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尾部空气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类型的用于车辆的尾部空气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变型中已知用于车辆的附加部件,特别是空气引导元件或扰流板,其改善了车辆周围的流动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此外,已知用于车辆的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的相应的空气引导装置,其中调控装置使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在第一端位置和第二端位置之间运动。
从de19902289a1中已知这种类型的具有可移动地安装的空气引导元件的空气引导装置。在此,空气引导元件可以在第一端位置和第二端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端位置中,空气引导元件布置在车辆轮廓内。在第二端位置中,空气引导元件伸出超过车辆轮廓。空气引导元件具有在第一端位置中形成重叠层的材料。在过渡到第二端位置的过程中,可以取消重叠层,以有利于各层的拉伸顺序。
从de102015008474a1已知一种空气引导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该空气引导元件布置在车辆的后窗玻璃的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可以借助于至少一个致动器沿着引导件移动,其中当沿着所述引导件移动时,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的长度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是可改变的。
从de102008036283a1中已知一种尾部空气引导装置,该尾部空气引导装置在具有后窗的后盖板上布置在顶盖后边缘上。空气引导装置的上部入流面在前方车顶上侧的延长部分中延伸且空气引导装置突出于后窗玻璃的上边缘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尾部空气引导装置,其减少了对向后视线的妨碍。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尾部空气引导装置来解决。在从属专利权利要求中给出了具有本发明的合适的改进方案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为了提供一种减少对向后视线的妨碍、用于车辆的尾部空气引导装置,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被安装成能够在第一端位置/端部位置和第二端位置之间枢转,其中,与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联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在第二端位置中跨接在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与车身元件之间的间隙。
在下文中,空气引导元件被理解为是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部件,其将空气流的在车尾的扰流边缘向后移位,由此可以减小车辆后方的凝滞区域(totwassergebiet)。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尤其可以用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具有类似轮廓的机动车上。例如,这些车辆可以具有两厢后盖。
有利地,可以通过调控装置使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枢转。在这种情况下,枢转轴线可以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并且调控装置可以使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在车辆纵向-车辆竖向的平面中移动。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从第一端位置到第二端位置的枢转运动以及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跨接间隙,空气流的在车尾的扰流边缘可以在需要时毫不费力地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移位,由此可以有利地缩小在车辆后方的凝滞区域。由于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联接到第一空气引导元件,所以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可以由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驱动。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在第一端位置中可以有利地释放通过后窗看向后方的视线。在第二端位置中,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可以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并由此减少燃料消耗和/或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另外,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的和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的第一端位置可以对应于对车辆的视觉外观有积极影响的位置。第二端位置例如可以有利地在达到预定的速度范围时被采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在第一端位置中能够抵靠在车身元件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能够被布置在收纳架中。在此,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可以与车身元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连接。由于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在第一端位置中抵靠在车身元件上并且可以适配于车身元件,所以车辆的外观和向后方的视线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很小或完全不受负面影响。在第二端位置中,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可以有利地枢转离开车身元件,以便改善车辆的空气环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收纳架能够布置在车身元件内或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内。由此可以有利地在第一端位置中实现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的与车辆模型匹配的灵活存储。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车身元件能够被构造为后盖板,其中,在第一端位置中,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的第一上部迎流面延长顶盖元件的上侧和后盖板的上部区域。由此,被引导经过顶盖的空气流的扰流边缘可以有利地在第一端位置中被向后移位。此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伸出超过了后窗的狭窄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二端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的第一上部迎流面和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的第二上部迎流面能够延长顶盖元件的上侧和后盖板的上部区域。由此可以有利地在第二端位置中使被引导经过顶盖的气流的扰流边缘进一步向后移位,以便进一步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在此,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比在第一端位置中伸出超过了后窗的更大区域。由于优选在高速时采用第二端位置,因此在低速时,例如在停车时或在倒车时或在城市交通繁忙时,向后方的视线有利地仅小幅地受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限制。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的第一上部迎流面能够被布置为与顶盖元件的上侧以及与后盖板的上部区域齐平。通过齐平的布置,可以在两个端位置上实现顶盖在视觉上的吸引人的连贯线条。另外,通过这种齐平的布置可以有利地部分或完全防止在后部区域中产生在空气动力学上不利的涡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能够与至少两个在车辆侧的支承构件联接。至少两个在车辆侧的支承构件在此可以布置在彼此对置的车辆侧面上并且使得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能够围绕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在两个支承构件之间的枢转轴线枢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备选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能够与至少一个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的杆联接。在此,该杆可以有利地是多活节铰链的元件。例如,至少一个杆的第一端部区域可以安装在车辆侧,并且至少一个杆的第二端部区域可以安装在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上。通过枢转所述至少一个杆,可以有利地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在第一端位置和第二端位置之间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可以构造为具有l形轮廓的弓架(bügel)。弓架可以包括两个端部区域,在两个端部区域之间布置有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中间部分。端部区域可以有利地联接到在车辆侧的支承构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能够被构造为柔性的材料幅。例如,柔性材料幅可以由敞篷车篷盖材料构成。在第一端位置中,柔性材料幅可以有利地简单地放置在收纳架中。例如,柔性材料幅可以固定到布置在收纳架中的卷绕辊上并且被卷起。替代地,柔性材料幅可以具有专门布置的折缝,所述折缝借助于绳索可以导致柔性材料幅在收纳架中的期望的折叠。
