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涂布剂、膜、层叠体及电池壳用包材的制作方法

2021-02-02 17:02:31|406|起点商标网
涂布剂、膜、层叠体及电池壳用包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布剂、膜、层叠体以及电池壳用包材。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作为基材的铝箔层、粘接剂层和作为被粘物的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制膜层(内层)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包材(电池壳用包材)。作为上述层叠体所具备的粘接剂层,例如,提出了一种粘接剂层,其含有使烯属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接枝聚合于丙烯的均聚物或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而得的、具有羧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粘接剂层具有抑制因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接触而引起的铝箔层与热塑性树脂膜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的经时降低的耐电解液性。然而,对于上述粘接剂层,要求耐电解液性和粘接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粘接剂层而言,存在不能充分地满足这些要求这样的问题。鉴于这样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耐久性优异且能够充分地抑制粘接强度降低的粘接剂、具备由该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剂层的层叠体等(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92703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4/12318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对于上述粘接剂层,要求耐热性和耐电解液性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对于以往的粘接剂而言,如果在成型时,在室温下局部拉伸,则有时产生拉伸部分泛白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电解液性、且不产生泛白、断裂或剥离等而能够成型的粘接剂层的涂布剂,由该涂布剂获得的膜,包含由该涂布剂获得的粘接剂层的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层叠体的电池壳用包材等。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根据下述构成的涂布剂等,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构成例如下所述。[1]一种涂布剂,其是包含烯烃聚合物(a)、烯烃聚合物(b)和有机溶剂的涂布剂,上述烯烃聚合物(a)为含有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a1)97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以及来源于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的构成单元(a2)0摩尔%以上3摩尔%以下(其中,将构成单元(a1)和构成单元(a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的烯烃聚合物,上述烯烃聚合物(b)为含有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b1)70摩尔%以上且小于97摩尔%、以及来源于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的构成单元(b2)超过3摩尔%且30摩尔%以下(其中,将构成单元(b1)和构成单元(b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的烯烃聚合物,相对于全部烯烃聚合物的总量,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为89.0摩尔%以上97.4摩尔%以下,上述烯烃聚合物(a)的熔点为150~170℃,上述烯烃聚合物(b)的熔点为70~145℃,上述烯烃聚合物(a)以分散于有机溶剂的状态被包含。[2]根据项[1]所述的涂布剂,上述烯烃聚合物(a)或(b)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经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接枝改性而成的改性烯烃系聚合物。[3]根据项[2]所述的涂布剂,上述改性烯烃系聚合物以0.1~15质量%的量包含来源于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构成单元。[4]根据项[2]或[3]所述的涂布剂,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包含选自由不饱和羧酸和不饱和羧酸酐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其进一步含有固化剂(c)。[6]根据项[5]所述的涂布剂,上述固化剂(c)包含选自由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的多聚体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7]根据项[5]所述的涂布剂,上述固化剂(c)包含选自由环氧化合物和唑啉化合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8]根据项[5]~[7]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其进一步含有pka为11以上的催化剂(d)。[9]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上述构成单元(a2)或上述构成单元(b2)为来源于乙烯或1-丁烯的构成单元。[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其进一步包含200℃运动粘度为10~100,000mm2/s的液态或半固态的烃(e)。[11]根据项[10]所述的涂布剂,上述烃(e)为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的聚合物(其中将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除外)。[12]根据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上述全部烯烃聚合物的总量为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上述烯烃聚合物(b)的总量。[13]根据项[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其为粘接剂。[14]一种膜,其是由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获得的。[15]根据项[14]所述的膜,按照jisc2151测定得到的断裂伸长率为4.7%以上。[16]一种层叠体,其具有基材、以及由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形成的层。[17]一种电池壳用包材,其包含金属箔、粘接剂层和被粘物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该粘接剂层为由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形成的层。[18]一种电池壳用包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在金属箔上涂布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剂之后,进行烧结处理,从而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粘接剂层的与上述金属箔相反侧的面上,通过挤出层压法而层叠被粘物的工序。