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用于电表箱盖的脱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02-23 20:02:11|245|起点商标网
一种用于电表箱盖的脱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表箱盖的脱模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电表箱使用广泛,其为用来安装计量器和开关的容具,在每个居民楼或供电部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0003]
目前的电表箱如专利号为zl201821493416.1(授权公告号为cn2089691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分体式开关罩电表箱》公开的电表箱包括表箱,所述的表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开关罩,所述的开关罩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栓孔,所述的开关罩下方设置有两个凸块,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孔与两个凸块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的表箱上设置有两个容纳槽和一个定位柱,所述的凸块塞入至容纳槽内。
[0004]
上述的电表箱箱体(箱盖)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在定模仁和动模仁之间,表箱盖的左侧边沿设置倒钩,倒钩呈倒置l形,在脱模的过程中,左侧边沿的倒钩容易勾在动模组件的动模仁上,无法将注塑成型的表箱盖的左侧部脱离继而无法实现脱模,如果强行脱模,会使得表箱盖的左侧边沿的倒钩发生变形甚至断裂而报废,而为了实现脱模,通过需要人工将表箱盖的顶壁板脱离动模仁,降低了脱模效率,且人工脱模也极大可能将表箱盖的左侧边沿的倒钩损坏而增加报废率。
[0005]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脱模组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表箱盖的左侧部脱膜的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组件。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表箱盖的脱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
定模仁,其后表面的左侧开设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右侧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向孔;
[0009]
动模,设置在所述定模仁的后方、且能相对所述定模仁前后移动,该动模朝向所述定模仁的前表面上具有与第二导向孔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能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而能前后移动的第二导向柱;
[0010]
动模仁,设置在所述动模与定模仁之间,且与所述动模相对固定,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右侧,并与所述定模仁之间形成用来注塑表箱箱盖的型腔;及
[0011]
第二脱模块,设置在所述动模仁上、且位于所述动模仁的左侧,其右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呈倒l形、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左侧的第一倒钩容置在其中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脱模块贯穿有与第二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二导向柱穿出的第二穿孔,在所述动模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脱模块在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作用下朝左侧方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一凹槽脱离所述型腔内所形成的第一倒钩。
[0012]
为了方便表箱盖的左侧部注塑形成第一倒钩,所述动模仁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脱
模块的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一倒钩的第一容置腔。
[0013]
为了方便第二脱模块的左右移动,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二脱模块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脱模块沿所述动模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
[0014]
为了防止表箱盖粘在定模仁上而无法实现脱模,所述定模仁朝向所述型腔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脱模板,所述脱模板和定模仁的后表面之间设置有始终使所述脱模板朝型腔方向移动、以使型腔内的箱盖朝远离定模仁方向移动的弹性件。
[0015]
为了实现脱模板的安装,同时对脱模板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定模仁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容置脱模板的凹腔,所述脱模板上具有朝所述凹腔方向延伸的凸柱,所述凹腔内形成有容置所述凸柱的插孔,所述脱模板通过所述凸柱与对应插孔的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凹腔内。
[0016]
