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也可以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经过多年技术的积累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例如:航拍、农作物监控、植被保护、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测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及影视拍摄等等。现有的无人机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故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多存在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以及各个部件的分布不够合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其包括:
机身,两个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前连接槽,两个侧面远离所述前连接槽且靠近所述机身另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后连接槽,所述后连接槽和前连接槽用于连接;
前机臂,一端铰接在所述前连接槽内,用于连接;
后机臂,一端铰接在所述后连接槽内,用于连接;
前动力装置,连接在所述前机臂上远离所述前连接槽的一端,用于带动无人机飞行;
后动力装置,连接在所述后机臂上远离所述后连接槽的一端,用于带动无人机飞行;
所述便携式无人机包括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前机臂远离前连接槽一端接触所述机身中部,所述后机臂远离后连接槽一端接触机身中部;
当所述便携式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机臂远离前连接槽一端远离所述机身中部,所述后机臂远离后连接槽一端远离机身中部,前机臂与后机臂在机身上呈发散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前机臂上远离所述前连接槽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前起落架,所述后机臂上远离所述后连接槽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后起落架,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用于无人机起落时的支撑;
所述前起落架弯折连接在所述前机臂上,所述后起落架弯折连接在所述后机臂上;
当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前起落架远离所述前动力装置一端接触前机臂下端,后起落架远离所述后动力装置一端接触后机臂下端;
当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前起落架的延伸方向与前机臂下端面夹角为90°-120°,后起落架的延伸方向与后机臂下端面夹角为90°-12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前连接槽包括:
第一前挡面,竖直方向且与所述机身长度方向平行,用于限制所述前机臂的旋转;
第二前挡面,竖直方向的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一前挡面,用于限制所述前机臂的旋转;
当所述便携式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前机臂接触所述第一前挡面;
当所述便携式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前机臂接触所述第二前挡面末端,且前机臂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前挡面的夹角为90°-13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后连接槽包括:
第一后挡面,竖直方向且与所述机身长度方向平行,用于限制所述后机臂的旋转;
第二后挡面,竖直方向的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一后挡面,用于限制所述后机臂的旋转;
当所述便携式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后机臂接触所述第一后挡面;
当所述便携式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后机臂接触所述第二后挡面末端,且后机臂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后挡面的夹角为90°-13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机身上表面呈圆弧状,机身沿长度方向上中间比两端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前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螺旋桨转动;
后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上侧,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螺旋桨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第一螺旋桨包括第一机翼和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机翼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上;
所述第二螺旋桨包括第二机翼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机翼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机身下侧设置有摄像模组和保护罩,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保护罩靠近所述前连接槽位置,摄像模组用于摄像,保护罩用于保护摄像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
摄像基座,连接在所述机身上,用于连接;
旋转台,呈l形结构,两端设置有旋转电机,两个所述旋转电机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旋转台通过所述旋转电机连接在所述摄像基座上,用于扩大视野;
连接座,呈u形结构,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台上远离所述基座的旋转电机,用于连接;
摄像头,连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开口内,用于摄像;
