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翻游泳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翻游泳圈。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在熟悉水性或游泳时,使用的大多是圆形游泳圈,或者是少量的心形或卡通造型的游泳圈。这类游泳圈在人们的身体与游泳圈体垂直时还能起到漂浮作用,一但人们玩耍身体倾斜时,就很容易造成倾翻。人们头朝下翻入水中,从而对人们会造成极大的危险和伤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防翻游泳圈,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翻游泳圈,包括:
第一圈体,所述第一圈体上设置有第一气门阀;
第二圈体,所述第二圈体上设置有第二气门阀,所述第二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圈体外,并通过多个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圈体连接,所述第二圈体内设置有第三圈体,所述第二圈体设置有第三气门阀,并且所述第三气门阀穿过所述第二圈体延伸至与所述第三圈体连通。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圈体,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连接有肩带。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防坠兜,所述防坠兜设置在所述第一圈体内,所述防坠兜上设置有两个用于腿部穿过的通孔,所述防坠兜为橡胶材质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中间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c型圈、第二c型圈以及连接筒,所述第一c型圈套在所述第一圈体上,所述第二c型圈套在所述第二圈体上,所述连接筒设置在所述第一c型圈与所述第二c型圈之间,所述第一c型圈上设置有第四气门阀,所述连接筒由多个第一单元气囊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所述第一单元气囊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充气褶皱。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c型圈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魔术贴,所述第二c型圈的两个端部也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魔术贴。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遮阳部,所述遮阳部包括遮阳充气顶和多个遮阳充气柱,所述第一c型圈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遮阳充气柱的上端与所述遮阳充气顶连通,并且所述遮阳充气顶上设置有第五气门阀,所述遮阳充气柱的下端插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凹槽为凸型凹槽,所述遮阳充气柱的下端呈凸型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遮阳充气柱由多个第二单元气囊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所述第二单元气囊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充气褶皱。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主要包括第一圈体、第二圈体、第三圈体,第二圈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圈体,所以第二圈体相当于在外部拖着第一圈体,避免了第一圈体发生倾斜,造成倾翻,增加了用户的安全;第二圈体内设计了第三圈体,即使第二圈体发生损坏泄漏,还有第三圈体继续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发生倾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中遮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中第一单元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中遮阳充气柱与第一c型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翻游泳圈中第二单元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翻游泳圈,包括:
第一圈体1,所述第一圈体1上设置有第一气门阀2;
第二圈体7,所述第二圈体7上设置有第二气门阀8,所述第二圈体7设置在所述第一圈体1外,并通过多个中间部9与所述第一圈体1连接,所述第二圈体7内设置有第三圈体10,所述第二圈体7设置有第三气门阀11,并且所述第三气门阀11穿过所述第二圈体7延伸至与所述第三圈体10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翻游泳圈前,由操作人员使用打气筒对第一气门阀2、第二气门阀8以及第三气门阀11进行打气,使得第一圈体1、第二圈体7第三圈体10内充满空气,用户再进入到第一圈体1内;由于第二圈体7的直径大于第一圈体1,所以第二圈体7相当于在外部拖着第一圈体1,即使用户的身体发生倾斜,用户会被第二圈体7拖住的,这样就避免了第一圈体1发生倾斜,造成倾翻,增加了用户的安全;再者,第二圈体7内设计了第三圈体10,即使第二圈体7发生损坏泄漏,还有第三圈体10继续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发生倾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翻游泳圈,主要包括第一圈体1、第二圈体7、第三圈体10,第二圈体7的直径大于第一圈体1,所以第二圈体7相当于在外部拖着第一圈体1,避免了第一圈体1发生倾斜,造成倾翻,增加了用户的安全;第二圈体7内设计了第三圈体10,即使第二圈体7发生损坏泄漏,还有第三圈体10继续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发生倾翻。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设置在所述第一圈体1,两个所述连接环3之间连接有肩带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用户更好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翻游泳圈,在第一圈体1上设计了多个连接环3,两个连接环3之间连接有肩带4,肩带4的长度可以调节,所以用户可以将肩带4挎在肩膀上,这样使得本防翻游泳圈更好地贴合用户,便于用户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连接环3和肩带4,使得本防翻游泳圈更好地贴合用户,便于用户使用。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坠兜5,所述防坠兜5设置在所述第一圈体1内,所述防坠兜5上设置有两个用于腿部穿过的通孔6,所述防坠兜5为橡胶材质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圈体1内设计了防坠兜5,主要是为了方便儿童使用本防翻游泳圈,儿童在使用时,腿部穿过通孔6后被防坠兜5拖着,避免儿童从第一圈体1内脱离坠落到水中;防坠兜5为橡胶材质的,成本低且耐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防坠兜5,防坠兜5适合儿童使用,避免儿童从第一圈体1内脱离坠落到水中,增加了安全性。