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形成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电解液性、且不产生泛白、断裂或剥离等而能够成型的粘接剂层的涂布剂,由该涂布剂获得的膜,包含由该涂布剂获得的粘接剂层的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层叠体的电池壳用包材。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了本发明的电池壳用包材的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涂布剂]本发明的涂布剂的特征在于:包含烯烃聚合物(a)、烯烃聚合物(b)和有机溶剂,上述烯烃聚合物(a)为含有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a1)97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以及来源于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的构成单元(a2)0摩尔%以上3摩尔%以下(其中,将构成单元(a1)和构成单元(a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的烯烃聚合物,上述烯烃聚合物(b)为含有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b1)70摩尔%以上且小于97摩尔%、以及来源于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的构成单元(b2)超过3摩尔%且30摩尔%以下(其中,将构成单元(b1)和构成单元(b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的烯烃聚合物,相对于全部烯烃聚合物的总量,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为89.0摩尔%以上97.4摩尔%以下,上述烯烃聚合物(a)的熔点为150~170℃,上述烯烃聚合物(b)的熔点为70~145℃,上述烯烃聚合物(a)以分散于有机溶剂的状态被包含。此外,本发明的涂布剂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固化剂(c)和/或200℃运动粘度为10~100,000mm2/s的液态或半固态的烃(e),在含有上述固化剂(c)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含有pka为11以上的催化剂(d)。以下,对于各成分,进行详述。<烯烃聚合物(a)和(b)>上述烯烃聚合物(a)以超过97摩尔%且100摩尔%以下、优选为97.5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98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量含有上述构成单元(a1),以0摩尔%以上且小于3摩尔%、优选为0摩尔%以上2.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0摩尔%以上2摩尔%以下的量含有上述构成单元(a2)(其中,将构成单元(a1)和构成单元(a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这样,上述烯烃聚合物(a)可以为丙烯的均聚物,也可以为丙烯与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的共聚物。在上述烯烃聚合物(a)为共聚物的情况下,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但优选为无规共聚物。此外,上述烯烃聚合物(b)以70摩尔%以上且小于97摩尔%、优选为71摩尔%以上且小于97摩尔%、更优选为72摩尔%以上97摩尔%以下的量含有上述构成单元(b1),以超过3摩尔%且30摩尔%以下、优选为超过3摩尔%且29摩尔%以下、更优选为超过3摩尔%且28摩尔%以下的量含有上述构成单元(b2)(其中,将构成单元(b1)和构成单元(b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这样,上述烯烃聚合物(b)为丙烯与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的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但优选为无规共聚物。作为形成上述构成单元(a2)和(b2)的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可举出例如,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它们中,优选为乙烯和1-丁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此外,上述构成单元(a2)和(b2)可以为来源于相同α-烯烃的构成单元,也可以为来源于不同α-烯烃的构成单元。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能够包含来源于丙烯和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其中将丙烯除外)以外的不饱和单体(以下称为“其它不饱和单体”。)的构成单元。作为其它不饱和单体,可举出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多烯类、1,4-己二烯、1,7-辛二烯、二环戊二烯、5-亚乙基(エトリデン)-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2,5-降冰片二烯等非共轭多烯类。在本发明的涂布剂中,相对于全部烯烃聚合物的总量,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为89.0摩尔%以上97.4摩尔%以下,优选为90.0摩尔%以上97.4摩尔%以下。通过使来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形成耐热性、耐电解液性和成型性优异的粘接层。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上述全部烯烃聚合物的总量为上述丙烯聚合物(a)和上述丙烯聚合物(b)的总量。上述烯烃聚合物(a)的熔点(tm)为150~170℃,优选为150~165℃,进一步优选为155~160℃。另一方面,上述烯烃聚合物(b)的熔点(tm)为70~145℃,优选为75~145℃,进一步优选为75~100℃。这样,通过并用作为高熔点成分的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作为低熔点成分的上述烯烃聚合物(b),从而能够形成耐热性、耐电解液性和成型性优异的粘接层。在本发明中,tm按照jisk7122,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定)来求出,具体而言,以10℃/min从30℃升温至180℃之后,在该温度保持3分钟,接着,以10℃/min降温至0℃,在该温度保持3分钟,接着,在再次以10℃/min升温至150℃的过程中,根据第2次升温时的热成像图,按照jisk7122来求出。在本发明的涂布剂中,上述烯烃聚合物(b)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上述烯烃聚合物(a)以分散于有机溶剂的状态被包含。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并以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得到的重均分子量(mw)为例如10,000以上1,000,000以下,此外,分子量分布(分散度)为例如1以上3以下。另外,分子量分布是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能够在α-烯烃的聚合物的制造中通常使用的公知的固体状ti催化剂、金属茂催化剂等的存在下,使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聚合来获得。作为金属茂催化剂,可举出例如,包含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1-(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锆等金属茂化合物、甲基铝氧烷等有机铝氧化合物以及三异丁基铝等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作为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的更具体的制造方法,可举出国际公开第2004/87775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等。