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6:01:52|252|起点商标网
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骑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车辆迅速的增加,交通道路日益拥堵,为了快速到达突发事件地点执行勤务,现交巡警大多采用驾驶摩托车的方式抵达现场,但遇到道路状况恶劣或追击时,极易发生跌倒、碰撞。现有技术中为了交巡警在驾驶摩托车执行勤务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安全防护,减轻、降低民警的受伤程度,在交巡警反光背心的基础上增加了气瓶、气阀、气囊。当发生事故,人车分离时,气囊在0.5秒内瞬间充气打开,可对头颈、腰椎、前胸、尾骨和双肋部位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碰撞、挤压对人体的伤害,以达到对警务人员的有效防护作用;

气囊充气后,医务人员在对伤者进行治疗前,需快速将充气背心脱下,但背心充气膨胀后脱下十分困难,需先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一部分后才能够将背心与伤者脱离,现有技术中气囊的泄气阀开启较为困难,会耽误伤者的治疗时间。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囊防护背心[申请号:201520321570.0],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气囊和气瓶,还包括起动装置,所述起动装置包括套在所述气瓶出口处的第一套盖、上部分套在所述第一套盖内的活塞柱、以及起动球,所述活塞柱上具有横向设置的球槽,所述起动球置于所述球槽内并且可被拉出所述球槽,所述活塞柱的下端套设有可使其往上运动的伸缩弹簧。该方案具有在发生撞击、摔倒时,人车分离的瞬间,起动装置可立即开启充气阀门,然后起动刺破气瓶瓶口,气体充进气囊。充气迅速,连接牢固,结构原理简单,具有很广的实用性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包括背心主体,所述的背心主体内设置有气囊,所述的气囊上设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与气囊相连的固定块和与固定块活动连接的旋转块,所述的固定块内设有一号排气通道,所述的旋转块内设有二号排气通道,转动所述的旋转块能使旋转块外部与一号排气通道密封配合或使二号排气通道与一号排气通道连通。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当一号排气通道与二号排气通道连通时,气囊内的气体可通过一号排气通道与二号排气通道向外排出。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固定块的截面呈t型,固定块内设有旋转腔,所述的旋转块包括旋钮端和连接端,所述的旋钮端和连接端的截面均为圆形,且旋钮端底面和连接端顶面同心设置,所述的连接端插入至旋转腔内并与旋转腔转动配合连接。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旋转腔侧壁内还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的一号排气通道包括两个竖直设置且沿固定块的中心线对称的一号排气孔,所述的一号排气孔两端分别与气囊以及环形限位槽相连。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连接端上设有插入至环形限位槽内并与环形限位槽转动配合连接的环形限位块,所述的二号排气通道的底部开口位于环形限位块内,当二号排气通道的底部开口与一号排气孔相连时,一号排气通道与二号排气通道连通。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二号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旋钮端内的上排气通道、设置在连接端内的下排气通道以及连接上排气通道和下排气通道的主排气通道,所述的主排气通道竖直设置,所述的下排气通道远离主排气通道一端位于环形限位块内。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下排气通道包括两个沿旋转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二号排气孔,二号排气孔远离主排气通道一端贯穿环形限位块的下底面,二号排气孔的截面呈l型。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固定块顶部还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定位槽,所述的环形定位槽内设有两个一号定位块,所述的旋钮端底部还设有插入至环形定位槽的二号定位块。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当旋钮端沿顺时针转动至二号定位块与一号定位块抵靠时,一号排气通道与二号排气通道连通。

在上述的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中,所述的上排气通道包括若干与主排气通道相连的三号排气孔,所述的若干三号排气孔水平设置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气囊充气前,旋转块能使旋转块外部与一号排气通道密封配合,当事故发生时,气囊膨胀能够帮助人体免受伤害,当气囊充气后,医务人员在对伤者进行治疗前,需快速将充气背心脱下,但背心充气膨胀后脱下十分困难,需先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一部分后才能够将背心与伤者脱离,转动旋转块即可使二号排气通道与一号排气通道连通,从而方便气囊内的气体快速排出,且旋转块与固定块通过转动配合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排气时快捷且便利的进行排气。

2、旋转块的连接端插入至旋转腔内并与旋转腔转动配合连接,旋钮端位于旋转腔外能够方便转动旋转块,转动旋转块能使一号排气通道与二号排气通道在连通与不连通之间进行切换。

3、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配合能方便对旋转块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方便控制旋转块进行排气,当旋钮端沿顺时针转动至二号定位块与一号定位块抵靠时,一号排气通道与二号排气通道连通进行排气。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块外部与一号排气通道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二号排气通道与一号排气通道连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排气时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上排气通道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背心主体1、气囊2、排气组件3、固定块4、旋转块5、一号排气通道6、二号排气通道7、旋转腔8、旋钮端9、连接端10、环形限位槽11、环形限位块12、上排气通道13、下排气通道14、主排气通道15、环形定位槽16、一号定位块17、二号定位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防摔充气骑行背心的排气机构,包括背心主体1,所述的背心主体1内设置有气囊2,所述的气囊2上设有排气组件3,排气组件3包括与气囊2相连的固定块4和与固定块4活动连接的旋转块5,所述的固定块4内设有一号排气通道6,所述的旋转块5内设有二号排气通道7,转动所述的旋转块5能使旋转块5外部与一号排气通道6密封配合或使二号排气通道7与一号排气通道6连通。

