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2-03 16:02:23|149|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座椅安全带装置是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腰部预紧器能够进一步对乘员进行保护,当汽车检测出有一定的减速时,腰部预紧器会利用其内部弹簧或火药的作用,沿着腰部预紧器回收织带的方向驱动,可有效减小乘员胸部和腰部的间隙。
[0003]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腰部预紧器中安装支架与压力管的固定方式为螺纹固定,其装配效率低,且还需要密封胶来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腰部预紧器中安装支架与压力管的固定方式为螺纹固定,装配效率低,且还需要密封胶来密封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紧装置,包括支架、连接件、连接管和外壳管;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管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管;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外壳管内,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外壳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6]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连接件为凹形半圆盘结构;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管接触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
[0007]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管的端面和所述外壳管的端面分别与所述限位件接触。
[0008]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套圈和轴套,所述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套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轴套套在所述套圈上。
[0009]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滑套,所述滑套滑动设置在所述套圈和所述轴套之间。
[0010]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活塞和锁止环;所述活塞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管内;所述锁止环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外壳管之间,用于限定所述活塞的位置。
[0011]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所述活塞的中间为锥形结构,所述锁止环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与所述外壳管之间。
[0012]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外壳管之间。
[0013]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4]
可选地,上述预紧装置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添加新结构连接件,可以将支架和连接管固定连接,而连接管又与外壳管固定连接,外壳管的末端再与支架固定连接,这样形成了一个新型的闭环固定方式,不仅使支架与外壳管连接更稳固,而且可以改变支架与外壳管固定连接的方式,提高装配效率。
[0016]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
[0022]
图5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图5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26]
图9是图5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0027]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另一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是图10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0029]
图12是图10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
[0030]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套圈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外壳管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锁止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第三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第三密封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装置实施例钢丝绳可调节角度范围的示意图。
[0039]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40]
