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可拆卸回转梁的制作方法
2021-02-21 13:02:14|231|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可拆卸回转梁。
背景技术:
[0002]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已受到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风能约为2.74
×
109兆瓦,其中可用风能为2
×
107兆瓦,这是地球上可开发的总水能的10倍。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通过风车抽水、磨面粉等使用风。现在,人们对如何利用风产生电力感兴趣。风力发电的原理是使用风驱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旋转,然后通过提速机加快旋转速度以产生电力。根据当前的风力发电技术,启动大约3米/ 秒的风速可以产生电力。风力发电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因为它不存在燃料问题并且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0003]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风电产业也迅速发展。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兆瓦级在增加,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长度已从最初的40多米增加到现在的80多米。随着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长度越来越长,模具的长度也越来越长,并且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幅面(web)变得更大更长。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主流风电需求,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尺寸规格变得越来越大。
[0004]
回转梁是主流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中的关键结构。主流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中有大约十二根回转梁,包括上模具中的六根上梁和下模具中的六根下梁。由于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中存在如此多的回转梁,因此存在许多缺点。随着风力发电的逐渐增加,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尺寸在增加,回转梁的尺寸和数量将增加。因此,这些缺点将变得越来越突出,分析如下。
[0005]
一、连接模式
[0006]
目前,主流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中的回转梁的基本连接方式是直接焊接。回转梁需要确保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打开和闭合,因此回转梁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中的位置精度需要在1mm-2mm之内。然而,由于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长度超过60米,并且宽度和高度超过5m-6m,因此很难通过焊接确保该打开和闭合。在稍后的阶段中,不精确会导致回转臂的异常噪音、模具转动期间模具抖动、模具闭合期间的不对准等。
[0007]
二、强度
[0008]
回转梁是主要受力构件。回转梁的材料通常为高屈服强度的钢,而与回转梁连接的模具钢框架部分主要为q345d钢,许多制造商使用 q235b钢。在多次打开和闭合模具之后,这些焊接部件将破裂,这非常危险。
[0009]
三、成本
[0010]
每套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价格非常昂贵,而回转梁的制造、安装和焊接成本占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由于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一套风力发电模具的寿命平均为1-2年,少数模具可使用3-4年。如果回转梁可以重复使用,则可以大大降低风力发电模具的制造成本。
[0011]
四、安装状态
[0012]
目前,因为上回转梁和下回转梁应在同一平面内且彼此平行,主流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在安装回转梁时需要处于闭合状态,而在安装回转梁之前风力发电模具的闭合非常难且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强度高、精度高且成本低的用于转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可拆卸回转梁。
[0014]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转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可拆卸回转梁包括上梁、下梁以及连接上梁和下梁的回转臂。
[0015]
上梁包括具有自由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的上梁元件。第二端通过安装在上梁元件上的第一回转臂连接机构连接到回转臂。上梁还包括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所述第一板安装机构和所述第二板安装机构沿着上梁元件的长度相互间隔开并且分别安装成朝着上梁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板安装机构和所述第二板安装机构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装配板,该装配板构造为可拆卸地装配到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上模具部分的相应纵向侧。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是可调整的,由此相应装配板可相对于上梁元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移动到期望位置并且相应装配板可被固定在期望位置中。
