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引航小艇是放置在引航船上,用于接送引航员往返于被引航船只及引航船之间的摆渡用小艇。目前引航小艇一般有7.8米和11.6米两种规格,均为v型艇底小艇。
当引航小艇处于闲置状态或者检修状态时,需要将小艇吊装到引航船上,吊装设备位于引航船上,通常为固定位置,无法移动,在面对不同的小艇时,需要反复调整小艇与引航站上的吊装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吊装,因此吊装工作耗时较多。
另一方面,引航小艇拉回引航船后,需要搁置在引航船甲板上,而引航船甲板空间有限,如果要设置对应不同长度的引航小艇的支撑台,则势必要增加多套支撑台,占用较多的甲板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包括两个相对置的吊装机,两个吊装机之间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底部与引航船甲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撑台、第一可翻转支撑台、第二可翻转支撑台和第二固定支撑台,所述的吊装机包括固定在引航船甲板上的吊装机座,所述的吊装机座上铰接有悬臂支架和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输出轴与悬臂支架铰接,在悬臂支架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伸缩吊臂结构,所述的伸缩吊臂结构能沿水平方向前进或后退,
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撑台和第二固定支撑台上表面具有呈v字型的固定支撑面,第一可翻转支撑台包括两个对置的支撑台连接座,以及位于两个支撑台连接座之间的翻转油缸,翻转支架底部与两个支撑台连接座铰接,翻转油缸的输出轴连接翻转支架。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翻转支架包括两个与支撑台连接座一一对应的翻转支柱,两个翻转支柱之间通过翻转连接座固定连接,翻转油缸的输出轴与翻转连接座底部铰接,两个翻转支柱顶部分别设有一块呈倾斜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每块支撑板上设有一块橡胶垫板。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支撑台连接座靠近翻转油缸的一侧设有一定呈竖直设置的定位挡板,支撑台连接座远离翻转油缸的一侧设有插销孔,还包括一个防倾倒柱,当翻转支架在翻转油缸的作用下翻转时,防倾倒柱的位置与翻转连接座对应。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伸缩吊臂结构包括固定在悬臂支架上并呈水平设置的外吊臂,在外吊臂上固定有直线驱动器,所述的外吊臂内活动连接有内吊臂,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内吊臂,所述内吊臂端部设有内吊臂滑轮组,外吊臂底部设有与内吊臂滑轮组对应的外吊臂滑轮组。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外吊臂和内吊臂的横截面分别为矩形,且外吊臂为中空结构,在内吊臂的外壁设有向内吊臂内部凹陷的滑轨槽,在外吊臂内壁设有与滑轨槽相对应的滚轮。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内吊臂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滑轨槽,且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滑轨槽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内吊臂滑轮组包括设置在内吊臂端部下表面的内吊臂滑轮支撑架,所述的内吊臂滑轮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内吊臂定滑轮。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内吊臂滑轮组还包括固定在内吊臂端部下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连接耳,内吊臂滑轮支撑架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连接耳中并与连接耳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外吊臂滑轮组包括固定在外吊臂下表面的第一外吊臂滑轮支撑架和固定在悬臂支架侧壁上的第二外吊臂滑轮支撑架,第一外吊臂滑轮支撑架和第二外吊臂滑轮支撑架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吊臂定滑轮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所述的第一外吊臂定滑轮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且第一外吊臂定滑轮呈水平设置,内吊臂定滑轮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的滑槽高度分别与第一外吊臂定滑轮的滑槽高度相对应。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当内吊臂滑轮支撑架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垂直时,内吊臂定滑轮、第一外吊臂定滑轮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所处的平面分别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悬臂支架底部设有卷扬机,卷扬机上的缆绳依次穿设过第二外吊臂定滑轮、第一外吊臂定滑轮和内吊臂定滑轮,缆绳端部设有吊钩。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所述的直线驱动器固定在内吊臂的侧壁上。
