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该座椅具有用于将座椅锁止于车身,也能将座椅从车身上解锁的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用座椅常被布置成可移动形式,以根据需要来改变布局。座椅通过锁止装置锁止于车身,为了对锁止装置进行解锁,在锁止装置的操作杆上联结拉带(带子),拉带的一端置于座椅的外部。
但是,由于锁止装置构造上的差异,有时拉动拉带解锁需要用较大力量,操作难度大。
[专利文献1]特开2015-1744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解锁锁止装置时拉动拉带的力;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避免拉带与座椅中的衬垫之间的摩擦;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抑制锁止装置的故障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高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刚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简化座椅靠背骨架的制造流程;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增强拉带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高锁止装置的操作性。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具有座椅靠背骨架的座椅靠背固设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的锁止装置,用于将所述座椅靠背骨架锁止于车身,锁止装置中有操作部件,操作部件向上提拉时,能够使锁止装置解锁;用于提拉所述操作部件的拉带。
座椅靠背骨架上设置有拉带卡合部,用于与所述拉带的一端卡合。
操作部件上设置有操作卡合部,其位置比所述拉带卡合部更偏下。
拉带具有,骨架卡合部,用于与所述拉带卡合部卡合;把持部,从所述座椅靠背上部的引出口突出到所述座椅靠背外部。拉带从所述骨架卡合部开始,绕所述操作卡合部下端,向着所述把持部,朝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操作卡合部形成卡合以将所述操作卡合部拉起。
这样构成,当提拉把持部时,在操作卡合部与拉带卡合部之间的,以及从操作卡合部向把持部延伸的,两部分拉带被拉紧,共同向上提拉操作卡合部,因此能以拉带张力大约2倍的力量将操作卡合部拉起,从而减小解锁锁止装置时拉动拉带的力。
对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拉带的前面可设置衬垫。并且,拉带优选设置为,从操作卡合部下侧向把持部延伸的部分,比从骨架卡合部向操作卡合部下侧延伸的部分位置更加靠后。
当提拉把持部时,从操作卡合部下侧向把持部延伸部分的拉带就会上下移动。这样构成,使得拉带上下移动部分的位置比从骨架卡合部延伸到操作卡合部下侧部分的位置靠后,可避免拉带与其前面所设衬垫发生摩擦。从而可以抑制拉带对衬垫的损伤。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上设置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移动限位部,移动限位部固设在座椅靠背骨架上。
进一步的,拉带可以由扁平带构成,扁平带带被折叠重合,并在重合部分上设有相互接合而成的接合部。移动限位部穿设在接合部上方的多条带之间,当把持部受到提拉时,通过移动限位部与接合部形成的卡合,对把持部提拉操作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
这样的构成,由于接合部与移动限位部形成卡合,能够对把持部提拉操作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因而锁止装置的故障得以抑制。
这样构成,接合部可由多条带采用缝制方式接合而成。
这样构成,可通过缝制使接合部更加牢固。
移动限位部可设置在比拉带卡合部更靠后的位置。并且,优选拉带在与移动限位部接触处向后突出并折转。
