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隐藏型爬梯的氢能源发电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源发电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隐藏型爬梯的氢能源发电车。
背景技术:
氢能源发电车是一种通过氢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发电设施,其具备清洁、高效、可移动的特点,而且,燃料电池发电过程非常安静,无黑烟、无刺激性气味,车辆尾气管中排放的只有清洁的空气和水,排放的水可以直接饮用。相比传统柴油电源车,具有安静、清洁、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相比锂离子电池应急电源车,具有供电时间长、应急响应时间短、长时间存放等诸多优点。可作为会场、医院、银行等重要场所应急供电保障电源。
氢能源发电车的车厢内部需要安装控制系统、高压储氢罐、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一系列的配套装置,因此,车身相较于普通的车辆更高,不便上下车,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做法是:在车厢内车放置便携式爬梯,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扶梯的一端搭接在车尾部,另一端放置到地面上,以便工作人员上下车。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爬梯的体积较大,放在车厢内会占用车辆内部的有效空间;
2、放置爬梯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路面不平整而导致安放的不稳定,影响踏梯工作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隐藏型爬梯的氢能源发电车,其具有方便工作人员安全上下车且能够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隐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隐藏型爬梯的氢能源发电车,包括车体、固定在车体上的承重梁底座以及安装在承重梁底座上的车厢,还包括爬梯,承重梁底座上位于车厢的车门正下方的位置向内开设有腔室,爬梯可收纳于腔室内,腔室内侧壁与爬梯之间滑移连接有方便爬梯收回或伸出腔室的滑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爬梯在非使用的状态下能够收回至腔室内进行存放,减小了爬梯所占用的有效空间;使用时,只需将爬梯收从腔室内拉出并支撑于地面上即可,由于爬梯是通过滑移组件与腔室内侧壁滑移连接的,因此,爬梯始终与腔室内侧壁保持连接,这就使得爬梯在支撑于地面上时,不会发生错位、偏移或滑脱,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上设有扶手,爬梯和扶手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爬梯支撑于地面上时,扶手通过爬梯与地面导电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车前,工作人员握住扶手,此时,身上的静电会依次通过扶手和爬梯导入地下,从而排除身上携带的静电,保证工作人员上车后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立板以及固接在两立板之间且等距设置的多块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踏板登上车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对称固接于腔室内侧壁上的两条滑轨以及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移件,两滑移件分别与两立板相背一侧且靠近端部的同一位置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爬梯通过滑移件始终与滑轨连接,保证了爬梯支撑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件为销轴;
两滑轨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供销轴滑动的滑道,滑道的两端为闭口,立板上与腔室出口的下沿相抵接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道端部为闭口的设计可以避免爬梯从滑轨上滑脱;而让位缺口的设置,能够避免下放扶手时立板与腔室出口的下沿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上设有扶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上下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设置在一侧的立板上,扶手包括两根支撑柱以及固接在两支撑柱之间的扶杆,支撑柱和立板朝向踏板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远离车体一端的支撑柱与立板之间设有固定两者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扶手是是通过合页铰接设置的,因此,当使用完毕后,可将其翻转并搭放在踏板上,然后随爬梯一同收纳在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支撑柱内的插杆组件以及安装在立板内且与插杆组件配合以对扶手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翻转扶手,使支撑柱的端部与立板的上表面抵接,此时,通过插杆组件和夹持组件相配合,从而将扶手固定在爬梯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组件包括由远离扶杆一端向内开设在支撑柱上的凹槽、滑动设置在凹槽内的插杆、连接在凹槽内顶壁与插杆之间的复位弹簧、固接在插杆上且由支撑柱一侧滑动伸出的拨杆以及开设在支撑柱侧壁上以供拨杆沿支撑柱长度方向移动的滑槽;