[0016]
下梁包括具有自由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梁元件。第二端通过安装在下梁元件上的第二回转臂连接机构连接到回转臂。底部支撑件安装在下梁元件下方。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板安装机构安装成朝着上梁的自由端,从而在使用中被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前纵向侧,而第二板安装机构安装成朝着上梁的相对的第二端,从而在使用中被安装到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后纵向侧。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梁为焊接的箱形上梁,下梁为焊接的箱形下梁。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中的每一个包括可调整地装配到所述上梁上的横向过渡调整板并且还包括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横向过渡调整板可沿所述上梁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将横向过渡调整板固定在沿上梁的期望的纵向位置中。
[0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中的每一个还包括横向过渡固定板,该横向过渡固定板在固定位置处固定到上梁,每一块横向过渡调整板通过相应第一固定机构可调整地固定到相应横向过渡固定板。
[00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多个螺栓。
[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螺栓穿过横向过渡调整板中的横向细长调整孔和横向过渡固定板中的固定螺栓孔,使得横向过渡调整板可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横向移动,和/或螺栓穿过横向过渡固定板中的纵向细长调整孔和横向过渡固定板中的固定螺栓孔,使得横向过渡调整板可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纵向移动。
[0023]
当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的横向过渡调整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横向过渡固定板上时,然后在上梁的安装偏离期望位置的情形中,则将螺栓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拧出并拧入,从而允许调整第一横向过渡调整板和第二横向过渡调整板相对于相应的横
向过渡固定板的位置,从而通过横向过渡调整板的前后位置的移动而补偿整个上梁要移动的前后位置。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装配在所述横向过渡调整板和所述横向过渡固定板之间或者装配在所述横向过渡调整板和邻近横向过渡固定板的上梁的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布置成用于在沿上梁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调整横向过渡调整板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的位置。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螺栓,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装配到第一螺纹联接件,所述第一螺纹联接件相对于所述上梁处于固定位置,所述第一调整螺栓可移动地接触所述横向过渡调整板。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在拧松螺栓(例如通过转动第一调整螺栓)之后手动推动横向过渡调整板,横向过渡调整板可以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纵向移动。移动范围例如是
±
50mm或
±ꢀ
25mm。这可以提供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的装配板的弦向调整。可替代地或另外地,通过在拧松螺栓之后手动推动横向过渡调整板,横向过渡调整板可以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横向移动。每个方向上的移动范围例如是
±
50mm或
±
25mm。这可以提供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的装配板的翼展方向调整。
[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每一块横向过渡调整板包括一对耳轴,所述耳轴在相反方向上横向延伸离开所述上梁,所述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一对纵向过渡调整板,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可转动地安装在相应耳轴上,其中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还包括接收相应耳轴的腔,其中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具有装配在其上的相应装配板。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拆卸回转梁还包括装配在每一块相应纵向过渡调整板上的第二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位于纵向过渡调整板和上梁之间,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布置成用于沿正交于上梁的方向横向地调整纵向过渡调整板。
