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滑轨结构及使用该座椅滑轨结构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滑轨结构及使用该座椅滑轨结构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座椅特别是商务车中使用的汽车座椅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椅背相对于椅身的角度,特别在进行椅背的放倒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满足放平或者接近放平的需求,则需要对椅身进行相对于车厢底板的位置调整,以给椅身提供较大的放倒空间。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座椅滑轨结构由于直接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其能够提供的滑动的空间受限于整体的滑轨结构的长度,而滑轨结构在固定在车厢底板上时,为了不影响人们腿部的放置,滑轨结构无法安装到人们腿部放置的区间,故此,对于滑轨结构整体的长度来说是受到限制的。当需要满足椅背放倒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放平或者近似放平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滑轨结构,以解决扩大座椅放倒过程中的活动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以解决扩大座椅放倒过程中的活动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滑轨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滑轨结构,适用于汽车座椅,包括:与座椅的椅身相连的椅底固定板、与所述椅底固定板相连的第一滑轨机构,以及通过椅身升降机构与第一滑轨机构相连的且位于第一滑轨机构下方的第二滑轨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滑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滑轨总成,以及与一对所述第一滑轨总成相连的第一连接横梁;
所述第二滑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滑轨总成,以及与一对所述第二滑轨总成相连的第二连接横梁;以及
第一滑轨总成与第二滑轨总成平行分布;且所述第二滑轨总成近汽车座椅的椅背的一端延伸至椅背的背面端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总成和第二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的端部均不超过椅身背离椅背的端面;
所述第一滑轨总成和第二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的端部齐平;或者
所述第二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的端部距离椅身背离椅背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的端部距离椅身背离椅背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总成包括第一固定轨,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轨滑动配接以适于沿着第一固定轨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第一活动轨;其中所述第一活动轨与椅底固定板固连;
所述第二滑轨总成包括第二固定轨,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轨滑动配接以适于沿着第二固定轨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第二活动轨;其中第二活动轨通过所述椅身升降机构与第一固定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椅身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轨固连的支撑骨架、设于一对第一滑轨总成分别包括第一固定轨连接的一对支撑骨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撑骨架上的升降驱动组件,以及设于一对第一滑轨总成分别包括第一固定轨连接的一对支撑骨架之间的一对联动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扇形联动板、设于该扇形联动板上齿形部、与所述齿形部啮合相连的主动齿轮,以及适于驱动该主动齿轮旋转的动力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联动杆均贯穿所述支撑骨架,所述扇形联动板与一对联动杆中其中一个联动杆位于一对支撑骨架之间的部分配接相连;
所述齿形部设于所述扇形联动板远离其与联动杆配接的侧端上;以及
所述扇形联动板还一体联接有一块延伸板;
所述延伸板与第一后支撑板相连,该第一后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活动轨配接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扇形联动板上还设有一弧形活动槽,该弧形活动槽内配接有一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外径小于弧形活动槽的槽长;其中
所述弧形活动槽位于扇形联动板上的齿形部与该扇形联动板与联动杆的配接部之间;
所述定位轴与一轴联接板固连,该定位轴垂直插入所述弧形活动槽中;以及所述轴联接板与所述支撑骨架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与主动齿轮同轴固连的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的驱动蜗杆,以及与所述驱动蜗杆相连的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驱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两侧端,其中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扇形联动板设于支撑骨架的同一侧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支撑骨架中连接扇形联动板的支撑骨架还连接有第一联动板;
