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2-03 16:02:33|397|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在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装置内的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制动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装置中,当空气积存于制动液时,制动的效果变差,因此需要定期地进行将在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排气作业。
[0003]
在进行该排气作业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将车身顶起并卸下轮胎,松开设于卡钳的排气阀并连接液体回收用管后,利用通过在车厢内多次踩下制动踏板而产生的制动液压将空气与旧的制动液一起从液体回收用管排出。
[0004]
此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053032中公开了一种排气用作业工具,该排气用作业工具向在一端设有踏板装配部,并且在另一端设有定位固定用的抵接片部(abutment piece portion)的气缸部供给/停止供给空气,由此能反复进行对制动踏板部的按压动作,以便一个人能简单地进行排气作业。
[0005]
再者,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将与所谓发动机舱(engine compartment)内的装置机械地连结的操作部(例如方向盘等)设于车厢内的车辆的研究/开发得到了发展,作为其一环,具备不将制动踏板等操作部设于车厢内的制动装置的车辆的研究/开发也得到了发展。
[0006]
然而,无论是采用所述一般的排气方法,还是采用所述日本特开2002-053032的排气用作业工具,在进行排气作业的情况下,均以按压车厢内的制动踏板来产生制动液压为前提。
[0007]
因此,对于具备制动踏板等这样的产生液压的操作部未设于车厢内的制动装置的车辆而言,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恐怕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发明是鉴于这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在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制动排气装置中,即使在产生液压的操作部未设于车厢内的情况下,也会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的技术。
[0009]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制动排气装置中,能对设于与车厢划分开的容纳室内的操作部进行操作的夹具(杆)以能从车外够到该夹具的方式设置。
[0010]
具体而言,本发明以将在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装置内的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制动排气装置为对象。
[0011]
并且,该制动排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缸,构成所述制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于与车厢划分开的容纳室内,与在缸内滑动的活塞的行程相应地产生制动液压;按压部,配置于所述容纳室内,通过经由杆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操作部被进行操作,从而将行程方向的按压力赋予所述活塞;以及操作杆,以能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方式装配于所述操作部,
所述操作杆向下方延伸至能从所述容纳室外够到所述操作杆的位置。
[0012]
根据该构成,通过操作杆对经由杆与活塞连接的操作部进行操作,由此能产生制动液压,因此,即使在与车厢划分开的容纳室内配置有按压部的情况下,换言之,即使在产生液压的操作部未设于车厢内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将在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
[0013]
并且,装配于操作部的操作杆向下方延伸至能从容纳室外够到该操作杆的位置,因此能容易地从车外对操作杆进行操作。由此,例如,操作者即使是一个人也能进行液体回收用管向排气阀的连接、通过操作杆的操作实现的排气、从液体回收用管排出的空气的确认等这样的作业,因此能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
[0014]
此外,在所述制动排气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按压部是制动踏板单元,所述制动踏板单元包括制动踏板和与该制动踏板的操作相应地使所述杆产生位移的连杆机构,所述操作部是所述连杆机构。
[0015]
根据该构成,也能将与容纳室内的主缸机械地连结的制动踏板单元设于车厢内的以往的车辆中的现有的制动器构成转用于不将制动踏板单元设于车厢内的本发明的车辆,因此能抑制成本的上升。
[0016]
而且,在所述制动排气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制动踏板单元以所述制动踏板成为上侧且所述连杆机构成为下侧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容纳室内。
[0017]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连杆机构设为下侧,能将操作杆向操作部(连杆机构)的装配构造设为简单的构造,并且通过将制动踏板设为上侧,能抑制例如配置于主缸的下方的其他装置等与制动踏板发生干扰。
[0018]
此外,在所述制动排气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操作杆被配置为从车辆的下方以能拆装的方式装配于所述操作部。
