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类医疗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疾病都可以被治愈,但是对于一些突发的病毒性传染病,还需要进行疫苗的研发才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在疫苗研发的过程中,就需要人们佩戴病毒防护口罩来进行防护,避免感染;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病毒防护口罩在使用时,使用者的耳部会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而疼痛,同时在口罩数量缺乏的时候,因为外界的污染导致口罩无法进行多次使用,并且由于人脸部与口罩之间的大面积贴合,导致使用者脸部难受,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现有的病毒防护口罩在使用时,使用者的耳部会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而疼痛,同时在口罩数量缺乏的时候,因为外界的污染导致口罩无法进行多次使用,并且由于人脸部与口罩之间的大面积贴合,导致使用者呼出的湿气无法及时的传递至外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松紧绳、定型条和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松紧绳,且松紧绳的外表面套接有海绵套,所述口罩本体的前端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定型条,且定型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定型条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口罩本体前端表面的呼吸阀,且口罩本体的后端表面连接有海绵块;
所述口罩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底端固定有挡布,并且挡布的外表面预留有通孔,所述口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抑菌层,且抑菌层的外表面连接有凸起,所述口罩本体的后端表面开设有凹口。
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包括防水层、过滤层和吸湿层,且防水层、过滤层和吸湿层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并且防水层的内部呈双层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后端表面外圈呈矩形槽状结构,且海绵块位于该槽状结构的内部,并且海绵块的后端表面凸出在口罩本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挡布在口罩本体上为转动结构,且挡布上开设的通孔位置与呼吸阀的位置相对应,并且通孔的横切面尺寸大于呼吸阀的横切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凸起和抑菌层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抑菌层通过凸起与口罩本体吻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口在口罩本体上等间距分布,且凹口的横切面呈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可以避免使用者耳部感到疼痛,且可以进行多次使用,并且能够降低口罩与人脸的接触面积;
1、横切面呈弧形结构的凹口在口罩本体上等间距分布,由于凹口的存在,使得口罩本体与人脸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从而避免人脸部皮肤难受;
2、通过挡布的转动,使其利用魔术贴与口罩本体贴合,这样就可以在口罩前部形成一个保护结构,从而避免人手等物体对口罩造成污染,以影响口罩的再次使用;
3、松紧绳的外表面套接有海绵套,通过海绵套直接与人耳接触,避免长时间的佩戴口罩使得松紧绳将人耳勒疼,而通过海绵块,可以使得该口罩外圈紧密的与人脸部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口罩本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口罩本体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罩本体;101、防水层;102、过滤层;103、吸湿层;2、松紧绳;3、海绵套;4、定型条;5、魔术贴;6、呼吸阀;7、海绵块;8、连接带;9、挡布;10、通孔;11、抑菌层;12、凸起;13、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防水层101、过滤层102、吸湿层103、松紧绳2、海绵套3、定型条4、魔术贴5、呼吸阀6、海绵块7、连接带8、挡布9、通孔10、抑菌层11、凸起12和凹口13,口罩本体1的左右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松紧绳2,且松紧绳2的外表面套接有海绵套3,口罩本体1的前端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定型条4,且定型条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5,定型条4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口罩本体1前端表面的呼吸阀6,且口罩本体1的后端表面连接有海绵块7;
口罩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带8,且连接带8的底端固定有挡布9,并且挡布9的外表面预留有通孔10,挡布9在口罩本体1上为转动结构,且挡布9上开设的通孔10位置与呼吸阀6的位置相对应,并且通孔10的横切面尺寸大于呼吸阀6的横切面尺寸,通过挡布9的转动,使其可以将口罩本体1的前端表面遮挡住,口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抑菌层11,且抑菌层11的外表面连接有凸起12,凸起12和抑菌层11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抑菌层11通过凸起12与口罩本体1吻合连接,这样使得抑菌层11可以稳定的连接,不易脱落,口罩本体1的后端表面开设有凹口13,凹口13在口罩本体1上等间距分布,且凹口13的横切面呈弧形结构,这样可以减小口罩本体1与人脸部的接触面积。
如图3中口罩本体1包括防水层101、过滤层102和吸湿层103,且防水层101、过滤层102和吸湿层103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并且防水层101的内部呈双层中空结构,利用材质为纺粘无纺布的防水层101和吸湿层103,可以分别进行口罩外层的防水和内层的湿气,而材质为熔喷无纺布的过滤层102,可以吸附微粒,起过滤作用,同时防水层101内部的中空结构便于连接材质为竹纤维的抑菌层11。
如图2中口罩本体1的后端表面外圈呈矩形槽状结构,且海绵块7位于该槽状结构的内部,并且海绵块7的后端表面凸出在口罩本体1的外部,这样在使用者戴上口罩后,海绵块7将会与人脸无缝接触,从而确保口罩紧紧的戴在人脸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时,首先使用者将松紧绳2套在耳朵上,此时图1所示的海绵套3将会直接与人耳接触,从而避免因为长期佩戴口罩使得人耳疼痛;
在口罩本体1贴合到人脸时,此时图2所示的海绵块7将会直接与人脸接触,从而通过自身的形变使得自身与人脸无缝贴合,从而确保该口罩能够紧紧的贴合在人脸上,避免有缝隙产生;
在口罩戴上后,使用者手捏定型条4,随后利用连接带8使得挡布9在口罩本体1上转动,从而利用魔术贴5将其挡布9与口罩本体1固定连接,此时呼吸阀6将会穿过通孔10,而挡布9将口罩本体1遮挡住,从而避免灰尘等污染口罩;
而图4所示的抑菌层11通过凸起12与防水层101吻合连接,从而可以抑制细菌在口罩内部的滋生,同时,防水层101对外界水分进行阻挡,而吸湿层103则对使用者呼出的湿气进行吸收,这就是该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使用的整个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