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装置,具体为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属于锅炉汽水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产生热气的装置,可以用在暖气方面,在生产热气时需要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
现有的锅炉汽水分离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在生产热水蒸汽时水蒸气在于液态水接触使会使水蒸气会有部分有一定概率转化为液态水,这样就会减少热水蒸汽的数量,部分的装置不能够减少水蒸气和液态水的接触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减少水蒸气和液态水接触时间,来降低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概率的锅炉汽水分离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能够减少水蒸气和液态水接触时间,来降低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包括下仓体、上仓体、顶盖、导流盘和导流环,所述下仓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下仓体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汽水进入管,所述下仓体的顶部与上仓体固定连接,所述上仓体的顶部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上仓体的下表面与导流盘固定连接,所述上仓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导流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排水管相接触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导流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孔相接触的第一排气管,所述导流盘的下表面通过安装环槽与导流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环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环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弧形导流槽,所述弧形导流槽的顶部与通孔设置为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汽水进入管均与下仓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与下仓体的内腔设置为相通,所述汽水进入管远离下仓体的一端开设有汽水进入孔,所述汽水进入孔与下仓体的内腔设置为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管与顶盖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与顶盖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与上仓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上仓体的内腔设置为相通,所述上仓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第二排水孔的轴线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与导流盘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流盘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导流环相接触的安装环槽,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安装环槽设置为相通。
优选的,所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导流环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弧形导流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导流环的轴线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锅炉汽水分离装置通过设置下仓体、上仓体、顶盖、导流盘和导流环,因为下仓体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一排水孔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上仓体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二排水孔的方向向下倾斜,使液态水受到导流作用能够快速从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排到装置下方,且导流盘的下表面朝安装环槽的方向向上倾斜,弧形导流槽两端低且中间高,顶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朝第二排气孔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使水蒸气受到导流作用能够快速从第二排气孔排到装置上方,这样能够大大减少水蒸气和液态水的接触时间,装置具有能够减少水蒸气因与液态水接触的时间,来降低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概率的功能。
该锅炉汽水分离装置通过设置下仓体和上仓体,下仓体和上仓体能够对装置进行分层,并且水蒸气在下仓体的内腔中进行一次冷凝,水蒸气中的过湿部分在上仓体的内腔中进行二次冷凝,装置具有使水蒸气流出装置外部后较为干燥而不易冷凝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上仓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导流盘上方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导流盘下方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导流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仓体,101、第一排水管,102、汽水进入管,103、第一排水孔,104、汽水进入孔,2、上仓体,201、第二排水管,202、第二排水孔,203、第一安装孔,3、顶盖,301、第二排气管,302、第二排气孔,4、导流盘,401、安装环槽,402、第一排气管,403、第二安装孔,404、第一排气孔,5、导流环,501、通孔,502、弧形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锅炉汽水分离装置,包括下仓体1、上仓体2、顶盖3、导流盘4和导流环5,下仓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01,下仓体1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汽水进入管102,下仓体1的顶部与上仓体2固定连接,第一排水管101和汽水进入管102均与下仓体1一体铸造成型,第一排水管10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孔103,第一排水孔103与下仓体1的内腔设置为相通,汽水进入管102远离下仓体1的一端开设有汽水进入孔104,汽水进入孔104与下仓体1的内腔设置为相通,水汽混合物从汽水进入孔104进入下仓体1的内腔。下仓体1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一排水孔103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能够使液态水受到导流作用快速从第一排水孔103排出。
