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屏蔽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
背景技术: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或站台门。当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屏蔽门可自动开启和关闭,将行车空间与乘客候车空间做一个机械化的隔离,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由于高铁列车车型众多,不同车型的车门布置位置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现有固定开门位置的站台门难以适应高铁不同车型的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4176067a,名称为“适应所有列车车型的站台安全门”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站台安全门结构,通过将两组滑动门组件两两错位安装在同一根立柱上,门体结构包括滑动方向相反的左滑动门和右滑动门,列车到站停稳后,门体结构的左滑动门滑动后,与左边相邻的门体结构的右滑动门重叠;门体结构的右滑动门滑动后,与右边相邻门体结构的左滑动门重叠,实现适应不同车型停车车门位置。然而,这种技术方案中,由于左/右滑动的行程固定,且每个滑动门仅通过单向运动实现开门动作,该种方式对于车型的适应性实际上仍然存在局限,并不能根据不同车型调整开门位置,比如当列车停靠位置其车门刚好位于左/右滑动门重叠区域,则该方案无法实现对位开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旨在提供。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包括沿站台方向连续布设的若干活动门单元组,每个活动门单元组包括关闭状态时顺序排列的第一活动门、第二活动门、第三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
所述第一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布设于第一排,所述第二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布设于第二排;
所述第一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排底部且上下错层,所述第二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二排底部且上下错层;
所述第一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所在活动门单元组中央位置移动1个或2个活动门宽度;
所述第二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左侧或右侧移动1个活动门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空间位于站台地面层以下。
进一步地,第一排活动门下方的站台地面层开设有第一狭缝,第二排活动门下方的站台地面层开设有第二狭缝;
所述活动门门体下部均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末端设置有导向滑块;
所述第一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通过所述第一狭缝延伸至所述底部空间;所述底部空间还设置有与活动门导向滑块配合的第一导轨;
所述第二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通过所述第二狭缝延伸至所述底部空间;所述底部空间还设置有与活动门导向滑块配合的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导向滑块位于所述弯折部;位于站台侧一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站台侧弯折,位于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轨道侧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块为上部内凹式滑块,所述导轨为下部凸起式导轨,所述导轨上端固定于站台地面层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空间包括站台侧空间和轨道侧空间;站台侧一排的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站台侧空间靠近轨道一侧,其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板弯折部的末端。
进一步地,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轨道侧空间靠近轨道一侧,其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板竖直段末端。
进一步地,每樘所述活动门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活动门底部,其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连接的同步带,以及与同步带连接的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空间采用钢结构预埋构筑。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门体下部的所述导向板两端设置有可沿地面滚动的导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的高铁站台门采用前后错层活动门体设计,每4樘活动门为一个活动门单元组,每个活动门单元组内每樘活动门均能实现3个不同位置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单元组内的任意位置均可开门,能够满足高铁不同车型不同停车位置的站台门自适应需求。
2.本发明的每樘活动门均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一个活动门单元组内的前排活动门的驱动装置上下错位,且后排活动门的驱动装置上下错位,实现一个活动门单元组的驱动装置前后错位和上下错位,从而实现了一个活动门单元组内4个活动门的独立驱动,避免了各个活动门驱动装置的物理干涉。
3.本发明的高铁站台门每个活动门单元组下部采用下部凸起式导轨配合上部内凹式滑块的方式实现对活动门的导向,一方面实现了导向功能,同时将站台门所受侧向风压一定程度传递至站台地面,提高了站台门稳定性。活动门底部导向轮进一步增加了导向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活动门单元组关门状态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活动门单元组关门状态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高铁站台门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高铁站台门底部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相邻两个活动门单元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相邻两个活动门单元组关门状态图;
