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SAT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sat救生衣。
背景技术:
为在海难中得以生存,救生衣是必备之物。传统观念认为,救生衣能够提供足够的浮力就能实现救生的目的,但是,海水温度过低是造成落水者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因为在同等温度下,人体浸没在水中热量散失的速度是在空气中的26倍。在无隔热防护的情况下,当落水者浸泡在温度较低的海水中时,温差会使热量迅速流失,出现体温过低的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海难中,80%的落水者都是在穿着救生衣的情况下被冻死的。在水温为0℃左右的海水中,落水者最多只能存活0.25h。
现有市面上的救生衣采用气体隔绝、保温内胆、发热材料、电热方式实现保温或供热功能。在具备保温或供热能力的救生衣中,气体隔绝与保温内胆设计仅仅增加了人体与海水间的热阻,不能给人体供热。而发热材料与电热方式的设计是通过化学放热反应或利用原电池装置产生电流加热电极片对人体供热,供热材料损耗量大,供热芯材替换麻烦,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sat救生衣,通过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热源热能,为人体充分供热,延长有效救援时间,同时该救生衣储热及使用方便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sat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所述救生衣本体包括封装袋、漂浮层、保温层、相变储能层,所述封装袋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封装袋上设置有第一水密拉链,所述相变储能层包括相变储能单元,所述相变储能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相变储能单元包括密封袋,所述密封袋中设置有sat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变储能层设置在所述救生衣本体内侧,所述漂浮层设置在所述救生衣本体外侧,所述漂浮层包括第一漂浮层及第二漂浮层,所述第一漂浮层及第二漂浮层之间形成有封闭式结构,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封闭式机构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变储能单元中设置有多孔支架,所述sat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设置在所述多孔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孔支架采用材料为海绵、气凝胶毡之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救生衣本体上设置有备用袋,所述备用袋包括隔热腔体及第二水密拉链,所述备用袋中设置有相变储能单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备用袋设置在所述救生衣本体的正面衣摆处,所述备用袋至少设置两个,各所述备用袋均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救生衣本体外侧贴设有若干反光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变储能单元的蓄热热源为船舶余热、空调余热系统、电加热、太阳能之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设置的相变储能层为落水者提供热量,延长落水者在水中的有效救援时间,同时将相变储能单元通过第一水密拉链设置在封装袋中,从而方便相变储能单元的装填,提高救生衣使用的便捷性,且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水密拉链直接更换吸热完成的相变储能单元,大大扩大救生衣在紧急情况下的适用范围;
2、将相变储能层设置在救生衣本体内侧,有助于相变储能材料与落水者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减少交换热量损失,将保温层设置在第一漂浮层与第二漂浮层之间减少相变储能层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损失,达到保温效果,延长救生衣为落水者提供热量的时间;
3、利用设置的多孔支架,将sat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设置在多孔支架上,有助于保证相变储能材料与外界热量交换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增强吸热能力,减少相变材料储能时间,保证相变储能材料吸热在吸热软化后不会堆积在一起;
4、利用设置的备用袋存储相变储能单元,使落水者在水中直接更换救生衣中的相变储能单元,进步延长救生衣在水中的保温时间,延长落水者的有效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孔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救生衣本体体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救生衣本体;20、封装袋;21、第一水密拉链;30、漂浮层;31、第一漂浮层;32、第二漂浮层;40、保温层;50、相变储能层;51、相变储能单元;52、密封袋;53、多孔支架;60、备用袋;61、第二水密拉链;70、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sat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0,救生衣本体10包括封装袋20、漂浮层30、保温层40、相变储能层50。封装袋20设置有若干个,封装袋20具体设置数量根据救生衣的实际尺寸进行设置。封装袋20靠近救生衣领口一侧压粘设置有第一水密封拉链。漂浮层30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环氧树脂泡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保温层40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岩棉玻璃布缝板、a级硅藻土制品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变储能层50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0内侧,漂浮层30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0外侧。漂浮层30包括第一漂浮层31和第二漂浮层32,第一漂浮层31与第二漂浮之间形成封闭式结构,保温层40设置在封闭式结构中。将相变储能层50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0内侧,有助于相变储能材料与落水者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减少交换热量损失,将保温层40设置在第一漂浮层31与第二漂浮层32之间减少相变储能层50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损失,达到保温效果,延长救生衣为落水者提供热量的时间。
相变储能层50包括相变储能单元51。相变储能单元51包括密封袋52,密封袋52中设置有sat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设置的相变储能层50为落水者提供热量,延长落水者在水中的有效救援时间。救生衣在装填相变储能单元51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直接打开第一水密拉链21将相变储能材料装填在封装袋20中,装填快捷方便。此外在紧急使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吸热完成的相变储能单元51替换待吸热的相变储能单元51,从而大大提高救生衣紧急情况下的适用性。
救生衣在未使用条件下,放置在热源处进行蓄热储能。蓄热热源为船舶余热、空调系统余热、电加热、太阳能之一。救生衣蓄热材料热源的便于寻找,进一步提高救生衣的使用便捷性。
相变储能单元51中设置有多孔支架53,sat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粘设在多孔支架53上。多孔支架53采用材料为海绵、气凝胶毡之一。有助于保证相变储能材料与外界热量交换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增强吸热能力,减少相变材料储能时间,保证相变储能材料吸热在吸热软化后不会堆积在一起。
救生衣本体10外侧上缝合有备用袋60,备用袋60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0的正面衣摆处,备用袋60至少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备用袋60设置有两个,两备用袋60对称设置。将备用袋60设置在救生一本体的衣摆处,便于穿戴者直接拿取备用袋60中放置的物资。备用袋60靠近救生衣领口一侧压粘设置有第二水密拉链61。备用袋60内侧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形成隔热腔体,隔热材料优选为纳基隔热软毡。实际使用中,备用袋60中可装填备用的相变储能单元51,使落水者在水中直接更换救生衣中的相变储能单元51,进步延长救生衣在水中的保温时间,延长落水者的有效救援时间。
救生衣本体10外侧上贴合有若干反光条70,通过设置的反光条70减小海上救援队的搜救难度,提高落水者的安全性。
救生衣在未使用时,直接将其放置于余热集热柜中,利用船舶上的余热对sat相变储能材料进行储存能量。待发生海难时,取出使用,提高救生衣的使用便捷性。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