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无链条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2021-02-08 07:02:06|266|起点商标网
一种无链条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链条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多为链条驱动结构,通过人踩踏脚踏板旋转提供动力以驱动自行车行进,形式十分单一,且链条式自行车也具有链条容易脱落和脱落后的链条不易安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链条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链条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两根第一曲杆、两根第二曲杆、两个脚蹬和后轮,所述车架本体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后轮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后端,所述第一曲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曲杆的下端转动安装对应的所述脚蹬,还包括两个固定架、驱动单元、第一转轴和传动单元,所述固定架为圆盘结构,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同轴设置在所述后轮的两侧,并均与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沿左右方向并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后轮设置,其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曲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且其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对应端转动连接,并可绕其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部做往复运动,两根所述第一曲杆均与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后轮内同轴设有环形齿圈,所述环形齿圈的第二齿条均朝向所述后轮的圆心设置,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两个固定架内,其分别与所述环形齿圈和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杆可驱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传动单元转动,进而通过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所述环形齿圈和所述后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挡板、第一轴承,棘轮、齿轮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曲杆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架间具有间隙,所述挡板为弧形结构,两个所述挡板对应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曲杆靠近所述固定架一侧的下部,并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曲杆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圆心朝向对应所述第一曲杆的上端设置;

所述第一轴承为圆柱体结构,其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挡板的内侧设有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轴承,多个所述第一轴承均与对应的所述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杆可带动对应的弧形挡板和多个第一轴承绕其上端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转轴沿左右方向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架设置,其两端均同轴设有所述棘轮,且两个所述棘轮均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棘轮上同轴套设有多个所述齿轮,多个所述齿轮分别沿对应所述棘轮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并均与对应的所述棘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轴承均可移动至与多个所述齿轮上任一第一齿条啮合,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两个轴承盘和多个第二滚珠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盘均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外,并分别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轴承盘均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盘之间,并分别沿所述轴承盘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两个所述轴承盘的边沿处,多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均与两个所述轴承盘的盘面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可带动两个所述轴承盘和多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绕其周向转动,至任一所述第二滚珠轴承靠近或远离所述环形齿圈上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齿条,并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后端设有两个车后夹,所述车后夹均为弧形结构,两个所述车后夹左右间隔设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后轮均设置在两个所述车后夹之间,两个所述车后夹的圆心均与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架靠近对应侧所述车后夹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车后夹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齿圈的两侧分别同轴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环形齿圈的对应侧和所述后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外周与所述挡圈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内设有多个圆柱轴承,所述圆柱轴承沿左右方向设置,其靠近所述环形齿圈的一端均与所述环形齿圈的对应侧壁固定连接,其远离所述环形齿圈的一端均伸出所述环形通道外,多个所述圆柱轴承分别沿所述环形通道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轴承设有四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滑套和两个扭簧,两个所述滑套和两个所述扭簧均分别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并位于对应侧所述第一曲杆上端与转轴的连接部和对应侧的固定架之间,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与对应的所述滑套之间,其一个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滑套固定连接,其另一个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曲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链条自行车,其摒弃了采用链条传动的驱动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链条容易脱落和脱落后的链条不易安装等问题,具有实用性强和便利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链条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链条自行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链条自行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链条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两根第一曲杆20、两根第二曲杆21、两个脚蹬22、后轮30、两个车后夹31、两个固定架32、驱动单元、传动单元和第一转轴50,其中,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管10、手把11、前叉12、前轮13、上管体14、下管体15和座垫16,所述前管10的上端与手把1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前叉12转动连接,所述前轮13滚动连接在所述前叉12的下端,所述上管体14和所述下管体15分别上下间隔的分布在所述前管10的一侧,其前端均与所述前管10固定连接,其后端均向下倾斜,所述上管体14和所述下管体15之间设有连接管17,所述车后夹31均为弧形结构,两个所述车后夹31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上管体14和所述下管体15的后端,并均与所述上管体14和所述下管体1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轮30设置在两个所述车后夹31之间,两个所述车后夹31的圆心均与两个所述固定架32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轮30内同轴设有环形齿圈40,所述环形齿圈40的第二齿条均朝向所述后轮30的圆心设置,其外周与所述后轮3