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作为一种简单省力的运动机械,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
目前,现有技术的滑板车一般包括车身、连杆、把手以及座椅,连杆固定在车身上,座椅通过铰接件与连杆铰接,座椅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座椅水平放置时,人员可以坐在座椅上,此时把手插接在座椅前侧的安装孔上;座椅绕铰接件呈竖直时,此时把手插接在座椅后侧的安装孔上,以增加把手的使用高度,便于人员站立在车身上操控。
由于,座椅需要承受人员的重量,铰接件的材料以及强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会增加滑板车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铰接件的材料以及强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会增加滑板车的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车身、座椅以及把手,所述座椅与所述车身之间具有两种插接姿态,分别对应座椅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座椅与所述车身两者中,其中一者提供结合孔,另一者的至少局部插入该结合孔内;
在座椅前侧设有第一插接位,在座椅后侧设有第二插接位,第一状态下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位,第二状态下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接位。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座椅包括承载部以及与所述承载部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身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插接位处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连接部两者之间的衔接部位,所述第二插接位处于所述承载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座椅包括支撑杆以及面板,所述支撑杆具有折弯部位;
所述折弯部位的一侧作为所述连接部且与所述车身插接配合;
所述折弯部位的另一侧与所述面板的底面连接且该侧与所述面板作为所述承载部;
所述面板底面为开放结构或扣合有底壳。
可选的,所述折弯部位的夹角为120度~145度;
第一状态下所述把手与所述面板之间呈夹角设置,该夹角的角平分线与所述结合孔的中线指向相近。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位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面板、底壳或支撑杆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第一状态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互插接;
所述第二插接位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面板、底壳或支撑杆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第二状态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插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延伸至座椅的后侧,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位于座椅后侧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具有第一安装区与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为开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安装孔或为所述支撑杆自身的结构间隙;
所述第一固定件间接或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二固定件间接或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
可选的,所述座椅与所述车身之间在两种插接姿态转换时,所述座椅转动180度;
所述结合孔为一个或多个,且整体上为180度旋转对称,所述座椅转动180度时绕所述结合孔的对称中心。
可选的,所述车身包括踏板,安装于踏板前侧的前轮组、以及安装于踏板后侧的后轮组,所述前轮组与所述踏板之间设置有重力转向机构。
可选的,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以及第三锁紧单元;
第一状态下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单元锁紧于所述第一插接位;
第二状态下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第二锁紧单元锁紧于所述第二插接位;
所述座椅通过所述第三锁紧单元锁紧于所述车身;
各锁紧单元采用如下配置方式的至少一种:
被锁紧的两者中,其中一者带有活动销,另一者带有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销孔;
被锁紧的两者中,其中一者带有螺栓,另一者带有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螺孔。
