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熨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背景技术:
挂烫机加水通电后,挂烫机内芯采用的发热器使常温水汽化成高温(一般温度在98度以上)高压的水蒸汽,灼热水蒸汽不断接触衣服和布料起到软化织物的目的,最终将褶皱从织物上去除。使用中只需对准衣物皱褶处喷射,并配合使用裤线夹、毛刷、除尘刷、熨衣衬板等挂烫机附件,通过“拉”、“压”、“喷”的动作平整衣服和布料,使衣物达到平整、柔顺和除螨、除菌、除尘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蒸汽挂烫机大多蒸汽量不足,一般在20g/min,蒸汽喷发量过少,不足以将衣服熨平,若需要较好的熨烫效果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另外,普通的蒸汽挂烫机蒸汽含水量高,使用时水汽沾染在织物上常常会留下斑驳的水渍,导致熨烫后的衣服无法直接穿着,需要再次清洗重新熨烫。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用以解决现有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蒸汽发生器的挂烫机。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所述发生器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孔,所述发生器本体内置发热器,所述发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蒸汽通道,所述发热器的相对侧设有第二蒸汽通道,所述第一蒸汽通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蒸汽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出汽口与所述蒸汽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蒸汽通道包括主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流道的两侧,所述主流道的入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及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均与所述主流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入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包括中间流道、第三流道及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四流道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流道的两侧,所述中间流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蒸汽流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进口和所述第四流道的进口均与所述中间流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均与所述蒸汽孔相连通。
其中,沿所述发生器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出口高度低于所述蒸汽孔的高度。
其中,所述发生器本体包括壳体、底盖及顶盖,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壳体内设有横隔板,所述发热器内置于所述横隔板,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位于所述横隔板上方,所述第二蒸汽通道位于所述横隔板下方。
其中,所述横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交错分布的多个隔板,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隔板相适配的凹槽。
其中,所述发热器为电热管,所述电热管插装于所述横隔板。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温度保护器,所述温度保护器安装于所述底盖,所述温度保护器的测量端靠近所述发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烫机,所述挂烫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其中,还包括水箱与水泵,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发生器本体外,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口之间的供水管道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水流从发生器本体上开设的进水口进入第一蒸汽通道,在第一蒸汽通道内充分吸收发热器的热量汽化;然后沿第一蒸汽通道流进第二蒸汽通道内,二次吸收发热器的热量,热量利用率高,最终蒸汽从蒸汽孔喷出,通过在发热器两侧设置第一蒸汽通道和第二蒸汽通道两个蒸汽通道,提高产生的蒸汽量和蒸汽发生速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采用上述蒸汽发生器,可以提供充足的蒸汽量,快速实现预期的熨烫效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蒸汽发生器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第一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第二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蒸汽发生器中第一蒸汽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蒸汽发生器中第二蒸汽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发生器本体;11、进水口;12、蒸汽孔;13、壳体;14、底盖;15、顶盖;16、进水管;17、进水弯头;18、硅胶垫;20、发热器;30、第一蒸汽通道;31、主流道;32、第一流道;33、第二流道;40、第二蒸汽通道;41、中间流道;42、第三流道;43、第四流道;50、温度保护器;60、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发生器本体10,在发生器本体10上开设有进水口11及蒸汽孔12。如图3和图4所示,发生器本体10内置发热器20,发热器20的上侧设置第一蒸汽通道30,发热器20的下侧设置第二蒸汽通道40,第一蒸汽通道30的进口与进水口11相连通,第二蒸汽通道40的进口与第一蒸汽通道30的出口连通,第二蒸汽通道40的出口与蒸汽孔12相连通。