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及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及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带预注油雾化器的电加热抽吸装置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但是市面上的带预注油抽吸装置的雾化器,其结构上都是采用雾化芯直接与油仓连通的结构方式,从而使雾化芯浸泡在烟油里,这种方式存在弊端,如抽吸装置在运输途中随着颠簸或外界温度或气压变化时,油仓内的油会从雾化芯处漏出,这样导致部分雾化器在未使用时就已经漏油从而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的抽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包括吸嘴、油仓壳体及雾化芯,吸嘴套设于油仓壳体上端,雾化芯安装于油仓壳体内,所述吸嘴、油仓壳体及雾化芯贯通连接形成气体通道,其中,
所述油仓壳体内于雾化芯外形成有油仓,所述油仓壳体内在油仓与雾化芯的之间还设置有挡油部件,所述雾化芯开设有导油孔;
所述雾化芯或挡油部件在油仓壳体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使所述挡油部件遮挡于导油孔或与导油孔错开,挡油部件遮挡于导油孔时隔断导油孔与油仓的连通使雾化器处于初始状态,挡油部件与导油孔错开时导通导油孔与油仓的连通使雾化器处于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雾化芯在油仓壳体内的安装位置轴向向下移动后,雾化器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油仓壳体的上端向油仓内轴向设有中空的安装座,油仓壳体的底端密封设有构成所述挡油部件的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包括伸入油仓的密封套,密封套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孔,雾化芯套设于安装座、及密封套内并在安装座、密封套内滑动;
初始状态时密封套的进油孔与雾化芯的导油孔错开,雾化芯在安装座、密封套内向下滑动后密封套的进油孔与雾化芯的导油孔对齐连通使得雾化器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吸嘴内设置有压块与雾化芯的上端面抵接,吸嘴套设于油仓壳体的两侧位置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油仓壳体的外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
初始状态时,压块与油仓壳体的上端间隔设置有第一移动腔,第二卡槽与第一卡块卡合,雾化芯向下移动至可使用状态时,压块下移至第一移动腔的底端,第二卡槽下移与第二卡块卡合,第一卡槽下移与第一卡块卡合。
其中,所述雾化芯的底端安装有绝缘垫及穿设于绝缘垫的电极;油仓壳体的底端于第一密封盖的下方还安装有底座,底座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雾化芯的底端及绝缘垫伸入底座内,所述底座与油仓壳体之间设置有进气腔道从雾化芯的底端与气体通道连通;
雾化芯与安装座、密封套紧配合,且雾化芯的上部与安装座的配合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绝缘垫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在可使用状态时下移至底座的第一通孔内与底座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雾化芯在油仓壳体内的安装位置轴向向上移动后,雾化器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油仓壳体的上端向油仓内轴向设有中空的安装座,油仓壳体的底端密封设有构成所述挡油部件的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轴向穿设有第二通孔,雾化芯套设于安装座及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内并在安装座、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内滑动;
初始状态时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的内壁遮挡于雾化芯的导油孔,雾化芯在安装座、第二密封盖内向上滑动后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导油孔上下错开使得雾化器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雾化芯于导油孔的上方套设有密封垫;初始状态时密封垫的下端插入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密封垫的下端、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的内壁隔断导油孔与油仓的连通,雾化芯在安装座、第二密封盖内向上滑动后密封垫上移与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脱开,且雾化芯的导油孔上移至第二通孔的上方使得导油孔与油仓连通,雾化器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油仓壳体的底端于第二密封盖的下方还安装有绝缘盖,绝缘盖临近第二密封盖的一面凸设有支座及导向柱,第二密封盖临近绝缘盖的一面在第二通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腔,导向柱伸入第二移动腔内轴向移动,支座与雾化芯的底端抵持并于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内轴向移动;
所述支座中间开设有贯通绝缘盖的第三通孔,支座于第三通孔外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及第一电极孔,第三通孔从雾化芯的底端连通气体通道,雾化芯包括气管支架,气管支架的侧壁开设所述导油孔,气管支架的底端形成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插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并与第一环形槽的底部抵接,第一电极孔内穿设有电极;
