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高效的热力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2021-02-27 10:02:40|293|起点商标网
一种高效的热力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除氧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的热力除氧器。



背景技术:

锅炉给水中往往溶解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存在,对于锅炉就易于发生腐蚀。尤其是氧气,他是很活泼的气体,能跟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当其与非金属或金属化合后,往往形成稳定的氧化物,或产生沉淀,对锅炉起腐蚀作用,需对锅炉给水进行除氧,常用的设备就是热力除氧器。

热力除氧器包括除氧头和设置在除氧头下方并与所述除氧头相来连接的除氧水箱,所述除氧头结构是一带有进出水口、进汽口和排气口的筒体,在筒体的上部设有喷嘴,中部设有填料层,下部设喷汽管,由筒体上部的进水口流入的软化水,经喷嘴雾化形成水膜后,与从筒体下部进汽口进入的蒸气进行热交换,使软水沸腾达到除氧目的。水中溶解的气体和蒸气从筒体顶部的排气口排出,除氧水从筒体下部流入除氧水箱待用。

但上述热力除氧器软化水下降时间短,致使软化水和蒸气不能充分换交热,除氧效率不高,且由于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率不高,导致除氧器的排气量大,热损失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热力除氧器,通过设置有阻流组件,阻止软化水的下降和蒸气的排除,增加软化水和蒸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率,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热力除氧器,包括除氧头,所述除氧头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部的排气口、设置在筒体上部的进水口、设置在筒体中部的填料层、设置在筒体下部的进汽口和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出水口,所述筒体上部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用于雾化软化水的喷嘴,所述筒体内还设置阻流组件,所述阻流组件设置在喷淋管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阻流组件,阻止软化水的下降和蒸气的排除,增加软化水和蒸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率,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流组件包括设置在筒体上部的两支架,两所述支架上下平行设置,且两所述支架之间存在有间隔;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两所述转动轴相向设置,且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内侧壁相靠近,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靠近筒体底部一侧的搅拌叶转动,会带动水蒸气上升,且会阻挡水雾的下降,从而使得水蒸气和水雾充分接触,提高水蒸气和水雾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率,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靠近筒体顶部一侧的搅拌叶转动,会阻挡水蒸气上升,且会将下降水雾再次雾化,使下降的水雾的液滴直径更小,增加水雾液滴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水蒸气和水雾的接触面积,使得水蒸气和水雾充分接触,提高水蒸气和水雾的接触时间,使得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提高,热损失降低。

且两转动的搅拌叶之间会形成对流,对水蒸气和水滴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和波动,从而使得水蒸气和水雾充分接触,使得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提高,热损失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的安装座,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座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所述安装座内部中空设置并与所述支架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防护驱动组件,防止驱动组件受到水蒸气和水雾的腐蚀,影响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轴套设在转动轴上的第一锥齿轮,以及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安装腔内,且其中一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同轴连接;

两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筒体内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块内部中空设置并与两安装腔皆连通,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驱动另一转动杆转动的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以及启动从动组件运动,运动的从动组件会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转动杆转动。转动的转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搅拌叶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同轴设置在另一转动杆上的第二带轮,以及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且与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皆啮合的传动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同轴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套设在其上并与其相啮合的传动皮带运动,使得与传动皮带相啮合的第二带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筒体底部的支架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筒体内径相适配,且所述阻挡板上设置有供蒸气或软化水通过的通孔,远离转动轴设置的通孔到筒体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大于搅拌叶远离转动轴一端到筒体内侧壁的最短距离,所述安装座设置在阻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阻挡下降的水滴,同时,阻挡一部分上升的蒸气,使得下落的水滴再次受热,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通孔设置在阻挡板中间,用以对上升的蒸气进行导向,提高蒸气与水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皆呈弧形设置,且所述阻挡板上表面朝向筒体底部凸起设置,所述阻挡板下表面朝向筒体底部凹陷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板上表面朝向筒体底部凸起设置,会聚集一定的水滴,而上升的蒸气从阻挡板中间穿过,使得上升的蒸气会穿过聚集的水滴,增加了蒸气与水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阻挡板下表面凹陷设置,会对上升的蒸气进行导向,使上升的气流聚集在阻挡板中间的位置处,便于蒸气的上升。且如此设置的阻挡板中间位置处的厚度最小,方便蒸气和软化水穿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筒体顶部的支架包括支杆,支杆固定设置在筒体上,且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支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设置成支杆,防止支架阻挡水滴的下落,影响水滴和蒸气的热交换,从而影响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上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与筒体内径相适配,且所述阻隔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存在有供蒸气或软化水通过的间隙;

