拉力大,承受大拉力时不断,从而保证本时效性伞骨抗风的效果。

所述联动伞骨9可设置为薄铁片或铁丝,从而其可弹性形变,并具有一定的硬度,从而在伞具骨架撑开或折叠过程中,其可推/拉所述外节伞骨6的内端。

较佳的,所述中节伞骨5内端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54,所述内节伞骨4与从动伞骨8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座54上。如此,内节伞骨4、从动伞骨8与中节伞骨5的组装更方便;而且当第一枢接座54有损坏时,只需更换该第一枢接座54即可,而无需更换整个中节伞骨5,从而节省伞具维修成本。同理,所述中节伞骨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55,所述外节伞骨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55上;或,外节伞骨6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中节伞骨5外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

此外,因为所述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驱动伞骨7、从动伞骨8构成为四连杆结构,从而在折叠时,所述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驱动伞骨7、从动伞骨8能快速折叠靠拢;加上可弹性形变的联动伞骨9与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外节伞骨6如此连接,在折叠时,移动的联动伞骨9不但能拉动中节伞骨5快速与内节伞骨4靠拢,从而同时拉着外节伞骨6一起往撑杆1的方向移动,还能使得联动伞骨9能快速移动而推动外节伞骨6快速往上旋转,而快速旋转的外节伞骨6能快速驱动第二加强伞骨12与第一加强伞骨11折叠。如此,本实用新型的伞具骨架能实现快速折叠操作,而且折叠后伞具骨架各组件靠拢,从而折叠后伞具骨架的状态体积非常小,便于携带、存放。再者,因为联动伞骨9与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外节伞骨6如此连接,随着联动伞骨9相对固定座51的移动,联动伞骨9两端以及固定座52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具体的说,所述三者即联动伞骨9与内节伞骨4的连接端、联动伞骨9与外节伞骨6的连接端、固定座52,随着该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联动伞骨9的弧度也发生变化,且联动伞骨9的弯曲度最大的位置也发生变化,联动伞骨9弹性形变,且联动伞骨9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越大,联动伞骨9的弧度越小,反之,其弧度越大。在伞具骨架从撑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联动伞骨9两端的直线距离经历大-小-大的大致变化,从而在折叠后,联动伞骨9的弧度小,其能内节伞骨4、中节伞骨5靠得更近,而第一加强伞骨10、第二加强伞骨11的设置也能进一步使得中节伞骨5与外节伞骨6靠得更近,从而使得折叠后的伞具骨架体积进一步变小,更方便携带、存放。

因为联动伞骨9可弹性形变,且在主骨架a处于撑开状态下,联动伞骨9成往下弯曲的弧形,从而在折叠过程以及从折叠状态到撑开状态的转换过程中,联动伞骨9能特别顺畅地移动而不会被折成锐利的v形,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撑开与收合能顺畅进行;而且联动伞骨9也不如公知技术中有些伞具骨架采用的拉线一样容易断,从而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座52包括与中节伞骨5固定连接的固定部521、两分别自所述固定部521上端两侧间隔往上延伸的侧板522,一压制件523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侧板522上侧,所述压制件523、两侧板522以及固定部521之间共同形成所述穿孔51,所述联动伞骨9从该穿孔51穿过,从而联动伞骨9至少部分位于该穿孔51内且上端与该压制件523接触。从而相当于在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时,联动伞骨9两端分别与内节伞骨4以及外节伞骨6连接后,固定座52将其中间部分往下拉,从而使得所述联动伞骨9形成为一往下弯曲的弧形,且因为压制件523的存在,使得联动伞骨9没法脱离固定座52,只能在压制件523的导向下移动,进而推/拉所述外节伞骨6。

所述固定部521、侧板522以及压制件523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所述压制件523两端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侧板522上侧,从而在折叠与撑开过程中,所述联动伞骨9相对固定座52移动时,所述压制件523也能转动,如此,能减少联动伞骨9与所述压制件523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因此而导致的损耗度,进一步延长本实用新型伞具骨架的使用寿命。所述压制件523可以设置为铆钉。

再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直接在所述固定座52′上侧开设所述穿孔5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52也可以是其他可行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伞具,其包括上述伞具骨架。因为上述伞具骨架具有上述优势,从而所述伞具也具有以上优势。

在上述方位描述中,“内端”、“内侧”指的是在伞具骨架处于撑开状态下,朝向撑杆1的一端、一侧,“外端”、“内侧”是指背离所述撑杆1的一端/一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