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
背景技术:
起落架作为固定翼飞行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飞行器的滑行起飞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起落架是飞行器唯一的支撑部件,如若不能承受飞行器的冲击负载,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对起落架的坚固耐用要求相当重要。
但是目前常见的起落架由三个独立的折叠支架组成,当固定翼飞行器在滑行起飞时,由于三个折叠支架之间没有相互关联的机构,导致起落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较差,会出现机身不平衡的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起落架由三个独立的折叠支架组成,当固定翼飞行器在滑行起飞时,由于三个折叠支架之间没有相互关联的机构,导致起落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较差,会出现机身不平衡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包括:双向螺旋丝杆、杆套、第一铰联板、第二铰联板、连接杆、固定盒、限位杆、限位板、支撑、轴套、固定轴、固定板、滚轮组;所述双向螺旋丝杆的外侧设置有杆套,且双向螺旋丝杆与杆套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铰联板设置在杆套的下侧,且第一铰联板与杆套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铰联板设置在第一铰联板右侧的下方,且第二铰联板与第一铰联板之间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第一铰联板和第二铰联板之间,且连接杆分别与第一铰联板和第二铰联板之间铰接;所述固定盒设置在第二铰联板的右侧,且固定盒与第二铰联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固定盒内的下侧,且限位杆与固定盒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杆的外侧,且限位板与限位杆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设置在限位板上侧的中间,且支撑与限位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轴套设置在支撑的上侧,且轴套与支撑通过焊机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轴设置在轴套的内部,且固定轴与轴套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固定轴的两端,且固定板与固定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组设置在固定盒的下侧,且滚轮组与固定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所述杆套为圆管状结构,且杆套的内部设有螺纹,并且杆套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有两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为圆柱状结构,两端为匚形的板状结构,且连接杆的两端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所述固定盒为长方体的盒体结构,且固定盒内的中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所述限位杆为上端设有螺纹的圆柱状结构,且限位杆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四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所述限位板为方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板的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四处圆形的通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通过使用双向螺旋丝杆将两个折叠支架相关联,可以保证其进行相同频率的活动,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平衡性强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通过使用侧向折叠的方式进行设计,相比现有技术中前后方向的设计,当飞行器降落时,可以避免因冲击力较大造成折叠支架折损的问题,从而使该装置起到结构稳定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通过在固定盒的内部设置限位杆和压缩弹簧,利用其与限位板的搭配,可以缓冲飞行器起飞或者降落时与地面的冲击力,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平衡性强,结构稳定以及减震缓冲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盒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双向螺旋丝杆1、杆套2、第一铰联板3、第二铰联板4、连接杆5、固定盒6、限位杆7、限位板8、支撑9、轴套10、固定轴11、固定板12、滚轮组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包括:双向螺旋丝杆1、杆套2、第一铰联板3、第二铰联板4、连接杆5、固定盒6、限位杆7、限位板8、支撑9、轴套10、固定轴11、固定板12、滚轮组13;双向螺旋丝杆1的外侧设置有杆套2,且双向螺旋丝杆1与杆套2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接;第一铰联板3设置在杆套2的下侧,且第一铰联板3与杆套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二铰联板4设置在第一铰联板3右侧的下方,且第二铰联板4与第一铰联板3之间通过连接杆5活动连接;连接杆5设置在第一铰联板3和第二铰联板4之间,且连接杆5分别与第一铰联板3和第二铰联板4之间铰接;固定盒6设置在第二铰联板4的右侧,且固定盒6与第二铰联板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限位杆7设置在固定盒6内的下侧,且限位杆7与固定盒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限位板8设置在限位杆7的外侧,且限位板8与限位杆7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支撑9设置在限位板8上侧的中间,且支撑9与限位板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轴套10设置在支撑9的上侧,且轴套10与支撑9通过焊机方式相连接;固定轴11设置在轴套10的内部,且固定轴11与轴套10通过轴承相连接;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固定轴11的两端,且固定板12与固定轴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滚轮组13设置在固定盒6的下侧,且滚轮组13与固定盒6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杆套2为圆管状结构,且杆套2的内部设有螺纹,并且杆套2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有两处。
具体的,连接杆5的中间为圆柱状结构,两端为匚形的板状结构,且连接杆5的两端呈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
具体的,固定盒6为长方体的盒体结构,且固定盒6内的中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具体的,限位杆7为上端设有螺纹的圆柱状结构,且限位杆7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四处。
具体的,限位板8为方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板8的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四处圆形的通孔。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固定板12利用其表面的螺栓孔安装在飞行器底部的两侧,将双向螺旋丝杆1安装在飞行器底部的中间,并接入外部的旋转控制装置,当双向螺旋丝杆1旋转时,会带动杆套2进行相对方向上的移动,然后通过连接杆5对滚轮组13的伸缩进行控制,期间通过限位杆7和固定盒6内压缩弹簧与限位板8的配合,可以大大提高飞行器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使该装置具备结构稳固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减震缓冲效果,大大提高其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该一种测绘固定翼飞行器折叠辅助起飞支架,通过使用双向螺旋丝杆将两个折叠支架相关联,可以保证其进行相同频率的活动,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平衡性强的作用;通过使用侧向折叠的方式进行设计,相比现有技术中前后方向的设计,当飞行器降落时,可以避免因冲击力较大造成折叠支架折损的问题,从而使该装置起到结构稳定的作用;通过在固定盒的内部设置限位杆和压缩弹簧,利用其与限位板的搭配,可以缓冲飞行器起飞或者降落时与地面的冲击力,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