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是连接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主要包括车体及设置在车体下方的转向架,转向架用于对车体进行承载并实现走行和转向功能。
传统的转向架主要包括构架、轮对、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缓冲装置、轴箱、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装置。其中,构架是转向架的主体结构,一般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的中心位置,用于实现车体与构架之间的限位与能量传递。但是,现有牵引装置不能承受较大纵向冲击载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能够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包括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
所述上端板设置有用于连接车体的连接结构;
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的一端部,另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构架的横梁形状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上端板底面与所述挡板的顶面和所述侧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底部的防撞垫板,两个所述防撞垫板相对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纵横交叉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
所述横向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
所述纵向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
优选地,所述纵向肋板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用于与所述横梁形状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挡板的外侧面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板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弧形凹槽均为半圆形槽;
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沿两个所述挡板的排列方向分布的两个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上端板的厚度为40mm~50mm。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沿纵向对称设置的两排安装孔,每排安装孔包括沿横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安装孔。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牵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牵引装置包括沿纵向相对的两个挡板、沿横向相对的两个侧板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上端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挡板和侧板的顶部,通过上端板、挡板和侧板形成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工作过程中,侧板底部的定位槽形状配合地扣接在构架的横梁上,挡板与横梁平行设置,并卡接在横梁的外侧,从而将牵引装置限位在构架上;上述牵引装置采用由上端板、挡板和侧板形成的箱体结构,通过箱体能够增强牵引装置在纵向上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因此,与现有中心销结构的牵引装置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装置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还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提供的牵引装置与构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提供的牵引装置与构架在另一个角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装配有图1中提供的牵引装置的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侧梁;2-横梁;4-轮对;6-二系悬挂装置;7-牵引装置;71-挡板;72-侧板;73-上端板;74-加强筋板;75-防撞垫板;76-横向肋板;77-纵向肋板;731-安装孔;721-定位槽;722-折边;771-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纵向为轨道车辆的行进方向,即,两个轮对4的排列方向;横向为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即,转向架的轮对4中车轴的轴向方向或构架的横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竖直方向为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7,牵引装置7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1和图2,转向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5,转向架包括由两个侧梁1和两个横梁2构成的构架、用于支承构架并沿轨道转动的轮对4、限位安装于横梁2上的牵引装置7、以及安装于侧梁1顶部的二系悬挂装置6;牵引装置7用于连接车体,通过牵引装置7对车体进行动力传递,使车体在转向架的带动下沿轨道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引装置7跨接于两个横梁上,将两个横梁限位于两个挡板71之间,侧板72通过定位槽721形状配合地搭接于两个横梁2上;横梁2上可以固定安装有牵引装置安装座(图中未示出);牵引装置安装座包括两个限位板(图中未示出)以及固定连接在限位板和横梁2之间的多个肋板(图中未示出);限位板与横梁2平行设置,并在每个横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恰好可以容置于牵引装置7的两个挡板71之间,限制牵引装置7在纵向的位移,对牵引装置7进行限位;该牵引装置7包括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71、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72、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73;上端板73设置有用于连接车体的连接结构;挡板71和侧板7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侧板72的高度小于挡板71的高度;一个侧板72固定连接于两个挡板71的一端部,另一个侧板72固定连接于两个挡板71的另一端部;侧板72的底部设置有与构架的横梁2形状配合的定位槽721;上端板73底面与挡板71的顶面和侧板72的顶面均固定连接。