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5:01:24|211|起点商标网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芯、应用了该雾化芯的雾化器及应用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芯主要以发热丝包棉工艺为主导,主要包括发热丝全包棉结构和发热丝半包棉结构,该两种结构大都会出现漏油现象以及出现糊味,且雾化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抽吸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可提高抽吸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用于传导和储存雾化油的基体,还包括发热件以及用于支撑和密封基体一部分表面的腔体,所述基体的一端表面设置所述发热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穿过所述基体、腔体并从所述腔体中伸出;所述基体的表面包括进油区和雾化区,所述进油区供外部的雾化油进入所述基体,所述雾化区设置所述发热件;所述基体内部形成油路连通所述进油区和雾化区;所述基体为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内部的孔形成所述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区和雾化区位于所述基体的一个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区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雾化区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为蚀刻形成的平面发热件或者印刷形成的平面发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包括主体以及形成在主体一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热件嵌设到所述主体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表面;所述主体的边缘凸出于所述安装部并盖合到所述腔体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发热件和腔体为一体烧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呈曲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为致密陶瓷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壳体,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安装到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部,另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部部分伸入壳体内并压接到所述基体的设置发热件的一端表面从而将基体一端表面的雾化区和进油区隔开,连接部具有连接孔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发热件与所述连接孔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形成连接部的一端具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为两个,两个进油口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基体的设置发热件的一端表面的进油区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壳体内的密封件、第一电极件和第二电极件,所述雾化芯被夹设在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密封件的远雾化芯端具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电极孔以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一电极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件安装到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一引脚从所述腔体中伸出的部分穿过所述密封件的近雾化芯端并弯折到所述第一电极孔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极件接触,所述第二引脚从所述腔体中伸出的部分穿过所述密封件的近雾化芯端并弯折到所述第二电极孔内,且与所述第二电极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本体,所述雾化本体包括雾化端和吸嘴端,所述壳体安装到所述雾化端,所述吸嘴端具有吸气口,所述雾化本体内设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到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孔并与连接孔连通,通气管道的外侧与雾化本体的内侧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雾化端在安装所述壳体之前作为所述储油腔的注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到所述雾化端,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雾化端的卡孔,所述卡块卡设到所述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气路以及与气路连通的雾化进气通道,所述气路通过所述连接部的槽口与所述连接孔连通,连接部的槽口与进油口分别位于连接部的相邻的两侧;所述密封件具有与所述气路连通的开关进气通道,所述卡块具有雾化进气口,所述雾化进气口与所述雾化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一端具有开关进气口,所述开关进气口与所述开关进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环状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位于壳体与所述雾化本体的内侧之间用于阻止雾化油从储油腔中漏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可拆卸地安装到电池杆一端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到壳体内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用于传导和储存雾化油的基体,所述雾化芯还包括发热件以及用于支撑和密封基体一部分表面的腔体,所述基体的一端表面设置所述发热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穿过所述基体、腔体并从所述腔体中伸出;所述基体的表面包括进油区和雾化区,所述进油区供外部的雾化油进入所述基体,所述雾化区设置所述发热件;所述基体内部形成油路连通所述进油区和雾化区;所述基体为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内部的孔形成所述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本体,所述雾化本体包括雾化端和吸嘴端,所述壳体安装到所述雾化端,且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电池杆的一端,所述电池杆的一端具有用于收容所述雾化端和壳体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壳体的远吸嘴端的第一电极件、第二电极件,所述第一电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第一接触件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引脚、第二接触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开关出气口,所述开关出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开关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壳体的远吸嘴端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端的外侧设有凸部,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有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配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雾化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油现象以及出现糊味,可提高抽吸的口感,使用户具有较佳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雾化器从侧面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雾化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雾化本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雾化本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雾化芯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杆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10和可拆卸地安装到电池杆10一端的雾化器30。电池杆10用于给雾化器30提供电源。雾化器30用于对雾化油进行加热雾化以供使用者抽吸。

