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翻防护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翻防护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底中,尤其运动鞋,一般包括中底和大底,中底一般采用较为柔软的材料(例如eva),起到缓震作用。当足部和鞋底着地的角度不合理时,如鞋底的内侧(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先着地,如果中底过于柔软,鞋底的内侧过度形变,会使得鞋底的外侧过度抬起并向鞋底的内侧翻转,产生足部损伤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的方式有:第一种,在鞋底的上表面设置支撑片,支撑片选用强度大于中底的材料,支撑片的下端沿着鞋底的上表面的周沿固定在鞋底上,支撑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固定在鞋面上,这种结构,通过对鞋面进行加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足部过度偏移,降低了鞋底局部受力不均的几率,但是存在鞋底受力不均时侧翻的风险还是相对较大。第二种,在中底的侧面上设置支撑片,通过支撑片对侧面的局部进行加强,避免中底的局部过度形变,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提升鞋底局部的支撑性和稳定性,其在鞋底反复受力或弯折的情况下,脱离鞋底的风险相对较大,支撑片的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降低外翻风险的防侧翻防护鞋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侧翻防护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上的支撑片,支撑片的硬度大于鞋底本体的硬度,鞋底本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形成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侧面,所述支撑片具有用于与鞋面连接的上延伸部和复合在所述侧面上的下延伸部,上延伸部高出所述上表面并向上延伸,下延伸部从所述侧面的上端向下端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所述鞋底本体对应脚掌前部的位置为前掌部,所述鞋底本体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为后跟部,所述鞋底本体对应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位置为中腰部,所述支撑片从所述鞋底本体的中腰部的内侧延伸至所述中腰部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以所述支撑片靠近足部的一侧为里侧,相对的另一侧为表侧,所述上延伸部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开设有镂空孔,镂空孔从所述上延伸部的里侧贯穿至表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延伸部向下延伸至所述侧面的中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延伸部的下端的轮廓从所述鞋底本体的中腰部的内侧向所述中腰部的外侧呈波浪形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延伸部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的纵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上延伸部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的纵截面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侧面与所述上表面的衔接处形成抵接面,所述支撑片上设有抵靠在抵接面上的抵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片上还设置有搭接部,搭接部贴合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中底和复合在中底的下表面的大底。所述下延伸部延伸至所述中底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底的硬度值在askerc硬度标尺上为40至55,所述支撑片的硬度askerc硬度标尺上为60至95。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支撑片具有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上延伸部向上延伸可贴合在鞋面上,下延伸部向下延伸贴合在鞋底本体的侧面上,保证了支撑片连接的稳定性,上延伸部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用于限制足部过度偏移,下延伸部用于限制中底过度形变,从而降低鞋底侧翻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中:
鞋底本体10中底11
大底12前掌部101
中腰部102后跟部103
内侧104外侧105
抵接面121支撑片20
上延伸部21下延伸部22
镂空孔23搭接部24
抵接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5,一种防侧翻防护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和设置在鞋底本体10上的支撑片20,支撑片20的硬度大于鞋底本体10的硬度,支撑片20例如可以采用tpu支撑片,鞋底本体10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形成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片20具有用于与鞋面连接的上延伸部21和复合在所述侧面上的下延伸部22,上延伸部21和下延伸部22一体成型,在组装成鞋子时,将上延伸部21复合在鞋面上。上延伸部21高出所述上表面并向上延伸,下延伸部22从所述侧面的上端向下端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0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105,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104,所述鞋底本体10对应脚掌前部的位置为前掌部101,所述鞋底本体10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为后跟部103,所述鞋底本体10对应前掌部101与后跟部103之间的位置为中腰部102。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20可以根据鞋底的功能需求设置在前掌部101、中腰部102或者后跟部103的侧面任一个位置或者多个位置,在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从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中腰部102的内侧104延伸至所述中腰部102的外侧105,支撑片20大体围成u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以所述支撑片20靠近足部的一侧为里侧,相对的另一侧为表侧,所述上延伸部2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10的内侧104开设有镂空孔23,镂空孔23从所述上延伸部21的里侧贯穿至表侧,在实施例中,镂空孔23为长条状,从后跟部103向中腰部102延伸。通过设置镂空孔23,可以使得产品更加轻质,同时使得上延伸部21在鞋底本体10的内侧104和外侧105形成支撑差异,在实施例中,上延伸部21在内侧104的支撑性能优于外侧105的支撑性能,能够降低足部外翻的风险,在实施例中,所述上延伸部2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10的内侧104的纵截面(大体为沿竖直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上延伸部2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10的外侧105的纵截面面积。另外可以通过设置镂空孔23的形状和数量的变化、组合,实现更加精准的支撑以及形变空间,还可以增加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下延伸部22在侧面的面积越大其稳定性、支撑性和包裹性就会越好,同时其缓震形变空间及性能就会降低,下延伸部22在侧面的面积越小,则稳定、支撑性和包裹性能会下降,而缓震形变空间和性能就会提高。优选地,上延伸部21内侧104所在高度要比外侧105所在高度更高、长度向中腰方向会更长、厚度可以更厚,这样可以使上延伸部21的内侧104支撑性强于外侧105,也加强了部分的抗扭转功能,可以更符合人体运动需求,提升脚部安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延伸部22向下延伸至所述侧面的中上部。采用此设计,可以更好地保持鞋底本体10的柔软性能,同时提升鞋底本体10的支撑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延伸部22的下端的轮廓从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中腰部102的内侧104向所述中腰部102的外侧105呈波浪形延伸。当然,本实用新型中,该轮廓并不局限于波浪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鞋底本体10的侧面与上表面的衔接处形成抵接面121,所述支撑片20上设有抵靠在抵接面121上的抵接部25。通过抵接面121和抵接部25的设计,可以使得支撑片20更好的定位并固定在鞋底本体10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片20上还设置有搭接部24,搭接部24贴合在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上表面,在实施例中,有两个搭接部24,搭接部24设置在鞋底本体10的上表面对应中腰部102的内侧104和外侧1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0包括中底11和复合在中底11的下表面的大底12,中底11可以采用eva材料,大底12可以采用橡胶材质,所述下延伸部22延伸至所述中底11上,支撑片20的硬度大于中底11的硬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底11的硬度值在askerc硬度标尺上为40至55,所述支撑片20的硬度askerc硬度标尺上为60至95。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