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车顶边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车辆车顶边梁。
背景技术:
为有效利用低地板车辆的空间,车辆总体布置将动力电池、辅助电源、空调等重量大的设备安装在车顶。但车辆需满足极限载荷、紧急制动、转弯、扭转等工况,因此对车顶结构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车顶边梁是连接车顶与侧墙的关键部件,所以设计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车辆车顶边梁型材截面,特别是满足车辆结构性能、轻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简便可靠的车辆车顶边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车顶边梁,包括由闭口型材构成的边梁本体,所述边梁本体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车辆侧墙对接的封闭式插入部,所述边梁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辆车顶搭接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包括搭接段和定位板,所述搭接段呈封闭式结构,所述定位板则位于所述搭接段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插入部包括矩形插头。
所述搭接段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辆车顶搭接焊,所述搭接段的上表面设有倒角。
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所述搭接段的底部连接且沿所述搭接段的外侧延伸。
所述边梁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均呈封闭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过渡部与搭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过渡部与插入部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均呈封闭四边形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表面靠近所述搭接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包括上下排列的双层中空结构,上层中空结构的上端面开设有卡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下表面与搭接部的过渡位置设有第一c型槽。
所述过渡部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上方设有第二c型槽;所述第三连接部呈封闭式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空腔内设有斜筋。
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排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顶边梁,通过插入部与车辆的侧墙进行插入式连接,连接简便、同时保证连接的强度,同时也便于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整;通过搭接部与车辆的车顶搭接焊,便于车顶与边梁的装配及调整;搭接部包括封闭式的搭接段和定位板,其中搭接段呈封闭式结构,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定位板保证车顶与搭接段之间的安装定位;上述整体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顶边梁,封闭式插入部包括矩形的封闭式插头,插头则插入至侧墙的插槽内形成插接,连接简便、能够保证连接的强度、同时也便于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整。
(3)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顶边梁,搭接段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辆车顶搭接焊,便于车顶与边梁的装配以及调整;搭接段的上表面的焊缝处设有倒角,能够减少焊接后的打磨。其中定位板的一端与搭接段的底部连接且沿搭接段的外侧延伸。
(4)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顶边梁,边梁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封闭式四边形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强度高、重量小;另外,整体结构一体成型,如为铝锭挤压一体成型结构,相对于常规的上下分体式拼焊结构,可避免型材拼焊导致的超差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的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表示:1、边梁本体;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二连接部;103、第三连接部;1031、斜筋;104、过渡部;2、搭接部;201、搭接段;202、定位板;203、倒角;3、插入部;301、插头;4、排水槽;5、安装凸台;501、双层中空结构;502、卡槽;6、第一c型槽;7、第二c型槽;8、车顶;9、侧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车顶边梁,用于车辆车顶8与侧墙9的连接,具体结构包括由闭口型材构成的边梁本体1,边梁本体1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车辆侧墙9对接的封闭式插入部3,边梁本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辆车顶8搭接焊的搭接部2,搭接部2包括搭接段201和定位板202,搭接段201呈封闭式结构,定位板202则位于搭接段201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顶边梁,通过插入部3与车辆的侧墙9进行插入式连接,连接简便、同时保证连接的强度,同时也便于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整;通过搭接部2与车辆的车顶8搭接焊,便于车顶8与边梁的装配及调整;搭接部2包括封闭式的搭接段201和定位板202,其中搭接段201呈封闭式结构,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定位板202保证车顶8与搭接段201之间的安装定位;上述整体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靠,在满足连接性能的基础上,优化了车顶8与侧墙9的工艺性能。
如图1所示,封闭式插入部3包括矩形的封闭式插头301,插头301则插入至侧墙9的插槽内形成插接,连接简便、能够保证连接的强度、同时也便于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搭接段201的上表面用于与车辆车顶8搭接焊,便于车顶8与边梁的装配以及调整;搭接段201的上表面的焊缝处设有倒角203,能够减少焊接后的打磨。其中定位板202的一端与搭接段201的底部连接且沿搭接段201的外侧延伸。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边梁本体1包括第一连接部101、过渡部104和第二连接部102,第一连接部101、过渡部104和第二连接部102的截面均呈封闭式的四边形结构,结构稳定性好,第一连接部101、过渡部104和第二连接部102相互对接,第一连接部101位于过渡部104与搭接部2之间,第二连接部102位于过渡部104与插入部3之间。第一连接部101上表面靠近搭接部2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凸台5,安装凸台5包括上下排列的双层中空结构501,上层中空结构501的上端面开设有卡槽502,用于卡设车顶8设备。第一连接部101下表面与搭接部2的过渡位置设有第一c型槽6,用于与车内设备相连,连接简便可靠。另外,过渡部104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部103,第三连接部103的上方设有第二c型槽7,用于与车顶8设备连接,连接简便可靠;第三连接部103呈封闭式的四边形结构,第三连接部103的空腔内设有斜筋1031,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第二c型槽7上的设备载荷通过第三连接部103传递至过渡部104,再经过渡部104分散至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从而传递至车顶8和侧墙9,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顶部设备载荷均匀分散至车顶8和侧墙9,提高承载重量以及强度。上述边梁本体1整体结构简单、重量小且强度高。另外,上述第一连接部101、过渡部104、第二连接部102、第三连部、插入部3和搭接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可以为铝锭挤压一体成型结构,相对于常规的上下分体式拼焊结构,可避免型材拼焊导致的超差变形。另外,安装凸台5与第三连接部103之间形成排水槽4,能够保障雨水的正常排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