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乏汽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企业和电力生产过程中,目前锅炉给水除氧方式主要采用热力除氧的方式进行,但热力除氧在工作过程中排出废气伴有蒸汽排出,排出的蒸汽中含有较多的能量未被利用,造成能量损失且影响生产环境,除氧器的排汽量一般为其出力(出口水流量)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即每产生1t热水对应的排汽质量流量在2~3kg/h;现有的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的冷凝效果不好,回收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回收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和疏水箱,所述除氧器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与所述乏汽回收装置连接,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冷凝盘管、金属填料和挡汽板,所述排汽管的出汽端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出汽端开口向下,且设于所述挡汽板和所述金属填料之间;
所述冷凝盘管的出水端朝下设置,且设有上部多头型冷却雾化喷头;所述冷凝盘管的进水端与进水总管连接;
所述壳体的下部通过排水管与所述疏水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挡汽板包括底板和倾斜的侧板,上部呈锥形开口。
进一步,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有下部进水分管,所述下部进水分管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下部进水分管的出水端开口向上,且连接有下部多头型冷却雾化喷头。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液位阀。
进一步,所述排汽管上设有回收装置进汽阀,所述壳体上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回收装置出气阀。
进一步,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和除盐水进水阀。
进一步,所述排汽管上还设有排汽支管,所述排汽支管上设有支管排汽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除氧器的下部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疏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金属填料为不锈钢鲍尔环。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下部还设有支架,便于安装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排汽管的出汽端开口向下,下方安装挡汽板,起到缓冲冷却的作用,并利用安装在挡汽板上方进水管的多头型冷却雾化喷头,强化冷却能力;
2)上方的冷凝盘管下方和挡汽板的上方均设有多头型冷却雾化喷头,除盐冷却水经回收装置内上、下两个喷头雾化成水滴与排汽直接混合,能在压力不改变的环境下,产生最佳的喷雾冷凝效果;
3)金属填料不锈钢鲍尔环填料,增加换热面积,做到充分折流收集冷凝;
4)回收装置内冷凝盘管采用盘管形式安装,可以将部分未冷凝气体在排空前,进一步再次冷却,将回收冷却能力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1、乏汽回收装置和疏水箱14,所述除氧器1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与所述乏汽回收装置连接,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冷凝盘管9、金属填料16和挡汽板17,所述排汽管的出汽端伸入所述壳体2内部,所述出汽端开口向下,且设于所述挡汽板17和所述金属填料16之间;
所述冷凝盘管9的出水端朝下设置,且设有上部多头型冷却雾化喷头10;所述冷凝盘管9的进水端与进水总管连接;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3和除盐水进水阀4。
所述壳体2的下部通过排水管与所述疏水箱14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回水装置排水阀12。
所述挡汽板17包括底板和倾斜的侧板,上部呈锥形开口。
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有下部进水分管15,所述下部进水分管15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下部进水分管15的出水端开口向上,且连接有下部多头型冷却雾化喷头18。
所述壳体2上还设有液位阀11。
所述排汽管上设有回收装置进汽阀7,所述壳体2上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回收装置出气阀6。
所述排汽管上还设有排汽支管,所述排汽支管上设有支管排汽控制阀5。
所述除氧器1的下部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疏水箱14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13。
所述金属填料16为不锈钢鲍尔环。
所述壳体2的下部还设有支架8,便于安装在平台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