所述第一联动板通过第一前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活动轨配接相连;以及
一对支撑骨架中未连接扇形联动板的支撑骨架还配接有第二后联动板;
所述第二后联动板的一端与连接有扇形联动板的联动杆贯穿支撑骨架的端部配接,而该第二后联动板的另一端则是与第二后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后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活动轨配接相连;
一对支撑骨架中未连接扇形联动板的支撑骨架还配接有第二前联动板;
所述第二前联动板远离支撑骨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前支撑板;
所述第二前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活动轨配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所述座椅滑轨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滑轨结构及使用该座椅滑轨结构的汽车座椅,通过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轨机构和第二滑轨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可以充分利用更接近椅身的第一滑轨机构的活动空间,使得通过第一滑轨机构和第二滑轨机构的空间配合来扩大能够提供给汽车座椅的椅背在放倒的过程中的活动空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椅身升降机构不仅承担了对于椅身和椅背升降的功能,而且该椅身升降机构还起到了对于第一滑轨机构和第二滑轨机构之间的中间纽带作用,如此,从整体的结构来说,巧妙地利用了椅身升降机构的双重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在可以简化结构的前提下达到扩大能够提供给汽车座椅的椅背在放倒的过程中的活动空间的效果。结构的简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滑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滑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滑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滑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滑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滑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椅身100、椅背200、支撑骨架13、椅底固定板25、第一连接横梁26、第二连接横梁27、第一固定轨28、第一活动轨29、第二固定轨30、第二活动轨32、联动杆33、扇形联动板35、主动齿轮36、延伸板37、弧形活动槽38、定位轴39、轴联接板40、驱动齿轮41、驱动蜗杆42、驱动电机43、第一后支撑板44、第一联动板45、第一前支撑板46、第二后联动板47、第二后支撑板48、第二前支撑板49、第二前联动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椅身”所指的是当人坐在座椅上后,座椅上与人体的大腿部和臀部接触的部分,而“椅背”所指的座椅上与人体的后背之间基础的部分。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滑轨结构,适用于汽车座椅,包括:与座椅的椅身100相连的椅底固定板25、与椅底固定板25相连的第一滑轨机构,以及通过椅身升降机构与第一滑轨机构相连的且位于第一滑轨机构下方的第二滑轨机构。
详细来说,第一滑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滑轨总成,以及与一对第一滑轨总成相连的第一连接横梁26;第二滑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滑轨总成,以及与一对第二滑轨总成相连的第二连接横梁27;以及第一滑轨总成与第二滑轨总成平行分布;且第二滑轨总成近汽车座椅的椅背200的一端延伸至椅背200的背面端的外侧。
结合本实施例的附图,以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为例,第一滑轨总成和第二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200的端部均不超过椅身100背离椅背200的端面;第一滑轨总成和第二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200的端部齐平;或者第二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200的端部距离椅身100背离椅背2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滑轨总成远离座椅的椅背200的端部距离椅身100背离椅背200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就是说第一滑轨总成可以与第二滑轨总成等长度且两个端部完全齐平,也可以是等成度但是端部之间呈错位式分布状。即只要满足与车厢底板配接的第二滑轨总成不会影响人们坐在椅身100之后腿部放置的空间即可。结合附图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滑轨总成和第二滑轨总成的两个端部呈错位式分布状。
再详细来说,第一滑轨总成包括第一固定轨28,以及与第一固定轨28滑动配接以适于沿着第一固定轨28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第一活动轨29;其中第一活动轨29与椅底固定板25固连。第二滑轨总成包括第二固定轨30,以及与第二固定轨30滑动配接以适于沿着第二固定轨30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第二活动轨32;其中第二活动轨32通过椅身100升降机构与第一固定轨28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活动轨29与第一固定轨28之间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二活动轨32与第二固定轨30之间的滑动配合的原理可选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结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例如可选采用公布号为cn109435792a公开的一种汽车电动座椅滑轨,或者采用公布号为cn110103785a公开的一种车辆座椅的电动滑轨及滑轨总成。