这样构成,使得拉带与其前面所设的衬垫不易接触。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上,可以设有由弯曲线材构成、固设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第1线框支架。
第1线框支架上设置有敞口朝上的第1u字形状部,该第1u字形状部的下端部构成所述拉带卡合部,该第1u字形状部的一个上端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构成所述移动限位部。
还有,所述交通工具座椅上,可以设置有由弯曲线材构成的第2线框支架,该支架固设在座椅靠背骨架上,敞口朝下呈u字形状。
第1线框支架上还设置有敞口朝下的第2u字形状部。该第2u字形状部包含上缘部,以及该上缘部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一对下方延出部。该下方延出部分别与第2线框支架的一对下端部固定在一起,而拉带可穿设在第2u字形状部和第2线框支架之间。
所述交通工具座椅上,还可以设置有环状线材构成的第3线框支架,该支架同时被固定在第2u字形状部和第2线框支架上。拉带可由第3线框支架的环中穿过。
这样结构,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拉带,其突出部分的刚性则因第3线框支架的功效而得以提高。
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上,可设置带有贯穿孔的塑料盖板,该盖板固定在第3线框支架上,拉带可穿过塑料盖板的贯穿孔。
两个下方延出部之一与第1u字形状部另一端的上部为相连结构。并且,希望从前方正视时,第1线框支架呈螺旋形状。
这样构成,第1线框支架可由一根线材来制造,从而简化座椅靠背骨架的制造流程。
拉带可由扁平带构成。在拉带的一端,端部被折叠接合后形成环状,该环状部分构成骨架卡合部;拉带的另一端被折叠接合后也形成环状,该环状部分构成把持部。
还有优选,在拉带的一端,被折叠重合的部分与操作卡合部形成卡合。
这样,拉带重合的部分与操作卡合部进行卡合,因而耐久性得到增强。
对于所述拉带,优选把持部一端的端部被折叠重合部分的长度,比骨架卡合部一端的端部被折叠重合部分的长度适当长些。
锁止装置上可设置锁体框架。对于操作部件,基部由锁体框架中延伸出来,优选(从上方看)基部与操作卡合部(即与拉带卡合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配置处于不同的范围,但拉带引出口和操作卡合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配置范围能够重叠。
这样构成,由于引出口和操作卡合部在左右方向上处于重叠范围,即使操作部件的基部与拉带引出口左右错开,也易于向上提拉拉带。这样,锁止装置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减小解锁锁止装置时拉动拉带的力。
而且,由于拉带上下移动的部分,处于骨架卡合部延伸到操作卡合部下侧的部分之后,因而能够抑制拉带与其前面所设衬垫的摩擦。
还有,接合部与移动限位部形成卡合,可对把持部提拉操作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因而能够抑制锁止装置的故障发生。
还有,采用缝制方式而成的接合部更加牢固。
还有,拉带由于在与移动限位部接触的部分向后突出并折转,因而与其前面所设的衬垫不易接触。
还有,由于第3线框支架同时被固定在第2u字形状部和第2线框支架上,因此,座椅靠背骨架上拉带引出部分的刚性得以提高。
还有,第1线框支架上,所述一对下方延出部之一与第1u字形状部另一端的上部为相接结构,从前方看第1线框支架呈螺旋形状,这样,第1线框支架可由一根线材来制造,从而,简化座椅靠背骨架的制造流程。
还有,由于拉带上重合的部分与操作卡合部形成卡合,因而拉带的耐久性得到增强。
(从上方看)引出口和操作卡合部在左右方向上处于重叠范围,因此,即使操作部件的基部与拉带引出口的位置范围左右错开,向上提拉拉带也比较容易。这样,锁止装置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轴测图;
图2为从正面看座椅靠背骨架的示意图;
图3为座椅靠背骨架的拉线支架附近的轴测图;
图4为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左右方向看时的截面图;
图5为提拉拉带使解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沿前后方向切割的截面图;