夹持组件包括由立板上表面开设在立板内部的容纳槽、活动于容纳槽)内且竖直设置的主动夹板以及固接在主动夹板两侧且由立板远离踏板一侧滑动伸出的连接板,主动夹板与容纳槽靠近踏板的侧壁之间固接有压紧弹簧,主动夹板远离压紧弹簧的一侧固接有多个止退齿,插杆上对应止退齿的一侧固接有多个与止退齿卡接固定的卡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时,工作人员向下拨动拨杆,当v字形顶进头与斜切面接触时,主动夹板受压力影响逐渐朝靠近踏板的方向运动,当v字形顶进头触底后,松开拨杆,此时,复位弹簧对插杆施加向上的拉力,压紧弹簧对主动夹板施加朝向插杆方向的推力,最终使得卡齿的短直角边与止退齿的短直角边相卡接,实现对扶手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夹板的顶部设有朝止退齿方向斜向下倾斜的斜切面,插杆端部加工有能够与斜切面配合的v字形顶进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与主动夹板接触时,v字形顶进头能够与斜切面配合,使得主动夹板受压朝踏板的方向运动,直到卡齿与止退齿卡接,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按压联动板,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梁底座和滑移组件均由导电材料制成,车体的底盘上连接有用于导电的接地锁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锁链的设置,主要用于保证汽车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中的爬梯在非使用的状态下能够收回至腔室内进行存放,减小了爬梯所占用的有效空间;使用时,只需将爬梯收从腔室内拉出并支撑于地面上即可,由于爬梯是通过滑移组件与腔室内侧壁滑移连接的,因此,爬梯始终与腔室内侧壁保持连接,这就使得爬梯在支撑于地面上时,不会发生错位、偏移或滑脱,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铰接式扶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在使用完毕后,将扶手翻转并搭放在踏板上,然后随爬梯一同收纳在腔室内;
3、扶手通过爬梯与地面导电连通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上车前,能够通过扶手和爬梯将自身携带的静电导入地下,从而保证上车后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将滑移组件和爬梯整体移出腔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扶手与立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扶手在非使用状态下搭放在踏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体现插杆组件中拨杆与插杆连接和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在图6的基础上将插杆收回凹槽内并由中间纵向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扶手搭放在踏板上时,由插杆组件和夹持组件中间纵向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体现插杆伸入容纳槽内后,卡齿与止退齿卡接配合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车体;2、承重梁底座;21、腔室;22、挡板;3、车厢;4、爬梯;41、立板;411、让位缺口;412、容纳槽;42、踏板;5、滑移组件;51、滑轨;511、滑道;52、销轴;6、扶手;61、支撑柱;611、凹槽;612、滑槽;62、扶杆;63、合页;7、插杆组件;71、插杆;72、复位弹簧;73、拨杆;74、卡齿;75、v字形顶进头;8、夹持组件;82、主动夹板;83、连接板;84、联动板;85、压紧弹簧;86、盖板;87、止退齿;88、斜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隐藏型爬梯的氢能源发电车,包括车体1、固定在车体1上的承重梁底座2以及安装在承重梁底座2上的车厢3,承重梁底座2的尾部设有水平向承重梁底座2内部开设的腔室21,腔室21位于车厢3车门的正下方,腔室21内设置有爬梯4,爬梯4与腔室21内侧壁之间滑移连接有滑移组件5,通常情况下,爬梯4通过滑移组件5收纳于腔室21内,减小了爬梯4所占用的有效空间;使用时,只需将爬梯4收从腔室21内拉出即可。
承重梁底座2位于腔室21的出入口正下方的位置铰接有挡板22,用于对出入口进行封闭,挡板2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可通过门锁、锁扣或其他卡接结构进行固定。