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片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弹簧,但是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凹腔的后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弹簧的容置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置孔的端面相连,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脱模板相连,在所述定模仁和动模仁处于合模的状态下,所述弹簧处于蓄能状态。如此,容置孔的存在能够对弹簧的弹性伸缩移动进行导向。
[0017]
优选地,一个所述脱模板上设置有四个弹簧,所述弹簧沿所述插孔的周向间隔布置。
[0018]
为了在脱模的过程中,防止表箱盖右侧部的第二倒钩勾在脱模机构上,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动模仁上、且位于所述动模仁的右侧的第三脱模块,所述第三脱模块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右侧的第二倒钩容置在其中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倒置l形;所述第三脱模块贯穿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左侧倾斜延伸的第三穿孔,对应地,所述动模的前表面上凸设有与第三穿孔延伸方向一致、且能穿出所述第三穿孔的第三导向柱,所述定模仁上开设有与第三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三导向柱前后滑动在其中的第三导向孔,在所述动模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脱模块在所述第三导向柱的作用下朝右侧方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二凹槽脱离所述型腔内的第二倒钩。如此,在动模及动模仁相对定模朝远离定模方向运动过程中,第三脱模块脱离第二倒钩,而使得表箱盖的右侧部脱离第三脱模块的限制继而实现表箱盖右侧部的脱模。
[0019]
为了方便表箱盖的右侧部注塑形成第二倒钩,所述动模仁的右侧面与所述第三脱模块的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二倒钩的第二容置腔。
[0020]
为了方便第二脱模块的左右移动,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三脱模块的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脱模块沿所述动模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脱模块的存在,在动模和动模仁相对定模仁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脱模块的能够脱离对表箱盖左侧部的第一倒钩的限位,如此,在脱模的过程中,表箱盖能够在动模和动模仁的作用下脱离定模仁和动模仁而实现自动脱模,脱模过程方便、且防止对表箱盖左侧部的第一倒钩造成变形,整个脱模机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25]
图4为图2中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过第二脱模块和第三脱模块的剖视图;
[0029]
图8为图7中第二脱模块和第三脱模块处于移动状态下的剖视图;
[0030]
图9为图2的立体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为图2的定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为图2的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为图2中的第一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为图2中第二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4为图2中第三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7]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组件包括定模仁1、定模a、动模3、动模仁2、脱模板4、第一脱模块5、第二脱模块6、第三脱模块7及顶针组件10。
[0038]
如图2至图9所示,定模仁1和动模仁2自前向后布置,且定模仁1、动模仁2、第一脱模块5、第二脱模块6及第三脱模块7之间形成有用来注塑表箱箱盖9的型腔,在定模仁1前侧的定模,定模与定模仁1相对固定、且定模与注塑机的外壳相对固定,定模a上开设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注胶口a1,动模仁2固定在动模3的前表面上,动模3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用来与注塑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顶针组件10,顶针组件10包括与注塑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顶针板101和与顶针板101和动模3相连的顶针102,顶针102有多根、且位于动模3和顶针板101之间,顶针组件10在注塑机的驱动下相对定模仁1向后移动,如此,顶针组件10带动动模3及动模仁2相对定模仁1向后移动而完成脱模。
[0039]
本实施例的定模仁1朝向型腔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脱模板4,脱模板4有两个、且沿定模仁1的宽度方向左右间隔布置。如图2至图9所示,定模仁1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容置对应脱模板4的凹腔11,凹腔11有两个,每块脱模板4上具有朝对应凹腔11方向延伸的凸柱41,凹腔11内形成有容置对应凸柱41的插孔111,脱模板4通过对应凸柱41与对应插孔111的配合而安装在凹腔11内,具体参见图9所示。
[0040]
为了防止在脱模时,型腔内形成的表箱盖粘在定模仁上,如图6所示,脱模板4和定模仁1的后表面之间设置有始终使脱模板4朝型腔方向移动、以使型腔内的箱盖9朝远离定模仁1方向移动的弹性件。具体地,弹性件为弹簧8,一个脱模板4上设置有四个弹簧8,弹簧8沿插孔111的周向间隔布置,凹腔11的后表面上开设有容置弹簧8的容置孔112,弹簧8的第一端与容置孔112的端面相连,弹簧8的第二端与脱模板4相连,在定模仁1和动模仁2处于合模的状态下,弹簧8处于蓄能状态,如此,在型腔内注塑形成表箱盖而开始脱模时,弹簧8作用在脱模板4上而具有推动型腔内表箱盖9朝动模仁2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防止表箱盖9粘在定模仁1上。