在本发明中,上述烯烃聚合物(a)或(b)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为经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接枝改性而成的改性烯烃系聚合物。通过含有改性烯烃系聚合物,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剂层对于基材(例如,铝箔等)的密合力,并且能够提高耐电解液性。作为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可举出含有羟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含有氨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含有环氧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不饱和羧酸和其酐及其衍生物、乙烯基酯化合物、氯乙烯等,优选为不饱和羧酸及其酐。作为含有羟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6-羟基己酰氧基)乙酯等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进一步可举出10-十一碳烯-1-醇、1-辛烯-3-醇、2-甲醇降冰片烯、羟基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甘油单烯丙基醚、烯丙醇、烯丙氧基乙醇、2-丁烯1,4-二醇、甘油一元醇等。作为含有氨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可举出具有下式所示那样的至少1种氨基或取代氨基的乙烯基系单体。-nr1r2式中,r1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为碳原子数8~12、优选为6~9的环烷基。另外,上述烷基、环烷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这样的含有氨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苯基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氨基乙酯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系衍生物类、n-乙烯基二乙基胺、n-乙酰乙烯基胺等乙烯基胺系衍生物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酰胺系衍生物等酰亚胺类。作为含有环氧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使用1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以上能够聚合的不饱和键基团和环氧基的单体。作为这样的含有环氧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羧酸的缩水甘油酯、或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衣康酸、柠康酸、内-顺式-二环[2,2,1]庚-5-烯-2,3-二甲酸(纳迪克酸tm)、内-顺式-二环[2,2,1]庚-5-烯-2-甲基-2,3-二甲酸(甲基纳迪克酸tm)等不饱和二羧酸的单缩水甘油酯(单缩水甘油酯的情况下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12)、对苯乙烯羧酸的烷基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2-甲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苯乙烯-对-缩水甘油醚、3,4-环氧-1-丁烯、3,4-环氧-3-甲基-1-丁烯、3,4-环氧-1-戊烯、3,4-环氧-3-甲基-1-戊烯、5,6-环氧-1-己烯、乙烯基环己烯单环氧化物等。作为不饱和羧酸类,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衣康酸、柠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降冰片烯二甲酸、二环[2,2,1]庚-2-烯-5,6-二甲酸等不饱和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例如酸酐、酰卤、酰胺、酰亚胺、酯等)。作为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可举出例如,马来酰氯、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二环[2,2,1]庚-2-烯-5,6-二甲酸酐、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二乙酯、富马酸二乙酯、衣康酸二甲酯、柠康酸二乙酯、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环[2,2,1]庚-2-烯-5,6-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等。作为乙烯基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正丁酸乙烯酯、异丁酸乙烯酯、新戊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パーサティック酸ビニル)、月桂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水杨酸乙烯酯、环己烷甲酸乙烯酯等。这些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多种使用。上述改性烯烃系聚合物优选以0.1~15质量%、更优选为0.2~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5质量%的量包含来源于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构成单元。这些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含有率(改性量)能够通过使烯烃聚合物与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在自由基引发剂等的存在下进行反应时的加入比来进行调整。此外,上述改性量能够通过1hnmr测定等公知的方法来求出。作为具体的nmr测定条件,可以例示以下那样的条件。在1hnmr测定的情况下,使用日本电子(株)制ecx400型核磁共振装置,溶剂采用氘代邻二氯苯,设为如下条件:试样浓度20mg/0.6ml,测定温度为120℃,观测核为1h(400mhz),序列为单脉冲,脉冲宽度为5.12μ秒(45°脉冲),重复时间为7.0秒,累计次数为500次以上。基准的化学位移是将四甲基硅烷的氢设为0ppm,但是例如,通过将来源于氘代邻二氯苯的残存氢的峰设为7.10ppm作为化学位移的基准值,也能够获得同样的结果。来源于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1h等的峰能够通过常规方法来认定(assign)。此外,作为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在使用了上述不饱和羧酸及其酐等具有酸性官能团的单体的情况下,作为导入至改性烯烃系聚合物的官能团的量的指标量,例如也能够使用酸值。这里,作为酸值的测定方法,可举出以下方法。(酸值的测定)基本操作按照jisk2501-2003。准确量取改性烯烃系聚合物约10g,投入至200ml高型烧杯中。作为滴定溶剂,向其中添加以1:1(体积比)混合二甲苯和二甲基甲酰胺而成的混合溶剂150ml。作为指示剂,滴加数滴1w/v%的酚酞乙醇溶液(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将液体温度加热至80℃,使试样溶解。在液体温度恒定为80℃后,使用0.1mol/l的氢氧化钾的2-丙醇溶液(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进行滴定,由滴定量求出酸值。计算式为:酸值(mgkoh/g)=(ep1-bl1)×fa1×c1/size。这里,上述计算式中,ep1表示滴定量(ml),bl1表示空白值(ml),fa1表示滴定液的因子(1.00),c1表示浓度换算值(5.611mg/ml:相当于1ml0.1mo1/lkoh的氢氧化钾的量),size表示试样采集量(g)。