上面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的组合,以及随后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的组合,不仅可以以分别给出的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以其他组合或单独地使用,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框架。因此,实施例也应被认为是本发明所包含和公开的,以及在附图中没有明确示出或说明的,然而可以通过单独的特征组合从已经阐述的实施例中得出和阐述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执行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组件或元件。附图示出:
图1示出了车辆尾部的示意性侧视图,连同处于第一端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图1中车辆尾部的示意性侧视图,连同处于第二端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
图3示出了车辆尾部的示意性侧视图,连同处于第一端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以及
图4示出了图3中车辆尾部的示意性侧视图,连同处于第二端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
具体实施方案
如从图1至图4可见,用于车辆的尾部空气引导装置20a、20b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其中调控装置30a、30b使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在第一端位置与延长车身元件18的第二端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被安装成能够在第一端位置和第二端位置之间枢转,其中与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联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在第二端位置中跨接了在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与车身元件18之间的间隙24。
从图1至4还可以看出,车辆尾部10a、10b包括具有上侧11.4的顶盖11,其中空气流在上侧11.4上被引导。另外,车辆尾部10a、10b包括后盖板14,后盖板包括后窗15。后窗15由在车辆竖直方向z上延伸的两个侧框架元件16在侧向限界。另外,车辆尾部10a、10b在每个车辆侧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尾灯19和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
从图1至4还可以看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分别包括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和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在备选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还具有其他空气引导元件。对于调控装置30a;30b仅示出了支承构件31a、34b、36b以及(如果存在的话)杆31b、32b。调控装置30a、30b也可以具有(未示出)的驱动器。
从图1和图3还可以看出,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在第一端位置中抵靠在车身元件18上。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在第一端位置中布置在未示出的收纳架中。在此,收纳架可布置在车身元件18内或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内。收纳架优选地布置在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内,以便节省车身上的安装空间。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的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在第一端位置中所抵靠的车身元件18被构造为后盖板14。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的第一上部迎流面21.2a、21.2b延长顶盖元件11.2的上侧11.4和后盖板18的上部区域,其中第一上部迎流面21.2a、21.2b布置为与顶盖元件11.2的上侧11.4以及后盖板18的上部区域齐平。由此使被引导经过顶盖11的气流的扰流边缘在第一端位置中向后移位。在此,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伸出超过后窗15的狭窄的上部边缘区域15.2。
从图1至4还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的示出的实施例的区别还在于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的形状。在图1和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构造为具有l形轮廓的弓架,该弓架具有两个端部区域21.4a。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在端部区域之间具有中间部分。在图3和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b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b构造为顶盖元件11.2的和后盖板18的突起部,并且具有v形横截面,其中其狭窄地端部区域指向后方,而宽的端部区域朝向顶盖元件11.2或后盖板18。
从图2和图4还可以看出,在第二端位置中,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跨接在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与车身元件18之间的间隙24。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的所示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连接到车身元件18并且连接到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当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从第一端位置枢转到第二端位置时,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至少部分地离开后盖板18。因为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连接至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因此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被随之拉动并从收纳架中移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构造为柔性材料幅。敞篷车篷材料可以优选地用作柔性材料幅,该柔性材料幅在收纳架中在未示出的卷绕辊上卷起。卷绕辊借助于弹簧装置被加载,使其收紧材料幅。
从图2和图4中还可以看出,在第二端位置,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的第一上部迎流面21.2a、21.2b和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的第二上部迎流面22.2延长顶盖元件11.2的上侧11.4和后盖板18的上部区域。由此使被引导经过顶盖11的气流的扰流边缘在第二端位置中比在第一端位置中更进一步向后移位。此外,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和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比在第一端位置中伸出超过了后窗15的更大的上部边缘区域15.2。在需要时,尤其在预定的速度下,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21b和第二空气引导元件22由调控装置30a、30b转移至第二端位置中或第一端位置中。
从图1和2中还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的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调控装置30a具有与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联接的两个在车辆侧的支承构件31a。两个支承构件31a中只有一个是可见的。两个支承构件31a分别布置在侧框架元件16上。枢轴轴线在两个支承构件31a之间沿车辆横向y延伸。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a的两个端部区域21.4a可以在相应的支承构件31a上枢转。
从图3和图4中还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b的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调控装置30b具有多活节铰链,该多活节铰链至少布置在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b的端部区域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多活节铰链相当于具有两个杆31b、32b和四个支承构件34b、36b的四活节铰链,其中第一杆31b在行进方向x上布置在第二杆32b前方。杆31b、32b的第一端部区域31.1b、32.1b分别在车辆侧支撑在相应的第一支承构件34b上,以及杆31b、32b的第二端部区域31.2b、32.2分别在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b上支撑在相应的第二支承构件36b上。通过杆31b、32b的枢转,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b在第一端位置和第二端位置之间移动。在此,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b的第一上部迎流面21.2b在第二端位置中也布置为与顶盖元件11.2的上侧11.4或后盖板18的上部区域齐平。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20a、20b的未示出的备选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引导元件21b仅可以联接至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的杆31b、32b。备选地或附加地,至少一个杆31b、32b可以构造为多部分的,其中彼此面对的两个端部区域通过活节彼此连接。
附图标记列表:
10a、10b车辆尾部
11顶盖
11.2顶盖元件
11.4上侧
14后盖板
15后窗
15.2上部边缘区域(被空气引导元件覆盖)
16侧框架元件
18车身元件
19尾灯
20a、20b空气引导装置
21a、21b第一空气引导元件
21.2a、21.2b第一上部迎流面
21.4a端部区域
22第二空气引导元件
22.2第二上部迎流面
24间隙
30a、30b调控装置
31a支承构件
31b第一杆
32b第二杆
31.1b、32.1b第一端部区域
31.2b、32.2b第二端部区域
34b第一支承构件
36b第二支承构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