本实施例中,气囊充气前,旋转块5能使旋转块5外部与一号排气通道6密封配合,当事故发生时,气囊2膨胀能够帮助人体免受伤害,当气囊充气后,医务人员在对伤者进行治疗前,需快速将充气背心脱下,但背心充气膨胀后脱下十分困难,需先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一部分后才能够将背心与伤者脱离,转动旋转块5即可使二号排气通道7与一号排气通道6连通,从而方便气囊内的气体快速排出,且旋转块与固定块通过转动配合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排气时快捷且便利的进行排气。

当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连通时,气囊2内的气体可通过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向外排出。

所述的固定块4的截面呈t型,固定块4内设有旋转腔8,所述的旋转块5包括旋钮端9和连接端10,所述的旋钮端9和连接端10的截面均为圆形,且旋钮端9底面和连接端10顶面同心设置,所述的连接端10插入至旋转腔8内并与旋转腔8转动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所示,旋转块5的连接端10插入至旋转腔8内并与旋转腔8转动配合连接,旋钮端位于旋转腔8外能够方便转动旋转块5,转动旋转块5能使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在连通与不连通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的旋转腔8侧壁内还设有环形限位槽11,所述的一号排气通道6包括两个竖直设置且沿固定块4的中心线对称的一号排气孔,所述的一号排气孔两端分别与气囊2以及环形限位槽11相连。所述的连接端10上设有插入至环形限位槽11内并与环形限位槽11转动配合连接的环形限位块12,所述的二号排气通道7的底部开口位于环形限位块12内,当二号排气通道7的底部开口与一号排气孔相连时,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连通。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所示,环形限位槽11与环形限位块12配合能对旋转块进行限位,其次,二号排气通道7的底部开口设置在环形限位块12底部,且与一号排气孔相对应,转动旋转块能够在二号排气通道7与一号排气孔连通和不连通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的二号排气通道7包括设置在旋钮端9内的上排气通道13、设置在连接端10内的下排气通道14以及连接上排气通道13和下排气通道14的主排气通道15,所述的主排气通道15竖直设置,所述的下排气通道14远离主排气通道15一端位于环形限位块12内。所述的下排气通道14包括两个沿旋转块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二号排气孔,二号排气孔远离主排气通道15一端贯穿环形限位块12的下底面,二号排气孔的截面呈l型。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所示,当下排气通道14与一号排气孔相连时,气囊内的气体可通过下排气通道14、主排气通道15和上排气通道排出至外接。

所述的固定块4顶部还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定位槽16,所述的环形定位槽16内设有两个一号定位块17,所述的旋钮端9底部还设有插入至环形定位槽16的二号定位块18。当旋钮端9沿顺时针转动至二号定位块18与一号定位块17抵靠时,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连通。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所示,一号定位块17和二号定位块18配合能方便对旋转块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方便控制旋转块进行排气,当旋钮端9沿顺时针转动至二号定位块18与一号定位块17抵靠时,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连通进行排气。

所述的上排气通道13包括若干与主排气通道15相连的三号排气孔,所述的若干三号排气孔水平设置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所示,上排气通道13设置多个三号排气孔能提高排气效率,同时也能够使气体不会直接冲击医护人员的口鼻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气囊充气前,旋转块5能使旋转块5外部与一号排气通道6密封配合,当事故发生时,气囊2膨胀能够帮助人体免受伤害,当气囊充气后,医务人员在对伤者进行治疗前,需快速将充气背心脱下,但背心充气膨胀后脱下十分困难,需先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一部分后才能够将背心与伤者脱离,转动旋转块5即可使二号排气通道7与一号排气通道6连通,从而方便气囊内的气体快速排出,且旋转块与固定块通过转动配合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排气时快捷且便利的进行排气,旋转块5的连接端10插入至旋转腔8内并与旋转腔8转动配合连接,旋钮端位于旋转腔8外能够方便转动旋转块5,转动旋转块5能使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在连通与不连通之间进行切换环形限位槽11与环形限位块12配合能对旋转块进行限位,其次,二号排气通道7的底部开口设置在环形限位块12底部,且与一号排气孔相对应,转动旋转块能够在二号排气通道7与一号排气孔连通和不连通之间进行切换,当下排气通道14与一号排气孔相连时,气囊内的气体可通过下排气通道14、主排气通道15和上排气通道排出至外接,一号定位块17和二号定位块18配合能方便对旋转块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方便控制旋转块进行排气,当旋钮端9沿顺时针转动至二号定位块18与一号定位块17抵靠时,一号排气通道6与二号排气通道7连通进行排气,上排气通道13设置多个三号排气孔能提高排气效率,同时也能够使气体不会直接冲击医护人员的口鼻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背心主体1、气囊2、排气组件3、固定块4、旋转块5、一号排气通道6、二号排气通道7、旋转腔8、旋钮端9、连接端10、环形限位槽11、环形限位块12、上排气通道13、下排气通道14、主排气通道15、环形定位槽16、一号定位块17、二号定位块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