[00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调整螺栓,该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装配到第二螺纹联接件,该第二螺纹联接件相对于上梁或相对于横向过渡调整板处于固定位置中,第二调整螺栓可移动地接触纵向过渡调整板。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拆卸回转梁还包括第二固定机构,该第二固定机构装配到各个相应纵向过渡调整板,该第二固定机构布置成用于将纵向过渡调整板固定到与所述上梁正交的期望的横向位置。
[00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包括装配在相应耳轴的相应相对侧周围的一对板构件,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延伸穿过该一对板构件的多个螺栓,用于将所述一对板构件夹持在相对于相应耳轴的固定位置中。
[00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装配板夹在所述一对板构件之间。
[003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释放第二固定机构(例如通过转动第二调整螺栓)松开耳轴之后,通过手动推动纵向过渡调整板,纵向过渡调整板可以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横向移动。移动范围例如是
±
50mm或
±
25mm。这可以提供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的装配板的翼展方向调整。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拆卸回转梁还包括装配到各个相应纵向过
渡调整板的第三调整机构,该第三调整机构定位在装配板和纵向过渡调整板之间,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布置成用于相对于纵向过渡调整板竖直调整装配板。
[0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三调整机构包括第三调整螺栓,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装配到第三螺纹联接件,所述第三螺纹联接件相对于装配板位于固定位置中,所述第三调整螺栓可移动地接触纵向过渡调整板。
[00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拆卸回转梁还包括装配到每一块相应纵向过渡调整板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三固定机构布置成用于将装配板固定在相对于相应纵向过渡调整板的期望高度上。
[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松开第三固定机构(例如通过转动第三调整螺栓)之后,通过手动推动装配板,装配板可以相对于纵向过渡调整板竖直移动。移动范围例如是
±
50mm。这可以提供第一板安装机构和第二板安装机构的装配板的高度方向调整。
[003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回转臂连接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上梁的方向延伸的多块竖直定向的平行板,所述竖直定向的平行板彼此隔开,其中所述竖直定向的平行板可移除地连接到回转臂的上端部。
[003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竖直定向的平行板包括竖直延伸的通孔,多个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用于将上梁可移除地连接到回转臂的上端部,并且上梁的高度能够通过调整通孔相对于螺栓的位置进行调整。
[00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二回转臂连接机构包括:直立板,直立板沿横向于下梁的方向延伸;基板,基板沿着平行于下梁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延伸远离直立板的下部部分,其中,回转臂安装成邻近直立板并且在基板上。
[004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底部支撑件包括一对底部支承板,每一块底部支承板安装在下梁的自由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中的相应一个下方。
[004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下梁还包括水平调整装置,所述水平调整装置装配在所述下梁的自由的第一端与下梁的第一端下方的相应底部支承板之间,相对的第二端通过具有水平铰接轴线的铰接机构装配到下梁的第二端下方的相应底部支承板上。
[004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水平调整装置包括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铰接地装配到相应底部支承板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铰接地装配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调整地装配到下梁的自由的第一端。
[004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底部支承板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锚固螺栓固定到地面。
[0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回转臂连接至液压油缸及液压缸的电子控制单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当需要回转时,液压缸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而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回转臂的一端并驱动上梁相对于下梁转动。工作原理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原理。该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每一块装配板包括两个正交的板元件,在所述两个正交的板元件之间限定了细长的向上延伸的内拐角表面,用于安装到上模具的框架结构的细长柱上。