[0019]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操作杆设为能相对于操作部拆装,例如能在行驶时卸下操作杆,因此,能避免制动器因路面上的物体与操作杆的下端部发生干扰而意外地工作的状况。
[0020]
而且,通过将操作杆配置为能从车辆的下方装配,能容易地将操作杆装配于在排气作业时被顶起的车辆,由此,能更进一步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
[002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制动排气装置,即使在产生液压的操作部未设于车厢内的情况下,也能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
附图说明
[002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0023]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辆的内部的纵剖视图。
[0025]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制动装置的立体图。
[0026]
图4是示意性地说明制动液压传递路径的图。
[0027]
图5是表示制动液压产生源的概略构成的图。
[0028]
图6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制动致动器、主缸以及制动踏板单元的车载状态的俯视图。
[0029]
图7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制动致动器、主缸以及制动踏板单元的车载状态的后视
图。
[0030]
图8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制动致动器、主缸以及制动踏板单元的车载状态的侧视图。
[0031]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行程传感器和停车灯开关的配置构造的图。
[0032]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制动排气装置的主视图。
[0033]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主缸和制动踏板单元的主视图。
[0034]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杆单元的立体图。
[0035]
图13是示意性地说明操作杆单元的装配方法的图。
[0036]
图14是示意性地说明通过操作杆的操作对制动踏板单元进行操作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箭头rh表示车宽方向右侧,箭头up表示上侧。
[0038]
-车辆的整体构成-
[0039]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1在以下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一般的车辆大不相同的外观:具有在行进方向(参照图1的箭头)大致对称的车身;车轮2、3极端地靠向两端配置;不具有覆盖发动机室(马达室)的发动机罩等;侧面1c的大致整个面构成出入口。车辆1具有在行进方向大致对称的车身,图1的左侧为前端部1a(附图标记2为前轮),图1的右侧为后端部1b(附图标记3为后轮)。
[0040]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辆1的内部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座位等的图示。该车辆1是能进行所谓“自动驾驶”的车辆,与此相伴,不仅外观,而且内部也如图2所示与以往一般的车辆大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自动驾驶”是指,不仅包括完全不需要乘坐者的操作的完全的自动驾驶,而且还包括乘坐者进行辅助性操作的半自动驾驶的概念。
[0041]
例如,在车辆1中,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摄像机、传感器、雷达、gps天线等的信息、经由网络发送的来自外部服务器的指令等,ecu50(参照图4)使驱动用电动马达51(参照图3)、转向致动器(未图示)、制动致动器20(参照图3)等工作,由此进行自动驾驶。
[0042]
因此,在车辆1中,并非必须存在所谓“驾驶员”,如图2所示,方向盘、制动踏板这样的由驾驶员操作的操作部并非总是设于车厢4内,因此,整个车辆1中的车厢4所占的比例非常高。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总是设于车厢4内”是指,不仅包括完全未设于车辆1本身的情况,还包括平时隐藏于容纳室5、7或底板下空间6的操作部在发生了意外状况等情况下例如通过按钮操作等而出现在车厢4内的情况等。
[0043]
当然,车辆1被配置为:不仅能进行通过ecu50等实现的完全的自动驾驶,还能进行由坐在设于车厢4内的前部的座位9(参照图8)的、作为监视者的操作员进行辅助性操作的半自动驾驶。例如,车辆1的系统被配置为:在操作员所持有的平板pc(未图示)放映出由摄像机拍摄到的周边图像,由此操作员监视车辆1周边的状况,或者操作员按下平板pc的图像上的按钮图标,由此各种车载设备工作。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该操作员而言,其在车厢4内的存在也不是必须的,例如,既可以由外部的管理中心的操作员等充当车厢4内的操作员的角色,也可以由外部服务器充当
同样的角色。
[0045]
此外,在该车辆1中,容纳ecu50、驱动用电动马达51、转向致动器、制动致动器20等这样的驱动系统和电气系统设备的前侧和后侧容纳室5、7如图2所示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与车厢4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于车辆1的前端部1a和后端部1b。具体而言,前侧和后侧容纳室5、7通过后述的边梁65(参照图6)、横梁63(参照图6)等框架构件、构成车厢4的座舱的面板构件(以下,也称为框架构件等8。)与车厢4划分开。由此,在该车辆1中,前侧和后侧容纳室5、7的上方的空间也能用作车厢4。
[0046]