此外,本实施例采用的椅身100升降机构包括与第一固定轨28固连的支撑骨架、设于一对第一滑轨总成分别包括第一固定轨28连接的一对支撑骨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撑骨架13上的升降驱动组件,以及设于一对第一滑轨总成分别包括第一固定轨28连接的一对支撑骨架之间的一对联动杆33。
其中的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扇形联动板35、设于该扇形联动板35上齿形部、与齿形部啮合相连的主动齿轮36,以及适于驱动该主动齿轮36旋转的动力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结构的简化性,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一对联动杆33均贯穿支撑骨架,扇形联动板35与一对联动杆33中其中一个联动杆33位于一对支撑骨架13之间的部分配接相连;齿形部设于扇形联动板远离其与联动杆33配接的侧端上;以及扇形联动板还一体联接有一块延伸板37;延伸板37与第一后支撑板44相连,该第一后支撑板44与第二活动轨32配接相连。此处详细来说,延伸板37与第一后支撑板之间为转动配接也可以说是铰接关系,而第一后支撑板44与第二活动轨32之间是固连关系。
扇形联动板35上还设有一弧形活动槽38,该弧形活动槽38内配接有一定位轴39,定位轴39的外径小于弧形活动槽38的槽长;其中弧形活动槽38位于扇形联动板35上的齿形部与该扇形联动板35与联动杆33的配接部之间;定位轴39与一轴联接板40固连,该定位轴39垂直插入弧形活动槽38中;以及轴联接板40与支撑骨架固连。此处需要加以详细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弧形活动槽38来说,该弧形活动槽38的槽长度形成了扇形联动板35随着支撑骨架进行升降过程中活动空间。
以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为例,动力结构包括与主动齿轮36同轴固连的驱动齿轮41、与驱动齿轮41相连的驱动蜗杆42,以及与驱动蜗杆42相连的驱动电机43;其中驱动齿轮41和主动齿轮36分别位于支撑骨架的两侧端,其中主动齿轮36与扇形联动板35设于支撑骨架的同一侧端。此处的驱动电机43可以与驱动蜗杆42一体相连,即采用具有蜗杆型输出轴的驱动电机43,在驱动电机43运行的过程中,驱动蜗杆42旋转,在驱动蜗杆42的旋转作用下驱动齿轮41旋转,如此情况下,主动齿轮36同步旋转,主动齿轮36的旋转可以产生对于扇形联动板35的拨动作用,由于扇形联动板35上的弧形活动槽38的作用,此时随着驱动电机43的正转或者反转即可使得扇形联动板35带动支撑骨架做上升或者下降的运动。
考虑到为了提高支撑骨架相对于第二滑轨总成实现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一对支撑骨架中连接扇形联动板35的支撑骨架13还连接有第一联动板45;第一联动板45通过第一前支撑板46与第二活动轨32配接相连。此处的第一联动板45与支撑骨架13之间为转动配合关系,且该第一联动板45与第一前支撑板46之间也是转动配合关系,而第一前支撑板46与第二活动柜32之间则为固连关系。此处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第一联动板45与延伸板37呈平行分布关系,而第一后支撑板和第一前支撑板46也呈平行分布关系,如此结构下,使得支撑骨架带动椅身100和椅背200升降的过程中,第一联动板45可以随着延伸板37做相对于支撑骨架的同步的位置变形运动,此处的位置变形主要指的是支撑骨架与第一联动板45之间形成的夹角。
一对支撑骨架13中未连接扇形联动板35的支撑骨架13还配接有第二后联动板47;第二后联动板47的一端与连接有扇形联动板35的联动杆33贯穿支撑骨架的端部转动配接,而该第二后联动板47的另一端则是与第二后支撑板48相连;第二后支撑板48与第二活动轨32配接相连;其中的第二后联动板47与第二后支撑板48之间为转动配合也可以是直接铰接相连关系,而该第二后支撑板48与第二活动轨32之间为固连关系。
一对支撑骨架中未连接扇形联动板35的支撑骨架还配接有第二前联动板50;第二前联动板50远离支撑骨架1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前支撑板49;第二前支撑板49与第二活动轨32配接相连。其中的第二前联动板50与支撑骨架13之间为转动配接关系,且该第二前联动板50与第二前支撑板49之间为转动配合也可以是直接铰接相连关系,而该第二前支撑板49与第二活动轨32之间为固连关系。对于本实施例还的第二前联动板50和第二后联动板47来说可选为平行分布关系,而第二前支撑板49和第二后支撑板48同样为平行分布关系。
结合本本实施例的附图,以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为例,对于本实施例的一对联动杆33中未连接扇形联动板的那个联动杆33来说,该联动杆33可以连接于第一联动板45和第二前联动板50之间。
对于本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结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是先通过第二滑轨机构来实现调整椅身100相对于车厢底板的位置,由于第二滑轨机构延伸出在椅背200所在端的外侧,因此在这过程中具体是将椅身100向椅背200所在方向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一滑轨机构来实现椅身100向远离椅背200的所在方向运动,即此时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利用第二滑轨机构时的运动轨迹相反,在第一滑轨机构的作用下进一步调整椅身100相对于车厢底板的位置,如此即可实现在第一滑轨机构和第二滑轨机构的作用下扩大能够给予椅背200放倒过程所需的活动空间的效果。因为,如果没有第二滑轨机构的作用先使得椅身100向椅背200方向的移动,就会使得椅身100最大的活动空间就是第二滑轨机构前方用来放置人体的脚部的空间,即使是位于该汽车座椅前方的汽车座椅继续向前方移动来腾出一部分的空间,也无法让该汽车座椅能够利用前方汽车座椅的空间。而在第二滑轨机构的作用下,首先使得椅身100向椅背200方向移动,再配合该汽车座椅前方的座椅继续向前方移动一定的空间,那么从相对于车厢的底板腾空的空间来说,第一滑轨机构可以利用前排汽车座椅的空间来实现扩大能够提供该汽车座椅的椅背200相对于椅身100进行放倒过程中所需的空间。综上,也即是通过第一滑轨机构来拓宽了汽车座椅对于相对于车厢底板腾空的区域的利用率,以达到扩大能提供其放倒过程中所需的活动空间的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实施例1的座椅滑轨结构。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