[004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拆卸回转梁与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上模
具结合,该上模具具有用于支撑上模制表面的框架结构,其中,装配板通过螺纹螺钉固定到所述上模具的框架结构。
[004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拆卸回转梁与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下模具组合,该下模具具有用于支撑下模具表面的框架结构,其中下梁穿过下模具的框架结构并且与下模具不接触。
[0049]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可拆卸回转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50]
1.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回转过程中由回转梁产生的应力引起的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下模具的变形和移位。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回转梁的下梁在不与钢框架结构接触的情况下穿过下模具的钢框架结构。因此,下梁可以直接连接到地面,以将所有应力传递到地面。这提供了以下优点: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下模具的设计中,不需要考虑在回转过程中由回转梁产生的应力,这大大降低了变形和移位的风险。在不考虑上述问题的情况下,下模具的高度可以减小到最小,使得可以减小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了对设施和车辆的高度的要求。
[0051]
2.回转梁上模具通过过渡连接结构连接到上模具的钢框架结构,从初始的多点连接更改为现在的多面连接,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散连接处的应力,使得通过纵向过渡调整板进行
±
50mm或
±
25mm的纵向移动调整,并通过横向过渡调整板进行横向移动,以便迅速满足回转梁的安装要求,并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
[0052]
3.在后期更换回转臂时,上下回转梁进行两次调整,完全满足安装精度要求。
[0053]
4.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与回转臂是独立的,并且回转臂是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在完全安装之前无法操作,因此此时调试打开和闭合模具非常困难。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梁本身具有铰接功能,借助起重机可以很容易地完成打开和闭合模具的调试。
[0054]
5.本实用新型的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回转梁基本上不受叶片形状的限制,在模具打开状态下可以直接更换回转梁并且所述回转梁可安装在所有现有的主流叶片模具上,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通用性强,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0055]
6.可拆卸回转梁提供了多块装配板,该装配板提供了用于可移除地装配到上模具的框架的多个安装面。在优选实施例中,每块装配板包括两个正交的板元件,从而在所述板元件之间限定了细长的向上延伸的内角表面,以用于安装到模具框架的细长柱上。装配板可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优选地三个正交方向)上相对于上梁元件移动到期望位置。这提供了高度通用的上梁结构,所述上梁结构可以容易地且牢固地装配到各种不同的上模具结构上。
附图说明
[005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梁的示意性结构图,其示出从上方且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
[0057]
图2是图1的上梁的从下方且从前面观察的分解的示意性透视图;
[0058]
图3是图1的上梁的从后面观察的示意性透视侧视图;
[0059]
图4是图1的上梁的自由端的从上方且从前面观察的示意性透视图;
[006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梁的示意性结构图,其示出了从上方且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
[0061]
图6是图5的下梁的自由端的从上方和前面观察的示意性透视图;
[0062]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拆卸回转梁的示意性结构图,其示出了从上方且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其中图1的上梁和图5的下梁通过回转臂连接;
[0063]
图8是处于闭合状态的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该模具装配到图7的可拆卸回转梁上,图8示出了从上方且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
[0064]
图9是图8所示的风力涡轮机模具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示出了从上方且从后方观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66]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可拆卸回转梁包括上梁1、下梁2以及连接上梁1和下梁2的回转臂3。上梁1、下梁2优选是焊接的箱形梁。
[0067]
上梁1包括具有第一自由端6和相对的第二端7的上梁元件19。第二端7通过安装在上梁元件19上的第一回转臂连接机构10连接到回转臂3。
[0068]