如此,在与以往一般的车辆大不相同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通过对各种车载设备的构成、构造以及配置进行精心设计,如上所述,实现了整个车辆1中的车厢4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容纳车载设备的前侧和后侧容纳室5、7等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的车辆。以下,对成为实现这样的相对宽敞的车厢4的一个主要原因的制动装置10的功能性构成以及构造和配置等进行详细说明。
[0047]
-制动装置-
[0048]
〈制动装置的配置〉
[0049]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制动装置10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制动装置10具备制动致动器20、主缸30、制动踏板单元40、第一~第四制动配管11、12、13、14、第一~第四制动钳11a、12a、13a、14a以及第一~第四制动盘11b、12b、13b、14b。
[0050]
在制动装置10中,制动致动器20、主缸30以及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车辆1的驱动源的驱动用电动马达51配置于与它们相反侧的后侧容纳室7内。
[0051]
制动致动器20和主缸30是通过电动马达26、36(参照图5)产生制动液压的电动工作式的装置,被配置为以配置于车辆1中央部的底板下空间6的电池52为电源进行工作。
[0052]
第一制动钳11a和第一制动盘11b设于右侧的前轮2a。第一制动钳11a经由在前侧容纳室5内向车宽方向右侧延伸的第一制动配管11与制动致动器20的第一口23a(参照图4)相连。此外,第二制动钳12a和第二制动盘12b设于左侧的前轮2b。第二制动钳12a经由在前侧容纳室5内向车宽方向左侧延伸的第二制动配管12与制动致动器20的第二口23b(参照图4)相连。
[0053]
第三制动钳13a和第三制动盘13b设于右侧的后轮3a。第三制动钳13a经由第三制动配管13与制动致动器20的第三口24a(参照图4)相连,该第三制动配管13在前侧容纳室5内向车宽方向左侧延伸后,在底板下空间6中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延伸并到达后侧容纳室7,在后侧容纳室7内向车宽方向右侧延伸。此外,第四制动钳14a和第四制动盘14b设于左侧的后轮3b。第四制动钳14a经由第四制动配管14与制动致动器20的第四口24b(参照图4)相连,该第四制动配管14与第三制动配管13同样地到达后侧容纳室7后,在后侧容纳室7内向车宽方向左侧延伸。
[0054]
〈制动液压传递路径〉
[0055]
图4是示意性地说明制动液压传递路径的图。在该制动液压传递路径中,如图4所示,主缸30位于最上游,制动致动器20位于主缸30的下游,从该制动致动器20向第一~第四制动钳11a、12a、13a、14a供给制动液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制动踏板43的踏部43a如下文所述被切断去除,但在图4和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具有踏部43a的制动踏板43。
[0056]
制动致动器20作为制动装置10中的主制动液压产生源发挥功能。制动致动器20具备制动ecu21、致动器主体部22、储液罐(reservoir tank)25以及电动马达26。制动ecu21经由通信线路与ecu50相连,并被配置为基于由ecu50基于来自传感器、摄像机等的信息(车速、与停止线或障碍物的距离等)计算出的制动力要求,使电动马达26工作,从储液罐25抽取制动液并进行加压。就是说,制动致动器20在需要时(ecu50的要求时)产生需要量(ecu50的要求量)的制动液压。
[0057]
致动器主体部22被分为第一液室23和第二液室24。在第一液室23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口23a、23b,基于制动ecu21的指令由电动马达26加压后的制动液分别从该第一和第二口23a、23b向第一和第二制动钳11a、12a供给。另一方面,在第二液室24形成有第三和第四口24a、24b,基于制动ecu21的指令由电动马达26加压后的制动液分别从该第三和第四口24a、24b向第三和第四制动钳13a、14a供给。
[0058]
如此,通过将致动器主体部22分为两室,即使一方的液室破损等,也能从另一方的液室向前轮2或后轮3供给制动液压而不会损失制动液压。此外,制动致动器20位于主缸30的下游,因此,即使在主缸30产生了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也能单独地向第一~第四制动钳11a、12a、13a、14a供给制动液压。
[0059]
主缸30具备制动ecu31、缸壳体32、在缸壳体32内滑动的第一和第二活塞33、34(参照图5)、储液罐35以及电动马达36,并被配置为与第一和第二活塞33、34的行程相应地产生制动液压。电动马达36被配置为对从储液罐35抽出的制动液进行加压并始终维持为高压。制动ecu31经由通信线路与ecu50相连,并被配置为基于由ecu50计算出的制动力要求而打开第二电磁阀39(参照图5)来释放高压的制动液,通过该高压的制动液来使第一和第二活塞33、34在缸壳体32内滑动。这样与第一和第二活塞33、34的行程相应地产生的制动液压从设于缸壳体32的第一和第二口32a、32b经由制动致动器20的第一和第二液室23、24向第一~第四制动钳11a、12a、13a、14a供给。
[0060]
如此,主缸30与制动致动器20独立地产生制动液压,因此,即使在制动致动器20的电气系统产生了不良情况的情况下,只要第一和第二液室23、24中的至少一方没有损伤,就能向前轮2或后轮3供给制动液压。
[0061]
与此相对,制动踏板单元40未被用作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器,而是如下文所述被配置为将在制动装置10内的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制动排气装置80的一部分。制动踏板单元40具备在主缸30的缸壳体32内滑动的输入活塞41(参照图5)、制动踏板43以及经由连杆机构45(参照图11)将输入活塞41与制动踏板43相连的杆42。
[006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a)电气系统没有不良情况等的正常情况下,制动致动器20作为主制动液压产生源供给制动液压。与此相对,在(b)制动致动器20产生了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作为副制动液压产生源的主缸30供给制动液压。
