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货汽车轮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货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轮边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轮毂总成包括轮毂1、桥壳2、半轴3,桥壳2与轮毂1之间设有外轴承8和内轴承10,内轴承10和外轴承8都包括与与桥壳配合的内圈和与轮毂配合的外圈。外轴承8和内轴承10一般都是圆锥滚子轴承,在装配和检修时,需要调整轴向游隙,调试松紧度,如果游隙过大、过松,会影响结构的稳定,造成噪音过大,游隙过小、过紧会造成轴承的损耗,甚至造成轴承过热,抱轴烧死。现有技术中在装配时需要对外轴承和内轴承分布调试松紧度,在检修时每次都需要重新调试,通常很难调整到最佳位置,对维修人员的要求很高,维修成本高昂。
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211032049u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限位机构,其轮毂总成的轴承安装结构也是采用上述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节约维护成本载货汽车轮边结构,在车桥维修维护时无需重新调试轴承游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载货汽车轮边结构,包括轮毂、桥壳,轮毂与桥壳之间设有轮毂外轴承和轮毂内轴承,所述轮毂内轴承包括与桥壳配合的轮毂内轴承内圈,所述轮毂外轴承包括与桥壳配合的轮毂外轴承内圈,所述轮毂内轴承内圈设置外的第一延伸部,所述轮毂外轴承内圈向内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接触。
轮毂内轴承内圈和轮毂外轴承内圈相向设置延伸部,且第二延伸部抵住第一延伸部,因此轮毂外轴承与轮毂内轴承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对轮毂进行检修重新安装轮毂外轴承时,只需将轮毂外轴承的延伸部与轮毂外轴承的延伸部重新对位即可。
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接触处的外表面设置内外轴承密封环。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接触处会留有缝隙,在缝隙处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置内外轴承密封环,可以防止润滑油通过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缝隙进入轮毂内轴承与桥壳之间,进而沿轮毂内轴承与桥壳之间的空间进入轮毂内轴承以内的部分。
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接触处的内表面设置集油槽。少量通过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缝隙进入轮毂内轴承与桥壳之间润滑油,可以在集油槽收集,而不进一步轮毂内部渗透。
所述轮毂内轴承内圈的内端设置轮毂内油封座。油封座可以在轴向上约束轮毂内油封,使得轮毂内油封的密封更严密。
所述轮毂内轴承内圈设置o形圈。
所述轮毂内轴承内圈设置锥面,所述锥面内安装o形圈。
所述轮毂与桥壳之间设有轮毂外油封和轮毂内油封。
所述轮毂内油封安装在所述轮毂内油封座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载货汽车车桥,包括上述载货汽车轮边结构。
本发明的轮毂内轴承内圈和轮毂外轴承内圈相向设置延伸部,且第二延伸部抵住第一延伸部,因此轮毂外轴承与轮毂内轴承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对轮毂进行检修重新安装轮毂外轴承时,只需将轮毂外轴承的延伸部与轮毂外轴承的延伸部重新对位即可。在装配时不需要再对外轴承和内轴承分布调试松紧度,节省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载货汽车轮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载货汽车轮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轮毂外轴承和轮毂内轴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载货汽车轮边齿轮油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是现有技术的油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是本发明的轴承油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载货汽车轮边结构,包括轮毂1、桥壳2、半轴3,轮毂1与桥壳2之间设有轮毂外轴承8和轮毂内轴承10,轮毂外轴承8包括与桥壳2配合的轮毂外轴承内圈81和与轮毂相配合的轮毂外轴承外圈82,轮毂内轴承10包括与桥壳2配合的轮毂内轴承内圈101和与轮毂相配合的轮毂内轴承外圈102,轮毂内轴承内圈101设置外的第一延伸部1011,轮毂外轴承内圈81向内的第二延伸部811,第一延伸部1011与第二延伸部811相接触。
