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及利用余热锅炉的高效回收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回收利用余热锅炉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各种废气的显热和废弃物焚烧后余热为热源的锅炉称为余热锅炉,又称废热锅炉。在传统的余热锅炉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主体进行锅炉给水的加热加压处理,汽轮机实现蒸汽做功,完成热功转换带动发电机发电。常见的余热锅炉一般采用烟管换热,其金属受热面最低壁面温度与热流体排放温度之间大致处于一种倍数关系。在余热锅炉设计中,如何合理的划分温度区段,是合理布置余热锅炉受热面,以及最大限度利用余热的基础。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余热利用,节能减排,对保护能源,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告号cn101571280a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电系统,它包括从前道到后道依次排列的烧结余热锅炉系统(2)、蒸汽匹配系统(3)、煤气过热锅炉系统(4)和汽轮发电机组系统(5)。这种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电系统将通入余热锅炉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饱和蒸汽通入煤气锅炉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再通入汽轮机中进行高效发电,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的余热,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告号cn204943433u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回收余热产生蒸汽发电的余热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结构,烟气进口处设置膜式水冷壁系统,膜式水冷壁系统通过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与蒸发管束相连,蒸发管束依次通过高温省煤器、中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与烟气出口相连,高温省煤器通过锅筒与膜式水冷壁系统相连,膜式水冷壁系统包括前膜式壁、后膜式壁、侧膜式壁和进烟口膜式壁,前膜式壁和后膜式壁之间连接一个上升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热回收效率高、运行可靠、节能环保的特点,密封性好,彻底解决了锅炉漏风问题,大大提高了锅炉蒸汽产量,充分回收余热,降低了发电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热效率86%以上,可应用于碳素、玻璃窑、焦化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利用。
公告号cn205578050u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前道到后道依次排列的烧结余热锅炉系统(2)、蒸汽匹配系统(3)、煤气过热锅炉系统(4)和汽轮发电机组系统(5)。这种余热锅炉的蒸汽发电系统将通入余热锅炉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饱和蒸汽通入煤气锅炉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再通入汽轮机中进行高效发电,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的余热,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告号cn208983326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身除氧亚临界干熄焦余热锅炉,包括炉膛、转向室、水冷壁式吊挂管、除氧器和高压锅筒,炉膛里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给水加热器、低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高压鳍片管蒸发器、高压光管蒸发器、低温过热器、再热器和高温过热器。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高温过热器出口过热蒸汽压力可达到17.4~17.8mpa,温度可达到571±5℃,相同烟气量时发电量比现有的高温高压干熄焦余热锅炉高约5%,节省了外供蒸汽及其配套设备,大幅降低整个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结构更紧凑,占地更少。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预热锅炉的设计上,存在温度区段划分不合理;在整个预热锅炉发电系统的设计上,存在系统布置不合理;从而影响热能的安全高效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回收利用余热锅炉发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锅炉,包括预热锅炉炉膛,所述预热锅炉炉膛上部设有高温烟气进口,预热锅炉炉膛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与过热器平行布置有再热器,处于锅炉上端;高温烟气进入预热锅炉炉膛后分别与过热器、再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发生热交换;
