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通常通过壳体内的电路板控制供电组件工作,而电路板与供电组件之间一般通过电线连接,长时间的电路使用导致电线容易断开,而且大量的连接导线导致电子烟壳体内走线混乱,不利于电子烟内部其他零部件的安装,进而造成电子烟体积过大和使用故障的发生。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解决小型电子产品内部由于布线数量较多而造成的内部走线混乱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支架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设置于支架内,所述支架的内壁呈弧形、与电池的侧壁适配。
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用于装设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深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厚度相同,所述卡槽的槽宽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于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之间。
所述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与电池电连接。
所述电池两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形状为l形。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定位的定位孔8,所述定位孔设置于卡槽上。
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沿支架纵向设置。
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之间设置有横向间距。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支架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设置于支架内,所述支架的内壁呈弧形、与电池的侧壁适配,通过将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支架侧壁上,避免了传统采用电线连接,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电线焊点容易断开的情况,及大量电线连接造成的线路混乱,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发生,使得在支架上布线更加方便、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的导电片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的导电片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其主要应用于电子烟产品上,包括:支架10、第一导电片1、第二导电片2、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所述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设置于支架10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设置于支架10内,所述支架10的内壁呈弧形、与电池的侧壁适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0上还可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11,所述电池11侧壁紧贴支架10的内壁,所述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设置于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之间。
请参与图1、图2和图3,所述支架10为塑料支架,所述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于支架10内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片1位于第二导电片2左侧,所述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通过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支架10内,所述第一导电片1、第二导电片2、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的下端均设置有弯折部5,所述弯折部5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嵌入电路板的插槽中,还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连接更加紧固,通过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可将设置于支架10上的电路板互相连接起来实现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之间设置有横向间距,避免了彼此导电片直接接触造成电路故障或安全问题的发生。
所述支架10上开设有用于装设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的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槽深与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的厚度相同,所述卡槽12的槽宽与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的宽度相同。
具体的,所述支架10上的卡槽12形状与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的形状一致,卡槽12的深度与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厚度相同,有利于快速高效的装配,避免了安装没有到位的问题,再通过设置于支架10上的电池11与支架10内壁抵接,可以将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限制在卡槽12内。卡槽12的槽宽与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相同,有利于卡槽12与两者的紧密配合,使得第一导电片1和第二导电片2紧密的贴合于支架10侧壁。
所述第三导电片3和第四导电片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与电池1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可通过胶粘方式设置于支架10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设置于第三导电片3的左下侧,所述第二连接端子7设置于第四导电片4的右侧,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通过电极片分别与电池11连接,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的设置位置与电池11的正负电极的位置相互对应,从而避免了导电片布线麻烦的问题。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垂直设置于支架10的侧壁上,避免了因水平放置而造成的支架10水平宽度过大的问题。
所述电池11两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所述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11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的形状为l形。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电极片110设置于电池11上端,且与第一连接端子6通过焊接或者胶粘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111设置于电池11下端,且与第二连接端子7通过焊接或者胶粘的方式连接,通过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将电池11与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连接,避免了通过电线连接可能造成的接触不良和线路老化等问题,同时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用于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定位的定位孔8,所述定位孔8设置于卡槽12上。安装过程中通过支架10上的定位孔8可以确定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11安装的准确度,提高了安装的效率,避免了安装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不合格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支架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设置于支架内,所述支架的内壁呈弧形、与电池的侧壁适配,通过将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支架侧壁上,避免了传统采用电线连接造成的线路混乱,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发生,使得在支架上布线更加方便,整体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