上梁1还包括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所述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所述第二板安装机构9沿着上梁元件19的长度相互间隔开并且分别安装成朝着上梁元件19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分别包括装配板15,该装配板15构造为可拆卸地装配到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上模具部分的相应的纵向侧。
[0069]
可拆卸的回转梁在使用中可移除地装配在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上模具5。上模具5具有用于支撑上模具表面的框架结构38。装配板 15通过螺纹螺钉固定到上模具5的框架结构38。每一块装配板15包括两个正交的板元件100、102,在所述板元件100、102之间限定了细长的向上延伸的内拐角表面104,用于安装到上模具5的框架结构 38的细长柱106上。
[0070]
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可调整,由此相应的装配板15可相对于上梁元件19沿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优选地沿三个正交方向)移动到期望位置,并且相应的装配板15可固定在期望位置中。
[0071]
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中的每一个包括可调整地装配到上梁1的横向过渡调整板17。横向过渡调整板17可沿着上梁1 纵向移动。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固定机构30,用于将横向过渡调整板17固定在沿上梁1的期望的纵向位置。
[0072]
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中的每一个还包括横向过渡固定板14,该横向过渡固定板14在固定位置处固定至上梁1。每一块横向过渡调整板17通过相应的第一固定机构30可调整地固定到相应的横向过渡固定板14。第一固定机构30包括多个螺栓51。螺栓51 穿过横向过渡调整板17中的纵向细长调整孔53和横向过渡固定板14 中的固定螺栓孔57,使得横向过渡调整板17可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纵向移动。另外,螺栓51穿过横向过渡调整板17中的横向细长调整孔67和横向过渡固定板14中的固定螺栓孔79,使得横向过渡调整板17可以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横向移动。
[0073]
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调整机构32,该第一调整机构32装配在横向过渡调整板17和横向过渡固定板14之间或装配在横向过渡调整板17和邻近横向过渡调整板的上梁1的一部分。第一调整机构32布置成用于在沿着上梁1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调整横向过渡调整板17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的位置。第一调整机构32包括螺纹装配到第一螺纹联接件13的第一调整螺栓 130,所述第一螺纹联接件13相对于上梁1位于固定位置,第一调整螺栓130可移动地接触横向过渡调整板17。
[0074]
每一块横向过渡调整板17包括一对耳轴40。耳轴40在相反方向上横向延伸远离上梁1。第一板安装机构8和第二板安装机构9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一对纵向过渡调整板16。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16可转动地安装在相应的耳轴40上。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16包括腔41,相应的耳轴40被接收在该腔中41。
[0075]
第二固定机构60装配到每一块相应的纵向过渡调整板16。第二固定机构60布置成用于将纵向过渡调整板16固定到正交于上梁1的期望横向位置。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16包括一对板构件75,所述一对板构件75装配在相应的耳轴40的相应相对侧上。第二固定机构 60包括多个螺栓62,所述多个螺栓62延伸穿过该一对板构件75,以将该一对板构件75相对于相应耳轴40夹紧在固定位置。
[0076]
第二调整机构42装配到每一块相应纵向过渡调整板16上。第二调整机构42位于纵向过渡调整板16和上梁1之间。第二调整机构42 布置成用于沿着正交于上梁1的方向横向调整纵向过渡调整板16。第二调整机构42包括第二调整螺栓45,该第二调整螺栓45螺纹地装配到第二螺纹联接件46,所述第二螺纹联接件46相对于上梁1或相对于横向过渡调整板17处于固定位置。第二调整螺栓45可移动地接触纵向过渡调整板16。
[0077]
每一块纵向过渡调整板16具有装配到其上的相应的装配板15。装配板15被夹在一对板构件75之间。包括螺栓89的第三固定机构 70被装配到每一块相应的纵向过渡调整板16上。第三固定机构70布置成用于将装配板15固定在相对于相应的纵向过渡调整板16的期望高度处。
[0078]
第三调整机构52装配到每一块相应的纵向过渡调整板16。第三调整机构52位于装配板15和纵向过渡调整板16之间。第三调整机构 52布置成用于相对于纵向过渡调整板16竖直地调整装配板15。第三调整机构52包括第三调整螺栓55,该第三调整螺栓55螺纹地装配到相对于装配板15处于固定位置的第三螺纹联接件56。第三调整螺栓 55可移动地接触纵向过渡调整板16。
[0079]
第一回转臂连接机构10包括在平行于上梁1的方向上延伸的多块竖直定向的平行板90。竖直定向的平行板90彼此间隔开。竖直定向的平行板90可移除地连接到回转臂3的上端部92。竖直定向的平行板90包括竖直延伸的通孔93。多个螺栓94穿过通孔93,用于将上梁 1可移除地连接到回转臂3的上端部92。上梁1的高度可以通过调整通孔93相对于螺栓94的位置进行调整。
[0080]
在使用中,可拆卸的回转梁还与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下模具4 可移除地布置在一起。下模具4具有用于支撑下模具表面的框架结构 39。下梁2穿过下模具5的框架结构39并且不与下模具5接触。
[0081]
下梁2包括具有第一自由端26和相对的第二端27的下梁元件21。第二端27通过安装在下梁元件19上的第二回转臂连接机构23连接到回转臂3。底部支撑件22安装在下梁元
件21下方。
[0082]