气管支架的上部套设有第三密封圈与安装座密封,气管支架于导油孔的下方套设有第四密封圈与第二密封盖的第二通孔密封配合。
其中,所述挡油部件在油仓壳体内的安装位置轴向向上移动后,雾化器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油仓壳体的上端向油仓内轴向设有中空的安装座,油仓内设置有构成所述挡油部件的挡油支架,所述挡油支架包括套管及设置在套管下端的管脚,油仓壳体的底端还密封设置有第三密封盖,第三密封盖与雾化芯的底端连接,第三密封盖轴向穿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从雾化芯的底端连通气体通道,第三密封盖在第四通孔的外侧还开设移动孔,所述挡油支架的管脚插入所述移动孔与移动孔紧配合,雾化芯套设于安装座及套管内,套管可相对雾化芯滑动,且所述管脚可在移动孔内移动;
初始状态时套管遮挡于雾化芯的导油孔,套管在油仓内向上移动后套管与导油孔上下错开使得雾化器变成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三密封盖的第四通孔的内壁临近油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槽,雾化芯包括气管支架,气管支架的底端形成有安装环,气管支架的侧壁开设所述导油孔,所述安装环插入所述第二环形槽并与第二环形槽的底部抵接,第三密封盖于第四通孔外侧还开设有第二电极孔,第二电极孔内穿设有电极;
气管支架的上部套设有第五密封圈与安装座密封,气管支架于导油孔的上下方位置分别套设有第六密封圈、第七密封圈与挡油支架的套管的内壁密封配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抽吸装置,其中,包括上述的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还包括与雾化器底部连接的电池杆。
本发明的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因在雾化器的油仓内设置有挡油部件,雾化芯或挡油部件在油仓壳体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使挡油部件遮挡于导油孔或与导油孔错开,挡油部件遮挡于导油孔时隔断导油孔与油仓的连通使雾化器处于初始状态,挡油部件与导油孔错开时导通导油孔与油仓的连通使雾化器处于可使用状态,这样在初始状态时,由于油仓与雾化芯处于隔离状态,此时装有本发明雾化器的抽吸装置可以进行运输而不会漏油,而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抽吸装置时,移动雾化芯或者挡油部件,使得雾化芯与油仓导通即可,避免了抽吸装置在运输后产生漏油的现象而影响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第一种实施方式初始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可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第二种实施方式初始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可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第二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绝缘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气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第三种实施方式初始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可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第三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挡油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气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抽吸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雾化器,10-吸嘴,11-压块,12-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第一移动腔,20-油仓壳体,21-安装座,22-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导向斜块,30-雾化芯,31-导油件,32-发热件,33a、33b、33c-气管支架,331-安装环,34-密封垫,40-气体通道,50-油仓,60-挡油部件,61-第一密封盖,611-密封套,612-进油孔,62-第二密封盖,621-第二通孔,6211-第二通孔的内壁,622-第二移动腔,63-挡油支架,631-套管,632-管脚,70-导油孔,81-绝缘垫,82-电极,83-底座,831-第一通孔,832-进气腔道,84-绝缘盖,841-支座,8411-第三通孔,8412-第一环形槽,8413-第一电极孔,842-导向柱,85-第三密封盖,851-第四通孔,8511-第二环形槽,8512-第二电极孔,852-移动孔,91-第一密封圈,92-第二密封圈,93-第三密封圈,94-第四密封圈,95-第五密封圈,96-第六密封圈,97-第七密封圈,200-电池杆,300-抽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4、图9,为本发明的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100a、100b、100c,包括吸嘴10、油仓壳体20及雾化芯30,吸嘴10套设于油仓壳体20上端,雾化芯30安装于油仓壳体20内,所述吸嘴10、油仓壳体20及雾化芯30贯通连接形成气体通道40。雾化芯30包括设置在雾化芯30内的导油件31及发热件32,导油件31可采用导油棉等元件,发热件32可采用发热丝或发热管等元件。气体通道40用于雾化后烟雾的排出。
所述油仓壳体20内于雾化芯30外形成有油仓50,所述油仓壳体10内在油仓50与雾化芯30的之间还设置有挡油部件60,所述雾化芯30开设有导油孔70。油仓50用于向雾化器100a、100b、100c内注入并存储油液。