将该测定重复3次,将平均值设为酸值。改性烯烃系聚合物的酸值优选为0.1~100mgkoh/g,更优选为0.5~60mgkoh/g,进一步优选为0.5~30mgkoh/g。这里,在接枝改性烯烃系聚合物与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混合而成的改性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的情况下,作为该改性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整体,优选具有上述那样的酸值。此外,在使用马来酸酐作为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基于在1790cm-1附近检测到的马来酸酐的羰基的吸收来求出接枝量。作为使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接枝共聚于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或上述烯烃聚合物(b)的方法,可举出各种方法。可举出例如:将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添加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进行加热、搅拌,使它们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的方法;将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加热熔融,向所得的熔融物中添加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进行搅拌,使它们进行接枝共聚的方法;将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预先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供给至挤出机,一边加热混炼一边使它们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的方法;将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溶液,使该溶液含浸至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之后,加热至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不溶解的最高温度,使它们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的方法等。反应温度为50℃以上,特别是80~200℃的范围是适合的,反应时间为1分钟~10小时左右。反应方式可以是分批式、连续式的任一种,为了均匀地进行接枝共聚,优选为分批式。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只要是促进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与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反应的物质,就不受限定,特别优选为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酸酯。具体而言,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氯苯甲酰、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苯甲酸酯)己炔-3、1,4-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月桂酰、过氧乙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苯甲酸叔丁酯、过氧苯基乙酸叔丁酯、过氧异丁酸叔丁酯、过氧仲辛酸叔丁酯、过氧新戊酸叔丁酯、过氧新戊酸枯基酯和过氧二乙基乙酸叔丁酯,还有其它偶氮化合物,例如,偶氮二异丁腈、二甲基偶氮异丁腈。它们中,优选为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4-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等二烷基过氧化物。相对于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以0.001~10质量份左右的量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如上述那样,接枝反应能够在有机溶剂中,或在无溶剂的状态下进行,在有机溶剂中使其反应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调制涂布剂等,或也能够进一步添加同种或其它种的有机溶剂来调制涂布剂等。在不使用有机溶剂进行了接枝反应的情况下,重新添加有机溶剂来调制本发明的涂布剂。此外,在将接枝改性烯烃系聚合物与未改性的烯烃聚合物进行混合来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预先混合之后再用于涂布剂的调制,也可以在涂布剂的调制时,在溶剂中进行混合。作为这样在反应时或反应后添加而用于调制本发明的涂布剂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己烷、庚烷、辛烷、癸烷等脂肪族烃、环己烷、环己烯、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十氢萘等脂环式烃、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丙二醇、苯酚等醇、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乙基酮、戊酮、己酮、异佛尔酮、苯乙酮等酮系溶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甲酸丁酯等酯类、三氯乙烯、二氯乙烯、氯苯等卤代烃等。其中,优选为芳香族烃、脂肪族烃、酮类。它们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在本发明中,可以将这样的接枝改性烯烃系聚合物单独使用1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固化剂(c)>本发明的涂布剂中,除了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固化剂(c)。本发明的涂布剂通过包含固化剂(c),从而具有涂膜强度提高,密合性、耐热性、耐化学试剂性更优异这样的优点。作为固化剂(c),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多异氰酸酯单体、多异氰酸酯改性体。其中,多异氰酸酯单体为一分子中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单体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多异氰酸酯单体,可举出例如,芳香族多异氰酸酯、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等。这里,作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可举出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tdi)、苯二异氰酸酯(间,对-苯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n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2,4’-或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mdi)、4,4’-甲苯胺二异氰酸酯(todi)、4,4’-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可举出例如,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或1,4-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x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或1,4-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tmxdi)、ω,ω’-二异氰酸酯-1,4-二乙基苯等芳香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可举出例如,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丙基二异氰酸酯、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丁基二异氰酸酯、2,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5-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2,4,4-或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酯基己酸甲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等。