1-支架,10-钢丝绳,11-第一固定槽,12-限位件,13-安装孔,14-第二卡槽,15-第三卡槽,16-通孔,2-连接件,20-气体发生器,201-导线,202-发生器密封圈,203-o型环,21-第一卡接面,22-第二卡接面,23-第三卡接面,3-连接管,30-第一密封件,31-第二固定槽,4-外壳管,40-第二密封件,401-第一卡扣,402-第二卡扣,403-凸起,41-限位凹部,5-套圈,50-挡板,6-轴套,60-第三密封件,601-卡勾,602-第一卡槽,603-圆弧面,604-穿孔,7-滑套,70-钢丝绳圈钩,8-活塞,80-第四密封件,81-气孔,82-第一端部,83-锥形连接面,84-第二端部,9-锁止环,91-塑料薄膜,92-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42]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紧装置,包括支架1、连接件2、连接管3和外壳管4;连接件2设置在支架1和连接管3之间,用于固定支架1和连接管3;支架1的一端、连接件2和连接管3插入外壳管4内,且连接管3与外壳管4固定连接,支架1与外壳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
[0043]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壳管4为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压力管,且支架1的一端、连接件2和连接管3都设置在外壳管4内。通过添加新结构连接件2,将支架1和连接管3固定连接在一起,而连接管3又与外壳管4固定连接,同时,为了确保连接件2、连接管3及支架1的一端无法从外壳管4中脱出,将外壳管4的末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这样形成了一个新型的闭环固定方式,使支架1与外壳管4稳固的连接在一起。本闭环固定方式与现有技术中连接管3与外壳管4固定连接,然后外壳管4的末端再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开环固定方式相比,其不仅使支架1与外壳管4连接更稳固,而且在满足预紧装置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了外壳管4的末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方式,例如,外壳管4的末端与支架1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压铆连接的方式,与现有的螺纹固定方式相比,压铆连接不需要添加其他结构来完成固定,只需压铆一步工序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
[0044]
其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紧装置中,外壳管4的末端与支架1采用压铆连接的固定方式。当外壳管4的末端与支架1压铆连接后,可形成多个限位凹部41,限位凹部41与连接件2接触,对连接件2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进一步确保连接件2、连接管3及支架1的一端无法从外壳管4中脱出。
[0045]
为了使连接件2更好地起到连接固定作用,且便于装配,如图4至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1,连接管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1,连接件2为凹形半圆盘结构;支架1与连接管3接触后,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31位于同一平面,且连接件2设置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31内。
[0046]
其中,连接件2为凹形半圆盘结构,支架1设计为u形结构,连接管3的一端插入u形结构中后,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31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31的尺寸能与连接件2的尺寸完全配合。为了详细说明连接件2的装配过程,这里将连接件2与各部件的连接处分别标记为第一卡接面21、第二卡接面22和第三卡接面23,其中,第一卡接面21卡入第二固定槽31内,第二卡接面22卡入第一固定槽11内,第三卡接面23与限位凹部41接触配合。
[0047]
为了进一步限定连接管3和外壳管4的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12,限位件12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连接管3的端面和外壳管4的端面分别与限位件12接触。通过在支架1上固定设置限位件12,不仅能对连接管3与外壳管4起到限位作用,而且便于连接管3及外壳管4装配时快速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0048]
为了减小钢丝绳10拉动时的摩擦力,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圈5和轴套6,支架1为中空结构,支架1上开设有安装孔13;套圈5固定设置在安
装孔13内,轴套6套在套圈5上。
[0049]
其中,支架1为u形结构,套圈5为管状结构,套圈5固定在u形结构两侧板之间,即套圈5通过安装孔13与支架1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的方式也采用压铆连接。如图13所示,套圈5能对钢丝绳10的工作轨迹起限位导向作用,同时,整个预紧器装置可以通过套圈5的通孔固定安装到车身上。另外,轴套6套在套圈5上,轴套6可在套圈5上转动,即轴套6与套圈5间隙配合,钢丝绳10拉动时可与轴套6直接接触,这样避免钢丝绳10与套圈5直接接触,能有效减小摩擦力,进而使预紧装置的预紧效果更好。
[0050]
为了进一步减小钢丝绳10拉动时的摩擦力,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套7,滑套7滑动设置在套圈5和轴套6之间。将套圈5和轴套6之间滑动设置有滑套7,可以减小套圈5和轴套6之间的摩擦力。其中,为了有效减小摩擦力且降低成本,滑套7采用摩擦系数极低的塑料制成。
[0051]
为了使本预紧装置实现预紧和锁止功能,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塞8和锁止环9;活塞8为中空结构,且活塞8上开设有气孔81,活塞8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管4内;锁止环9设置在活塞8和外壳管4之间,用于限定活塞8的位置。
[0052]
其中,活塞8是整个预紧装置的动力执行部件,活塞8为中空结构,钢丝绳10的一端固定在活塞8内,气体发生器20固定设置在活塞8的另一端内,气体发生器20能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发生器20产生的气体首先流入活塞8内腔中,然后通过活塞8上的气孔81流入外壳管4内,由于活塞8滑动地设置在外壳管4内,这样在气压作用下,活塞8拉动钢丝绳10向里移动,实现预紧功能。预紧结束后,由于乘员有向前的运动加速度,乘员会拉动钢丝绳10向外运动,将钢丝绳10拉出,进而带动活塞8一同向外运动,但由于锁止环9的作用,锁止环9会限制活塞8运动,使活塞8向外运动极小位移后便被锁止,从而使钢丝绳10无法向外拉出,实现锁止功能,对乘员进行有效的保护。