参考图3和图4,雾化器30包括雾化本体40和雾化组件60。

结合图8和图9所示,雾化组件60包括壳体61(见图4、图9)、安装到壳体61内的雾化芯63、安装到壳体61内的密封件65、第一电极件67和第二电极件68。密封件65为一硅胶件。第一电极件67、第二电极件68用于与电池杆10的正极、负极接触导通,以实现给雾化器30供电。

壳体6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部611(见图4、图8和图9),另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612和第二安装孔613。连接部611部分伸入壳体61内并压接到雾化芯63,连接部611具有沿连接部611轴向延伸的连接孔611a与壳体611的内部连通。壳体61的形成连接部611的一端具有进油口611b,进油口611b为两个,两个进油口611b分别位于连接部611的相对的两侧。

雾化芯63被夹设在密封件65和连接部611之间。两个进油口611b分别与雾化芯63的靠近连接部611的一端的两侧对应。密封件65的远雾化芯63端具有与第一安装孔612对应的第一电极孔651以及与第二安装孔613对应的第二电极孔652。第一电极件67安装到第一安装孔612和第一电极孔651,第二电极件68安装到第二安装孔613和第二电极孔652。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雾化本体40包括雾化端41和吸嘴端42,壳体61安装到雾化端41。吸嘴端42具有吸气口421,吸嘴端42的前侧和后侧均形成扁位以方便使用者放入口中进行抽吸。

雾化本体40内设有沿雾化本体40的轴向延伸的通气管道43,通气管道43的一端与吸气口421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到连接部611的连接孔611a并与连接孔611a连通,优选地,通气管道4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到连接部611的连接孔611a,拆装方便。

通气管道43的外侧与雾化本体40的内侧之间形成储油腔44,储油腔44与进油口611b连通。雾化本体40的雾化端41在安装壳体61之前作为储油腔44的注油口。在安装雾化组件60之前,可先将雾化端41朝上放置,即将雾化本体40倒立放置,然后通过雾化端41即注油口向储油腔44内注入雾化油,雾化油注入后,再将雾化组件60的壳体61安装到雾化端41,从而封闭注油口。通过该种结构,在向储油腔44内注入雾化油的过程中,雾化油不会因为气压、温度等等原因而从雾化组件60的相关进气口漏出,或因为雾化组件60与雾化端41安装不严实而漏油等。

优选地,通气管道43和雾化本体40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省去了组装工序。

进一步地,壳体61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到雾化端41,组装方便,可降低组装成本。具体的,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61上的卡块614以及设置在雾化端41的卡孔411,卡块614卡设到卡孔411。本实施例中,卡块614为两个,两个卡块614分别位于壳体61的两侧,卡孔411也为两个,两个卡孔411分别位于雾化端41的两侧。

进一步地,壳体61上设有环状的密封结构618,密封结构618位于壳体61与雾化本体41的内侧之间用于阻止雾化油从储油腔44中漏出,以实现对储油腔44进行密封。优选地,密封结构618为一环体,环体的外周面呈凹凸状。

参考图5至图7,壳体61具有气路615以及与气路615连通的雾化进气通道616。气路615通过连接部611的槽口611c(见图14)与连接孔611a连通。连接部611的槽口611c与进油口611b分别位于连接部611的相邻的两侧,即槽口611c与进油口611b不在同一侧。密封件65具有与气路615连通的开关进气通道653。卡块614具有雾化进气口614a(见图3和图4),雾化进气口614a与雾化进气通道616连通。壳体61的具有第一安装孔612和第二安装孔613的一端具有开关进气口617,结合图3所示,开关进气口617与开关进气通道653连通。第一安装孔612和第二安装孔613位于开关进气口617的两侧。通过该种结构,雾化器30的雾化进气通道616和开关进气通道653都是独立的,且气路615跟进油口611b也是独立的,在通过雾化芯30加热雾化后的冷凝液或雾化油不会流入气路615、雾化进气通道616和开关进气通道653,不会造成漏液现象,不会造成堵塞现象,保证了雾化器30工作的可靠性。