[004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箱盖9的左侧边沿具有呈倒置l形的第一倒钩92,表箱盖9的右侧边沿具有呈倒置l形的第二倒钩93,第一倒钩92和第二倒钩93均包括前
后延伸的横部90a和自横部的末端向下延伸的竖部90b,表箱盖9的顶壁板91具有向后且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部911,弯折部911的纵截面呈l形。
[0042]
为了防止脱模的过程中,表箱盖9的第一倒钩92勾在动模上而无法实现表箱盖左侧部的脱离,本实施例中,第二脱模块6设置在动模仁2上、且位于动模仁2的左侧,第二脱模块6的右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9左侧的第一倒钩92容置在其中的第一凹槽61,第一凹槽61呈倒置l形,动模仁2的左侧面与第二脱模块6的第一凹槽61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一倒钩92的第一容置腔。第二脱模块6贯穿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右侧倾斜延伸的第二穿孔62,对应地,动模3的前表面上凸设有与第二穿孔62延伸方向一致、且穿出第二穿孔62的第二导向柱34,定模仁1上开设有与第二导向柱34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二导向柱34前后滑动在其中的第二导向孔1b,在动模3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第二脱模块6在第二导向柱34的作用下朝左侧方向移动而使第一凹槽61脱离型腔内的第一倒钩92。如此,在脱模的过程中,能够将第一倒钩92脱离第二脱模块6的限制而使箱盖9的左侧部脱离而实现脱模。
[0043]
为了使得上述的第二脱模块6在动模3上左右移动,如图11所示,动模3上开设有容置第二脱模块6的第二容置槽35,第二脱模块6的上下两侧壁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沿第二脱模块6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条63,本实施例中,第二凸条63设置在第二脱模块6的上侧壁上,对应地,第二容置槽35上开设有供第二凸条63滑动在其中的第二条形槽351,第二脱模块6通过第二凸条63和第二条形槽351的滑动配合而沿动模3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
[0044]
为了防止脱模的过程中,表箱盖9的第二倒钩93勾在动模上而无法实现表箱盖右侧部的脱离,第三脱模块7设置在动模仁2上、且位于动模仁2的右侧,第三脱模块7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9右侧的第二倒钩93容置在其中的第二凹槽71,第二凹槽71呈倒置l形,动模仁2的右侧面与第三脱模块7的第二凹槽71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二倒钩93的第二容置腔;第三脱模块7贯穿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左侧倾斜延伸的第三穿孔72,对应地,动模3的前表面上凸设有与第三穿孔72延伸方向一致、且能穿出第三穿孔72的第三导向柱36,定模仁1上开设有与第三导向柱36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三导向柱36前后滑动在其中的第三导向孔1c,在动模3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第三脱模块7在第三导向柱36的作用下朝右侧方向移动而使第二凹槽71脱离型腔内的第二倒钩93。
[0045]
为了使得上述的第三脱模块7在动模3上左右移动,动模3上开设有容置第三脱模块7的第三容置槽37,第三脱模块7沿动模3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
[0046]
为了防止在脱模的过程中,无法将表箱盖9的弯折部911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动模仁2的顶部在邻近动模3的位置上开设有缺口21,动模3的前表面的上部设置有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向柱31,定模仁1的后表面的上部开设有与第一导向柱3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一导向柱31前后滑动设置在其内的第一导向孔1a;第一脱模块5设置在动模仁2的上方、且该第一脱模块5的下部局部位于缺口21内并且第一脱模块5的前表面的下部与缺口21对应面相接触。
[0047]
如图12所示,第一脱模块5前表面的下部具有向上凸出、用来与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9的弯折部911相插接配合的凸缘51,具体地,第一脱模块5的纵截面呈倒t形,第一脱模块5前表面的下边沿具有向前延伸的延伸板53,凸缘51设置在延伸板53的上表面上。第一脱模块5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导向柱3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一导向柱31穿出的穿孔52,在动
模3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第一脱模块5在第一导向柱31的作用下朝缺口21内运动而使凸缘51脱离型腔内的表箱箱盖9的弯折部911,具体参见图3和图6所示,如此,在脱模的过程中,能够将弯折部911脱离第一脱模块5的限制而使箱盖9的顶部脱离而实现脱模。
[0048]
为了方便上述的第一脱模块5在动模3上进行上下运动,动模3上开设有容置第一脱模块5的第一容置槽32,第一容置槽32内沿动模3的宽度方向、且位于第一脱模块5左右两侧设置有限制第一脱模块5朝远离缺口21方向移动的限位件33,第一脱模块5滑动限位在两个限位件33之间,具体参见图9所示。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电表箱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