[0053]
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预紧和锁止功能,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活塞8的中间为锥形结构,锁止环9设置在锥形结构与外壳管4之间。活塞8中间为锥形结构,那么锥形结构两侧为尺寸不同的中空结构,为了便于理解,将活塞8标记为第一端部82、锥形连接面83和第二端部84,第一端部82与气体发生器20固定连接,第二端部84与钢丝绳10固定连接,气孔81设置在锥形连接面83和第二端部84连接处,锁止环9装配在锥形连接面83和外壳管4的内壁之间,当活塞8向外运动时,锁止环9沿着锥形连接面83爬坡,最终卡在活塞8和外壳管4构成的狭窄空间内,从而将活塞8固定不动,进而限制钢丝绳10继续往外拉出,实现锁止功能。其中,锁止环9为圆环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锁止环9由塑料薄膜91和多个钢球92组成,且钢球92设置在塑料薄膜91形成的圆环通道内。
[0054]
为了确保预紧装置能够实现预紧和锁止功能,如图11和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0,第一密封件30固定设置在连接管3和外壳管4之间。将第一密封件30固定设置在连接管3和外壳管4之间,可以防止外壳管4内的气体从连接管3与外壳管4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外壳管4的末端采用密封胶来密封的方式。如图14、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端部82的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件60,第三密封件60能防止气体从第一端部82的端面处流出,且气体发生器20的一端与第三密封件60固定连接,其中,第三密封件60为可开合结构,其一侧设置有卡勾601,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602,将卡勾601和第一卡槽602卡接配合后可完成第三密封件60的组装,第三密封件60的一端设置
有圆弧面603,第三密封件60通过圆弧面603与气体发生器20固定连接,第三密封件60的中间开设有穿孔604,气体发生器20的导线201可通过穿孔604与外界连通,同时,为了防止气体流入体发生器20与活塞8之间的空隙,在气体发生器20与之间活塞8还设置有发生器密封圈202和o型环203。如图14所示,在锥形连接面83上且靠近第二端部84的一端处固定设置有第四密封件80,且锁止环9位于第四密封件80靠近第一端部82的一侧,第四密封件80可以防止外壳管4的气体从活塞8与外壳管4之间的缝隙中流出,这样使外壳管4内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使预紧效果更好。同时,在第二端部84处固定设置有钢丝绳圈钩70,钢丝绳圈钩70固定设置在钢丝绳10和活塞8之间,钢丝绳10与钢丝绳圈钩70的内圈压铆连接,钢丝绳圈钩70的外圈与活塞8的第二端部84压铆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将钢丝绳10与活塞8固定连接,而且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活塞8内的气体从第二端部84的端面处流出。
[0055]
为了防止在引爆气体发生器20的过程中有火花从外壳管4中喷出,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40,第二密封件40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第二密封件40固定设置在支架1的底部,为了便于安装,在支架1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4和第三卡槽15(图中未示出),安装孔13下方还开设有通孔16,相应地在第二密封件40上设置有第一卡扣401、第二卡扣402和凸起403,在装配时,第二卡槽14与第一卡扣401配合,第三卡槽15与第二卡扣402配合,凸起403与通孔16配合,将第二密封件40固定到支架1上。
[0056]
在前期设计时,为了使钢丝绳10的工作范围能在0度至180度之间选择,如图2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还包括挡板50,挡板50固定设置在支架1的另一端。挡板50与轴套6之间可形成钢丝绳10的穿入通道,通过设计不同角度的挡板50,可实现钢丝绳的工作范围能在0度至180度之间选择。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指的0度至180度之间选择是前期设计,并非是使用时钢丝绳10的工作范围能在0度至180度之间调节,即本预紧装置生产出后,钢丝绳10的工作范围角度是确定的。
[0057]
下面以本预紧装置作为汽车座椅腰部预紧器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紧装置的使用过程。
[0058]
如图1至图20所示,在使用本预紧装置前,首先利用螺栓穿过套圈5,来将预紧装置固定安装到车身上。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减速时,预紧装置开始工作,此时,汽车控制系统控制导线201来引爆气体发生器20,气体发生器21产生大量气体,气体首先充满活塞8内腔,然后气体通过活塞8上的气孔81流入外壳管4内,随着气体的增多,气体会推动活塞8向里移动,由于钢丝绳10通过钢丝绳圈钩70与活塞8固定连接,从而拉动钢丝绳10向里回收,实现预紧功能。预紧结束后,由于乘员有向前的运动加速度,从而向外带动钢丝绳10运动,进而带动活塞8向外运动,此时,锁止环9沿着锥形连接面83爬坡,最终卡在活塞8和外壳管4构成的狭窄空间内,使活塞8固定不动,从而使钢丝绳10无法向外拉出,实现锁止功能。本预紧装置能够有效减小乘员胸部和腰部的间隙,对乘员进行保护。
[0059]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紧装置中,通过添加新结构连接件2,可以将支架1和连接管3固定连接,而连接管3又与外壳管4固定连接,外壳管4的末端再与支架1固定连接,这样形成了一个新型的闭环固定方式,不仅使支架1与外壳管4连接更稳固,而且可以改变支架1与外壳管4固定连接的方式,提高装配效率。
[006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
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