本申请的一种滑板车,座椅与车身通过结合孔连接时,可简化滑板车的结构,更容易满足强度需求,相对于铰接方式,减低对转轴部位的材料以及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滑板车中座椅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滑板车中座椅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座椅省略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座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滑板车;10、车身;11、结合孔;12、踏板;13、前轮组;14、后轮组;15、重力转向机构;20、把手;21、握持部;22、把手连杆;30、座椅;31、第一插接位;311、第一固定件;32、第二插接位;321、第二固定件;33、承载部;34、连接部;35、支撑杆;351、折弯部位;352、第一安装区;353、第二安装区;36、面板;37、底壳;38、端盖;40、锁紧单元;50、解锁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滑板车100,包括车身10、座椅30以及把手20,座椅30与车身10之间具有两种插接姿态,分别对应座椅3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座椅30前侧设有第一插接位31,在座椅30后侧设有第二插接位32,第一状态下把手20连接于第一插接位31,第二状态下把手20连接于第二插接位32。
座椅30通过第一种插接姿态插接在车身10上时,座椅30处于的第一状态时,座椅30基本处于水平位置,可以供人员坐在该座椅30上,此时把手20连接于第一插接位31;
座椅30从车身10拔出后,然后通过第二种插接姿态插接在车身10上时,此时座椅30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下的座椅30基本处于竖直,此时把手20从第一插接位31拔出,插接在第二插接位32上,座椅30可以提高把手20的高度,以便于站立在车身10上的人员抓持把手20。
座椅30包括为了使人员舒适乘坐而成形的座椅面。座椅面仅在第一状态中具有这个技术功能;在第二状态中,座椅面不具有该技术功能。
其中,座椅30与车身10两者中,其中一者提供结合孔11,另一者的至少局部插入该结合孔11内。
座椅30与车身10通过结合孔11连接时,可简化滑板车100的结构,更容易满足强度需求,相对于铰接方式,减低对转轴部位的材料以及强度要求。
座椅30也可以利用过渡件与车身10连接,此时过渡件视为座椅30或车身10的一部分。
以下实施例均以结合孔11开设在车身10进行阐述,结合孔11开设在座椅30上同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座椅30与车身10之间在两种插接姿态之间转换时,座椅30转动180度;
结合孔11为一个或多个,且整体上为180度旋转对称,座椅30转动180度时绕结合孔11的对称中心。
如图2及图3所示,车身10包括踏板12,安装于踏板12前侧的前轮组13、以及安装于踏板12后侧的后轮组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轮组13中的前轮数量为两个,后轮组中后轮的数量为一个。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前轮的数量与后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其中,前轮组13与踏板12之间设置有重力转向机构15,重力转向机构15以便于滑板车100在运行的过程实现转弯的功能。
如图4所示,把手20包括握持部21以及与握持部21连接的把手连杆22,把手连杆22的一端与握持部21的中部位置连接,另一端能够分别与第一插接位31或第二插接位32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座椅30包括承载部33以及与承载部33相连接的连接部34,连接部34与车身10插接配合,第一插接位31处于承载部33与连接部34两者之间的衔接部位,第二插接位32处于承载部33远离连接部34的一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座椅30包括支撑杆35以及面板36,支撑杆35具有折弯部位351,结合孔11的数量与分布,与支撑杆35端部的形状相应,例如结合孔11为一个,相应的则支撑杆35为单杆结构,若支撑杆35为并排的双杆结构,则结合孔11为两个。
折弯部位351的一侧作为连接部34且与车身10插接配合;折弯部位351的另一侧与面板36的底面连接且该侧与面板36作为承载部33。
其中,把手连杆22以及支撑杆35均采用杆件制成,杆件为了降低重量以选用管件,但是不论是管件还是实心杆件,都是为了传递力矩,支撑车架,因此本文中的杆件并不严格限制空心或实心结构,根据其空间走向可以是直杆或局部弯曲,同理截面形状也并不严格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使支撑杆35与结合孔11的配合更加稳定,避免支撑杆35在结合孔11内发生自转,支撑杆35的截面形状呈椭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撑杆35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等非圆形状。
支撑杆35的数量为一根,且支撑杆3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支撑杆35设置有沿结合孔的中线延伸的限位槽,结合孔11的内壁凸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部。
其中,为了降低支撑杆35的加工难度,支撑杆35通过局部内陷构成限位槽。
进一步地,面板36底面为开放结构。当然,为了使座椅30更加美观,面板36底面扣合有底壳37,支撑杆35与座椅30的一端置于底壳37与面板36之间。底壳37至少遮蔽面板36底面的部分区域,或完全遮蔽,底壳37材质不限,可以作为单独部件或由面板36的至少一侧延伸形成。