参考图3、图8、图9和图14,本实施例中,壳体61的具体结构为:壳体61包括一端开口的基座621和一端开口的底壳622。基座621为一硅胶件。底壳622套装到基座621的外周。底壳622与基座621之间形成腔室,雾化芯63和密封件65安装到腔室内。

基座621的封闭端形成有上述的连接部611以及具有上述的进油口611b。

基座621的封闭端的外周设有上述的密封结构618,密封结构618的靠近基座621的封闭端的一端连接到基座621,密封结构618的远离基座621的封闭端的一端与基座621之间形成空隙。底壳622的开口端形成环状的插入部622b,插入部622b插入到空隙中,结构紧凑。

底壳622的封闭端具有上述的第一安装孔612、第二安装孔613以及开关进气口617。底壳622的外侧上设有上述的卡块614。

底壳622的前侧具有与底壳622的开口端连通的缺口622a,该缺口622a与雾化端41的内侧之间形成通道。基座621的前侧在位于密封结构618的位置处具有与缺口622a对应的基座通孔621b,基座通孔621b与连接部611的槽口611c(见图14)对应并分别与槽口611c、通道连通。通道、基座通孔621b和槽口611c形成上述的气路615。

基座621的开口端外周设有槽道621a,槽道621a的长度优选为基座621的开口端的周长的一半。槽道621a与底壳622的内侧之间形成上述的雾化进气通道616。两个卡块614的雾化进气口614a分别与槽道621a的两端连通,从而使得雾化进气口614a与雾化进气通道616连通(见图6)。雾化进气通道616与缺口622a连通,从而使得雾化进气通道616与气路615连通。

密封件65的远雾化芯63端具有密封件通道653a,密封件通道653a位于第一电极孔651和第二电极孔65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电极孔651、第二电极孔652以及开关进气口617连通。密封件65的前侧具有与底壳622的缺口622a对应的轴向通槽653c,轴向通槽653c的底部具有与密封件通道653a连通的密封件通孔653b,密封件通道653a与密封件通孔653a形成上述的开关进气通道653。开关进气通道653通过轴向通槽653c与缺口622a连通,从而实现开关进气通道653与气路615连通。

参考图3和图4、图12和图13,雾化芯63包括用于传导和储存雾化油的基体631、发热件632以及用于支撑和密封基体631一部分表面的腔体633。基体631的一端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发热件632,另一端设置在腔体633内。发热件63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637,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637穿过基体631、腔体633并从腔体633中伸出。第一引脚636从腔体633中伸出的部分穿过密封件65的近雾化芯63端并弯折到第一电极孔651内,且与第一电极件67接触,以实现两者的导通。第二引脚637从腔体633中伸出的部分穿过密封件65的近雾化芯63端并弯折到第二电极孔652内,且与第二电极件68接触,以实现两者的导通。

基体631的一端表面包括进油区和雾化区,进油区供外部的雾化油即储油腔44的雾化油进入基体631,雾化区设置所述发热件,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63可实现在同一端的表面进油和雾化。基体631内部形成油路连通进油区和雾化区。进油区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雾化区的两侧。本实施例的进油区为两个。基体631的一端表面设置发热件632的部位为雾化区,基体631的一端表面的位于发热件632两侧的部位为进油区。

连接部611部分伸入壳体61内并压接到基体631的设置发热件632的一端表面从而将基体631一端表面的雾化区和进油区隔开,从而实现进油和雾化隔开。发热件632与连接部611的连接孔611a对应,经发热件632加热雾化后的雾化气体可经连接孔611a进入到雾化本体40的通气管道43。两个进油口611b分别与基体631的设置的发热件632的一端表面的进油区对应,从而雾化本体40的储油腔44内的雾化油可经进油口611b进入到进油区。