第二回转臂连接机构23包括:直立板84,所述直立板84沿着横向于下梁2的方向延伸;基板85,所述基板85沿着平行于下梁2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延伸离开直立板84的下部部分。回转臂3安装成邻近直立板84并且在基板85上。
[0083]
底部支撑件22包括一对底部支承板122a、122b。底部支承板122a、 122b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锚固螺栓固定到地面上。每一块底部支承板 122a、122b安装在下梁2的第一自由端26和相对的第二端27中的相应一个下方。水平调整装置24装配在下梁2的第一自由端26与第一自由端下方的相应底部支承板122a之间。相对的第二端27通过具有水平铰接轴线的铰接机构88装配到第二端下方的相应底部支承板 122b。
[0084]
水平调整装置24包括连杆机构47。连杆机构47的第一端48铰接地装配在相应底部支承板122a上,第二端49铰接地装配到支撑板 59上,该撑承板59通过螺栓61可调整地装配在第一自由端26。螺栓 61的拧紧将第一自由端26夹紧到支撑板59并且将第一自由端26设置在期望的竖直位置处。
[0085]
回转臂3连接至液压油缸并连接至液压油缸的电子控制单元。
[0086]
现在描述一种将可拆卸回转梁装配到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方法。
[0087]
在该方法中,下梁2可以保持与下模具4和相关的框架结构39 不接触,这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转动操作期间,上模具5上的应力可以通过下梁2传送到地面而不传送经过下模具4。
[0088]
此外,在该方法中,装配板15可以提供用于通过螺纹螺钉91牢固地固定到上模具5的框架结构38的大表面积。在使用之后,可以从上模具5容易地拆卸装配板15,然后可拆卸回转梁可以与另一个风力叶片模具一起使用。
[0089]
装配板15可以相对于上梁元件19在至少两个(优选三个)正交方向上单独地移动到期望位置,并且相应装配板15可以固定在期望位置中。可以调整装配板15的位置以装配到另一个风力叶片模具。装配板15可以各自设有翼展方向调整、弦向调整和高度方向调整。
[0090]
弦向调整通过沿上梁元件19的长度调整横向过渡调整板17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的纵向位置来实现。该弦向调整使用第一调整机构32。
[0091]
通过调整纵向过渡调整板16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的横向位置来实现翼展方向调整。该翼展方向调整使用第二调整机构42。翼展方向调整也可以通过横向于上梁元件19的长度调整横向过渡调整板 17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的位置来实现。
[0092]
通过调整装配板15相对于纵向过渡调整板16的竖直位置来实现高度调整。该高度调整使用第三调整机构52。
[0093]
步骤1.回转臂3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回转臂连接机构10和第二回转臂连接机构23连接。支承底板112a、122b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锚固螺栓固定到地面,并且下梁元件21延伸到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的下模具4的钢框架结构39中,此时,如图9所示,下梁2与下模具4 不接触并且处于模具打开位置。水平调整装置24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调整:通过升高或降低第一自由端26相对于支撑板59的位置来实现下梁元件21的期望水平位置并且然后通过拧紧螺栓61将第一自由端26 夹紧到支撑板59来固定第一自由端26的位置。
[0094]
步骤2.在已经设定下模具4的钢框架结构39之后,可以通过调整上梁1的横向位置、纵向位置、前后位置来设定上模具5的位置。
[0095]
当调整横向位置时,从横向过渡调整板17和横向过渡固定板14 上移除螺栓51。手动推动横向过渡调整板17,使得横向过渡调整板 17在横向过渡固定板14上方并且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侧向移动。当横向过渡调整板17移动到限定位置时,螺栓51将横向过渡调整板17固定在横向过渡固定板14上。
[0096]
当调整纵向位置时,将装配板15通过螺纹螺钉91固定至上模具 5的钢框架结构38,然后通过螺栓89将装配板15固定至纵向过渡调整板16。然后将四块纵向过渡调整板16装配到上梁元件19的相应侧。装配板15和纵向过渡调整板16纵向延伸到上模具5的框架结构38,使得纵向连接面积扩大,螺栓连接产生的应力得以分散,使得提高了纵向连接强度并通过提供安装过程中的预留调整余量来补偿在上梁1 和上模具钢框架结构的安装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纵向误差。
[0097]
当调整前后位置时,上梁1前部处的第一板安装机构8的调整板 17和上梁1的后部处的第二板安装机构9的调整板17各自通过螺栓 51栓接到相应横向过渡固定板14上。当上梁1的安装偏离期望的前后位置时,旋松螺栓51并且将第一调整螺栓130相对于螺纹联接件 13并且因此相对于横向过渡固定板14拧入或拧出。该行为调整前后调整板17相对于相应横向过渡固定板14的位置,从而通过前后调整板17的前后位置的移动补偿了整个上梁1要移动的前后位置。
[0098]
步骤3.当需要闭合模具时,液压缸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而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回转臂3的一端部并驱动上梁1相对于下梁2转动,此时,上梁1驱动上模具5将模具闭合到下模具4以完成模具闭合动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通过下梁2传递到地面,如图8所示。
[0099]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特征,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实施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由实施例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进行的任何等效变型或修改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