[0063]
这样,第一~第四制动钳11a、12a、13a、14a通过从第一~第四口23a、23b、24a、24b供给的制动液压使内置的轮缸(未图示)工作,由此将制动垫块(未图示)分别按压至第一~第四制动盘11b、12b、13b、14b而产生摩擦制动力,使车辆1减速/停止。
[0064]
接着,对能在所述(a)的情况下仅使制动致动器20工作、在所述(b)的情况下使主缸30工作的装置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图5是表示制动液压产生源的概略构成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只是表示概略的图,并非准确地示出制动致动器20、主缸30以及制动
踏板单元40等的构成。
[0065]
如图5所示,在缸壳体32内分别以能滑动的方式容纳有第一活塞33、第二活塞34以及输入活塞41,并且划分形成有第一~第五液室r1、r2、r3、r4、r5。第一液室r1与储液罐35和制动致动器20的第一液室23相连,第一液室r1的内部的制动液由第一活塞33加压。第二液室r2形成于第一活塞33与第二活塞34之间,与储液罐35和制动致动器20的第二液室24相连,第二液室r2的内部的制动液由第二活塞34加压。在第二活塞34设有凸缘部34a,在凸缘部34a的一方侧(第一和第二液室r1、r2侧)划分形成有第四液室r4,并且在凸缘部34a的另一方侧(第三液室r3侧)划分形成有第五液室r5。第三液室r3与储液罐35和第四液室r4相连,第三液室r3的内部的制动液能由输入活塞41加压。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液室r3与第四液室r4经由在通电状态下打开的第一电磁阀38相连。
[0066]
主缸30的制动ecu31被配置为对电动马达36进行驱动而从储液罐35抽出制动液并进行加压。制动液以被加压的状态蓄积于蓄液器37。蓄液器37经由在通电状态下打开的第二电磁阀39与第五液室r5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制动ecu31被配置为:基本上将第一电磁阀38维持为通电状态,除了使主缸30工作的情况以外将第二电磁阀39维持为非通电状态。
[0067]
根据以上的构成,在所述(a)的情况下,如果制动ecu31将第二电磁阀39设为关闭的状态(非通电状态),制动致动器20的制动ecu21使电动马达26工作而从储液罐25抽出制动液并进行加压,则车辆1的减速/停止仅通过制动致动器20的制动液压来进行。
[0068]
与此相对,在所述(b)的情况下,制动ecu31将第二电磁阀39设为通电状态而打开该第二电磁阀39,将以被加压的状态蓄积于蓄液器37的制动液供给至第五液室r5。在此,第一电磁阀38为通电状态(开阀状态),因此第三液室r3的液压与作为对置室的第四液室r4的液压相互抵消,因此第二活塞34仅通过第五液室r5的液压进行动作。由此,车辆1的减速/停止仅通过主缸30的制动液压来进行。
[0069]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能利用电池52的电力进行车辆1的减速/停止,因此,如上所述,能进行在车厢4内不总是设有制动踏板的布局。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被配置为在车厢4内不设有与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的制动液压产生装置机械地连结的制动操作部(制动踏板等)的车辆。
[0070]
〈制动液压产生装置等的配置〉
[0071]
接着,对前侧容纳室5中的制动致动器20、主缸30以及制动踏板单元40的构造和配置进行说明。图6~图8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制动致动器20、主缸30以及制动踏板单元40的车载状态的俯视图、后视图以及侧视图。
[0072]
首先,对前侧容纳室5进行简单说明。如图6所示,在与图2的底板下空间6对应的部位,设有在车宽方向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边梁61。这些边梁61的前端部连接于图8所示的在上下呈两段排列的横梁63、64中的下侧的横梁64。在该横梁63、64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形成有前侧容纳室5。
[0073]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左右一对的边梁65从上侧的横梁63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延伸,这些左右一对的边梁65的前端部通过横梁66连接。此外,在左右一对的边梁65架设有在低于该边梁65和横梁63、66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的横梁67、68。如图7所示,各横梁67、68在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其两端部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越向上方倾斜地延伸,装配于边梁65的下部。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的附图标记69表示悬架塔。
[0074]
通过这样的构成,前侧容纳室5由左右一对的边梁65划分出左右,且由横梁63、66划分出前后,并且由横梁67、68划分出下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在框架构件等8中的在前侧容纳室5的后部的上方设置的操作员的座位9的下侧形成有开闭部8a。因此,例如通过将座位9卸下或折叠,能通过开闭部8a进行前侧容纳室5内的设备的维护。
[0075]
在主缸30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沿第一和第二活塞33、34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缸壳体32的上侧,设有沿与缸壳体32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储液罐35。因此,即使作为整个主缸30来讲,也是缸壳体32的延伸方向(长尺寸方向)的长度比与缸壳体3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长尺寸直角方向)的长度、上下方向的长度长。需要说明的是,制动ecu31设于缸壳体32的侧面。
