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混合编组飞行器批量空基发射的干扰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编组飞行器批量空基发射的干扰弹。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微电子、微机电技术发展,小型化无人机体现出巨大的实用性与作战潜力,多架无人机或搭载不同功能模块的无人机可组合形成无人机集群,具有鲜明的“无人、分布、协同”特征,无人机集群可以以功能相对单一的低成本单元非对称式地抵消传统大型多功能平台优势,成为空中作战的新型力量。
2018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发布了2030集群作战视频。“忠诚僚机”概念中,一架f-35战斗机被多架无人机包围抵达目标区域,由f-35飞行员控制多架无人机发起攻击,实现载人机和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根据作战场景分析,飞行器集群的突防距离至少要超过100km,甚至要达到200km,为保障飞行器集群总体的行程有效性,则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起飞、编队形成集群态势。
公开号cn10974783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尾部滑索式空基无人机发射装置及发射方法,包括绞车、滑索、定位滑轮、姿态控制装置、引导伞,绞车设置在母机机身内部,定位滑轮设置在母机机身后舱门边缘,滑索一端固定在绞车上,另一端经过定位滑轮后与引导伞连接,滑索分为滑动区和脱离区,滑动区与脱离区的边界为脱离口,姿态控制装置设置在脱离区上,与脱离口相邻,本发明能够通过一套设备实现多架无人机依次顺序发射,且无人机可直接滑过紊流区,进行安全的气流稳定区,发射成功率和效率均较高,且可实现批量顺序发射。但是,常规空基飞行器载体导弹仅作为飞行器载体进行高速运输以提高飞行器功效范围,同时为保障飞行器的安全进行隐蔽,无法发挥传统导弹的攻击能力,功能较为单一;同时,尾部发射的的空间局限导致的发射效率的不足,不利于满足未来作战发展趋势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增加飞行器突防性能的同时还能发挥导弹的攻击作战能力,增大发射空间,提高发射效率的适用于混合编组飞行器批量空基发射的干扰弹。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干扰弹弹体、干扰装置、集群发射装置和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所述干扰装置安装于干扰弹弹体内部;所述集群发射装置内埋于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内部,用于控制混合编组飞行器的快速批量发射和停放;所述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将干扰弹弹体外表面包裹起来,用于保护干扰弹。
所述集群发射装置采用分布式控制的方式控制混合编组飞行器分布发射、并行发射或统一发射,可明显提高发射效率。
所述集群发射装置根据飞行环境及弹体姿态变化选择发射序列进行混合编组飞行器的发射,以提高发射效率。
所述干扰弹弹体外表面按圈设置多个供飞行器停放的内埋式机位,能够确保飞行器整齐排列在干扰弹弹体外周,且发射时互不影响。
所述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的级数根据飞行器的种类数来确定,并且每种飞行器对应一种集群发射装置,同种飞行器设置在同一可收放弹舱壳体内,实现集群发射装置对飞行器的分布式控制。
所述集群发射装置包括第一飞行器集群发射装置和第二飞行器集群发射装置,第一飞行器集群发射装置和第二飞行器集群发射装置均环绕干扰弹弹体布置。
所述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包括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常规状态下,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按次序包裹在干扰弹弹体外表面,用于保护干扰弹;当到达任务目标区域后,所述第一飞行器集群发射装置控制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脱离干扰弹弹体,第二飞行器集群发射装置控制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脱离干扰弹弹体,从而为飞行器提供发射空间。
所述第一集群发射装置、第二集群发射装置控制对应的集群飞行器以指定的发射角脱离干扰弹弹体,以完成发射任务。