牵引装置7通过上端板73与车体进行安装和连接,设置于上端板73上的连接结构可以为沿纵向对称设置的两排安装孔731,每排安装孔731包括沿横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安装孔731;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在上端板73上设置有两排安装孔731,安装孔731用于穿设螺栓,每排安装孔731的排列方向与横梁2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两排安装孔731的排列方向与两个轮对4的排列方向相一致;安装孔731的实际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上述牵引装置7包括沿纵向相对的两个挡板71、沿横向相对的两个侧板72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73,上端板73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挡板71和侧板72的顶部,通过上端板73、挡板71和侧板72形成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工作过程中,侧板72底部的定位槽721形状配合地扣接在构架的横梁2上,挡板71与横梁2平行设置,并卡接在横梁2的外侧,从而将牵引装置7限位在构架上;上述牵引装置7采用由上端板73、挡板71和侧板72形成的箱体结构,通过箱体能够增强牵引装置7在纵向上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因此,与现有中心销结构的牵引装置7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装置7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还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上述牵引装置7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每个挡板71的内侧面底部的防撞垫板75,两个防撞垫板75相对设置。挡板71沿竖直方向设置,挡板71的外侧面为挡板71朝向牵引装置7外侧的表面,挡板71的内侧面挡板71朝向牵引装置7内侧的表面,即,两个挡板71相对的表面为挡板71的内侧面,两个挡板71相背的表面为挡板71的外侧面。防撞垫板75可以为采用耐磨材料制成的磨耗板。
由于在挡板71内侧面底部设置有防撞垫板75,当挡板71与横梁2之间发生接触或碰撞时,防撞垫板75被压紧在挡板71和横梁2之间,从而起到保护横梁2和挡板71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牵引装置7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如图2结构所示,上述牵引装置7还包括纵横交叉设置于两个挡板71之间的横向肋板76和纵向肋板77;横向肋板76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上端板73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72;纵向肋板77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上端板73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挡板71。在图2的牵引装置7中,仅设置有一个横向肋板76和一个纵向肋板77,横向肋板76与两个挡板71平行设置,并位于两个挡板71的中间位置;纵向肋板77与两个侧板72平行设置,并位于两个侧板72中间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设置有纵横交叉的一个横向肋板76和一个纵向肋板77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纵横交叉的横向肋板76和纵向肋板77。
由于在两个挡板71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肋板77,并在两个侧板7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肋板76,同时,横向肋板76和纵向肋板77的顶部还与上端板73之间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纵向肋板77和横向肋板76可以对牵引装置7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增强,使得牵引装置7承受纵向冲击载荷和横向冲击载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了增强牵引装置7与构架之间的限位连接,如图2结构所示,纵向肋板77设置有与定位槽721一一对应的弧形凹槽771,弧形凹槽771用于与横梁2形状配合。如图2结构所示,侧板72设置有沿挡板71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槽721,每个定位槽721对应一个横梁2,定位槽721可以卡接在横梁2上,在两个侧板72之间设置有一个纵向肋板77,纵向肋板77上也可以设置有两个弧形凹槽771,弧形凹槽771的数量、排列方向以及设置位置与定位槽721的数量、排列方向以及设置位置均一致,每个弧形凹槽771对应一个横梁2,在将牵引装置7安装于横梁2上时,每个定位槽721卡接在横梁2上,弧形凹槽771可以卡接在横梁2上,也可以与横梁2之间具有间隔。定位槽721和弧形凹槽771均可以为半圆形槽;侧板72的底部设置有沿两个挡板71的排列方向分布的两个定位槽721。当横梁2的外形为圆柱体或圆管时,定位槽721和弧形凹槽771均可以为半圆形槽,并且半圆形槽恰好可以卡接在横梁2的上部外侧面上,使得横梁2与侧板72和纵向肋板77之间紧密配合,同时,侧板72设置有与两个横梁2配合的两个定位槽721,与定位槽721对应的设置有两个弧形凹槽771。定位槽721和弧形凹槽771的设置数量与构架的横梁2数量相匹配,不限于图2中设置的两个定位槽721,当横梁2数量为1个、3个或多个时,定位槽721的数量也对应的设置1个、3个或多个。
由于纵向肋板77设置有与定位槽721一一对应的弧形凹槽771,通过弧形凹槽771可以与构架的横梁2进行形状配合,使得牵引装置7与横梁2之间的限位配合更加稳定、可靠,同时,通过弧形凹槽771还可以避免纵向肋板77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纵向肋板77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上述牵引装置7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每个挡板71的外侧面的加强筋板74,加强筋板74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上端板73的底面。加强筋板74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如图1和图5结构所示,在挡板71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板7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挡板71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板74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强筋板74的设置数量、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通过设置在挡板71的外侧面的两个加强筋板74,由于加强筋板74将挡板71和上端板73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加强筋板74能够提高挡板71与上端板73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加强筋板74设置在挡板71的外侧面,有利于提高牵引装置7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牵引装置7承受纵向冲击载荷的能力。
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侧板72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折边722,折边722固定连接于挡板71的外侧面。侧板72朝向两个挡板71的端部均设置有折边722,折边722朝向牵引装置7的内侧弯折,两个侧板72端部形成的折边722相对设置,折边722可以为直角翻边,侧板72通过折边722包覆在挡板71的端部外侧面,并通过折边722与挡板71焊接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侧板72与挡板71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侧板72与挡板71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提高牵引装置7在纵向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牵引装置7承受纵向冲击载荷的能力。
在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上端板73的厚度为40mm~50mm,如:40mm、45mm、50mm。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