如图3、图4所述,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9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以及连接筒93,所述第一c型圈91套在所述第一圈体1上,所述第二c型圈92套在所述第二圈体7上,所述连接筒93设置在所述第一c型圈91与所述第二c型圈92之间,所述第一c型圈91上设置有第四气门阀,所述连接筒93由多个第一单元气囊94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所述第一单元气囊9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充气褶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中间部9被设置了4个,中间部9也是可以充气的,具体包括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以及连接筒93,连接筒93上设置有第四气门阀,操作人员使用打气筒对第四气门阀进行打气,将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以及连接筒93充气,第一c型圈91套在第一圈体1上,第二c型圈92套在第二圈体7上,这样中间部9连接着第一圈体1和第二圈体7,进一步地使得游泳圈本体100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不容易发生倾斜;其中,连接筒93由多个第一单元气囊94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第一单元气囊9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充气褶皱,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多充入一些空气,多个第一充气褶皱相互展开,以增加连接筒93的长度,这样使得整个中间部9内可以充入更多的空气,浮力效果也越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中间部9的具体结构,该中间部9包括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以及连接筒93,进一步地使得游泳圈本体100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不容易发生倾斜;连接筒93由多个第一单元气囊94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第一单元气囊9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充气褶皱,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多充入一些空气,以增加连接筒93的长度,这样使得整个中间部9内可以充入更多的空气,浮力效果也越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型圈9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魔术贴95,所述第二c型圈92的两个端部也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魔术贴9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增加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的稳定,第一c型圈91套在第一圈体1上后,使用魔术贴95将两个端部连接起来;第二c型圈92套在第二圈体7上,使用魔术贴95将两个端部连接起来;这样中间部9稳定的连接在第一圈体1和第二圈体7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使用魔术贴95固定住了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魔术贴9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不会被水影响其粘接性能,进而增加了第一c型圈91、第二c型圈92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遮阳部12,所述遮阳部12包括遮阳充气顶13和多个遮阳充气柱14,所述第一c型圈9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96,所述遮阳充气柱14的上端与所述遮阳充气顶13连通,并且所述遮阳充气顶13上设置有第五气门阀,所述遮阳充气柱14的下端插接在所述凹槽96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用户在露天使用游泳圈本体100时,为了避免阳光晒伤用户,所以本实施例中配设了遮阳部12,具体地,遮阳部12包括遮阳充气顶13和多个遮阳充气柱14,操作人员使用打气筒对第五气门阀进行打气,将遮阳充气顶13和多个遮阳充气柱14充气起来,遮阳充气柱14设计为4个,与第一c型圈91正好对应起来,增加了遮阳部12的稳定性,遮阳充气柱14的下端安装在第一c型圈91的上端的凹槽96内,这样,遮阳部12将用户遮挡起来,避免了阳光将用户晒伤。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遮阳部12的具体结构,遮阳部12包括遮阳充气顶13和多个遮阳充气柱14,遮阳部12将用户遮挡起来,避免了阳光将用户晒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96为凸型凹槽,所述遮阳充气柱14的下端呈凸型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使得遮阳充气柱14较好地连接在第一c型圈91上,将凹槽96设计成凸型凹槽,并且遮阳充气柱14的下端也呈凸型的,这样遮阳充气柱14就被卡在了第一c型圈91内且被牢固的连接起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将凹槽96为凸型凹槽,遮阳充气柱14的下端呈凸型的,使得遮阳充气柱14就被卡在了第一c型圈91内且被牢固的连接起来。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充气柱14由多个第二单元气囊15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所述第二单元气囊1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充气褶皱1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方便调节遮阳部12的高度,将遮阳充气柱14设计成多个第二单元气囊15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第二单元气囊1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充气褶皱16,这样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对遮阳部12进行充气;个头高的用户,操作人员可以多充气,使得多个第二充气褶皱16之间相互展开,这样遮阳充气柱14的高度就大些;个头小的用户,操作人员可以少充气,使得多个第二充气褶皱16之间相互靠近起来,这样遮阳充气柱14的高度就小些,使得遮阳充气柱14在充气起来的高度适合用户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遮阳充气柱14的具体结构,遮阳充气柱14由多个第二单元气囊15相互连通而成的,并且所述第二单元气囊1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充气褶皱16,使得遮阳充气柱14在充气起来的高度适合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