所述干扰装置作为模块化载荷安装在干扰弹弹体内部,干扰装置内设有不同类型的模块化干扰元器件,干扰装置根据任务选择相应的干扰元器件,以便干扰弹更好的突防。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飞行器的载体由飞机变成导弹,速度快,突防能力强;(2)在弹体内增加干扰装置,保障飞行器突防性能的同时还发挥了导弹的攻击作战能力;(3)相对于传统的飞机发射飞行器时飞行器从飞机尾部或者底部逐个发射,本发明通过导弹表面一圈一圈发射,提高了发射效率;(4)将发射面由传统的空基飞行器载体导弹弹体管口截面改为弹体表面,大大增加了用于发射的有效面积,有效地提升了飞行器的携带量;(5)分布式控制实现同时或批次发射不同类别的混合编组飞行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装置在发射飞行器时的三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干扰弹弹体1、干扰装置2、集群发射装置3和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干扰弹弹体1外表面按圈设置多个供飞行器停放的内埋式机位。本实施例中,混合编组飞行器包括两种集群飞行器,分别为第一集群飞行器7和第二集群飞行器8,常规状态下,第一集群飞行器7、第二集群飞行器8以干扰弹弹体1为载体,停放在干扰弹弹体1的机位内,停放状态下,集群飞行器机底向心;收到发射指令时,集群飞行器由干扰弹弹体1表面向四周发射。集群发射装置3设置在干扰弹弹体1上,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将干扰弹弹体1外表面从头至尾包裹起来,常规状态下作为弹体壳体的一部分发挥功效,起到保护干扰弹的作用。集群发射装置3内埋于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设置,用于控制混合编组飞行器的快速批量发射和停放。集群发射装置3控制第一集群飞行器7和第二集群飞行器8的停放和批量发射。本实施例中,到达任务目标区域后,集群发射装置3采用分布式控制的方式控制混合编组飞行器分布发射、并行发射或统一发射,其中,分布发射时,仅控制一段可收放弹舱壳体脱离并发射壳体内停放的一种飞行器;并行发射时,可选择两段及两段以上,可不相邻的可收放弹舱壳体脱离,并发射壳体内停放的飞行器;统一发射时,所有可收放弹舱壳体脱离,并按顺序将所有飞行器发射。
干扰装置2作为模块化载荷安装于干扰弹弹体1内部且靠近干扰弹弹体1尾部安装。干扰装置2内设有不同类型的模块化干扰元器件,干扰装置2根据任务选择相应的干扰元器件,并通过统一接口及标准实现干扰装置2各模块的快速换装,干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干扰、烟幕干扰、红外干扰等实现干扰、诱骗、情报收集、信号中继等功能的方式。
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的级数根据飞行器的种类数来确定,并且每种飞行器配备一个集群发射装置,同种飞行器设置在同一可收放弹舱壳体内。本实施例中,多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包括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覆盖第一集群飞行器7,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覆盖第二集群飞行器8;常规状态下,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作为弹体壳体包裹在干扰弹弹体1外表面,实现对干扰弹的保护作用;当到达任务目标区域后,进入混合编组飞行器批量空基发射的准备阶段,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可依次或分布式同时进行收纳、脱离等壳体位置变化运动,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3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脱离干扰弹弹体1,从而快速地为飞行器提供发射空间。
本实施例中,集群发射装置3包括第一集群发射装置31和第二集群发射装置32,第一集群发射装置31和第二集群发射装置32均环绕干扰弹弹体1布置,第一集群发射装置31和第二集群发射装置32采用嵌入式设置的方式,表面与干扰弹弹体1处于同一平面,以便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能够将干扰弹弹体1无缝隙包裹;第一集群发射装置31控制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脱离干扰弹弹体1,第二集群发射装置32控制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脱离干扰弹弹体1。第一集群发射装置31、第二集群发射装置32通过分布式控制的方式控制集群飞行器中对应的集群飞行器中的每一飞行器以指定的发射角脱离干扰弹弹体1,分布式控制方式使得每架飞行器飞发射互不干扰,可明显提高发射效率。一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1和二级可收放弹舱壳体42脱离干扰弹弹体1后,集群发射装置3根据飞行环境及弹体姿态变化选择发射序列进行第一集群飞行器7和第二集群飞行器8的快速批量发射,本实施例中,发射序列包括直线、错层或螺旋形等有序高效的发射方式,第一集群飞行器7和第二集群飞行器8通过导弹表面一圈一圈发射,提高了发射效率,且在气流和惯性力的作用下,以指定的发射角脱离干扰弹弹体1完成集群飞行器的发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