[0076]
如此,如图6和图7所示,将缸壳体32的延伸方向(第一和第二活塞33、34的滑动方向)作为长尺寸方向的主缸30以其长尺寸方向与车宽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中的上部。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前后排列的两个横梁67、68架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承托架67a。主缸30被配置为:缸壳体32的法兰部32c通过螺栓103紧固于从支承托架67a向上方延伸的第一托架71的上端部,由此长尺寸方向成为车宽方向。
[0077]
此外,如图6所示,制动踏板单元40以与主缸30在车宽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中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制动踏板单元40如上所述未被用作制动器,因此,为了避免与其他构件的干扰,制动踏板43的踏部43a(参照图6~图9的假想线)被切断去除。
[0078]
在制动致动器20中,如图6和图7所示,制动ecu21、致动器主体部22(包括储液罐25)以及容纳电动马达26的马达外壳27以从车宽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前后方向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按照该顺序排列设置。因此,即使作为整个制动致动器20来讲,也是它们的排列方向(也称为配列方向。)的长度比与配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上下方向的长度长。
[0079]
如此,如图6和图7所示,形成为在配列方向较长的制动致动器20以其长尺寸方向(配列方向)与车宽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的上部中的、制动踏板43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在主缸30的附近且在比主缸30靠车辆前后方向后侧)。
[0080]
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8所示,在上侧的横梁63装配有l字形的第二托架72,该第二托架72从该横梁63的前端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延伸后,呈直角弯折且向车宽方向右侧延伸。该第二托架72的顶端部和所述第一托架71的上端部经由螺栓101、102分别与致动器托架73连接,由此,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71、72以及致动器托架73成为一体。这样,制动致动器20被螺栓紧固于致动器托架73,由此被配置为在制动踏板43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沿车宽方向延伸。
[0081]
在此,如图7和图8所示,制动致动器20、主缸30以及制动踏板单元40以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在同一水平面内邻接地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中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水平面内”是指,制动致动器20的至少一部分、主缸3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制动踏板单元40的至少一部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外,对于制动踏板43而言,通常假定在驾驶员的踏力下进行转动,因此制动踏板43被配置为向下方延伸,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制动踏板43被配置为向上方延伸。
[0082]
由此,如图8所示,在前侧容纳室5内的制动致动器20和制动踏板单元40的下侧产生相对宽的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该空间配置空调单元53。
[0083]
此外,除了制动踏板单元40未被用作制动器之外,主缸30和制动踏板单元40是与
以往的主缸和制动踏板单元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能谋求零件的共用化而无需制造不具有输入活塞41等的专用的主缸。
[0084]
在此,制动踏板单元40未被用作制动器,因此,也被认为不需要将计测制动踏板43的行程的行程传感器54、当踩踏制动踏板43时接通而使制动灯(未图示)点亮的停车灯开关55像图5所示那样连接于制动ecu31。然而,制动ecu31通常被配置为即使在没有计测值等的情况下也从行程传感器54、停车灯开关55接收表示没有计测值等的信号。因此,若省略行程传感器54、停车灯开关55,则不会向制动ecu31输入信号,因此有时会产生控制错误。因此,即使在不将制动踏板单元40用作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器的情况下,也需要将行程传感器54、停车灯开关55连接于制动ecu31。
[0085]
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因此,与将制动踏板单元配置于车厢内的情况同样地,若在制动踏板43的附近配置行程传感器54、停车灯开关55,则需要另行实施用于行程传感器54、停车灯开关55的防水处理,恐怕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0086]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以及图9所示,使行程传感器54和停车灯开关55与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的制动踏板43分离,使行程传感器54和停车灯开关55经由托架74支承于设于车厢4内的上框架70。
[0087]
如此,将行程传感器54和停车灯开关55与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的制动踏板43分开设置而配置于车厢4内,由此能可靠地避免控制错误而无需另行实施防水处理。