图6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沿前后方向切割的截面图,显示与形状保持框架(第4线框支架)的位置。
[标号说明]
10拉带
11把持部
12骨架卡合部
20锁止装置
20a锁体框架
21操作部件
21a基部
21b操作卡合部
30座椅靠背骨架
40第1线框支架
41第1u字形状部
41a拉带卡合部
42第2u字形状部
43移动限位部
52第2线框支架
52a上缘部
55塑料盖板
90车身
110缝合部
120缝合部
130缝合部
p衬垫
s交通工具用座椅
s1座椅靠背
s11引出口
sk表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如图1所示,例如:汽车后座用座椅,由座椅靠背s1、座椅坐垫s2、头枕s3和座椅扶手s4构成。
座椅靠背s1上设置有:如图2、图3所示的座椅靠背骨架30。如图4所示,座椅靠背骨架30上覆盖有衬垫p,而衬垫p上覆盖有表皮81。座椅坐垫s2、头枕s3和座椅扶手s4同样具有衬垫和表皮构造(图中未展示)。衬垫p由配置于座椅靠背骨架30前面的前侧衬垫p1,配置于后面的后侧衬垫p2组成。前侧衬垫p1位于拉带10的前面。
如图1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具有:用于将座椅靠背骨架30锁止于车身90的锁止装置20,以及用于锁止装置20解锁操作的拉带10。
车身90上固设有u字型线材制成的锁环95。锁止装置2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止板25(参考图4),锁止板25与锁环95卡合,可将座椅靠背s1锁止于车身90上固定不动。
锁止装置20固设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图2)。锁止装置20带有操作部件21,向上方提拉操作部件21可实施解锁。此外,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设置有拉带卡合部41a,拉带10的一端与之卡合。
还有,操作部件21上设置有操作卡合部21b,操作卡合部21b位于拉带卡合部41a的下方。
拉带10包括:与拉带卡合部41a卡合的骨架卡合部12,以及从座椅靠背s1上部的引出口s11突出到座椅靠背s1外部的把持部11。并且,拉带10从骨架卡合部12开始,绕经操作卡合部21b下侧后向上方把持部11延伸,与操作卡合部21b之间形成卡合,以将操作卡合部21b提起。
如图2、图3所示,座椅靠背骨架30主要包括:管框骨架31、背板32和头枕支架33。
管框骨架31是由弯管构成的框架,包含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管框31a(图2中只显示一根),和上管框31b,上管框31b与两根侧管框31a的上端相连。头枕支架33固设在上管框31b上,每个座位配置一对。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述上下、左右和前后均以座椅靠背s1被锁止于车身90的状态下,以交通工具用座椅s的位置为基准。还有,左右方向的内侧、外侧并非相对于车身90,同样以交通工具用座椅s为基准。
背板32是由金属板构成的框架,配置于管框骨架31的后部,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到管框骨架31上。背板32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32h,以实现轻量化。
座椅靠背骨架30上配置有:第1线框支架40、第2线框支架52、第3线框支架53、第4线框支架54和塑料盖板55。
第1线框支架40由弯折线材构成,被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30之上。第1线框支架40包含敞口朝上的第1u字形状部41、敞口朝下的第2u字形状部42和固设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的移动限位部43。