雾化器30在实际工作时,使用者通过吸气口421抽吸,从而雾化器30内产生负气压,在负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开关进气口617、开关进气通道653和气路615实现对电池杆10进行启动,以实现给雾化器30供电,雾化器30开始工作,雾化油经两个进油口611b进入到基体631的设置发热件632的一端表面的对应的进油区,再经油路进入到雾化区,发热件632对进入到基体631的雾化区的雾化油进行加热雾化,空气经雾化进气口614a、雾化进气通道616、气路615、连接部611的槽口611c进入到连接部611的连接孔611a内,并和经发热件632加热雾化后的雾化气体一起在负气压的作用下经连接孔611a进入到通气管道43,最后经吸气口421被使用者抽吸。该种结构的雾化芯63可保证充分加热雾化雾化油,能够产生较佳的雾化效果,使使用者可体验到较佳的抽吸口感。同时雾化器30在工作时,进油和雾化都是在基体631的同一端表面进行,可保证雾化效果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腔体633可实现对基体631的四周及基体631的远离发热件632的一端表面进行密封,可防止出现漏油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发热件632为由电阻片蚀刻形成的平面发热件或者印刷形成的平面发热件,从而发热件632的各个部位的阻值相同,在通电时能够发热均匀,可进一步充分加热雾化雾化油。发热件632呈曲线状。

本实施例中,基体631包括主体634以及形成在主体634一端的安装部635,发热件632嵌设到主体634的远离安装部635的一端表面。安装部635设置在腔体633内,主体634的边缘凸出于安装部635并盖合到腔体633的开口端,从而实现对基体631的四周及基体631的远离发热件632的一端表面进行密封。

优选地,基体631为多孔陶瓷体,多孔陶瓷体能够更好的传导和储存雾化油,并且发热件632加热雾化雾化油时,不会产生糊味。多孔陶瓷体内部的孔形成上述的油路。腔体633为致密陶瓷体,能够更好的支撑基体631以及密封基体631的一部分表面以防止漏油。

优选地,基体631、发热件632和腔体633为一体烧结成型,便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63在实际制作时,先将电阻片按预设的平面图案进行蚀刻或者印刷形成发热件632,在发热件632的两端焊接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637;将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穿过基体631,使发热件632平铺到基体631的主体634的远离安装部635的一端表面,装好后,将安装部635装入腔体633内,并使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637从腔体633的腔体通孔中伸出,安装完毕后进行烧结成型,如此,雾化芯63制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30在组装时,第一步安装雾化组件60:先将雾化芯63组装好,然后将雾化芯63安装到基座621内,将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637从雾化芯63的腔体633中伸出的部分分别穿过密封件65的近雾化芯63端后再将密封件65安装到基座621,使雾化芯63被夹设在连接部611和密封件65之间,壳体61的连接部611伸入壳体61内的部分压接到雾化芯63的基体631的一端表面以实现将基体631的一端表面的雾化区和进油区隔开,第一引脚636、第二引脚637伸出的部分分别弯折到密封件65的第一电极孔651内、第二电极孔652内;将底壳622套装到基座621的外周,使底壳622的插入部622b插入到基座621的空隙、底壳622的缺口622a分别与密封件65的轴向通槽653c、基座621的基座通孔621b、基座621的槽道621a对应,然后将第一电极件67、第二电极件68以及第二磁吸件69安装到第一安装孔612和第一电极孔651、第二安装孔613和第二电极孔652、磁吸件安装孔691,使第一电极件67与第一引脚636从腔体633中伸出的部分接触、第二电极件68与第二引脚637从腔体633中伸出的部分接触,底壳622的开关进气口617与密封件65的密封件通道653a对应,此时雾化组件60即安装完成:第二步将雾化组件60安装到雾化本体40:先将雾化本体40倒立后通过雾化端41向储油腔44内注入雾化油,然后将雾化组件60安装到雾化端41,使底壳622的卡块614卡入雾化端41的卡孔411、基座621的密封结构618能够密封储油腔44,此时雾化器30即组装完成。

