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每节客运列车车厢上都配有独立的水箱,以供乘客用水,每节车厢上都有独立的注水口。目前,现有的上水方式为列车进站停车后,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动上水,由上水工将放置在两条铁路线路中间的上水管与注水口对接,人工完成上水。只有保证每节车厢都配有一名上水工,才能最快完成上水工作。这种人工方式不仅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人工上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包括用于对上水管导向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末端设有用于驱动上水管末端出水口与车厢注水口对接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控制台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水管的末端设有用于与车厢注水口对接的注水接头,所述注水接头由升降机构驱动升降。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起升杆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注水接头相连,所述起升杆的中部通过铰轴与支撑管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起升杆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为能够被第一电磁铁吸附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于起升杆的自由端下方;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控制台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末端设有竖向的导向架,所述滑块相对导向架上下升降,所述注水接头设置于导向架内;所述导向架的外侧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设置于注水接头的两侧,所述起升杆的末端贯穿滑块延伸至第二电磁铁的下方、且能够被第二电磁铁吸附;所述注水接头外套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滑块与导向架的顶盖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控制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架为框架结构,所述导向架的上部及下部通过连接架与支撑管的末端相连;所述滑块设置于导向架两侧的立柱之间;所述起升杆为矩形框,所述起升杆的中部间隔与铰轴及滑块相连,所述起升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上水管设置于支撑管的内部,所述支撑管的末端设有伸缩节,所述伸缩节通过伸缩机构与支撑管相连;所述起升杆的中部通过铰轴与伸缩节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架设置于伸缩节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为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对称设置于支撑管的两侧,所述伸缩节与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相连,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台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管对上水管进行导向,利用支撑管末端的升降机构使上水管出水口与车厢注水口对接,完成车厢上水。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台即可控制升降机构的动作,无需人工拖拽上水管,安全可靠,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的半剖图;
图中:1-上水管,2-支撑管,3-车厢注水口,4-注水接头,5-第一电磁铁,6-起升杆,7-滑块,8-铰轴,9-导向架,10-第二电磁铁,11-弹簧,12-连接架,13-伸缩节,14-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包括用于对上水管1导向的支撑管2,所述支撑管2的末端设有用于驱动上水管1末端出水口与车厢注水口3对接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控制台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车厢上水对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工拖动上水管,借助支撑管对上水管进行导向,利用升降机构实现上水管出水口的升降,使上水管出水口与车厢注水口可靠对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上水工作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水管1的末端设有用于与车厢注水口3对接的注水接头4,所述注水接头4由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5、起升杆6和滑块7,所述滑块7与注水接头4相连,所述起升杆6的中部通过铰轴8与支撑管2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起升杆6的一端与滑块7连接、另一端为能够被第一电磁铁吸附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电磁铁5设置于起升杆6的自由端下方;所述第一电磁铁5与控制台电连接。当第一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可将起升杆的自由端吸下来,起升杆的另一端随之带动滑块上升,从而带动注水接头上升至与车厢注水口对接的高度。该结构应用平面四杆机构中的滑块四杆机构,注水接头可以沿直线运动,使对接更加准确。
为了进一步确保注水接头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管2的末端设有竖向的导向架9,所述滑块7相对导向架9上下升降,所述注水接头4设置于导向架9内;所述导向架9的外侧设有第二电磁铁10,所述第二电磁铁10与第一电磁铁5设置于注水接头4的两侧,所述起升杆6的末端贯穿滑块7延伸至第二电磁铁10的下方,且能够在第二电磁铁通电有磁性的情况下被第二电磁铁吸附;所述注水接头4外套弹簧11,所述弹簧11设置于滑块7与导向架9的顶盖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铁10与控制台电连接。当起升杆带动滑块及注水接头上升时,第二电磁铁通电可将起升杆的末端吸附在第二电磁铁的下方,避免注水接头下坠;当车厢注水完毕,第一电磁铁及第二电磁铁断电,在注水接头的重力作用下及弹簧回弹的作用下,注水接头下落脱离车厢注水口。
另外,为了避免注水接头脱出导向柱,可在导向柱的下端设有限位台,用于对注水接头限位。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架9为框架结构,所述导向架9的上部及下部通过连接架12与支撑管2的末端相连;所述滑块7设置于导向架9两侧的立柱之间;所述起升杆6为矩形框,所述起升杆6的中部间隔与铰轴8及滑块7相连,所述起升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铁5和第二电磁铁10相对应。利用起升杆两端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对应,借助第一电磁铁及第二电磁铁对起升杆两端的吸附,进而实现起升杆带动注水接头上升,完成注水接头与车厢注水口的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水管1设置于支撑管2的内部,所述支撑管2的末端设有伸缩节13,所述伸缩节13通过伸缩机构与支撑管2相连;所述起升杆6的中部通过铰轴8与伸缩节13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架9设置于伸缩节13的末端。其中,所述伸缩机构为两个电动推杆14,两个电动推杆14对称设置于支撑管2的两侧,所述伸缩节13与电动推杆14的推杆末端相连,所述电动推杆14与控制台电连接。通过控制台控制电动推杆的动作,达到伸缩节带动上水管自由伸缩的目的,实现上水管与车厢注水口间的距离微调,确保注水接头与车厢注水口准确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水工作过程如下:在闲置状态下,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未通电,注水接头在弹簧和重力的作用下降至最低点,在限位台的作用下,注水接头部分不会脱落。当列车停靠后,将支撑管内上水管的出水口接近车厢注水口位置,通过控制台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因与上方的起升杆距离较近先将其吸下来,随着起升杆这边的下降,另一侧抬升,带动注水接头上升,当快达到工作位置时,第二电磁铁便可将起升杆另一端吸住,达到锁定的目的,可以使注水接头与车厢注水口牢牢对接。注水完成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注水接头落下。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