在上述的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中,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通过波纹管与内吊臂侧壁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能根据不同尺寸的工作艇,调整吊臂长度,与工作艇匹配,可满足规定间距内不同吊点小艇吊放需要,实现一吊多点的优势,从而提高吊装工作的配适性,不同支撑台,可对应不同的引航小艇,从而高度利用引航船的甲板空间,避免空间浪费;2、吊装过程中能自动适应工作艇的晃动,调整缆绳与工作艇的方向,吊装工作稳定可靠;3、设立了多级定滑轮,能防止缆绳脱离,提高了吊装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吊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缩吊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固定支撑台、第一可翻转支撑台、第二可翻转支撑台和第二固定支撑台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8是第一可翻转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悬臂支架1、油缸铰接台1a、外吊臂2、直线驱动器3、内吊臂4、内吊臂滑轮组5、外吊臂滑轮组6、滑轨槽7、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内吊臂定滑轮9、连接耳10、第一外吊臂滑轮支撑架11、第二外吊臂滑轮支撑架12、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卷扬机15、缆绳16、吊钩17、波纹管18、吊装机20、第一固定支撑台21、第一可翻转支撑台22、第二可翻转支撑台23、第二固定支撑台24、固定支撑面25、支撑台连接座26、翻转油缸27、翻转支架28、翻转支柱29、翻转连接座30、支撑板31、橡胶垫板32、定位挡板33、插销孔34、防倾倒柱35、吊装机座100、液压油缸101、液压马达102、辅助滑轮10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一种多功能工作艇吊装作业平台,包括两个相对置的吊装机20,两个吊装机20之间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底部与引航船甲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撑台21、第一可翻转支撑台22、第二可翻转支撑台23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所述的吊装机20包括固定在引航船甲板上的吊装机座100,所述的吊装机座100上铰接有悬臂支架1和液压油缸101,液压油缸101的输出轴与悬臂支架1铰接,在悬臂支架1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伸缩吊臂结构,所述的伸缩吊臂结构能沿水平方向前进或后退。
结合图7-9所示,第一固定支撑台21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上表面具有呈v字型的固定支撑面25,第一可翻转支撑台22包括两个对置的支撑台连接座26,以及位于两个支撑台连接座26之间的翻转油缸27,翻转支架28底部与两个支撑台连接座26铰接,翻转油缸27的输出轴连接翻转支架28。第二可翻转支撑台23的结构与第一可翻转支撑台2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第一固定支撑台21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的形状得以展示,在图7中将第一固定支撑台21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旋转90°示出。
翻转支架28包括两个与支撑台连接座26一一对应的翻转支柱29,两个翻转支柱29之间通过翻转连接座30固定连接,翻转油缸27底部与甲板铰接,翻转油缸27的输出轴与翻转连接座30底部铰接,两个翻转支柱29顶部分别设有一块呈倾斜设置的支撑板31,两块支撑板3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钝角优选为110-145°,每块支撑板31上设有一块橡胶垫板32,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对艇体底部造成磨损。
支撑台连接座26靠近翻转油缸27的一侧设有一定呈竖直设置的定位挡板33,支撑台连接座26远离翻转油缸27的一侧设有插销孔34,还包括一个防倾倒柱35,当翻转支架28在翻转油缸27的作用下翻转时,防倾倒柱35的位置与翻转连接座30对应,这里的对应是指翻转连接座30能压设在防倾倒柱35上,防止翻转连接座30过度倾倒,超出翻转油缸27的行程,导致翻转油缸不能将翻转连接座30拉回。
设置两组支撑台的目的在于,当小艇为11.6米时,翻转油缸27工作,推动支撑台连接座26并带动翻转支架28转动,从而使翻转支架28的高度降低,小艇放置在第一固定支撑台21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上,第一固定支撑台21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小艇为7.8米时,翻转油缸27拉动翻转支架28至与定位挡板33触碰,插销孔34内插入插销,锁住翻转支柱29,翻转支柱29呈竖直状态,小艇搁置在支撑板31上,实现了不同尺寸的小艇的切换,配适性得到提高,不用准备两套支撑台,从而节约甲板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悬臂支架1中部向外突出形成油缸铰接台1a,液压油缸101的输出轴与铰接台1a铰接。液压油缸101工作时,能带动悬臂支架1倾斜,从而使悬臂支架1延伸出引航船外,并通过伸缩吊臂结构与工作艇之间实现吊装。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伸缩吊臂结构包括固定在悬臂支架1上并呈水平设置的外吊臂2,在外吊臂2上固定有直线驱动器3,所述的外吊臂2内活动连接有内吊臂4,直线驱动器3的输出轴连接内吊臂4,所述内吊臂4端部设有内吊臂滑轮组5,外吊臂2底部设有与内吊臂滑轮组5对应的外吊臂滑轮组6。直线驱动器3可以是气缸、油缸或丝杠丝套,优选为油缸或直线电机。当为丝杆丝套结构时,丝套连接内吊臂4,丝杆与丝套螺接,丝杆连接电机,通过丝杆转动带动丝套前后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器3固定在内吊臂4的侧壁上。优选方案,直线驱动器3的输出轴通过波纹管18与内吊臂4侧壁连接。通过波纹管18的过渡,使得直线驱动器3的输出轴与内吊臂4实现缓冲,当内吊臂4晃动时,可通过波纹管18吸收动能,对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减少影响,从而使直线驱动器3工作状态温度,也能延长直线驱动器3的使用寿命。