该装置通过设置下仓体1和上仓体2,下仓体1和上仓体2能够对装置进行分层,并且水蒸气在下仓体1的内腔中进行一次冷凝,水蒸气中的过湿部分在上仓体2的内腔中进行二次冷凝,装置具有使水蒸气流出装置外部后较为干燥而不易冷凝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仓体2的顶部与顶盖3固定连接,顶盖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气管301,第二排气管301与顶盖3一体铸造成型,第二排气管30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排气孔302,第二排气孔302与顶盖3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顶盖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朝第二排气孔302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能够使水蒸气受到导流作用快速从第二排气孔302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仓体2的下表面与导流盘4固定连接,上仓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水管201,第二排水管201与上仓体2一体铸造成型,第二排水管20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孔202,第二排水孔202与上仓体2的内腔设置为相通,上仓体2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二排水孔202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使液态水受到导流作用快速从第二排水孔202排出,上仓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03,第一安装孔203是为了安装第一排气管402,第一安装孔203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第二排水孔202的轴线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盘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排水管201相接触的第二安装孔403,第二排水管201穿过第二安装孔403,进入到第二安装孔403内,也能够避免水蒸气与液态水相接触,导流盘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孔203相接触的第一排气管402,水蒸气通过第一排气管402所开设的第一排气孔404进入到上仓体2的内腔,第一排气管402与导流盘4一体铸造成型,第一排气管402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第二安装孔403的轴线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盘4的下表面通过安装环槽401与导流环5固定连接,导流盘4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导流环5相接触的安装环槽401,第一排气管40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排气孔404,第一排气孔404与安装环槽401设置为相通,导流盘4的下表面朝安装环槽401的方向向上倾斜,能够使水蒸气受到导流而快速流向安装环槽40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环5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501,通孔501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导流环5的轴线均匀分布,四个通孔501的轴线分别与四个第一排气孔404的轴线相重合,使得通孔501和第一排气孔404相通,导流环5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弧形导流槽502,弧形导流槽502的数量为四个且关于导流环5的轴线均匀分布,弧形导流槽502的顶部与通孔501设置为相通,弧形导流槽502两端低且中间高,能够使水蒸气受到导流而快速流向通孔501。
该装置通过设置下仓体1、上仓体2、顶盖3、导流盘4和导流环5,因为下仓体1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一排水孔103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上仓体2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二排水孔202的方向向下倾斜,使液态水受到导流作用能够快速从第一排水孔103和第二排水孔202排到装置下方,且导流盘4的下表面朝安装环槽401的方向向上倾斜,弧形导流槽502两端低且中间高,顶盖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朝第二排气孔302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使水蒸气受到导流作用能够快速从第二排气孔302排到装置上方,这样能够大大减少水蒸气和液态水的接触时间,装置具有能够减少水蒸气因与液态水接触的时间,来降低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概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锅炉产生的水汽混合物从汽水进入管102所开设的汽水进入孔104进入到下仓体1的内腔,根据液态水和水蒸气的密度,水汽混合物中的液态水在下仓体1的内腔底部聚集并通过第一排水管101所开设的第一排水孔103流出下仓体1,而水汽混合物中的水蒸气冷凝所产生的液态水也会通过第一排水孔103流出下仓体1,又因为下仓体1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一排水孔103的轴线方向向下倾斜,会使得液态水受到导流,能够更快的从第一排水孔103流出而不会在下仓体1的内腔中聚集。
水汽混合物中的水蒸气会在下仓体1的内腔顶部聚集,导流盘4的下表面朝安装环槽401的方向向上倾斜,使得水蒸气快速流向安装环槽401,安装环槽401内固定连接有导流环5,有因为弧形导流槽502两端低且中间高,会使得水蒸气受到导流,能够快速流向通孔501并通过第一排气管402所开设的第一排气孔404进入到上仓体2的内腔。
在上仓体2内腔中的水蒸气会因二次凝结再次产生液态水,而上仓体2内腔的下表面朝第二排水孔202的方向向下倾斜,使液态水受到导流,液态水能够快速从第二排水管201所开设的第二排水孔202流到第一排水孔103内,从而排出装置外部,液态水会从装置下方排出。
水蒸气在上仓体2内腔的顶部聚集,且顶盖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朝第二排气孔302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水蒸气受到导流作用,能够使水蒸气快速的从第二排气管301所开设的第二排气孔302流出,水蒸气会从装置上方排出,能够减少水蒸气和液态水的接触时间,从而能够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的概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装置具有能够减少水蒸气因与液态水接触的时间,来降低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概率的功能,同时具有使水蒸气流出装置外部后较为干燥而不易冷凝的功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