此外,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中包括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作为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可举出例如,1,3-环戊烷二异氰酸酯、1,3-环戊烯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3-异氰酸酯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4,4’-、2,4’-或2,2’-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它们的反式反式体、反式顺式体或顺式顺式体、或它们的混合物)(h12mdi)、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2,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2,6-环己烷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各种异构体或其混合物)(nbdi)、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3-或1,4-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或它们的混合物)(h6xdi)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这些多异氰酸酯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另一方面,作为多异氰酸酯改性体,可举出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彼此反应而成的改性体、以及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与其它化合物反应而成的改性体,通常,能够使用平均官能团数超过2的改性体。这里,所谓“其它化合物”,是指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以外的、能够与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反应的化合物,作为其例子,可举出1价的醇(以下“一元醇”)、多元的醇(以下“多元醇”)、胺和水等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碳。这里,作为本发明中可使用的一元醇,可举出例如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十一烷基醇、十二烷基醇(月桂醇)、十三烷基醇、十四烷基醇(肉豆蔻醇)、十五烷基醇、十六烷基醇(鲸蜡醇)、十七烷基醇、十八烷基醇(硬脂醇、十八醇)、十九烷基醇、及它们的异构体(包含2-甲基-1-丙醇(异丁醇)),进一步,可举出其它链烷醇(c20~50醇)、例如油醇等烯基醇、例如辛二烯醇等链二烯醇、例如聚乙烯丁烯一元醇等脂肪族一元醇。此外,作为一元醇,可举出例如环己醇、甲基环己醇等脂环族一元醇,也可举出例如苄醇等芳香脂肪族一元醇等。此外,作为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多元醇,可举出在聚氨酯树脂的领域中一般所使用的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可以具有单体的形态,或也可以具有聚合物的形态。其中,作为具有单体的形态的多元醇的例子,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等亚烷基二醇、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苯二甲醇等二元醇;甘油、三羟甲基甲烷、三羟甲基乙烷和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以及、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具有4个以上羟基的醇。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这样的具有单体的形态的多元醇也称为“低分子量多元醇”。另一方面,作为具有聚合物的形态的多元醇,可举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树脂的领域中一般所使用的聚合物多元醇。作为这样的多异氰酸酯改性体的具体例,可举出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的多聚体、脲基甲酸酯改性体、多元醇改性体、缩二脲改性体、脲改性体、二嗪三酮改性体、碳二亚胺改性体、脲二酮改性体和脲酮亚胺改性体等。这里,作为上述多聚体的例子,可举出多异氰酸酯单体的2聚体、3聚体、5聚体、7聚体等。其中,作为多异氰酸酯单体的3聚体的例子,可举出异氰脲酸酯改性体、亚氨基二嗪二酮改性体。此外,作为上述脲基甲酸酯改性体的例子,可举出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与一元醇(例如,十八醇等上述例示的一元醇)的反应而生成的脲基甲酸酯改性体等。作为上述多元醇改性体,可举出例如,通过多异氰酸酯单体与低分子量多元醇(例如,三元醇等)的反应而生成的多元醇改性体(醇加成体)等。作为上述缩二脲改性体,可举出例如,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与水、胺类的反应而生成的缩二脲改性体等。作为上述脲改性体,可举出例如,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与二胺的反应而生成的脲改性体等。作为上述二嗪三酮改性体,可举出例如,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而生成的二嗪三酮等。作为上述碳二亚胺改性体,可举出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的脱羧缩合反应而生成的碳二亚胺改性体等。进一步,作为多异氰酸酯改性体,除了上述化合物以外,也可举出聚亚甲基聚苯基多异氰酸酯(粗mdi、聚合mdi)等。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多异氰酸酯单体和多异氰酸酯改性体中,特别适合使用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及其多聚体。即,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固化剂(c)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或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的多聚体。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可以作为2种以上的组合来使用。在本发明的涂布剂包含多异氰酸酯单体或多异氰酸酯改性体作为固化剂(c)的情况下,将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以及后述的烃(e)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时,该固化剂(c)的添加量优选为2~30质量份。作为上述固化剂(c),也能够使用选自环氧化合物和唑啉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涂布剂优选包含至少1种上述改性烯烃系聚合物作为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或(b)。由此,能够获得固化时的体积变化小,且在低温下能够固化的涂布剂,特别是能够获得粘接强度优异的粘接剂层。