第1u字形状部41包括:左右方向延伸的下端部(即拉带卡合部41a),从拉带卡合部41a的左右方向内侧端部向上延伸的第1上方延出部41b,从拉带卡合部41a的左右方向外侧端部向上延伸的第2上方延出部41c,以及从第1上方延出部41b上端向左右方向内侧,呈倾斜状向上延伸的倾斜部41d。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带卡合部41a在左右的水平方向上延伸,但略有倾斜亦可。此外,拉带卡合部41a呈直线形状,但朝上敞口的半圆形状亦可。拉带卡合部41a与管框骨架31和背板32保持一定距离。第1u字形状部41一端的上部(即第2上延伸部41c的上部)连接有移动限位部43,移动限位部43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呈交叉状。移动限位部43与管框骨架31和背板32保持一定距离。本实施方式中,移动限位部43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但也可以与水平方向之间有倾斜,比如,拉带10的平坦一面面向左右方向时,移动限位部便可在前后方向上延展。
第2u字形状部42包括:左右方向延伸的上缘部42a、由上缘部42a的左右方向内侧端部向下延伸的第1下方延出部42b、由上缘部42a的左右方向外侧端部向下延伸的第2下方延出部42c、以及从第2下方延出部42c下端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固定部42d。第1下方延出部42b和第2下方延出部42c是一对下方延出部的示例。
一对下方延出部之中的第1下方延出部42b,与第1u字形状部41的另一端上部(倾斜部41d)是相连接的。这样,第1线框支架40即第1u字形状部41和第2u字形状部42合成的整体,从前方看时呈由内向外顺时针延伸的螺旋形状。
第1线框支架40上设置的倾斜部41d、第2下方延出部42c和固定部42d均被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具体地,倾斜部41d被焊接在管框骨架31上,位于侧管框31a和上管框31b呈圆弧形状的结合部上。第2下方延出部42c和固定部42d被焊接在背板32之上。此外,在图示中,各个焊接的部分省略符号,仅用阴影来表示。
第2线框支架52由弯曲线材构成,被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第2线框支架52直接固定在第1线框支架40上,通过第1线框支架40间接地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2线框支架52包括: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上缘部52a、由上缘部52a左右方向内侧向下延伸的第1脚部52b、以及由上缘部52a左右方向外侧向下延伸的第2脚部52c。第2线框支架52的一对下端部分分别被固定在第2u字形状部42的一对下方延出部42b、42c上。更具体地,第1脚部52b的下端被焊接在第2u字形状部42的第1下方延出部42b的上部;第2脚部52c的下端被焊接在第2u字形状部42的第2下方延出部42c的上部。
并且,从上方看,第2u字形状部42与第2线框支架52之间构成环状,拉带10从第2u字形状部42和第2线框支架52之间穿过。
第3线框支架53由环状线材构成。准确地说,第3线框支架53是由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呈椭圆形状的线材构成。第3线框支架53被同时固定在第2u字形状部42和第2线框支架52上。更具体地,第3线框支架53的前缘部被焊接固定在第1线框支架40的上缘部42a上,后缘部被焊接固定在第2线框支架52的上缘部52a上(图示省略)。并且,拉带10从环状的第3线框支架53中穿过。
塑料盖板55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穿孔55a。塑料盖板55通过扣合固定在第3线框支架53上。并且,拉带10从塑料盖板55的贯穿孔55a中穿过,贯穿孔55a即拉带10的引出口s11。
第4线框支架54由线材弯曲构成,是为保持座椅靠背s1形状而设置的部件。第4线框支架54包括以下部分:前部54a、由前部54a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部54b、上部54b后端向下延伸的第1固定部54c、前部54a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部54d、下部54d后端向上延伸的第2固定部54e。第1固定部54c和第2固定部54e分别被焊接固定于第1线框支架40的第2下方延出部42c。
虽省略图示,但实际上,第1线框支架40、第2线框支架52、第3线框支架53、第4线框支架54、塑料盖板55、锁止装置20和拉带10,在座椅靠背骨架30上是左右两侧配置、对称分布的。
如图6所示,第4线框支架54向前方突出,其前部54a设置在比第1线框支架40更加靠前的位置,并且,与衬垫p的前侧衬垫p1相接触,以保持前侧衬垫p1的形状,具体地,是在左右方向上保持前侧衬垫p1上部的形状。