轮毂内轴承内圈81和轮毂外轴承内圈101相向设置延伸部,且第二延伸部1011抵住第一延伸部801,因此轮毂外轴承8与轮毂内轴承10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对轮毂1进行检修重新安装轮毂外轴承8时,只需将轮毂外轴承8的延伸部811与轮毂内轴承的延伸部1011重新对位即可。
第一延伸部1011与第二延伸部811相接触处的外表面设置内外轴承密封环12。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接触处会留有缝隙13,在缝隙13处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置内外轴承密封环12,可以防止润滑油通过第一延伸部1011与第二延伸部811之间的缝隙13进入轮毂内轴承10与桥壳2之间,进而沿轮毂内轴承10与桥壳2之间的空间14进入轮毂内轴承10以内的部分。
第一延伸部1011与第二延伸部811相接触处的内表面设置集油槽14。少量通过第一延伸部1011与第二延伸部811之间的缝隙13进入轮毂内轴承10与桥壳2之间润滑油,可以在集油槽14收集,而不进一步轮毂内部渗透。
如图2和图6所示,一种载货汽车车桥轴承油封结构,包括轮毂内轴承10和轮毂内油封7,所述轮毂内轴承10包括轮毂内轴承内圈101和轮毂内轴承外圈,轮毂内轴承内圈101固定安装在桥壳上,轮毂内轴承内圈101内端设置后延部102,后延部102作为油封座,油封座上安装所述轮毂内油封7。油封座可以在轴向上约束轮毂内油封7,使得轮毂内油封7的密封更严密。将后延部设置作为油封座,作为组合油封的一部分,省却了组合油封的内环,使得安装更为简便。
后延部包括平行于轴向的本体、垂直于轴向盘状部1022。垂直于轴向的盘状部1022可以抵住轮毂内油封7,使其在径向上无法移动,也可以与轮毂内油封7配合,使密封效果更好,使得漏油的迷宫流道多了一道阻隔。
轮毂内油封7包括与平行于轴向的圆柱面的套筒71和垂直于轴向的套盘72,套盘72上设置润滑油密封结构23,密封结构23包括与所述本体紧密接触配合的密封唇24和与盘状部1022紧密接触配合的密封唇24。
盘状部1022上设置凸缘1023,套盘72上与凸缘1023相对应的地方,设置凸起17。套盘72上与凸缘102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密封唇24。轮毂内油封7还包括安装在套筒71内的第二套筒73和第二套盘74,第二套盘74上设置润滑油密封结构23。
这也内油封与内轴承的配合不但可以抵住轮毂内油封7,使其在径向上无法移动,也可以与轮毂内油封7配合,使密封效果更好,使得漏油的迷宫流道多了一道阻隔。现有的油封与内轴承的迷宫流道仅沿轴向布置,本发明的迷宫流道,不但有沿轴向的布置,而且在轴向迷宫流道的后面紧接着设置凸缘1023和凸起17,形成了与轴向的迷宫流道相垂直的径向迷宫流道。由于内油封在最内端设置了半环状的结构,即轮毂内轴承内圈101、盘状部1022和凸缘1023形成半环状,漏油很难突破这样的结构,进入轮毂内部。
后延部102的内侧与油封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锥面16,锥面16与桥壳2之间形成一圈空间,在此空间内安装o形圈。o型圈可以防止从缝隙13、集油槽14处漏过来的润滑油进入轮毂内部。轮毂与桥壳之间设有轮毂外油封6和轮毂内油封7,轮毂内油封7安装在所述轮毂内油封座上。多层的密封结构可以确保润滑油不会泄露,这样的油密封结构也可以使得把轮毂内油封7安装在油封座上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载货汽车还包括载货汽车轮边齿轮油润滑结构,如图4包括轮毂1、桥壳2和半轴3,桥壳2与半轴3之间的缝隙形成半轴润滑油通道4,桥壳与轮毂之间设置轮毂内油封。
本发明的轮毂取消了半轴3外端部与桥壳2之间的油封5,同时取消了桥壳2与轮毂1的轮毂外油封,在桥壳2与半轴3之间的缝隙形成半轴润滑油通道4,半轴3的前端与桥壳前端留有油路缝隙41,作为半轴润滑油通道4的一部分,可以是润滑油从桥壳2与半轴3之间的缝隙进入桥壳2与轮毂1之间的缝隙。
原来只用来在桥壳2与半轴3之间的缝隙中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桥壳2与半轴3之间的缝隙,并且通过桥壳2与轮毂1之间的外轴承8之间缝隙,来到桥壳2与轮毂1之间的润滑腔9,对外轴承8和内轴承10进行润滑,取代了原来的润滑脂。
轮毂1与桥壳2之间设有润滑腔9。轮毂上在润滑腔9的位置上设有放油口(图中未画出)。当需要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时,打开放油口,可放出旧润滑油。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发明轮边轴承润方式为齿轮油润滑,即直接采用主减里面相同的齿轮油润滑,可以实现终生免维护,在更换主减齿轮油时也将轮边的齿轮油更换掉,可以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和运输效率。在传统载货汽车轮边由传统的油脂润滑换成齿轮油润后,取消原传统载货汽车轮边的半轴油封、轮毂外油封和轮毂内油封外圈,节省了成本,实现传统结构的所有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