上述环氧化合物为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能够交联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环氧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不同)、双酚f型环氧树脂等双酚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茋型环氧树脂;氢醌型环氧树脂;萘骨架型环氧树脂;四羟苯基乙烷型环氧树脂;三羟基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二环戊二烯苯酚型环氧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等脂环式环氧树脂;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的二缩水甘油酯等多元酸的多缩水甘油酯;山梨糖醇多缩水甘油醚、失水山梨糖醇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甘油多缩水甘油醚、甘油多缩水甘油醚、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和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等缩水甘油醚;聚丁二烯或聚异戊二烯等二烯聚合物型环氧树脂;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四缩水甘油基双氨基甲基环己烷、二缩水甘油基苯胺、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等缩水甘油基胺型环氧树脂;含有三嗪或乙内酰脲等杂环的环氧树脂。在上述环氧化合物中,从能够获得粘接强度更优异,特别是,能够获得能将铝箔层与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制膜层以更高强度粘接的粘接剂层等观点考虑,优选为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作为上述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只要是在常温(25℃)下为液态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该市售品,可举出例如,epiclon840、840-s、850、850-s、exa-850crp、850-lc(dic(株)制)、jer828el、827(三菱化学(株)制)、epomikr-140p(三井化学(株)制)。上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环氧环烷基或环氧环烯基的化合物,或者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在脂环上以单键结合有至少1个环氧基的基团的化合物。作为上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可举出例如,3,4-环氧环己烯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烯甲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3,4-环氧环己基辛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2-(3,4-环氧环己基-5,5-螺-3,4-环氧)环己烷-间-二烷、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甲酸酯、亚甲基双(3,4-环氧环己烷)、二环戊二烯二环氧化物、乙二醇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亚乙基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1,2,8,9-二环氧苧烯、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日本特开2008-214555号公报所记载的化合物。作为上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该市售品,可举出例如,celloxide2021p、ehpe3150、ehpe3150ce、epoleadgt401(以上为(株)daicel制)。作为上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从能够获得粘接强度更优异的粘接剂层等观点考虑,优选为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作为上述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可举出例如,三羟甲基丙烷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它们的混合物。作为上述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该市售品,可举出例如,ex-321l(nagasechemtex(株)制)等。上述唑啉化合物是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唑啉基的能够交联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唑啉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含有唑啉基的单体的聚合物、含有唑啉基的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含有唑啉基的聚合物。作为上述含有唑啉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2-乙烯基-2-唑啉、2-乙烯基-4-甲基-2-唑啉、2-乙烯基-5-甲基-2-唑啉、2-异丙烯基-2-唑啉、2-异丙烯基-4-甲基-2-唑啉、2-异丙烯基-5-乙基-2-唑啉、2-异丙烯基-2-唑啉、2-异丙烯基-4,4-二甲基-2-唑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作为上述其它单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烷基的碳原子数1~14左右);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苯乙烯磺酸及其盐(钠盐、钾盐、铵盐、叔胺盐等)等不饱和羧酸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环己基等)等不饱和酰胺类;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乙烯、丙烯等α-烯烃类;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氟乙烯等含卤素的α,β-不饱和单体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α,β-不饱和芳香族单体。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作为上述唑啉化合物,从能够获得粘接强度更优异的粘接剂层等观点考虑,优选为含有2-异丙烯基-2-唑啉的唑啉化合物。作为市售品,可举出例如,日本催化剂(株)制“epocros”系列。关于上述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当量和唑啉化合物的唑啉当量,从能够获得粘接强度和耐化学试剂性、耐电解液性更优异的粘接剂层等观点考虑,优选为100g/eq以上,更优选为125g/eq以上,此外,优选为1,600g/eq以下,更优选为500g/eq以下。上述当量能够基于jisk7236进行测定。在本发明的涂布剂包含选自环氧化合物和唑啉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作为固化剂(c)的情况下,期望以使固化剂(c)中的环氧基和唑啉基当量/烯烃聚合物(a)和(b)中的相对于环氧基或唑啉基为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当量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1以上,此外,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的方式配合该固化剂(c)。如果固化剂(c)的配合量处于上述范围内,则能够获得粘接强度和耐化学试剂性、耐电解液性更优异的粘接剂层。<催化剂(d)>本发明的涂布剂可以含有pka为11以上的催化剂(d)。