所述雾化芯30或挡油部件60在油仓壳体1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使所述挡油部件60遮挡于导油孔70或与导油孔70错开,挡油部件60遮挡于导油孔70时隔断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使雾化器100a、100b、100c处于初始状态,挡油部件60与导油孔70错开时导通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使雾化器100a、100b、100c处于可使用状态。
即初始状态时,因挡油部件60遮挡于导油孔70,此时隔断了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使得雾化芯30与油仓50之间处于隔离隔断的状态,此时油仓50内的油液无法进入雾化芯30内的导油件而无法为雾化芯30供油。这样在初始状态时,由于油仓50与雾化芯30处于隔离状态,此时装有本发明雾化器100a、或100b、或100c的抽吸装置可以进行运输而不会漏油,避免了抽吸装置在运输后产生漏油的现象而影响使用体验。
而在可使用状态时,因挡油部件60与导油孔70错开,此时导通了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使得雾化芯30与油仓50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此时油仓50内的油液通过导油孔70进入雾化芯30内的导油件而为雾化芯30供油,从而使得雾化芯30能够正常雾化油液。即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抽吸装置时,使用者施加外力移动雾化芯30或者挡油部件60,使得雾化芯30与油仓50导通即可正常使用,其操作快捷方便。
本发明的挡油部件60位置固定,雾化芯30在油仓壳体1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或者本发明的雾化芯30的位置固定,挡油部件60在油仓壳体1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从而实现挡油部件60遮挡于导油孔70或与导油孔70错开而使得雾化器100a、100b、100c处于雾化芯30与油仓50隔离的初始状态或者雾化芯30与油仓50导通的可使用状态。
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芯3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轴向向下移动后,雾化器100a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即实施例一的雾化器100a的挡油部件60是固定的,雾化芯3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而且是雾化芯30轴向向下移动后,雾化器100a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
具体地,所述油仓壳体20的上端向油仓50内轴向设有中空的安装座21,油仓壳体20的底端密封设有构成所述挡油部件60的第一密封盖61,第一密封盖61密封油仓壳体20的底端,同时第一密封盖61构成挡油部件60。第一密封盖61包括伸入油仓的密封套611,密封套611能挡住油仓50与雾化芯30导油孔70的通路,密封套611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孔612,雾化芯30套设于安装座21、及密封套611内并在安装座21、密封套611内滑动。
雾化器100a处于初始状态时密封套611的进油孔612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错开,如图1中所示,此时密封套611套设在雾化芯30的外壁,同时密封套611上的进油孔612位于雾化芯30导油孔70的下方,导油孔70被密封套611的管壁遮挡。
雾化芯30在安装座21、密封套611内向下滑动后密封套611的进油孔612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对齐连通使得雾化器100a变成可使用状态,如图2和图3中所示,由于使用者施加外力将雾化芯30下移,使得雾化芯30相对密封套611向下滑动,直至密封套611的进油孔612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对齐,此时油仓50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连通,使得油仓50能为雾化芯30供油,从而保证雾化芯30的正常雾化。
优选地,实施例一的吸嘴10内设置有压块11与雾化芯30的上端面抵接,吸嘴10套设于油仓壳体20的两侧位置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油仓壳体20的外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块22和第二卡块23。
雾化器100a处于初始状态时,压块11与油仓壳体20的上端间隔设置有第一移动腔14,第二卡槽13与第一卡块22卡合,雾化芯30向下移动至可使用状态时,压块11下移至第一移动腔14的底端,第二卡槽13下移与第二卡块23卡合,第一卡槽12下移与第一卡块22卡合。即雾化器100a处于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雾化芯30的上端面高出油仓壳体20的上端面,压块11抵接在雾化芯30的上端面,此时的吸嘴10外壳上的第二卡槽13与第一卡块22卡合,防止吸嘴10在运输等非可使用状态时掉落;在雾化器100a处于可使用状态时,由于下压吸嘴10,使压块11在第一移动腔内下移推动雾化芯30下移,直至压块11与油仓壳体20的上端面抵接,此时雾化芯30与油仓之间处于导通状态,同时在下移过程中,吸嘴10的第二卡槽13与第一卡块22脱开,然后下滑至油仓壳体20的第二卡块23,并与第二卡块23卡合,同时吸嘴10的第一卡槽12与第一卡块22卡合,卡槽与卡块的卡合能固定吸嘴10,同时对吸嘴10的移动具有定位限制作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第一卡块22、第二卡块23的上端均设置有导向斜块24。导向斜块24便于吸嘴10的向下滑动。