[0088]
-制动排气装置-
[0089]
再者,在制动装置中,当空气积存于制动液时,制动的效果变差,因此需要定期地进行将在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排气作业。在进行该排气作业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将车身顶起并卸下轮胎,松开设于卡钳的排气阀并连接液体回收用管后,利用通过在车厢内多次踩下制动踏板而产生的制动液压将空气与旧的制动液一起从液体回收用管排出。
[0090]
如此,在进行排气作业的情况下,按压车厢内的制动踏板来产生制动液压就成为了前提,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被配置为制动踏板43未设于车厢4内的车辆,因此也可以想到例如通过开闭部8a利用手动来按压制动踏板43。然而,如图8所示,制动踏板单元40的上方的空间窄,因此难以利用手动来按压制动踏板43,因此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恐怕会降低。
[009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能从车辆外部够到的方式设定能对设于前侧容纳室5内的制动踏板单元40进行操作的杆。具体而言,作为将在制动装置10内的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制动排气装置80,设置包括以能对制动踏板单元40的连杆机构45进行操作的方式装配于该连杆机构45的操作杆的机构,并且将操作杆向下方延伸至能从前侧容纳室5外够到该操作杆的位置。以下,对这样的制动排气装置80进行详细说明。
[0092]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制动排气装置80的主视图。如图10所示,制动排气装置80具备主缸30、制动踏板单元40以及操作杆单元90。
[0093]
〈制动踏板单元〉
[0094]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主缸30和制动踏板单元40的主视图。对于制动踏板单元40而言,除了如上所述的输入活塞41、杆42以及制动踏板43之外,如图11所示,还具备踏板托架44和连杆机构45。制动踏板单元40以制动踏板43成为上侧且连杆机构45成为下侧的方式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
[0095]
踏板托架4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构成制动踏板43、连杆机构45的构件。踏板托架44的车宽方向右侧的端部被螺栓紧固于第一托架71的上端部,该第一托架71用螺栓紧固有主缸30的缸壳体32的法兰部32c,另一方面,踏板托架44的车宽方向左侧的端部被螺栓紧固于从边梁65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托架65a。由此,踏板托架44经由第一托架71和托架65a固定于车身。
[0096]
在该踏板托架44经由轴43b装配有制动踏板43,由此,制动踏板43能相对于踏板托架44绕轴43b的轴线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动踏板43和踏板托架44架设有弹簧43c,由此,制动踏板43被向图11的顺时针方向施力。
[0097]
连杆机构45具有中继臂46、臂连杆47、第一连杆构件48以及第二连杆构件49。
[0098]
中继臂46经由轴46a装配于踏板托架44,由此,能相对于踏板托架44绕轴46a的轴线转动。一端(车宽方向右侧的端部)连接于输入活塞41的杆42的另一端(车宽方向左侧的端部)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中继臂46。
[0099]
臂连杆47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中继臂46,并且也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制动踏板43,从而将中继臂46与制动踏板43连结。
[0100]
第一连杆构件48和第二连杆构件49均以能转动的方式装配于中继臂46,并且以能转动的方式彼此连结。对于该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48、49而言,本来(在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车厢内的情况下),当在前面碰撞时等后退的第一连杆构件48与固定于车身的托架(未图示)抵接而转动时,第二连杆构件49与之联动地转动使得第二连杆构件49与杆42干扰,主动地使杆42弯折,由此使制动踏板单元40的后退量减少。
[0101]
当然,在将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的本实施方式中,不要求这样的后退抑制功能,只要求第一连杆构件48将输入至该第一连杆构件48的外力传递至中继臂46的功能。因此,理想的是第一连杆构件48(和第二连杆构件49)以不能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中继臂46。
[0102]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制动踏板单元40中,当假设制动踏板43被向图11的实心箭头的方向按压时,制动踏板43相对于踏板托架44以轴43b为中心逆时针地转动。如此,当制动踏板43逆时针地转动时,如图11的空心箭头所示,经由臂连杆47被按压的中继臂46相对于踏板托架44以轴46a为中心顺时针地转动,由此,杆42向车宽方向右侧产生位移。
[0103]
根据与此相同的原理,在制动踏板单元40中,当第一连杆构件48被向图11的空心箭头的方向拉动时,中继臂46相对于踏板托架44以轴46a为中心顺时针地转动,由此,杆42向车宽方向右侧产生位移。如此,当中继臂46顺时针地转动时,如图11的实心箭头所示,经由臂连杆47被拉动的制动踏板43相对于踏板托架44以轴43b为中心逆时针地转动。
[010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与技术方案的关系中,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45(特别是,中继臂46和第一连杆构件48)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经由杆与活塞连接的操作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踏板单元40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按压部,配置于容纳室内,通过经由杆与活塞连接的操作部被进行操作,从而将行程方向的按压力赋予活塞”。