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涂布剂优选含有上述固化剂(c),进一步更优选上述固化剂(c)为选自环氧化合物和唑啉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通过使用上述催化剂(d),从而即使在低温下也能够效率良好地促进交联反应,能够形成耐化学试剂性、耐电解液性优异的粘接剂层,能够获得粘接强度优异,特别是能将铝箔层与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制膜层以高强度粘接的粘接剂层。催化剂(d)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作为上述催化剂(d),只要是pka为11以上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能够促进上述固化剂(c)的交联反应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烯-7(dbu)、1,6-二氮杂二环[3.4.0]壬烯-5等强碱性叔胺、具有磷腈碱的磷腈催化剂,优选为dbu、磷腈催化剂。另外,上述pka为在25℃、水溶液中的酸解离常数。此外,例如,磷酸具有3个pka,即,pka1、pka2和pka3,但本发明中的pka是指pka1,即,第一酸解离常数。相对于本发明的涂布剂的不挥发成分(溶剂以外的成分)100质量%,上述催化剂(d)的配合量优选为1ppm以上,更优选为100ppm以上,此外,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下。如果催化剂(d)的配合量处于上述范围内,则能够获得固化速度优异的涂布剂,而且,能够获得耐化学试剂性、耐电解液性和粘接强度优异的粘接剂层。<液态或半固态的烃(e)>本发明的涂布剂可以进一步含有200℃运动粘度为10~100,000mm2/s的液态或半固态的烃(e)。由此,能够获得粘接强度更高的粘接层。作为上述烃(e),只要满足上述运动粘度,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合适地举出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的聚合物(其中将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除外)。其中,优选使用使碳原子数2~20的烯烃均聚而得的低聚物或聚合物,或者使2种以上的这些烯烃的任意的混合物共聚而得的低聚物或聚合物。作为上述碳原子数2~20的烯烃,可举出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异丁烯、1-辛烯、1-癸烯和1-十二碳烯等。作为上述烃(e)的具体例,可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异丁烯-1-丁烯共聚物、聚异丁烯等。相对于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与上述烃(e)的合计100质量份,本发明的涂布剂中的上述烃(e)的含量优选为1~15质量份,更优选为2~10质量份。如果烃(e)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密合性优异,且经时稳定性也优异的倾向,是有利的。<涂布剂的调制方法>本发明的涂布剂能够通过将上述各成分进行混合来调制。另外,本发明的涂布剂中,除了上述成分(a)~(e)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包含其它烯烃系树脂(f)。作为该“其它烯烃系树脂(f)”,只要不属于上述烯烃聚合物(a)和(b)以及上述烃(e)的任一者,就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的均聚物、乙烯、丙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彼此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环状聚烯烃、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不饱和羧酸的共聚物、乙烯-乙烯醇、离子交联聚合物树脂等。此外,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添加氧化钛(金红石型)、氧化锌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炭黑等颜料、触变剂、增稠剂、增粘剂、消泡剂、表面调节剂、防沉降剂、抗氧化剂、耐候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颜料分散剂、抗静电剂等涂料用添加剂。<涂布剂的用途>本发明的涂布剂可适合作为底涂剂、涂料、粘接剂(例如,热熔粘接剂、干式层压用粘接剂)、挤出成膜时的锚固涂层剂、粘接膜、粘着膜、粘着片来使用。[层叠体]本发明的层叠体(以下也称为“本层叠体”。)只要具有基材和由本发明的涂布剂(以下也称为“本涂布剂”。)形成的层,就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具有这些以外的层。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的以下记载中,对于由本涂布剂形成的层,着眼于其形状而有时称为“涂膜”,此外,着眼于其功能而有时称为“粘接剂层”。在本层叠体中,上述涂膜(粘接剂层)可以存在于基材的一面,也可以存在于两面,可以存在于这些面的整面,也可以存在于一部分。上述涂膜(粘接剂层)的厚度只要根据所期望的用途等来适当选择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0.2μm以上,优选为1μm以上,此外,例如为10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下。另外,为了获得不产生泛白、断裂或剥离等而能够成型的涂膜(粘接剂层),由本涂布剂形成的膜的按照jisc2151测定得到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4.7%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作为上述基材,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想要形成上述涂膜(粘接剂层)的基材,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abs树脂、聚碳酸酯(pc)、pet等聚酯树脂、聚苯硫醚(pps)、尼龙等聚酰胺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等树脂形成的树脂制基材;透明蒸镀pet等阻隔膜;由ed钢板、mg合金、sus(不锈钢)、铝、铝合金等金属形成的金属箔;由上述金属、玻璃等无机材料形成的无机基材;上述树脂与无机材料复合化而成的基材;装饰膜等。它们中,优选为金属箔、聚烯烃制基材和装饰膜,更优选为铝箔和聚烯烃制基材。另外,对于与上述基材的涂膜(粘接剂层)相接的面,为了提高粘接强度,可以实施电晕处理等以往公知的表面处理。作为上述装饰膜,可举出具有公知的设计性的膜,具体而言,可举出预先利用印刷、涂装、蒸镀等将上述树脂制基材、金属箔装饰而得到的膜,具有设计性的膜与上述树脂制基材、金属箔的层叠体等。这里,作为具有设计性的膜,可举出对于丙烯酸膜、pet膜、pc膜、coc(环状烯烃共聚物)膜、氯乙烯膜、abs膜等热塑性膜赋予了设计性的膜。另外,也可以利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对于上述涂膜(粘接剂层)赋予设计性。作为赋予设计性的方法(施加装饰的方法),可举出例如,真空成型法、压空真空成型法等现有的真空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法、模内成型法、利用日本专利第3733564号公报所记载的“真空成型装置”的tom工艺方法等。根据这些方法,即使对于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的层叠体,也能够赋予设计性。上述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5μm以上,此外,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本层叠体通常是使所期望的被粘物粘接于粘接剂层来使用。即,本层叠体可以为基材、粘接剂层和被粘物依次层叠而成的粘接体。作为上述被粘物,可举出与上述基材同样的物质。作为本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适用于所期望的用途的以往公知的方法。