请继续参考图1、图2,实施一的雾化芯30的底端安装有绝缘垫81及穿设于绝缘垫81的电极82。绝缘垫81将电极82进行绝缘隔离,电极82连接电池组件。
油仓壳体20的底端于第一密封盖61的下方还安装有底座83,底座83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831,雾化芯30的底端及绝缘垫81伸入底座83内,所述底座83与油仓壳体20之间设置有进气腔道832从雾化芯的30底端与气体通道40连通。底座83用于在可使用状态时安装绝缘垫81及电极82,同时用于雾化芯30的进气。
雾化芯30与安装座21、密封套611紧配合,且雾化芯30的上部与安装座21的配合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1,绝缘垫81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92在可使用状态时下移至底座83的第一通孔831内与底座83密封连接。第一密封圈91、及第一密封盖61密封油仓50,第二密封圈92防止雾化芯30的底端的油液漏出。雾化芯30在安装第一密封圈91处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雾化芯30包括气管支架33a,设置在气管支架33a内的导油件31及发热件32,导油孔70设置在气管支架33a的侧壁,在雾化器100a处于可使用状态时,气管支架33a的导油孔70与密封套611上的进油孔612对齐导通,从而使油仓50与雾化芯30导通供油。
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芯3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轴向向上移动后,雾化器100b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即实施例二的雾化器100b的挡油部件60是固定的,雾化芯3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而且是雾化芯30轴向向上移动后,雾化器100b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实施例二的油仓壳体20的上端向油仓50内轴向设有中空的安装座21,油仓壳体20的底端密封设有构成所述挡油部件60的第二密封盖62,第二密封盖62密封油仓壳体20的底端,同时第二密封盖62构成挡油部件60。第二密封盖62轴向穿设有第二通孔621,雾化芯30套设于安装座21及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内并在安装座21、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内滑动。
雾化器100b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的内壁6211遮挡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如图4中所示,此时雾化芯30开设导油孔70的部分套设在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内,导油孔70被第二通孔621的内壁6211遮挡。
雾化芯30在安装座21、第二密封盖62内向上滑动后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的内壁6211与导油孔70上下错开使得雾化器100b变成可使用状态。
如图5中所示,由于使用者施加外力将雾化芯30上移,使得雾化芯30相对第二密封盖62向上滑动,直至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的内壁6211与导油孔70错开,此时,导油孔70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油仓50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连通,使得油仓50能为雾化芯30供油,从而保证雾化芯30的正常雾化。
进一步地,实施例二的雾化芯30于导油孔的上方套设有密封垫34;雾化器100b处于初始状态时密封垫34的下端插入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密封垫34的下端、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的内壁6211隔断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雾化芯30在安装座21、第二密封盖62内向上滑动后密封垫34上移与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脱开,且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上移至第二通孔621的上方使得导油孔70与油仓50连通,雾化器100b变成可使用状态。密封垫34的设置在于雾化器100b处于初始状态时,使得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的内壁6211遮挡于导油孔70防止油舱50内的油液流入第二通孔621内,能良好地隔断油舱50与雾化芯30。
结合图4、图5、图7和图8,所述油仓壳体20的底端于第二密封盖62的下方还安装有绝缘盖84,绝缘盖84临近第二密封盖62的一面凸设有支座841及导向柱842,第二密封盖62临近绝缘盖84的一面在第二通孔62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腔622,导向柱842伸入第二移动腔622内轴向移动,支座841与雾化芯30的底端抵持并于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内轴向移动。上推绝缘盖84时,绝缘盖84推动雾化芯30上移,同时绝缘盖84的导向柱842在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移动腔622内向上移动。
具体地,所述支座841中间开设有贯通绝缘盖的第三通孔8411,支座于第三通孔8411外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槽8412及第一电极孔8413,第三通孔8411从雾化芯30的底端连通气体通道40,雾化芯30包括气管支架33b,气管支架33b的侧壁开设所述导油孔70,气管支架33b的底端形成有安装环331,所述安装环331插入所述第一环形槽8412并与第一环形槽8412的底部抵接,第一电极孔8413内穿设有电极82。由于支座841的第一环形槽8412的底部与气管支架33b的安装环331抵接,故上推绝缘盖84时,雾化芯30在绝缘盖84的推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雾化器100b从初始状态至可使用状态。