外吊臂2和内吊臂4可以是圆柱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外吊臂2和内吊臂4的横截面分别为矩形,矩形结构便于在内吊臂和外吊臂上安装其他部件,外吊臂2为中空结构,供内吊臂4进出用,在内吊臂4的外壁设有向内吊臂4内部凹陷的滑轨槽7,在外吊臂2内壁设有与滑轨槽7相对应的滚轮图中未示出,由于滚轮和滑轨槽的配合,是本领域技术的常规技术,本实施例也无殊,因此不做过多说明。
内吊臂4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滑轨槽7,且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滑轨槽7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由于内吊臂为矩形结构,因此有两组相对置的侧壁,每一组侧壁上的滑轨槽7数量相同,形成对称设置,优选方案是,每个侧壁上设置两条沿内吊臂4中心线对称的滑轨槽7,这样在内吊臂4伸缩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滑动顺畅。
内吊臂滑轮组5包括设置在内吊臂4端部下表面的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所述的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内转动连接有内吊臂定滑轮9。
优选方案,内吊臂滑轮组5还包括固定在内吊臂4端部下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连接耳10,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连接耳10中并与连接耳10转动连接。这样,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就能沿连接耳10摆动,这是因此在吊装工作艇时,由于风浪或者浪涌,工作艇会发生晃动,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及时发生偏转,与工作艇晃动配合,避免吊装用缆绳与内吊臂定滑轮9脱离。
外吊臂滑轮组6包括固定在外吊臂2下表面的第一外吊臂滑轮支撑架11和固定在悬臂支架1侧壁上的第二外吊臂滑轮支撑架12,第一外吊臂滑轮支撑架11和第二外吊臂滑轮支撑架12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所述的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且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呈水平设置,内吊臂定滑轮9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的滑槽高度分别与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的滑槽高度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作为过渡轮,是因为内吊臂定滑轮9会随着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晃动,如果直接用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连接,两者极易发生脱离,而采用水平设置的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内吊臂定滑轮9的晃动对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基本不构成脱离的影响,因此整个滑轮组结构可以正常运行。
当内吊臂滑轮支撑架8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垂直时,也即内吊臂定滑轮9、处于静止状态时,内吊臂定滑轮9、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和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所处的平面分别相互垂直。
悬臂支架1底部设有卷扬机15,卷扬机15上的缆绳16依次穿设过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和内吊臂定滑轮9,缆绳16端部设有吊钩17。
优选方案,在机座100上还设有液压马达102,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辅助滑轮103,从卷扬机15出来的缆绳16先绕过辅助滑轮103后再依次穿设过第二外吊臂定滑轮14、第一外吊臂定滑轮13和内吊臂定滑轮9。这种设置,是为了降低卷扬机15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10所示,液压油缸101工作,使悬臂支架1倾斜并延伸出引航船船舷外,对应工作艇,根据不同尺寸的工作艇,直线驱动器3驱动内吊臂4前进或后退,使吊钩17位置与工作艇上的吊环位置对应,用吊钩17及缆绳16,将工作艇吊住,卷扬机15工作,带动缆绳16收紧,工作艇上升,内吊臂定滑轮9自动偏转,调整角度使内吊臂定滑轮9与吊钩17之间的缆绳呈直线状。
如图11所示,液压油缸101拉回,带动悬臂支架1呈竖直状态,将工作艇拉回到第一固定支撑台21、第一可翻转支撑台22、第二可翻转支撑台23和第二固定支撑台24上方,根据不同的工作艇长度,选择合适的支撑台,卷扬机15工作,将工作艇放置到支撑台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