图7-13为本发明相邻活动门单元组各种开门状态图。
图中标记:100-活动门单元组,101-第一活动门,102-第二活动门,103-第三活动门,104-第四活动门,201-第一活动门驱动装置,202-第二活动门驱动装置,203-第三活动门驱动装置,204-第四活动门驱动装置,301-第一狭缝,302-第二狭缝,410-导向板,411-导向块,501-第一导轨,420-第二活动门102或第四活动门104导向板,421-第二导向块,502-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如图1-6所示,包括沿站台方向连续布设的若干活动门单元组100,每个活动门单元组100包括关闭状态时顺序排列的第一活动门101、第二活动门102、第三活动门103和第四活动门104;
所述第一活动门101和第三活动门103布设于后排即轨道侧,所述第二活动门102和第四活动门104布设于前排即站台侧;
如图3-4,所述第一活动门101驱动装置201和第三活动门103驱动装置203设置于前排底部且上下错层,所述第二活动门102驱动装置202和第四活动门204驱动装置204设置于前排底部且上下错层。
例如,如图4,第一活动门101驱动装置201设置于后排下层,第二活动门102驱动装置202设置于前排下层,第三活动门103驱动装置203设置于后排上层,第四活动门104驱动装置204设置于前排上层。或者,第一活动门101驱动装置201设置于后排下层,第二活动门102驱动装置202设置于前排上层,第三活动门103驱动装置203设置于后排上层,第四活动门104驱动装置204设置于前排下层。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前排活动门和后排活动门的驱动装置构成前后错位,并且同一排间隔的活动门构成上下错位。如此,实现每个活动门单元组100内4个活动门的独立驱动,各自的驱动装置互不干涉。基于上述构思,一个活动门单元组由4樘活动门组成,若每组活动门再增加活动门,则需要在深度方向再增加驱动装置,如此将占据过大的站台地面以下空间;而若两樘活动门构成一个单元组,则需要对更多的活动门单元组100进行编码控制,将导致控制效率降低。此外,以每4个活动门成组,建造时共用的结构部件可以组为单元预制并在现场进行拼装,兼顾了结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
所述第一活动门101和第四活动门104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所在活动门单元组中央位置移动1个或2个活动门宽度;即第一活动门101可停驻在站台门关闭状态的第一活动门101、第二活动门102和第三活动门103的位置,第四活动门104可停驻在站台门关闭状态的第二活动门102、第三活动门104和第四活动门104的位置。
所述第二活动门102和第三活动门103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左侧或右侧移动1个活动门宽度,以第二活动门102为例,其可停驻在站台门关闭状态的第一活动门101、第二活动门102和第三活动门103的位置。
图7-13为相邻两个活动门单元组形成的各种开门状态示意图。图中每两樘活动门的宽度对应一个开门宽度。当前排和后排活动门叠合时,编号靠上的活动门为前排活动门,编号靠下的活动门为后排活动门。
图7中左侧活动门单元组100的第一活动门101向右移动2个位置与向右移动1个位置的第二活动门102重叠,门向右移动1个位置与第四活动门104叠合以形成开门场景1。
图8中左侧活动门组100的第二活动门102向左移动1个位置与第一活动门101叠合,第三活动门103向右移动1个位置与第四活动门104叠合以形成开门场景2。
图9中左侧活动门组100的第二活动门102向左移动1个位置与第一活动门101叠合,第三活动门103向左移动1个位置与向左移动2个位置的第四活动门104叠合以形成开门场景3。
图10中左侧活动门组100的第四活动门104向左移动1个位置与第三活动门103叠合,右侧活动门组100的第一活动门101向右移动1个位置与其第二活动门102叠合以形成开门场景4.
以此类推,如图11-13所示,活动组2还可形成开门场景5-7。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高铁站台门能够实现根据不同车型不同车门停靠位置的不同,在站台门任意位置形成开门。
如图4,所述底部空间位于站台地面层以下。
后排活动门下方的站台地面层开设有第一狭缝301,前排活动门下方的站台地面层开设有第二狭缝302;
所述活动门门体下部均设置有导向板410,所述导向板末端设置有导向滑块411;
所述第一活动门101和第三活动门103通过所述第一狭缝301延伸至所述底部空间;所述底部空间还设置有与活动门导向滑块配合的第一导轨501;
所述第二活动门102和第四活动门104通过所述第二狭缝302延伸至所述底部空间;所述底部空间还设置有与活动门导向滑块411配合的第二导轨502。即编号奇数的活动门通过第一狭缝301延伸至底部空间并与连接对应的导向机构,编号偶数的活动门通过第二狭缝302延伸至底部空间并连接对应的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板410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导向滑块411位于所述弯折部;位于后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站台侧弯折,位于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轨道侧弯折。如此设置,可尽量减少站台门的整体厚度,同时使站台门的质量尽量均匀分布于站台地面。
所述导向滑块411为上部内凹式滑块,所述导轨为下部凸起式导轨,所述导轨上端固定于站台地面层底面。该形态的滑块和导轨可使得导向更为稳定,且将站台门的部分载荷传递至站台地面层。
所述底部空间包括站台侧空间和轨道侧空间;站台侧一排的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站台侧空间靠近轨道一侧,其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板弯折部的末端,同样可起到减少站台门底部空间在垂直站台方向的厚度。
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轨道侧空间靠近轨道一侧,其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板竖直段末端。
每樘所述活动门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活动门底部,其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连接的同步带,以及与同步带连接的从动轮。驱动电机可选择伺服电机,齿轮配合同步带的传动方式能够保证活动门移动距离符合精度要求。活动门通过连接杆与驱动装置的同步带连接。
所述底部空间采用钢结构预埋构筑。站台地面与活动门之间采用底部预埋钢结构组件的方式可提供站台门安装效率或既有站台站台门改造的效率,以及站台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所述活动门门体下部的所述导向板410两端设置有可沿地面滚动的导向轮。
站台门底部空间下部为朝向轨道侧的倾斜面,便于站台门排水需要。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