[0105]
〈操作杆单元〉
[0106]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杆单元90的立体图。该操作杆单元90由金属板形成,如图12所示,具备一对固定板91、一对支承板93、操作杆95以及卡合构件97。
[0107]
一对固定板91具有矩形的第一固定板91a和矩形的第二固定板91b。该第一和第二
固定板91a、91b被形成为相同形状且相同大小,在中央部分别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插通于螺栓孔的螺栓98的头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二固定板91b。
[0108]
第一和第二固定板91a、91b以夹着固定对象物的方式对置配置于车宽方向后,将固定于第二固定板91b的螺栓98的顶端插通于第一固定板91a的螺栓孔,拧紧从螺栓98的顶端侧螺合的螺母99,由此像台虎钳一样对夹在该第一固定板91a与第二固定板91b之间的固定对象物进行紧固,由此第一和第二固定板91a、91b固定于固定对象物。
[0109]
一对支承板93以将螺栓98的头部夹在中间的方式呈在车辆前后方向对置的姿势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二固定板91b的车宽方向左侧的面,并向车宽方向左侧笔直地延伸。在一对支承板93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轴94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各支承板93的顶端部(车宽方向左侧的端部)。
[0110]
操作杆95被形成为长条矩形并在上下方向延伸。在操作杆95的上部以上下排列的方式形成有两个分别将该操作杆95在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95a、95b。对于操作杆95而言,如图12所示,在被一对支承板93在车辆前后方向夹着的状态下,固定于支承板93的顶端部的轴94被插入至下侧的贯通孔95a,由此操作杆95以能绕轴94的轴线转动的方式装配于一对支承板93。
[0111]
卡合构件97是利用短尺寸的板构件97c将在车辆前后方向对置且分别在车宽方向延伸的一对板构件97a、97b的车宽方向左侧的端部相连而形成的,在俯视观察时呈发夹状。在一对板构件97a、97b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轴96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各板构件97a、97b的基端部(车宽方向右侧的端部)。对于卡合构件97而言,如图12所示,在一对板构件97a、97b之间夹着操作杆95的上端部的状态下,轴96被插入至操作杆95的上侧的贯通孔95b,由此卡合构件97以能绕轴96的轴线转动的方式装配于操作杆95。
[0112]
图13是示意性地说明操作杆单元90的装配方法的图。如下所述,以上这样构成的操作杆单元90从作为前侧容纳室5外的车辆1的下方(从横梁67、68的下侧)以能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制动踏板单元40的连杆机构45。
[0113]
首先,在将车身顶起后,向前后一对的横梁67、68之间的空间插入操作杆单元90。这样,如图13的实心箭头所示,将顶端部闭合的卡合构件97从下侧钩挂于连杆机构45的第一连杆构件48。
[0114]
接着,以使螺栓98穿过支承主缸30和踏板托架44的第一托架71的两条腿部71a之间的方式将第二固定板91b从车宽方向左侧抵碰于两条腿部71a。接着,如图13的空心箭头所示,将螺栓98插通于第一固定板91a的螺栓孔并将第一固定板91a从车宽方向右侧抵碰于两条腿部71a,并且拧紧螺合于螺栓98的螺母99。如此,通过紧固夹在第一固定板91a与第二固定板91b之间的两条腿部71a,将一对固定板91固定于第一托架71。
[0115]
通过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如所述图10所示,能通过从车辆1的下方的作业简单地实现具备主缸30、制动踏板单元40以及操作杆单元90的制动排气装置80。如此,在操作杆95经由卡合构件97装配于连杆机构45的第一连杆构件48的状态下,操作杆95的下端部延伸至车辆1的接地面ss的附近。如此,操作杆95的下端部向比划分出前侧容纳室5的下侧的横梁67、68靠下方突出,因此能容易地从前侧容纳室5外够到操作杆95。需要说明的是,在排气完成后,卸下操作杆单元90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
[0116]
〈排气作业〉
[0117]
图14是示意性地说明通过操作杆95的操作对制动踏板单元40进行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在使用所述制动排气装置80进行排气作业的情况下,将车身顶起并卸下轮胎,松开设于制动钳11a、12a的排气阀(未图示)并连接液体回收用管(未图示)。
[0118]
接着,按照所述顺序装配操作杆单元90而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后,从作为前侧容纳室5外的车辆1的下方握住操作杆95的下端部(够到操作杆95的下端部),如图14的空心箭头所示,将操作杆95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左侧按压。于是,操作杆95绕轴94的轴线转动,操作杆95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右侧产生位移,与此相伴,卡合构件97将第一连杆构件48向车宽方向右侧拉动。
[0119]
如此,当第一连杆构件48被向车宽方向右侧拉动时,中继臂46相对于踏板托架44以轴46a为中心顺时针地转动,由此,如图14的实心箭头所示,杆42向车宽方向右侧产生位移。这样,当杆42向车宽方向右侧产生位移时,输入活塞41被向加压侧压入,第三液室r3的液压上升。
[0120]