所述阻隔板呈弧形设置,且弧形朝向筒体顶部凸起;

所述阻隔板周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阻隔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筒体内壁上;

所述喷淋管设置在阻隔板上并沿阻挡板周向呈圆环设置,且所述喷淋管外侧壁到筒体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大于搅拌叶远离转动轴一端到筒体内侧壁的最短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阻隔板用以阻挡上升的蒸气,从而提高蒸气与软化水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阻隔板朝向筒体顶部凸起,会对上升的蒸气进行导向,使上升的气流聚集在阻隔板中间的位置处,防止蒸气从阻隔板边侧与筒体的间隙处排出。

喷淋管外侧壁到筒体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大于搅拌叶远离转动轴一端到筒体内侧壁的最短距离,使得喷淋管喷射下来的水雾落在搅拌叶上,使得搅拌叶可以充分将水滴进行再次分散,提高水滴与蒸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中部设置有分汽进口,所述分汽进口位于填料上方,且所述分汽进口与所述进汽口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通入水蒸气的进汽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下降的水滴经过分汽进口的水蒸气加热后,穿过填料,再次经过进汽口的水蒸气加热后,通过水滴与水蒸气的两次热交换,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有阻流组件,阻止软化水的下降和蒸气的排除,增加软化水和蒸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蒸气与软化水的热交换率,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2、通过设置有弧形设置和阻隔板和阻挡板,用以对上升的蒸气进行导向,增加蒸气与水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除氧头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筒体;110、排气口;120、进水口;130、填料层;140、进汽口;141、分汽进口;142、连接管;143、进汽管;150、出水口;200、喷淋管;210、喷嘴;300、阻隔板;310、支撑杆;400、阻流组件;410、支架;411、阻挡板;412、通孔;413、支杆;420、转动轴;430、搅拌叶;440、驱动组件;441、第一锥齿轮;442、第二锥齿轮;443、转动杆;444、驱动电机;450、从动组件;451、第一带轮;452、第二带轮;453、传动皮带;460、安装座;461、安装腔;462、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效的热力除氧器,包括除氧头,除氧头包括筒体100、设置在筒体100顶部的排气口110、设置在筒体100上部的进水口120、设置在筒体100中部的填料层130、设置在筒体100下部的进汽口140和设置在筒体100底部的出水口150。

参照图2,筒体100上部设置有喷淋管200,喷淋管200与进水口120相连通,且喷淋管200上设置有用于雾化软化水的喷嘴210。在本实施例中,喷嘴210采用螺旋喷嘴,且与喷淋管200通过螺纹连接。

参照图2和图3,筒体100内还设置阻流组件400,阻流组件400设置在喷淋管200下方,阻流组件400包括设置在筒体100上部的两支架410。两支架410上下平行设置,且两支架410之间存在有间隔。支架41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20,转动轴420与筒体100同轴设置,两转动轴420相向设置,且转动轴420另一端设置有搅拌叶430。搅拌叶430远离转动轴420的一端与筒体100内侧壁相靠近,转动轴420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轴420转动的驱动组件440。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10上设置有的安装座460,转动轴420穿过安装座460并与安装座460转动连接。且安装座460内部中空设置并与支架410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腔461,驱动组件440设置在安装腔461内,转动轴420位于安装腔461内。