其中,发热器20可以采用电热管也可以采用电热片,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该蒸汽发生器中,第一蒸汽通道30与第二蒸汽通道40分布在发热器20的相对两侧,水流从发生器本体10上开设的进水口11进入第一蒸汽通道30,在第一蒸汽通道30内充分吸收发热器20的热量汽化;然后沿第一蒸汽通道30流进第二蒸汽通道40内,二次吸收发热器20的热量,最终蒸汽从蒸汽孔12喷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包括设置在发热器20两侧的两个蒸汽通道,热量利用率高,产生的蒸汽量大且速度快。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蒸汽通道30包括主流道31、第一流道32及第二流道33,第一流道32和第二流道33对称设置在主流道31的相对两侧。其中,主流道31的进口与进水口11相连通,第一流道32的进口和第二流道33的进口均与主流道31的出口相连通,第一流道32的出口和第二流道33的出口均与第二蒸汽通道40连通。由此,主流道31内的水流和蒸汽被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沿第一流道32汇入第二蒸汽通道40,另一路沿第二流道33汇入第二蒸汽通道40,从进水口11流入的水流借助对称分布的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均匀吸热,其内部水流温度大体分布均匀,避免发生器本体10内局部温度过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蒸汽通道30可以采用蛇形盘管,蛇形盘管的进口与进水口11相连,出口与第二蒸汽通道30的进口相连;水流在蛇形盘管内沿发热器20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来回流动,从而充分吸收发热器20的热量,即采用单流道形式不进行分流。当然,也可以选用管道式的主流道31,采用几字形的管道作为第一流道32和第二流道33进行分流。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发生器本体10内设置导流板,借助导流板引导水流或蒸汽的流向,此时第一蒸汽通道30同样既可以采用单通道式或分流式,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如图6所示,第二蒸汽通道40包括中间流道41、第三流道42及第四流道43,第三流道42和第四流道43对称设置在中间流道41的两侧。其中,中间流道41的进口与第一蒸汽通道30的出口相连通,第三流道42的进口和第四流道43的进口均与中间流道41的出口相连通。与第一蒸汽通道30类似,第二蒸汽通道40同样可以采用管式结构或者采用导流板式的引流结构,同样可以设计成单流道式或分流式。第二蒸汽通道40内的水流或蒸汽从发热器20的另一侧再次吸收热量,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同时增大蒸汽的产生量。
具体地,水流从第一流道32的出口和第二流道33的出口流出后汇合,然后分别经第一下水管和第二下水管汇入中间流道41,然后再在中间流道41的出口处分成两路,一路沿第三流道42流动,另一路沿第四流道43流动,最终再次汇聚在一起经由蒸汽孔12排出蒸汽。其中,第一下水管与第二下水管并行设置并且位于发生器本体20内远离蒸汽孔12的一侧。中间流道41可以为工字型管或由形成工字型流道的导流板隔离而成,其包括两个进口与两个出口,其中一个进口通过第一下水管与第一蒸汽通道30连通,另一个进口通过第二下水管与第一蒸汽通道30连通;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三流道42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第四流道43连通。为了吸收更多的热量,中间流道41可以设置为盘管状,通过增大水流蒸汽的流通长度增加吸收的热量。
为了减少蒸汽中的含水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蒸汽流道40的出口低于蒸汽孔12的位置,这样在第二蒸汽流道40内形成的蒸汽需要先向上流动然后才能进入蒸汽孔12从蒸汽孔12内喷出。这样,蒸汽携带的水珠可以在重力或通道壁的作用下凝集向下流动,从而减少蒸汽中的含水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生器本体10包括壳体13、底盖14及顶盖15,壳体13的一端通过螺钉与顶盖1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底盖14固定连接。壳体13为中空的方形柱状壳体,内部设置有横隔板,横隔板将发生器本体10沿高度方向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其中,发热器20内置于横隔板,上层空间内设置第一蒸汽通道30,下层空间内设置第二蒸汽通道40。横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纵横交错的隔板;底盖14和顶盖15上分别设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纵横交错的隔板相适配。组装时,隔板卡设在凹槽内,然后通过螺钉将底盖14和顶盖15分别紧固在壳体13上。
另外,为了方便控制温度,还设置有温度保护器50和温控器60,温度保护器50安装在底盖14上,温控器60安装于顶盖15上。其中,用户针对不同的织物通过温控器60设定不同的温度值,温度保护器50根据温控器60的设定值及发热器20的实时温度控制发热器2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底盖14向壳体13内部凹设一个安装位,温度保护器50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该安装位。当发热器20的温度高于温控器60设定的温度时,温度保护器50被触发,直接断开,发热器20停止工作;当发热器20的温度低于温控器60设定的温度时,再次导通,发热器20再次工作进行加热。
蒸汽孔12可以为多个或一个,当为一个时,通过蒸汽输送管道输送至喷头处熨烫衣服;当为多个时,蒸汽直接从蒸汽孔12排出熨烫衣服。具体地,蒸汽孔12设置在壳体13的侧壁,多个蒸汽孔12均匀间隔分布在壳体13的侧壁。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蒸汽发生器的挂烫机,其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水箱位于发生器本体10外,水箱与进水口11之间的供水管道上安装有水泵。在水泵的作用下,水箱内的水不断从进水口11进入第一蒸汽通道30吸收发热器20的热量后进入第二蒸汽通道40再次吸收发热器20的热量,最终蒸汽由蒸汽孔12排出。当然,该蒸汽发生器也可以用于手持式挂烫机。
其中,进水口11处安装进水管16,进水管16的一端与水箱相连,另一端与进水弯头17相连,进水弯头17的端部插接于进水口11。在进水弯头17与进水口11的连接处安装有硅胶垫18,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水渗出。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