另一实施例中,折弯部位351的夹角为120度~145度。折弯部位351的夹角过大时,座椅30在第一状态大致呈水平,会使座椅30在第二状态下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过大,从而影响人员操作把手20;
折弯部位351的夹角过小时,需要增加连接部34的长度,才能达到座椅30的使用高度的要求。
同时,连接部34与车身10之间的夹角为35度~60度。
优选地,连接部34与车身10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滑板车100的结构更加合理,座椅3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位置大致处与把手20处于第一状态的位置,第一状态下把手20与面板36之间呈夹角设置,该夹角的角平分线与结合孔11的中线指向相近。
具体地,该角平分线与结合孔11的中线之间夹角为0度~30度。
优选地,该角平分线与结合孔11的中线之间夹角为0度~15度。
最优选,该角平分线与结合孔11的中线之间夹角为0度。
考量上述各实施例的夹角时,可将夹角两侧的部件简化为直线,即该部件大致的长度方向,由于部件自身的结构可能会有多种变化,因此也可以简化为几何中心线、两端部连线等方式。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下把手20与面板36之间的夹角为70度~120度。例如第一状态下把手20与面板36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插接位31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11,第一固定件311与面板36、底壳37或支撑杆35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第一状态下把手20与第一固定件311相互插接。
第一固定件311为管状结构,把手20上的把手连杆22能够插接在第一固定件31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311也可以为杆状结构,把手20上的把手连杆22套结在第一固定件311上。
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插接位32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21,第二固定件321与面板36、底壳37或支撑杆35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第二状态下把手20与第二固定件321相互插接。
第二固定件321为管状结构,把手20上的把手连杆22能够插接在第二固定件32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321也可以为杆状结构,把手20上的把手连杆22套结在第二固定件321上。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座椅30的支撑强度,支撑杆35延伸至座椅30的后侧,第二固定件32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35位于座椅30后侧的一端。
另一实施例中,支撑杆35具有第一安装区352与第二安装区353,第一固定件311间接或直接安装于第一安装区352,第二固定件321间接或直接安装于第二安装区353。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第一固定件311与第二固定件321安装于支撑杆35,第一安装区352和第二安装区353为开设于支撑杆35的安装孔;
其中,第一安装区352为沿支撑杆35径向开设的安装孔,第二安装区353为沿支撑杆35轴向开设的安装孔。
第一固定件311与第二固定件321分别对应的插接在相应的安装孔内,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固定。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区352和第二安装区353为支撑杆35自身的结构间隙。支撑杆35可以通过自身分叉形成该结构间隙;或者支撑杆35的数量为多根时,各支撑杆35之间的间隙为该结构间隙。
第一固定件311与第二固定件321的外壁可分别具有与结构间隙两侧部件相配合的凸起或槽,进一步保证相对位置的稳定和连接强度。
另一实施例中,座椅30还包括端盖38,端盖38能够扣合在第一插接位31或第二插接位32上。把手连杆22插接在第一插接位31上时,端盖38扣合在第二插接位32;把手连杆22插接在第二插接位32上时,端盖38扣合在第二插接位32。
另一实施例中,滑板车100还包括多个锁紧单元40,相互插接的两部件之间通过相应的锁紧单元40保持相对位置,需要改变插接姿态时,相应解锁。
多个锁紧单元40例如包括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以及第三锁紧单元;
第一状态下把手20通过第一锁紧单元锁紧于第一插接位31;
第二状态下把手20通过第二锁紧单元锁紧于第二插接位32;
座椅30通过第三锁紧单元锁紧于车身10;
各锁紧单元40可独立配置,或共用某些结构,例如被锁紧的两者中,其中一者带有活动销,另一者带有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销孔;或被锁紧的两者中,其中一者带有螺栓,另一者带有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螺孔。
例如在车身10上,结合孔11的孔壁设有螺纹孔并穿设有螺栓,该螺栓与座椅30中的支撑杆35外壁相抵,以锁紧座椅30。
把手连杆22采用空心管,管壁开设避让孔,空心管内设有活动销以及驱动活动销伸出避让孔的弹簧,第一固定件311与第二固定件321两者均开设有与活动销配合的销孔,把手连杆22插入时,活动销卡入销孔,为了便于解锁在第一固定件311与第二固定件321上还滑动安装有解锁按钮50,解锁按钮50运动时将活动销推出销孔收纳回把手连杆22内,即可实现解锁。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