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440包括同轴套设在转动轴420上的第一锥齿轮441,以及与第一锥齿轮44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42,第二锥齿轮442通过转动杆443转动连接在安装腔461内。且其中一安装腔46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444,驱动电机444的输出轴与转动杆443同轴连接。

参照图2和图3,两安装座460之间一体设置有连接块462,连接块462焊接在筒体100内侧壁上,且连接块462内部中空设置并与两安装腔461皆连通。连接块462内设置有驱动另一转动杆443转动的从动组件450,且从动组件450与驱动电机444相连接。

参照图2和图3,从动组件450包括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444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451、同轴设置在另一转动杆443上的第二带轮452,以及套设在第一带轮451和第二带轮452上且与第一带轮451和第二带轮452皆啮合的传动皮带453。

参照图2和图3,靠近筒体100底部的支架410包括阻挡板411,阻挡板411与筒体100内径相适配帮焊接在筒体100内。且阻挡板411上设置有供蒸气或软化水通过的通孔412,远离转动轴420设置的通孔412到筒体100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大于搅拌叶430远离转动轴420一端到筒体100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60焊接在阻挡板411上,并位于阻挡板411的下表面上。

参照图2和图3,阻挡板411上表面和下表面皆呈弧形设置,且阻挡板411上表面朝向筒体100底部凸起设置,阻挡板411下表面朝向筒体100底部凹陷设置。

参照图2和图3,靠近筒体100顶部的支架410包括支杆413,支杆413焊接在筒体100上,且安装座460焊接在支杆413上,安装座460设置在支杆413的下表面。

参照图2和图3,筒体100上部设置有阻隔板300,阻隔板300与筒体100内径相适配,且阻隔板300与筒体100内壁之间存在有供蒸气或软化水通过的间隙。阻隔板300周侧一体设置有支撑杆310,支撑杆310沿阻隔板300周向均匀设置,且支撑杆310另一端焊接在筒体100内壁上,用以讲阻隔板300固定在筒体100内。

在本实施例中,阻隔板300呈弧形设置,且弧形朝向筒体100顶部凸起;

参照图2和图3,喷淋管200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阻隔板300上并沿阻挡板411周向呈圆环设置,且喷淋管200外侧壁到筒体100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大于搅拌叶430远离转动轴420一端到筒体100内侧壁的最短距离。

参照图1和图2,筒体100中部设置有分汽进口141,分汽进口141位于填料上方,分汽进口141与进汽口140通过连接管142相连接,且连接管142上设置有用于通入水蒸气的进汽管143,进一步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工作过程:

工作时,水蒸气从进汽管143被通入连接管142内,然后分为两部分,分别通过分汽进口141和进汽口140进入至除氧头的下部和中部,使得下落的除氧水会再次与水蒸气经过两次热交换,从而提高除氧质量和除氧效率,降低热损失。

软化水通过进水口120进入至喷淋管200内,然后经过设置在喷淋管200上的喷嘴210喷射出来并雾化。

驱动电机444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杆443和第一带轮451转动。第一带轮451转动,带动套设在其上并与其相啮合的传动皮带453运动,使得与传动皮带453相啮合的第二带轮452转动。第二带轮452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杆443转动。

转动的转动杆443会带动第二锥齿轮442转动,使得与第二锥齿轮442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441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420转动,转动轴420带动搅拌叶430转动。

下落的水滴经过搅拌叶430的再次分散雾化后,其液滴直径更小,增加水雾液滴的表面积,使得水蒸气和水雾充分接触。

转动的搅拌叶430会对水蒸气进行引导,水蒸气经过阻挡板411的导向和阻挡后,进入到两支架410之间,与软化水充分接触,然后通过阻隔板300与筒体10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筒体100顶部后被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