实施例二的气管支架33b的上部套设有第三密封圈93与安装座21密封,气管支架33b于导油孔70的下方套设有第四密封圈94与第二密封盖62的第二通孔621密封配合。第三密封圈91、第四密封圈94及第二密封盖62密封整个油仓50,气管支架33b在安装第三密封圈91、第四密封圈94处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
实施例三,如图9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挡油部件6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轴向向上移动后,雾化器100c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即实施例三的雾化器100c的雾化芯30是固定的,挡油部件6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而且是挡油部件60轴向向上移动后,雾化器100c由初始状态变成可使用状态。
具体地,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实施例三的油仓壳体20的上端向油仓50内轴向设有中空的安装座21,油仓50内设置有构成所述挡油部件60的挡油支架63,所述挡油支架63包括套管631及设置在套管下端的管脚632,油仓壳体20的底端还密封设置有第三密封盖85,第三密封盖85密封油仓50的底部。第三密封盖85与雾化芯30的底端连接,第三密封盖85轴向穿设有第四通孔851,第四通孔851从雾化芯30的底端连通气体通道40,第三密封盖85在第四通孔851的外侧还开设移动孔852,所述挡油支架63的管脚632插入所述移动孔852与移动孔852紧配合,雾化芯30套设于安装座21及套管631内,套管631可相对雾化芯30滑动,且所述管脚632可在移动孔852内移动。本实施例挡油支架63的管脚632与移动孔852过盈配合防止油仓50内的油液漏出。
雾化器100c处于初始状态时套管631遮挡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如图9中所示,此时雾化芯30开设导油孔70的部分套设在套管631内,导油孔70被套管631的内壁遮挡。
套管631在油仓50内向上移动后套管631与导油孔70上下错开使得雾化器100c变成可使用状态。
如图10中所示,由于使用者对挡油支架63的管脚632施加外力在移动孔852内上移后将套管631上移,使得套管631相对雾化芯30向上滑动,直至套管631与导油孔70错开,此时,挡油支架63的套管631位于导油孔70的上方,油仓50与雾化芯30的导油孔70连通,使得油仓50能为雾化芯30供油,从而保证雾化芯30的正常雾化。
结合图11和图13,所述第三密封盖85的第四通孔851的内壁临近油仓5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槽8511,雾化芯30包括气管支架33c,气管支架33c的底端形成有安装环331,气管支架33c的侧壁开设所述导油孔70,所述安装环331插入所述第二环形槽8511并与第二环形槽8511的底部抵接,第三密封盖85于第四通孔851外侧还开设有第二电极孔8512,第二电极孔8512内穿设有电极82。由于第三密封盖85的第二环形槽8511的底部与气管支架33b的安装环331抵接,故气管支架33c底端的安装环331可插接在第三密封盖85的第二环形槽8511内将雾化芯30与第三密封盖85连接固定。
请继续参考图9和图10,实施例三的气管支架33c的上部套设有第五密封圈95与安装座21密封,气管支架33c于导油孔70的上下方位置分别套设有第六密封圈96、第七密封圈97与挡油支架63的套管631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五密封圈95与第三密封盖85密封整个油仓50,第六密封圈96、及第七密封圈97在雾化器100c的初始状态时,密封套管631内部与油仓50的连通,而防止油仓50的内油液进油套管631内的导油孔70。气管支架33c在安装第五密封圈95、第六密封圈96、第七密封圈97的位置开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抽吸装置300,包括上述的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100a、或100b、或100c,还包括与雾化器100a、或100b、或100c底部连接的电池杆200。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抽吸装置300包括有上述实例一的雾化器100a,雾化器100a底部连接的电池杆200。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100a结构,故本实施的抽吸装置300的雾化器100a可以设置成初始状态和可使用状态,初始状态时油仓50与雾化芯30处于隔离状态,此时的抽吸装置300可以进行运输而不会漏油,避免了抽吸装置在运输后产生漏油的现象而影响使用体验。而在抽吸装置30运输完成后即可使用外力将油仓50与雾化芯30导通而使雾化器100a处于可使用状态。
本发明提出的可隔离油仓的雾化器100a、100b、100c及抽吸装置300,因在雾化器100a、100b、100c的油仓50内设置有挡油部件60,雾化芯30或挡油部件60在油仓壳体20内的安装位置可移动,使挡油部件60遮挡于导油孔70或与导油孔70错开,挡油部件60遮挡于导油孔70时隔断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使雾化器100a、100b、100c处于初始状态,挡油部件60与导油孔70错开时导通导油孔70与油仓50的连通使雾化器100a、100b、100c处于可使用状态。这样在初始状态时,由于油仓50与雾化芯30处于隔离状态,此时装有本发明雾化器100a、或100b、或100c的抽吸装置300可以进行运输而不会漏油,而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抽吸装置300时,移动雾化芯30或者挡油部件60,使得雾化芯30与油仓50导通即可,避免了抽吸装置300在运输后产生漏油的现象而影响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