如图2所示,锁止装置20带有锁体框架20a,锁体框架20a内收纳有锁止板25等多个零件。(从正面看)引出口s11整体与锁止装置20的锁体框架20a在左右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范围,具体地,即引出口s11相对于锁体框架20a,在左右方向上偏向内侧位置。
操作部件21包括以下部分:从锁体框架20a向上延伸出来的基部21a,与拉带10卡合的操作卡合部21b,操作卡合部21b和基部21a斜向相连的连接部21c,操作卡合部21b的左右方向内侧向下u字型转向的限位部21d。限位部21d的功能是,防止操作卡合部21b上卡合的拉带10从操作卡合部21b上滑出。(从正面看)基部21a在左右方向上,与操作卡合部21b位于不同的位置范围,具体地,即基部21a在左右方向上偏向外侧的位置。但是,在左右方向上,引出口s11(贯穿孔55a)的配置范围l5与操作卡合部21b的配置范围是重叠的。
还有,在左右方向上,引出口s11的配置范围l5与拉带卡合部41a的配置范围重叠,且引出口s11的配置范围l5与移动限位部43的配置范围也是重叠的。
因此,从引出口s11到操作卡合部21b,再到拉带卡合部41a,拉带10不会左右弯曲,可笔直地上下延伸。
如图3、图4所示,拉带10由扁平带构成,例如可使用诸如塑料纤维材料的扁平带。拉带10由1根扁平带构成,上下端向后折叠缝制在一起。
拉带10包含前带b1、上带b2和下带b3。前带b1位于前侧,从拉带10上端延伸到拉带卡合部41a的部分;上带b2为从前带b1的上端开始向下与前带b1的背面重合并延伸的部分;下带b3则为从前带b1与拉带卡合部41a卡合的端部开始向下延伸至操作卡合部21b,延伸部分与前带b1前部重合,与操作卡合部21b的卡合处开始,与前带b1的背面重合并向上延伸的部分。
拉带10的下带b3(下端部折叠重合的部分)的长度比上带b2(上端部折叠重合的部分)短。
在拉带10下方一端,端部被折叠接合成环形。具体地,在拉带10的下侧端部,前带b1和下带b3,通过缝合部110(参考图4)相互接合。该下方端部的环形部分即折叠重合部分构成锁止装置卡合部13,与操作卡合部21b卡合。
在拉带10上方一侧的端部,带被折叠接合成环形。具体地,前带b1和上带b2,通过缝合部120和缝合部130相互接合。这样,拉带10上侧端部形成环形,该环形部分构成把持部11。缝合部130的上部安装有塑料制的铆钉18,铆钉18位于塑料盖板55的上方。铆钉18前后方向的厚度比引出口s11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些,以防止把持部11从引出口s11脱落到座椅靠背s1中。并且,铆钉18还有加强缝合部130的作用。
缝合部120是拉带10上沿纵向按规定长度,由前带b1和上带b2缝合而成的。
缝合部130设置在缝合部120的上方,并与之间隔一定距离。缝合部130与缝合部120相比上下纵向较长。缝合部130是拉带10上沿纵向按规定长度,由前带b1和上带b2缝合而成的。具体地,缝合部130包括以下部分:在带左右两侧的边缘,沿拉带10纵向延伸的第1缝合部131、将第1缝合部131两条竖线的下端沿带横向连接起来的第2缝合部132、将第1缝合部131两条竖线的上端沿带横向连接起来的第3缝合部133。这样,缝合部130使前带b1和上带b2形成一体,给拉带10以适当的刚性。缝合部130与缝合部120保持一定间隔,拉带在缝合部120和缝合部130之间的部分,即该部分内的前带b1和上带b2不缝合,保持扁平的环形。
缝合部120和缝合部130是接合部的一个实例。移动限位部43被设置在缝合部120上部的多条带(前带b1和上带b2)之间。即,移动限位部43位于缝合部120和缝合部130之间、且穿设在前带b1和上带b2之间。因此,当把持部11受到提拉时,缝合部120卡合在移动限位部43处,能够对把持部11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
拉带10上从操作卡合部21b下侧向把持部11延伸的部分,比从骨架卡合部12向操作卡合部21b下侧延伸的部分位置更偏后。拉带卡合部41a与前侧衬垫p1后部保持一定距离。拉带10从骨架卡合部12向操作卡合部21b下方延伸的部分与前侧衬垫p1后部也有一定间隔。还有,对于拉带10,从操作卡合部21b下侧向把持部11延伸的部分,比从骨架卡合部12向操作卡合部21b下侧延伸的部分位置更靠后,与前侧衬垫p1后部的间隔更大些。
移动限位部43设置在比拉带卡合部41a更靠后的位置。因而,使得拉带10在与移动限位部43接触的部分向后方突出并折转。