所述摄像基座上靠近所述旋转台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座上靠近旋转台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限制旋转台的旋转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中,所述机身下端中部设置有电池仓和电池盒,所述电池仓呈方形凹槽状,电池盒呈长方体结构,电池盒通过卡扣连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电池仓内。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通过设置可以折叠的机臂,将伸展开的机臂收拢到机身侧,且可以折叠螺旋桨和起落架,无人机闭合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小,收纳和携带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拆开保护罩和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摄像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身,2、前机臂,3、后机臂,4、前动力装置,5、后动力装置,6、前起落架,7、后起落架,8、摄像模组,11、前连接槽,12、后连接槽,13、电池仓,14、电池盒,41、第一电机,42、第一机翼,43、第一连接板,51、第二电机,52、第二机翼,53、第二连接板,81、保护罩,82、摄像基座,83、旋转台,84、连接座,85、摄像头,111、第一前挡面,112,第二前挡面,121、第一后挡面,122、第二后挡面,821、第一限位块,841、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多存在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便携式无人机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其包括机身1、前机臂2、后机臂3、前动力装置4和后动力装置5;机身1的两个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前连接槽11,两个侧面远离前连接槽11且靠近机身1另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后连接槽12,后连接槽12和前连接槽11用于连接;前机臂2一端铰接在前连接槽11内,用于连接;后机臂3一端铰接在后连接槽12内,用于连接;前动力装置4连接在前机臂2上远离前连接槽11的一端,用于带动无人机飞行;后动力装置5连接在后机臂3上远离后连接槽12的一端,用于带动无人机飞行。前机臂2上远离前连接槽11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前起落架6,后机臂3上远离后连接槽12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后起落架7,前起落架6和后起落架7用于无人机起落时的支撑;前起落架6弯折连接在前机臂2上,后起落架7弯折连接在后机臂3上,前机臂2连接前起落架6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前起落架6铰接在第一卡槽内,后机臂3连接后起落架7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后起落架7铰接在第二卡槽内。
便携式无人机包括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如图2所示,机身1上表面呈圆弧状,机身1沿长度方向上中间比两端窄,前机臂2和后机臂3折叠后,机身1中部较窄刚好放置前动力装置4和后动力装置5,前机臂2远离前连接槽11一端接触机身1中部,后机臂3远离后连接槽12一端接触机身1中部,前起落架6远离前动力装置4一端接触前机臂2下端,后起落架7远离后动力装置5一端接触后机臂3下端;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如图1所示,前机臂2远离前连接槽11一端远离机身1中部,后机臂3远离后连接槽12一端远离机身1中部,前机臂2与后机臂3在机身1上呈四周发散形,前起落架6的延伸方向与前机臂2下端面夹角为90°-120°,后起落架7的延伸方向与后机臂3下端面夹角为90°-120°,前起落架6和后起落架7展开,构成四脚支撑,方便无人机的稳定起落。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机身的结构示意图。前连接槽11包括第一前挡面111和第二前挡面112,第一前挡面111为竖直方向且与机身1的长度方向平行,用于限制前机臂2的旋转;第二前挡面112为竖直方向的圆弧面,连接第一前挡面111,用于限制前机臂2的旋转;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前机臂2接触第一前挡面111;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前机臂2接触第二前挡面112末端,且前机臂2的轴线与第一前挡面111的夹角为90°-135°。
后连接槽12包括第一后挡面121和第二后挡面122,第一后挡面121为竖直方向且与机身1的长度方向平行,用于限制后机臂3的旋转;第二后挡面122为竖直方向的圆弧面,连接第一后挡面121,用于限制后机臂3的旋转;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后机臂3接触第一后挡面121;当便携式无人机位于展开状态时,后机臂3接触第二后挡面122末端,且后机臂3的轴线与第一后挡面121的夹角为90°-135°。通过设置第二前挡面112和第二后挡面122,前机臂2和后机臂3的展开程度受限,方便前机臂2稳定卡在前连接槽11内,后机臂3稳定卡在后连接槽12内,无人机飞行过程稳定。
参照图1和图2,前动力装置4包括第一电机41和第一螺旋桨,第一螺旋桨连接在第一电机41上侧,第一电机41用于带动第一螺旋桨转动;第一螺旋桨包括第一机翼42和第一连接板43,两个第一机翼42铰接在第一连接板43两侧,第一连接板43连接在第一电机41上;后动力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1和第二螺旋桨,第二螺旋桨连接在第二电机51上侧,第二电机51用于带动第二螺旋桨转动;第二螺旋桨包括第二机翼52和第二连接板53,两个第二机翼52铰接在第二连接板53两侧,第二连接板53连接在第二电机51上,设置可折叠的螺旋桨,当无人机位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机翼42和第二机翼52都可以收拢到靠近机身1处,无人机整体占用空间减小,收纳方便。
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拆开保护罩和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机身2下侧设置有摄像模组8和保护罩81,摄像模组8与保护罩81靠近前连接槽11位置,摄像模组8用于摄像,保护罩81用于保护摄像模组8,保护罩81可拆卸的设置在机身上1,包括保护头盖和保护尾盖,保护头盖和保护尾盖铰接,保护尾盖远离保护头盖一端设置有卡扣件,机身1上对应卡扣件设置有卡扣凹槽,卡扣件用于卡接在卡扣凹槽内,方便保护罩81的拆卸。机身1下端中部设置有电池仓13和电池盒14,电池仓13呈方形凹槽状,电池盒14呈长方体结构,电池盒14通过卡扣连接方式连接在电池仓13内,电池盒14用于给无人机提供电源。
参照图5和图6,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摄像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摄像模组8包括摄像基座82、旋转台83、连接座84和摄像头85,摄像基座82连接在机身1上,用于连接;旋转台83呈l形结构,两端设置有旋转电机,两个旋转电机的轴线相互垂直,旋转台83通过旋转电机连接在摄像基座82上,用于扩大视野;连接座84呈u形结构,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旋转台83上远离摄像基座82的旋转电机,用于连接;摄像头85连接在连接座84的开口内,用于摄像;摄像基座82上靠近旋转台83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21,连接座84上靠近旋转台83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841,第一限位块821和第二限位块841用于限制旋转台83的旋转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取出无人机,无人机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分别展开前机臂2和后机臂3,再分别展开前起落架6和后起落架7,再展开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取下保护罩81,将电池盒14安装到电池仓13内,将前起落架6和后起落架7朝下放置在水平面,电池盒14给无人机提供电源,带动前动力装置4和后动力装置5运行,进而带动无人机飞行,使用与无人机相配套的遥控器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控制。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无人机的使用过程。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