参考图3、图4、图10和图15,雾化组件60的壳体61可拆卸地安装到电池杆10的一端,电池杆10的一端具有用于收容雾化端41和壳体61的安装槽101。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01的底部设有第一磁吸件23,壳体61的远吸嘴端42设有第二磁吸件69,第一磁吸件23与第二磁吸件69磁吸连接,从而壳体61以磁吸的方式安装到电池杆10的一端,拆装方便。优选地,壳体61的远吸嘴端42具有磁吸件安装孔691,第二磁吸件69设置到磁吸件安装孔691。第一磁吸件23为两个,第二磁吸件69也为两个,两个第二磁吸件69分别位于第一电极件67、第二电极件68的外侧。

安装槽101的底部设有第一接触件21和第二接触件22,壳体61的远吸嘴端42的第一电极件67、第二电极件68分别与第一接触件21、第二接触件22接触,以实现接通电池杆10和雾化器30。第一接触件21和第二接触件22均为接触针。

安装槽101的底部设有开关出气口181,开关出气口181与壳体61的开关进气口617连通。

雾化端41的外侧设有凸部412(见图10),安装槽101的内侧设有凹部102,凸部412与凹部102配合,从而可限定雾化端41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电池杆10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壳11、安装到外壳11的两面的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3、安装到外壳11内的支架14以及安装到支架14的电芯组件。

支架14与外壳11的开口端之间形成上述的安装槽101。

电芯组件包括主控pcba16、电池15、启动pcba17和咪头开关座18。咪头开关座18为一硅胶件。支架14具有沿支架14的轴向隔开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142。主控pcba16安装到第一腔室。电池15、启动pcba17和咪头开关座18沿远离主控pcba16的方向安装到第二腔室142。电池15与主控pcba16电连接,启动pcba17与电池15电连接。外壳11和第一面板12上安装有按键19,按键19与主控pcba16电连接。

咪头开关座18的远离启动pcba17的一面形成有凸台183。支架14的靠近安装槽101的一端具有安装位143,凸台183安装到安装位143。

支架14的靠近安装槽101的一端与凸台183形成了安装槽101的底部。

启动pcba17的远离电池15的一面设有上述的第一接触件21、第二接触件22和咪头开关24。第一接触件21与电池15的正极连接,第二接触件22与电池15的负极连接。咪头开关24位于第一接触件21和第二接触件22之间。咪头开关座18的靠近启动pcba17的一面具有空腔,咪头开关24安装到空腔内。第一接触件21、第二接触件22分别穿过咪头开关座18和凸台183伸入安装槽101内。凸台183具有供第一接触件21、第二接触件伸出的通孔182。凸台183还具有上述的开关出气口181。开关出气口181位于两个通孔182之间。

支架14的安装位两侧分别具有孔位141,两个第一磁吸件23分别安装到对应的孔位141。优选地,两个第一磁吸件23分别铆压到对应的孔位141。

支架14的靠近安装槽101的一端外周设有卡部142,外壳11的内侧设有与卡部142配合的槽位111,从而支架14与外壳11为卡扣连接,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杆10在实际工作时,先按下按键19以启动主控pcba16,当使用者在雾化器30的吸气口421抽吸时,空气从咪头开关座18内的空腔经开关出气口181、开关进气口617、开关进气通道653、气路615、连接孔611a进入到通气管道43,从而使得咪头开关座18内的空腔形成负压,咪头开关座18的空腔形成负压会促使咪头开关24与启动pcba17接通,从而启动pcba17开始工作,从而第一接触件21、第二接触件22分别与第一电极件67、第二电极件68接通,此时通过雾化器30的雾化芯63即可对储油腔44内的雾化油进行加热雾化,如此即可供使用者抽吸。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雾化器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