锅炉给水连接省煤器,汇集在省煤器下联箱进入省煤器内换热,省煤器上联箱连接汽包,锅炉给水进入省煤器加热,经省煤器上联箱从进水管泵入汽包;汽包水出口连接下降管,汽包中的水在下降管下降,下降管连接蒸发器下联箱进入蒸发器内换热,蒸发器上联箱连接上升管至汽水分离器;汽包饱和蒸汽出口连接过热器下联箱,过热器上联箱出口连通主蒸汽管道。
所述高温烟气进口与恩德炉工序排气连接。
所述预热锅炉炉膛处设有膜式水冷壁。
一种利用余热锅炉的高效回收发电系统,包括所述的余热锅炉,还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汽轮机抽汽管道、凝结水泵、高压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和软水加热器;
主蒸汽管道中的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做功,完成热功转换带动发电机发电;
汽轮机连接有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抽取汽轮机中低压蒸汽送入再热器换热,形成的压力蒸汽送回汽轮机相应的压力级膨胀做功;
汽轮机连接有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分成两路,分别为一管路和二管路;一管路中蒸汽与高压加热器换热后汇集于二管路;二管路连接低压加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形成凝结水汇入凝结水管路;
凝汽器连接汽轮机的乏汽出口,凝汽器凝结乏汽形成凝结水,进入凝结水管路;
凝结水管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低压凝结水泵和高压凝结水泵;低压凝结水泵出口依次连接低压加热器、给水泵和高压加热器换热后连通余热锅炉给水管道;高压凝结水泵提升凝结水压力至锅炉给水压力,连接软水加热器被锅炉尾部工序排气加热,然后连接余热锅炉给水管道。
还包括恩德炉,主蒸汽管道中的过热蒸汽分成两路,主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做功,另一路通至恩德炉用作气化剂参与水煤气气化反应循环利用。
还包括压力容器,锅炉尾部工序排气经软水加热器换热冷却达到既定温度后,加压储存至压力容器。
所述软水加热器排气侧受热面采用扩展式受热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余热锅炉采用立式结构,高温烟气由余热锅炉上端向下端运输与换热设备依次换热,并在底端对排气中大量灰尘进行收集于落灰口装置;高温烟气的进气方式实现余热锅炉换热装置的自吹扫特点,克服传统余热锅炉积灰严重问题,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大的应用空间。
本发明的余热锅炉克服传统余热锅炉积灰严重,磨损严重的固有缺陷以及热膨胀性和适应性的限制,利用烟气流动,实现自吹扫的作用,解决各级受热面的沾灰现象,提高受热面的传热性能,避免了温差夹点,实现了热能的安全高效回收。
高温烟气与循环工质换热方式都是采用逆向流动换热方式,在强化换热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换热效率;控制低压凝结水泵和高压凝结水泵,严格调控凝结水流量使得高压和低压加热器中汽轮机抽汽温降与凝结水温升恒等,并保证汽轮机抽汽形成疏水;与高压凝结水泵连接的软水加热器工序排气侧受热面采用扩展式受热面强化传热,保障恩德炉工序排气降温到既定温度便于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的附图标记:1—余热锅炉炉膛;2—余热锅炉给水管道;3—省煤器;4—蒸发器;5—过热器;6—汽包;7—汽水分离器;8—再热器;9—主蒸汽管道;10—汽轮机;11—发电机;12—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13—乏汽管道;14—凝汽器;15—汽轮机抽汽管道;16—恩德炉发生器;17—低压凝结水泵;18—高压凝结水泵;19—低压加热器;20—给水泵;21—高压加热器;22—落灰口;23—软水加热器;24—压力容器;25—高温烟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余热锅炉,包括预热锅炉炉膛1,预热锅炉炉膛1处配设有膜式水冷壁。预热锅炉炉膛1上部设有高温烟气进口25。本实施例中,高温烟气进口25与恩德炉工序排气连接。
预热锅炉炉膛1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过热器5、蒸发器4和省煤器3;与过热器5平行布置有再热器8,处于锅炉上端。高温烟气进入预热锅炉炉膛1后分别与过热器5、再热器8、蒸发器4和省煤器3发生热交换,依次加热饱和蒸汽成为过热蒸汽(对应过热器5)、加热再热蒸汽为过热蒸汽(对应再热器8)、加热饱和水为汽水混合物(对应蒸发器4)以及加热锅炉给水(对应省煤器3),设置合适恩德炉工序排气量,匹配过热器5、再热器9、蒸发器4以及省煤器3中循环工质流量,使得两种换热介质具有相同的热容流率。
锅炉给水连接省煤器3,汇集在省煤器3下联箱进入省煤器3内换热,省煤器3上联箱连接汽包6,锅炉给水进入省煤器3加热,经省煤器3上联箱从进水管泵入汽包6;汽包6水出口连接下降管,汽包6中的水在下降管下降,下降管连接蒸发器4下联箱进入蒸发器4内换热,蒸发器4上联箱连接上升管至汽包6中的汽水分离器7;汽包6饱和蒸汽出口连接过热器5下联箱,过热器5上联箱出口连通主蒸汽管道9。
恩德炉工序排气于余热锅炉上端高温烟气进口25进入,工序排气热量经炉膛及炉膛内换热装置传递给循环工质,炉膛内换热装置包括:过热器5、再热器8、蒸发器4、省煤器3和膜式水冷壁,工序排气由上至下运输依次进行换热,配合炉膛内换热装置循环工质流动,形成排气与循环工质逆向流动换热方式,提升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克服传统余热锅炉积灰严重,磨损严重的固有缺陷以及热膨胀性和适应性的限制,利用烟气流动,实现自吹扫的作用,解决各级受热面的沾灰现象,提高受热面的传热性能,避免了温差夹点,实现了热能的安全高效回收。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利用余热锅炉的高效回收发电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余热锅炉,还包括:汽轮机10、发电机11、凝汽器14、汽轮机抽汽管道15、恩德炉发生器16、凝结水泵17、高压凝结水泵18、低压加热器19、给水泵20、高压加热器21、软水加热器23和压力容器24。