这样构成,在交通工具用座椅s上,拉带10的安装方法为:暂不安装铆钉18,先将拉带10下端部的环形套挂接在第1线框支架40的拉带卡合部41a上,再将拉带10整体从操作卡合部21b的下部(操作卡合部21b和限位部21d之间)由前至后穿过。然后,将把持部11向上提起,将移动限位部43穿入位于缝合部120和缝合部130之间的2条带之间。进一步的,让把持部11由下至上穿过第3线框支架53以及塑料盖板55的贯穿孔55a。然后,当拉带10的把持部11从塑料盖板55的上方穿出后,再安装铆钉18将拉带10卡止。这样,拉带10就不会脱落。
这样安装,由于拉带10上设置有纵向缝合的缝合部130,拉带10上部具有一定刚性,拉带穿过第3线框支架53以及塑料盖板55的贯穿孔55a都比较容易。
并且,如图4所示,锁止装置20处于锁止状态,若此时将拉带10的把持部11向上提拉,则如图5所示,操作部件21被拉起,锁止板25转动,锁止装置20转为解锁状态。此时,锁环95脱离锁止板25的同时,使座椅靠背s1稍向前方转动。拉带10由于缝合部120在移动限位部43处卡合,因而不会向上移动更多。
当提拉把持部11时,拉带10上处于操作卡合部21b与拉带卡合部41a之间的部分,和操作卡合部21b向把持部11延伸的部分,这两个部分被拉紧共同向上提拉操作卡合部21b。因此,提拉把持部11时,操作卡合部21b被拉起的作用力大约是拉带10上张力的2倍,从而减小解锁锁止装置时拉动拉带10上的力。
还有,提拉把持部11时,拉带10的骨架卡合部12到操作卡合部21b下侧的部分不会上下移动,而操作卡合部21b下侧向把持部11延伸的部分则会上下移动。该上下移动的部分,由于其位置是在拉带10骨架卡合部12到操作卡合部21b下侧的部分之后,因此与拉带10前面所配置的前侧衬垫p1不易发生摩擦。这样,可以抑制衬垫p的损伤,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拉带10与移动限位部43卡合的部分向后突出并折转,因而与前侧衬垫p1不易发生摩擦,从而防止对衬垫p的损伤。
还有,如图5所示,缝合部120与移动限位部43形成卡合,能够对把持部提拉操作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从而防止锁止装置因操作部件21被过度提起而发生故障。
还有,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可发挥以下功效:由于对带采用缝制方式接合,拉带10的接合部更加牢固。
还有,第3线框支架53由于同时被固定在第2u字形状部42和第2线框支架52上,因而,可提高座椅靠背骨架30上部的拉带10突出部分的刚性。
还有,第1线框支架可由一根线材来制造,因而座椅靠背骨架的制造流程得以简化。
还有,拉带10利用带重合的部分与操作卡合部21b形成卡合,因而耐久性得到增强。
还有,操作部件21的基部21a与拉带10引出口s11左右位置错开,但由于引出口s11和操作卡合部21b在左右方向上处于重叠位置范围,向上方提拉拉带10比较容易。即,依照本实施方式,交通工具用座椅s的锁止装置20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涉及到具体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做适宜的变更。
例如,拉带10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塑料纤维以外的材料制作带,甚至可以不用扁平带而采用绳索。
还有,涉及到拉带10的构成,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列举之物,例如,拉带10也可由2条以上的带接合而成。还有,拉带10,也不限于2条带重叠接合的构成方式,实际上,还有由3条以上带重叠接合的构成方式。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拉带卡合部41a、第2u字形状部42的上缘部42a和移动限位部43整体构成第1线框支架40的1个零部件,但实际上,各部分可以分别用不同的部件构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拉带10的带是缝制接合的,但也可以采用熔敷或铆钉接合。
还有,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各要素,可以做适当的组合加以实施。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技术方案的构思设计出其他不同的实施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