在此,在排气作业时,制动ecu31的电源变为关闭,因此第一电磁阀38成为非通电状态,即关闭的状态。这样,当第一电磁阀38关闭时,第三液室r3的液压不会与作为对置室的第四液室r4的液压相互抵消,因此第二活塞34通过第三液室r3的液压进行动作。由此,在制动装置10内产生制动液压,能将空气与旧的制动液一起从连接于排气阀的液体回收用管排出。
[012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制动踏板43的踏部43a切断去除,但除此以外的部位被保留,经由臂连杆47被拉动的制动踏板43被弹簧43c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施力,因此,如果松开将操作杆95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左侧按压的力,则操作杆95返回至图10所示的状态。
[0122]
如此,如果重复多次从图10所示的状态将操作杆95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左侧按压而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的作业,则排气作业完成。需要说明的是,与在车厢内多次踩下制动踏板的以往的排气作业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来自车外(车厢4外且前侧容纳室5外)的操作杆95的操作来产生制动液压,因此一名操作者就能一边确认从液体回收用管排出的空气,一边对操作杆95进行操作。
[0123]
-作用/效果-
[012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排气装置80,通过操作杆95对经由杆42与输入活塞41连接的连杆机构45(中继臂46和第一连杆构件48)进行操作,由此能产生制动液压,因此,即使在与车厢4划分开的前侧容纳室5内配置有制动踏板单元40,换言之,即使在制动踏板单元40未设于车厢4内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将在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
[0125]
并且,装配于第一连杆构件48的操作杆95向下方延伸至能从前侧容纳室5外够到该操作杆95的位置,因此能容易地从车外对操作杆95进行操作。由此,例如,操作者即使是一个人也能进行液体回收用管向排气阀的连接、通过操作杆95的操作实现的排气、从液体回收用管排出的空气的确认等这样的作业。此外,排气所需的作业全部能从车外进行,因此也能省略为了使开闭部8a露出而将座位9卸下或折叠的作业。由此,能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
[0126]
而且,能转用具备主缸30和制动踏板单元40的现有的制动器构成,因此能抑制成本的上升。
[0127]
此外,通过将连杆机构45设为下侧,能将操作杆95向第一连杆构件48的装配构造
设为简单的构造,并且通过将制动踏板43设为上侧,能抑制配置于下方的空调单元53等与制动踏板43发生干扰。
[0128]
而且,通过将操作杆单元90设为能相对于连杆机构45拆装,例如能在行驶时卸下操作杆单元90,因此能抑制路面上的物体与操作杆95的下端部发生干扰。另一方面,通过将操作杆95配置为能从车辆1的下方装配,能容易地将操作杆单元90装配于连杆机构45,因此能更进一步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
[0129]
(其他实施方式)
[0130]
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
[013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卡合构件97卡合于第一连杆构件48,但只要能通过对操作杆95进行操作来使杆42产生位移,就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使卡合构件97卡合于中继臂46,也可以使卡合构件97卡合于制动踏板43。
[0132]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制动踏板43成为上侧且连杆机构45成为下侧的方式将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但只要不发生与其他设备的干扰即可,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以制动踏板43成为下侧且连杆机构45成为上侧的方式将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也可以以制动踏板43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一方侧且连杆机构45成为车辆前后方向另一方侧的方式将制动踏板单元40配置于前侧容纳室5内。
[0133]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操作杆单元90设为能相对于连杆机构45拆装,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操作杆95的下端部设为与横梁67、68等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将卡合构件97与第一连杆构件48设为一体,由此常设有操作杆单元90。
[0134]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螺栓98的头部固定于第二固定板91b,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螺母99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二固定板91b。
[0135]
如此,所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并不成为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变更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136]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产生液压的操作部未设于车厢内的情况下,也能提高排气作业时的维护性,因此应用于将在制动液中积存的空气排出的制动排气装置是极其有益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