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2-05 15:02:07|282|起点商标网
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齿轨交通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1008238.8公开了一种可动齿轨结构,可有效实现齿轨结构在道岔区段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1007242.2和申请号201911007252.6分别公开了两种不同的可动齿轨转换装置,它们都存在如下缺点:1、外侧可动齿轨、内侧可动齿轨均通过并联的形式相连接,若某一可动齿轨发生断裂或变形,作用力可能会继续传递下去,故需要增加多个检测装置,增加成本,且各个检测装置之间不能形成闭环控制;2、转动结构位于道岔区的中间部位,空间狭小,不易维护;3、转动结构没有保护装置,容易受雨水、灰尘、碎石等杂质干扰,影响转动效率;4、结构复杂,不易检查损坏部位,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需要多个检测装置,位置状态检测不可靠,不易维护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基本轨道外侧,所述转动杆一端与外侧齿轨联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内侧齿轨联接杆铰接,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用于连接外侧可动齿轨,所述内侧齿轨联接杆用于连接内侧可动齿轨,两个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与外侧齿轨联接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动杆的同一侧,两个所述内侧可动齿轨与内侧齿轨联接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动杆的同一侧。

其中,齿轨道岔区包括基本轨道和四根可动齿轨,两根位于外侧的可动齿轨定义为外侧可动齿轨,两根位于内侧的可动齿轨定义为内侧可动齿轨。

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基本轨道外侧,使得列车通过该道岔区时也能观察所述转动杆的情况,便于对所述转动杆进行维护。

其中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通过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连接另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另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又通过所述转动杆连接其中一根所述内侧可动齿轨,所述内侧可动齿轨再通过所述内侧齿轨联接杆连接另一根所述内侧可动齿轨,使得两根所述内侧可动齿轨和两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形成串联结构的连接方式,只需将作用力作用在第一级或最后一级的所述内侧可动齿轨或外侧可动齿轨处,若任何一部分发生故障,作用力都不能继续传递,使用时,能够通过带动其中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与对应的内侧可动齿轨密贴时,能够带动另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与对应的内侧可动齿轨远离,同理,对应该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与对应的内侧可动齿轨远离时,另一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与对应的内侧可动齿轨密贴,如此通过串联方式完成转撤作业。这种串联连接结构使作用力逐级传递,前一级的位置作为后一级的作用点,前一级动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后一级位置,后一级的位置信息直接反馈着前序各级的位置状态,故在第一级和最后一级处设置检测装置即可实现闭环控制,检测装置只需要两个即可实现可靠的位置检测,与现有技术中所述内侧可动齿轨和外侧可动齿轨之间通过转动杆采用并联结构的连接方式相比,所需检测装置较少。

优选的,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包括第一联接杆和第二联接杆,所述第一联接杆一端与所述转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接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联接杆与所述外侧可动齿轨连接,所述内侧齿轨联接杆包括第三联接杆和第四联接杆,所述第三联接杆一端与所述转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联接杆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联接杆与所述内侧可动齿轨连接。

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和内侧齿轨联接杆均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段,增加了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和内侧齿轨联接杆的自由度,使得装置更加灵活。

优选的,所述第二联接杆两端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联接杆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四联接杆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内侧可动齿轨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柱用于连接所述外侧可动齿轨,所述第二安装柱用于连接所述内侧可动齿轨。所述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与可动齿轮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装置的连接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三安装柱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所述第三安装柱,支撑所述转动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机箱,所述转动杆设于所述机箱内。

所述转动杆处各个铰接部分的摩擦直接影响到装置的传动效率,可对所述转动杆处铰接部分涂抹润滑油,所述机箱可以起到隔绝雨水和灰尘的作用,保证铰接处良好的润滑。

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检测装置和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位于外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或内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位于内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和外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

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位于外侧齿轨联接杆最外端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时,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位于外侧齿轨联接杆最外端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和内侧齿轨联接杆最外端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位于内侧齿轨联接杆最外端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时,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位于外侧齿轨联接杆最外端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和内侧齿轨联接杆最外端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以上两种连接方式都可以实现所述动力装置作用力的逐级传递,在第一级和最后一级设置所述检测装置即可实现可靠的位置检测效果。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和动力装置均位于基本轨道的外侧,所述检测装置和动力装置设于转动杆的对侧。

所述检测装置、动力装置和转动杆均设于轨道的外侧,便于维护,且所述检测装置和动力装置位于基本轨道外一侧,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基本轨道另一侧,避免均设于一边时,互相干扰,不便于布置。

所述动力装置为转撤机,所述检测装置为密贴检查器,所述转撤机包括转撤机动作杆和转撤机表示杆,所述密贴检查器包括密贴检查器表示杆,所述转撤机动作杆和转撤机表示杆连接位于外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或内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所述密贴检查器表示杆连接位于内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或外侧齿轨联接杆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

所述转撤机和密贴检查器都是常见可动齿轨转撤动力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转撤机动作杆能提供转撤动力,所述转撤机表示杆和密贴检查器表示杆均能实现对所述可动齿轨的位置状态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采用使两根所述内侧可动齿轨和两根所述外侧可动齿轨形成串联结构的结构形式,使得作用力逐级传递时,若某一所述可动齿轨发生断裂或变形,作用力不会继续传递下去,只需在力传递方向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述可动齿轨处设置检测装置,即可形成闭环控制,位置状态检测安全可靠;

2、所述转动杆位于道岔区外侧,便于维护;

3、所述转动杆设有所述机箱,避免受雨水、灰尘、碎石等杂质干扰,影响转动效率;

4、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检查损坏部位,维修方便;

