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02-22 16:02:33|248|起点商标网
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塑料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目前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都会用到顶出装置,针对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顶出装置结构也不同,对于深肋位产品而言,产品收缩后包紧顶针,在顶出时,产品不能轻易的脱离顶针,造成取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具有二次顶出、方便脱模的优点。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端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板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模腔相连通的第一顶升孔;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顶出组件,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液压缸、固定于所述液压缸输出端的顶升板、以及固定于所述顶升板上端面且滑动式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升孔内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上端开设有第二顶升孔,所述第一顶杆内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第二顶升孔底端相连通;以及,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第二顶出组件,所述第二顶出组件包括:滑动式装配于所述第二顶升孔内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顶升孔延伸至所述容置槽内的第二顶杆、以及对称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顶杆滑动的抵推组件。
[0006]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产品在模腔内形成后,液压缸工作,带动顶升板向上移动,第一顶杆向上移动,将产品向模腔外顶出,当第一顶升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抵推组件带动第二顶杆向移动,对产品实现二次顶出,从而可以方便将产品取出。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底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抵推组件包括: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滑动块、设于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第二顶杆中轴线一侧壁且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的复位弹性件、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顶杆底端侧部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顶端铰接的铰接杆。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顶杆两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底端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顶升孔内壁两侧设有抵推块,所述抵推块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复位弹性件一侧设有与所述抵推块相适配的抵推楔角。
[0009]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顶杆向上滑动时,抵推块相对在活动槽内向下滑动,抵推块滑动至与抵推楔角抵压接触时,抵推块推动滑动块滑动,通过铰接杆带动第二顶杆向上滑动,当第一顶杆复位时,滑动块在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带动第二顶杆复位。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第二顶出组件沿所述模腔
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1]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产品受到均匀对称的顶升力,提高产品脱模的稳定性。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四角处。
[0013]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注塑模具在工作时保持稳定。
[00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产品在模腔内形成后,液压缸工作,带动顶升板向上移动,第一顶杆向上移动,将产品向模腔外顶出,当第一顶升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抵推组件带动第二顶杆向移动,对产品实现二次顶出,从而可以方便将产品取出。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8]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19]
1、底座;2、连接杆;3、下模板;4、模腔;5、上模板;6、第一顶升孔;7、液压缸;8、顶升板;9、第一顶杆;10、第二顶升孔;11、容置槽;12、第二顶杆;13、滑动槽;14、滑动块;15、复位弹性件;16、铰接杆;17、活动槽;18、抵推块;19、抵推楔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实施例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第一顶出组件、以及第二顶出组件,底座1上通过连接杆2 固定连接有下模板3,下模板3上端开设有模腔4,下模板3上方设置有上模板5。
[0023]
第一顶出组件设于底座1上,第一顶出组件包括:液压缸7、顶升板8、以及第一顶杆9,下模板3底端开设有与模腔4相连通的第一顶升孔6,液压缸7设于底座1上,顶升板8固定于液压缸7输出端,第一顶杆9固定于顶升板8上端面且滑动式连接于第一顶升孔6内。
[0024]
第一顶杆9上端开设有第二顶升孔10,第一顶杆9内开设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与第二顶升孔10底端相连通,第二顶出组件设于容置槽11内,第二顶出组件包括:第二顶杆12、以及抵推组件,第二顶杆12滑动式装配于第二顶升孔10内且一端穿过第二顶升孔10延伸至容置槽11内,抵推组件对称设于容置槽11内用于带动第二顶杆12滑动。
[0025]
抵推组件包括:滑动块14、复位弹性件15、以及铰接杆16,容置槽 11底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槽13,滑动块14滑动式装配于滑动槽13内,复位弹性件15设于滑动槽13靠近第
二顶杆12中轴线一侧壁且与滑动块 14固定连接,铰接杆16一端与第二顶杆12底端侧部铰接且另一端与滑动块14顶端铰接,第一顶杆9两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17,活动槽17底端与容置槽11相连通,第一顶升孔6内壁两侧设有抵推块18,抵推块18滑动式装配于活动槽17内,滑动块14远离复位弹性件15一侧设有与抵推块 18相适配的抵推楔角19,第一顶杆9向上滑动时,抵推块18相对在活动槽17内向下滑动,抵推块18滑动至与抵推楔角19抵压接触时,抵推块 18推动滑动块14滑动,通过铰接杆16带动第二顶杆12向上滑动,当第一顶杆9复位时,滑动块14在复位弹性件15的弹性力作用下带动第二顶杆12复位。
[0026]
进一步地,第一顶杆9与第二顶出组件沿模腔4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使产品受到均匀对称的顶升力,提高产品脱模的稳定性。
[0027]
进一步地,连接杆2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端面的四角处,使注塑模具在工作时保持稳定。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产品在模腔4内形成后,液压缸7工作,带动顶升板8向上移动,第一顶杆9向上移动,将产品向模腔4外顶出,当第一顶升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抵推组件带动第二顶杆12向移动,对产品实现二次顶出,从而可以方便将产品取出。
[002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注塑模具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