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2为圆盘结构,两个所述固定架32分别同轴设置在所述后轮30的两侧,所述固定架32靠近对应侧所述车后夹31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车后夹3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0沿左右方向设置,其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架32并与两个所述固定架32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曲杆20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50的对应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曲杆20靠近所述固定架32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架32间具有间隙,其下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曲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曲杆21的下端转动安装对应的所述脚蹬22,所述驱动单元与两根所述第一曲杆20传动连接,其包括两个挡板60、第一轴承61,棘轮62和齿轮63,所述挡板60为弧形结构,两个所述挡板60对应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曲杆20靠近所述固定架32一侧的下部,并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曲杆20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0的圆心朝向对应所述第一曲杆20的上端设置,第一轴承61为圆柱体结构,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挡板60的内侧(这里的内侧指的是挡板60直径较小的一侧)设有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轴承61,多个所述第一轴承61靠近所述固定件32的一端均通过固定座611与对应的所述挡板60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杆20可带动对应的所述挡板60和多个第一轴承61绕其上端往复移动,两个所述固定架32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以形成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同轴并转动设有第二转轴64,所述第二转轴64的两端分别伸出对应的第一通孔外,所述第二转轴64的两端均同轴设有所述棘轮62,两个所述棘轮62均与所述第二转轴64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棘轮62上同轴套设有多个所述齿轮63,多个所述齿轮63分别沿对应所述棘轮62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并均与对应的所述棘轮6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轴承61均可移动至与多个所述齿轮63上任一第一齿条啮合,并可带动对应的多个所述齿轮63和第二转轴64转动,所述传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64和所述环形齿圈40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二转轴64转动时,可通过传动单元带动所述环形齿圈40和所述后轮3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前管10、手把11、前叉12、前轮13、上管体14、下管体15、座垫16、第一曲杆20、第二曲杆21和脚蹬22均为现有技术,前管10与手把11、前叉12、上管体14和下管体15的连接结构,前叉12和前轮13的连接结构,座垫16与上管体14的连接结构,以及第一曲杆20、第二曲杆21和脚蹬22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对此,本实用新型对其具有连接原理不再进行赘述。而在上管体14和下管体15之间设有连接管17,可提高车体结构的稳固性。上管体14和下管体15的后端均设有竖直贯穿其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后轮30嵌入两个所述第一通槽内,且其外周与两个所述第一通槽的底壁间具有间隙,以保证后轮30的正常转动。车后夹31与对应侧的固定架32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螺栓的固定方式具有拆装方便、实施成本低和固定效果好等优点。为了减轻车身的重量以及减小风阻,所述固定架32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321和第二缺口322。且为了方便固定架32的安装,两个固定架32之间设有连接板323,以将两个固定架32进行连接固定。安装通道内同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第二转轴64同轴设置在第一滚珠轴承内,滚珠轴承可降低第二转轴64与安装通道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每个所述棘轮62上设有3个齿轮63。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两个固定架32之间,其包括两个轴承盘70和多个第二滚珠轴承71,两个所述轴承盘70均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64外,并分别沿所述第二转轴64的轴向间隔分布,并均与所述第二转轴64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1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盘70之间,并分别沿所述轴承盘7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两个所述轴承盘70的边沿处,多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1均通过第三转轴与两个所述轴承盘70的盘面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4可带动两个所述轴承盘70和多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1绕其周向转动,至任一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1靠近或远离所述环形齿圈40上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齿条,并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轴承盘70的中部同轴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转轴64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并与两个第二通孔固定连接。为了降低轴承盘70的重量,其上设有多个第三缺口72和多个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设置在轴承盘70的盘面边沿,并分别沿轴承盘7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当第二转轴64转动时,第二转动带动轴承盘70和多个第二滚珠轴承71转动,至多个第二滚珠轴承71一一靠近环形齿圈40上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齿条,并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齿条啮合,并通过同步带动对应的第二齿条移动,进而实现带动后轮30移动前进。

在上述实施中,所述环形齿圈40的两侧分别同轴设有挡圈80,所述挡圈80与所述环形齿圈40的对应侧和所述后轮3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2的外周与所述挡圈80之间形成环形通道81,所述环形通道81内设有多个圆柱轴承82,所述圆柱轴承82沿左右方向设置,其靠近所述环形齿圈40的一端均与所述环形齿圈40的对应侧壁固定连接,其远离所述环形齿圈40的一端均伸出所述环形通道81外,多个所述圆柱轴承82分别沿所述环形通道8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环形齿轮63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多个圆柱轴承82沿环形通道81移动,所述圆柱轴承82设有4个,而在实际应用中可对应的增加圆柱轴承82的数量。圆柱轴承82的作用是,当自行车车轮转动时候,环形齿圈40、挡圈80、后轮30组成的一体机构能够与固定架32有相对的转动。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架固定不动的状态下,后轮能够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50的两端均同轴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一个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曲杆20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对扭簧的防护作用,在第一转轴50同轴套设有滑套90,滑套90设置在对应侧第一曲杆20上端与转轴的连接部和对应侧的固定架32之间,两个扭簧套设在第一转轴50的对应端处,并设置在对应的滑套90内,所述扭簧的一个连接臂与对应的滑套90固定连接,其另一个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曲杆20固定连接。扭簧用于实现对第一曲杆20的复位,可起到省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无链条自行车的驱动原理为:人在踩蹬脚蹬22时,脚蹬22带动第二曲杆21和第一曲杆20绕第一曲杆20的上端往复移动,同时,第一曲杆20带动对应的挡板60和多个第一轴承61同步移动,多个第一轴承61在移动过程中,可带动与其啮合的多个齿轮63转动,进而带动棘轮62和第二转轴64转动,此时,第二转轴64带动两个轴承盘70和多个第二滚珠轴承71转动,至第二滚珠轴承71依次嵌入与其对应的第一弧形凹槽内,以带动环形齿圈40移动,进而带动后轮30移动前进。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