5、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系统,所述转撤机和密贴检查器的两种连接方式都可以实现作用力的逐级传递,且在所述作用力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都有检测装置,实现可靠的位置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本发明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系统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种工况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所述可动齿轨位置状态闭环反馈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侧齿轨联接杆,101-第二联接杆,102-第一联接杆,103-第一安装柱,2-内侧齿轨联接杆,201-第三联接杆,202-第四联接杆,203-第二安装柱,3-固定板,4-转动杆,5-第三安装柱,6-机箱,7-第一可动齿轨,8-第四可动齿轨,9-第二可动齿轨,10-第三可动齿轨,11-轨枕,12-转撤机动作杆,13-转撤机表示杆,14-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5-转撤机,16-密贴检查器,17-第一基本轨道,18-第二基本轨道,19-第三基本轨道,20-第四基本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包括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位于基本轨道外侧,所述转动杆4一端与外侧齿轨联接杆1铰接、另一端与内侧齿轨联接杆2铰接,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1用于连接外侧可动齿轨,所述内侧齿轨联接杆2用于连接内侧可动齿轨,两个所述外侧可动齿轨与外侧齿轨联接杆1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动杆4的同一侧,两个所述内侧可动齿轨与内侧齿轨联接杆2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动杆4的同一侧。

具体的,所述转动杆4设于固定板3上,所述固定板3设有第三安装柱5,所述转动杆4中间的铰接孔与所述第三安装柱5相铰接。所述转动杆4绕着所述第三安装柱5转动。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机箱6,所述机箱6将所述转动杆4罩住。所述外侧齿轨联接杆1包括第一联接杆102和第二联接杆101,所述第一联接杆102一端与所述转动杆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接杆101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联接杆101与所述外侧可动齿轨连接,所述内侧齿轨联接杆2包括第三联接杆201和第四联接杆202,所述第三联接杆201一端与所述转动杆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联接杆202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联接杆202与所述内侧可动齿轨连接。所述第二联接杆101两端的第一安装柱103为带有螺纹的弯折部分和吊环螺栓,所述第一联接杆102一端套接于所述吊环螺栓。所述第三联接杆201一端带螺纹的弯折部分为第二安装柱203,所述第四联接杆202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03。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检测装置,包括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位于外侧齿轨联接杆1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或内侧齿轨联接杆2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位于内侧齿轨联接杆2端部的内侧可动齿轨和外侧齿轨联接杆1端部的外侧可动齿轨。

具体的,所述动力装置为转撤机15,所述检测装置为密贴检查器16,所述转撤机15包括转撤机动作杆12和转撤机表示杆13,所述密贴检查器16包括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4。所述转撤机15和密贴检查器16位于基本轨道外一侧,所述转动杆4位于所述基本轨道另一侧。所述可动齿轨从左到右依次可命名为为第一可动齿轨7、第二可动齿轨9、第三可动齿轨10和第四可动齿轨8,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和第四可动齿轨8为所述外侧可动齿轨,所述第二可动齿轨9和第三可动齿轨10为所述内侧可动齿轨。所述转辙机动作杆12和转撤机表示杆13与最近的所述外侧可动齿轨即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连接,所述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4与最近的所述内侧可动齿轨即第二可动齿轨9连接。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与所述第二联接杆101螺纹弯折部分套接并用螺母固定,所述第四可动齿轨8与所述第二联接杆101上所述吊环螺栓相连并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二可动齿轨9与所述第四联接杆202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可动齿轨10与所述第三联接杆201螺纹弯折部分套接并用螺母固定。

所述齿轨道岔区可动齿轨转换系统进行如下两种工况的转换。第一种工况:如图4所示,图中省略部分轨枕11,所述基本轨道从左到右可依次为第一基本轨道17、第二基本轨道18、第三基本轨道19和第四基本轨道20,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和第二可动齿轨9密贴第二基本轨道18,所述第三可动齿轨10和第四可动齿轨8远离第三基本轨道19。所述转撤机动作杆12和转撤机表示杆13处于伸出状态,所述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4处于缩回状态。列车可从所述第一基本轨道17和所述第三基本轨道19通过,密贴的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和第二可动齿轨9作为列车中间的齿轨。

转换到第二种工况时,所述转撤机动作杆12缩回,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与第二基本轨道18远离,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将带动所述转辙机表示杆13到位,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同时通过所述第二联接杆101带动所述第四可动齿轨8紧贴所述第三基本轨道19,所述第四可动齿轨8带动所述第一联接杆102伸出,所述第一联接杆102通过带动所述机箱6内的所述转动杆4带动所述第三联接杆201缩回,所述第三联接杆201带动所述第三可动齿轨10紧贴所述第三基本轨道19,所述第三可动齿轨10通过所述第四联接杆202带动所述第二可动齿轨9离开所述第二基本轨道18,所述第二可动齿轨9带动所述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4伸出,所述密贴检查器16再通过电缆将所述第二可动齿轨9的位置信息实时传输给所述转辙机15。列车可从所述第二基本轨道18和所述第四基本轨道20通过,密贴的所述第三可动齿轨10和第四可动齿轨8作为列车中间的齿轨。

本实施例中力的传递方式为,如图4-5所示,使所述第一可动齿轨7、第二可动齿轨9、第三可动齿轨10和第四可动齿轨8在所述转撤机动作杆12单牵引点带动下联动动作至相应位置,并将第一可动齿轨7的位置信息通过转所述辙机表示杆13实时反馈给所述转辙机15、所述第二可动齿轨9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4传给所述密贴检查器16,再由所述密贴检查器16实时反馈至所述转辙机15,形成位置状态的闭环检测。这种串联结构中,若其中某个环节未转动至安全位置,都会带动后级可动齿轨不到位,最后导致所述密贴检查器表示杆14不到位,达到安全检查的作用。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