主蒸汽管道9中的的过热蒸汽分成两路,主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10做功,完成热功转换带动发电机11发电;另一路通至恩德炉发生器15用作气化剂参与水煤气气化反应循环利用。
汽轮机10连接有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12,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12抽取汽轮机中低压蒸汽送入再热器8换热,形成的压力蒸汽送回汽轮机10相应的压力级膨胀做功。
汽轮机10连接有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15,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15分成两路,分别为一管路和二管路;一管路中蒸汽与高压加热器21换热后汇集于二管路;二管路连接低压加热器19进行热交换后形成凝结水汇入凝结水管路。
凝汽器14连接汽轮机10的乏汽出口,凝汽器14凝结乏汽形成凝结水,进入凝结水管路。
凝结水管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低压凝结水泵17和高压凝结水泵18;低压凝结水泵17出口依次连接低压加热器19、给水泵20和高压加热器21换热后连通余热锅炉给水管道2;高压凝结水泵18提升凝结水压力至锅炉给水压力,连接软水加热器23被锅炉尾部工序排气加热,然后连接余热锅炉给水管道2,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锅炉尾部工序排气经软水加热器23换热冷却达到既定温度后,加压储存至压力容器24。
本实施例利用余热锅炉的高效回收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恩德炉工序排气于余热锅炉上端高温烟气进口25进入,工序排气热量经炉膛及炉膛内换热装置传递给循环工质,炉膛内换热装置包括:过热器5、再热器8、蒸发器4、省煤器3和膜式水冷壁,工序排气由上至下运输依次进行换热,配合炉膛内换热装置循环工质流动,形成排气与循环工质逆向流动换热方式,提升换热效率。
余热锅炉炉膛内工序排气加热锅炉给水,首先余热锅炉给水通过锅炉给水管道2连接省煤器3,后由给水管注入汽包6,汽包6连接下降管至蒸发器4下联箱,蒸发器4管簇内的水被加热成汽水混合物,在下联箱形成压力差,推动汽水混合物沿上升管进入汽包6中的汽水分离器7,水汽分离后,水留在汽包内,饱和蒸汽沿饱和蒸汽管进入过热器5,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产生的过热蒸汽沿主蒸汽管道9进入汽轮机10。
过热器产5生的过热蒸汽经主蒸汽管道9分成两路,主路连接汽轮机10送入汽轮机高压缸膨胀做功;另一路送回至恩德炉与来自空分的纯氧和风机的空气混合形成气化剂,用于恩德炉水煤气反应。
汽轮机连接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12,汽轮机再热蒸汽管道12抽取汽轮机中低压蒸汽送入再热器8换热,形成的压力蒸汽送回汽轮机相应的压力级膨胀做功。
汽轮机连接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15,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12连接高压加热器21和低压加热器19,利用汽轮机部分抽汽加热凝结水。多路汽轮机抽汽管道15分成两路,一路抽汽进入高压加热器21与凝结水换热后与二路汇聚进入低压加热器19进一步换热形成疏水,高压加热器21和低压加热器19的疏水与凝结器中的凝结水汇集。
汽轮机尾部乏汽通入凝汽器14与循环冷却工质换热形成凝结水;高压加热器21和低压加热器19的疏水与凝结器中的凝结水汇集,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低压凝结水泵17送入低压加热器17被来自于汽轮机低压级的抽汽加热并除氧,然后再通过给水泵20送入高压加热器21被来自汽轮机高压级的抽汽加热至更高温度后进入锅炉给水管道2;另一路通过高压凝结水泵18不经抽汽加热而直接送入软水加热器23,被来自于锅炉尾部工序排气余热加热后与高压加热器的工质水一同进入锅炉给水管道2,再依次通过炉膛各级换热装置进步被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过热主蒸汽。
来自恩德炉工序排气由余热锅炉上端进入,依次与过热器5、再热器8、蒸发器4和省煤器3发生换热,后在余热锅炉下端排出经过软水加热器23加热凝结水和疏水,排气冷却达到既定温度后,加压储存至压力容器24。
余热锅炉采用立式结构,恩德炉工序排气由余热锅炉上端向下端运输与换热设备依次换热,并在底端对排气中大量灰尘进行收集于落灰口装置;恩德炉工序排气特殊的运输方式实现余热锅炉换热装置的自吹扫特点,克服传统余热锅炉积灰严重问题,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大的应用空间。
恩德炉工序排气与循环工质换热方式都是采用逆向流动换热方式,在强化换热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换热效率;控制低压凝结水泵17和高压凝结水泵18,严格调控凝结水流量使得高压加热器21和低压加热器19中汽轮机抽汽温降与凝结水温升恒等,并保证汽轮机抽汽形成疏水;与高压凝结水泵18连接的软水加热器23工序排气侧受热面采用扩展式受热面强化传热,保障恩德炉工序排气降温到既定温度便于收集。
本实施例克服传统余热锅炉积灰严重,磨损严重的固有缺陷以及热膨胀性和适应性的限制,避免了温差夹点,实现了热能的安全高效回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