参照图2,爬梯4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立板41以及焊接在两立板41之间且等距设置的多块踏板42,踏板42与立板41之间成一定的角度,这样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保证爬梯4支撑于地面上时,踏板42与地面近似水平,以便工作人员踩踏。根据需要,可在踏板42上设置用于防滑的防滑布,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2,上述的滑移组件5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滑轨51以及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51相对一侧的滑移件,滑轨51焊接固定于腔室21的内侧壁上,两滑移件分别与两立板41相背一侧且靠近端部的同一位置固接。更具体的是,滑移件为销轴52,两滑轨51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供销轴52滑动的滑道511,滑道511的两端为闭口,用于对销轴52进行限位,防止爬梯4从滑轨51上滑脱。
爬梯4在拉出和向下翻转的过程中可能会与腔室21出口的下沿发生干涉,导致爬梯4无法正常支撑于地面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立板41与腔室21出口的下沿相抵接的位置开设让位缺口411,从而避开两者发生干涉的部分。
参照图1和图3,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上下车的安全性,在爬梯4上设置扶手6。扶手6为单侧扶手6,其铰接在一侧的立板41上。爬梯4和扶手6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爬梯4支撑于地面上时,扶手6通过爬梯4与地面导电连通,上车前,工作人员握住扶手6,此时,身上的静电会依次通过扶手6和爬梯4导入地下,从而排除身上携带的静电,保证工作人员上车后操作的安全性。
承重梁底座2和滑移组件5也由导电材料制成,在车体1的底盘上连接有与地面连接的接地锁链,接地锁链的设置,主要用于保证汽车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性。
扶手6包括两根支撑柱61以及固接在两支撑柱61之间的扶杆62,支撑柱61和立板41朝向踏板42的一侧通过合页63铰接,通常情况下,扶手6搭放在踏板42上并且随爬梯4一同收纳在腔室21内。
参照图4和图5,在远离车体1(见图1)一端的支撑柱61与立板41之间设有对扶手6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支撑柱61内的插杆组件7以及安装在立板41内的夹持组件8,使用时,翻转扶手6,直到支撑柱61的端部与立板41的上表面抵接,此时,扶手6通过插杆组件7和夹持组件8相配合,从而固定在爬梯4上。
参照图6和图7,插杆组件7包括由远离扶杆62(见图4)一端向内开设在支撑柱61上的凹槽611、滑动设置在凹槽611内的插杆71、连接在凹槽611内顶壁与插杆71端部之间的复位弹簧72以及垂直固接在插杆71上的拨杆73,拨杆73由支撑柱61远离车体1的一侧滑动伸出,支撑柱61侧壁对应拨杆73滑动伸出的位置开设有沿支撑柱61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612,通常情况下,插杆71收纳在凹槽611内,复位弹簧72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拨动拨杆73来带动插杆71从凹槽611内伸出。
参照图8和图9,夹持组件8包括由立板41上表面开设在立板41内部的容纳槽412、活动于容纳槽412内且竖直设置的主动夹板82以及固接在主动夹板82两侧且由立板41远离踏板42一侧滑动伸出的连接板83,两连接板83之间一体连接有联动板84,主动夹板82与容纳槽412靠近踏板42的侧壁之间固接有压紧弹簧85,按压联动板84时,主动夹板82朝靠近踏板42的方向移动。
容纳槽412位于压紧弹簧85上方的开口处固接有盖板86,用于对压紧弹簧85进行保护,同时起到隐藏的作用。
参照图9,主动夹板82远离压紧弹簧85的一侧固接有多个止退齿87,插杆71上对应止退齿87的一侧固接有多个能够与止退齿87卡接固定的卡齿74,止退齿87和卡齿74的截面为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结构,若止退齿87为正置(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朝下),那么卡齿74则为倒置(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朝上),卡齿74与止退齿87刚好能够卡接。
为了方便卡齿74与止退齿87配合,在主动夹板82的顶部设置朝止退齿87方向斜向下倾斜的斜切面88,同时,在插杆71端部加工能够与斜切面88配合的v字形顶进头7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翻转扶手6,使支撑柱61的端部与立板41的上表面相抵接,此时,v字形顶进头75位于卡齿74一侧的坡面与斜切面88对准;固定时,工作人员向下拨动拨杆73,当v字形顶进头75与斜切面88接触时,主动夹板82受压力影响逐渐朝靠近踏板42的方向运动,当v字形顶进头75触底后,松开拨杆73,此时,复位弹簧72对插杆71施加向上的拉力,压紧弹簧85对主动夹板82施加朝向插杆71方向的推力,最终使得卡齿74的短直角边与止退齿87的短直角边相卡接,实现对扶手6的固定;使用完毕后,按压联动板84,使主动夹板82继续朝靠近踏板4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止退齿87与卡齿74分离,此时,插杆71受复位弹簧72恢复力的影响收回至凹槽611内,解除固定。
本申请中的爬梯4在非使用的状态下能够收回至腔室21内进行存放,减小了爬梯4所占用的有效空间;使用时,只需将爬梯4收从腔室21内拉出并支撑于地面上即可,由于爬梯4是通过滑移组件5与腔室21内侧壁滑移连接的,因此,爬梯4始终与腔室21内侧壁保持连接,这就使得爬梯4在支撑于地面上时,不会发生错位、偏移或滑脱,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