本层叠体能够用于例如,汽车内外装用构件;av设备等各种前面板;纽扣、徽章等表面装饰材;手机、照像机等信息家电的壳体;外壳、显示窗、按钮等各种部件;家具用外装材;浴室面、墙面、天花板、地板等建筑用内装材;护墙板等外壁、围墙、屋顶、门扇、博风板等建筑用外装材;窗框、门、栏杆、门槛、门楣、家具类的表面装饰材等内装材;各种显示器、透镜、镜子、护目镜、窗玻璃等光学构件;电车、飞机、船舶等汽车以外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内外装用构件;瓶、化妆品容器、小物品收纳盒箱等各种容器;包装材料;其它各种物品。<电池壳用包材>作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壳用包材包含金属箔、粘接剂层和被粘物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上述粘接剂层为由本涂布剂形成的层。上述电池壳用包材由于具有上述粘接剂层,因此被粘物与金属箔的粘接强度优异,而且,耐电解液性优异。因此,即使长期使用电池壳用包材,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被粘物与金属箔的粘接强度降低,能够获得长期可靠性优异的电池壳用包材。上述电池壳用包材只要依次层叠有金属箔、粘接剂层和被粘物,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将以往公知的层用于这些层之间或层叠体的表面。这里,参照图1来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电池壳用包材的电池的构成例。如图1所示,电池10具备电池壳用包材1、以及包装于电池壳用包材1中的电解液11。此外,电池10具备收容于电池壳用包材1内的正极17、负极18和隔膜19。在该电池中,电池壳用包材1构成为袋状,以使电解液11接触电池壳用包材1中的内层3的内面,该电池壳用包材1为从其内侧起,内层3、内侧粘接剂层5、基材2、外侧粘接剂层6和外层4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上述内侧粘接剂层5相当于本层叠体的粘接剂层。上述内层3相当于本层叠体的被粘物,上述被粘物的具体例如上所述,但是为了对于电池壳用包材赋予耐化学试剂性(电解液性)、热封性等,优选使用未拉伸聚丙烯膜、丙烯-乙烯共聚物膜等热塑性的聚烯烃膜、或挤出成膜得到的聚烯烃层等。上述基材2相当于本层叠体的金属箔,作为上述金属箔,可举出例如,铝箔、sus箔。此外,从耐蚀性等观点考虑,可以对于金属箔表面施加化学转化处理。上述外侧粘接剂层6只要是外层4与基材2(金属箔)粘接那样的层即可,可以是由上述本涂布剂的固化物形成的层,也可以是使用干式层压用粘接剂、无溶剂型粘接剂等以往公知的粘接剂而获得的层。作为上述外层4,没有特别限定,为了赋予电池制造时的热封工序中的耐热性、加工时的成型性、耐针孔性、流通时的绝缘性等,优选使用将单层或2层以上的聚酯膜、聚酰胺膜、聚丙烯膜等拉伸或未拉伸膜层叠而成的多层膜。作为上述电解液11,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含有碳酸亚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六氟磷酸锂等锂盐等的电解液。上述电池壳用包材的厚度例如为40μm以上160μm以下。<电池壳用包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壳用包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对于金属箔涂布本涂布剂,干燥之后,进行烧结处理,从而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粘接剂层的与上述金属箔相反侧的面上,通过挤出层压法而层叠被粘物的工序。此外,还可以包括下述工序:将本涂布剂进行涂布之后,不进行烧结工序而在上述粘接剂层的与上述金属箔相反侧的面上,通过挤出层压法而层叠被粘物。作为在金属箔上涂布本涂布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模涂法、流涂法、喷涂法、棒涂法、凹版涂布法、凹版反向涂布法、反向吻涂法、微凹版涂布法、辊涂法、刮板涂布法、杆涂(rodcoat)法、辊筒涂布(rolldoctorcoat)法、气刀涂布法、缺角轮辊涂法、反向辊涂法、传递辊涂法、吻合辊涂(kissrollcoat)法、帘式涂布法、印刷法等涂布方法。作为将涂布于金属箔的涂布剂进行烧结处理的方法,例如为180~250℃、优选为190~250℃、更优选为200~240℃的范围。通过在上述范围的温度进行加热来将涂布剂进行烧结处理,从而能够提高粘接剂层对金属箔的密合性。作为通过挤出层压法而层叠被粘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在形成于金属箔上的粘接剂层上,使用公知的挤出机挤出被粘物,利用橡胶辊与冷却辊进行夹压,从而层叠的方法。实施例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1.聚合物的物性由制造例1-1~1-4合成的烯烃聚合物和由制造例2-1合成的烃(e-1)的物性如下测定。<来源于丙烯、乙烯和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利用13c-nmr求出由下述制造例获得的聚合物中的来源于丙烯、乙烯和1-丁烯各个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将结果示于表1中。<熔点的测定>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tainstruments制;dsc-q1000),以10℃/min从30℃升温至180℃之后,在180℃保持3分钟,以10℃/min降温至0℃,再次以10℃/min升温至150℃的过程中,根据第2次升温时的热成像图,按照jisk7122求出熔点。将结果示于表1中。<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接枝量(改性量)的测定>由利用1h-nmr进行的测定来求出。具体方法如上所述。将结果示于表1中。<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岛津制作所公司制;lc-10系列),采用以下条件测定重均分子量(mw)。·检测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c-r4a·柱:tskg6000h-tskg4000h-tskg3000h-tskg2000h(东曹公司制)·流动相:四氢呋喃·温度:40℃·流量:0.8ml/min使用由单分散标准聚苯乙烯制作的标准曲线,算出mw。2.聚合物的制造<制造例1-1>烯烃聚合物(a-1)的合成在附带搅拌机的内容积1.5l的高压釜中,加入丙烯单元100摩尔%的丙烯聚合物100质量份和甲苯435质量份,在搅拌下,升温至140℃,使丙烯聚合物完全溶解。在将该溶液保持于140℃的状态下,在搅拌下,经4小时同时滴加马来酸酐16质量份和过氧化二枯基1.5质量份。滴加结束后,进一步在140℃搅拌1小时,进行后反应,获得了烯烃聚合物(a-1)。接着,将含有该烯烃聚合物(a-1)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向溶液中添加丙酮,从而使烯烃聚合物(a-1)析出。将析出的烯烃聚合物(a-1)反复用丙酮洗涤之后,进行干燥,回收烯烃聚合物(a-1)。烯烃聚合物(a-1)中的马来酸酐的接枝量为1.1质量%,烯烃聚合物(a-1)的熔点为159℃。<制造例1-2>烯烃聚合物(a-2)的合成将丙烯单元100摩尔%的丙烯聚合物100质量份变更为丙烯单元99.25摩尔%和乙烯单元0.75摩尔%的丙烯-乙烯共聚物100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烯烃聚合物(a-2)。烯烃聚合物(a-2)中的马来酸酐的接枝量为1.1质量%,烯烃聚合物(a-2)的熔点为157℃。<制造例1-3>烯烃聚合物(b-1)的合成将丙烯单元100摩尔%的丙烯聚合物100质量份变更为丙烯单元96.5摩尔%和乙烯单元3.5摩尔%的丙烯-乙烯共聚物100质量份,并且将马来酸酐16质量份变更为30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烯烃聚合物(b-1)。烯烃聚合物(b-1)中的马来酸酐的接枝量为2.1质量%,烯烃聚合物(b-1)的熔点为141℃。<制造例1-4>烯烃聚合物(b-2)的合成在充分进行了氮气置换的2升的高压釜中,加入己烷900ml和1-丁烯80g,添加三异丁基铝1毫摩尔,升温至70℃之后,供给丙烯以使总压为7kg/cm2g,添加甲基铝氧烷0.30毫摩尔、以及换算成zr原子为0.001毫摩尔的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1-(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锆,一边连续供给丙烯以使总压保持于7kg/cm2g一边进行30分钟聚合。聚合后进行脱气,在大量的甲醇中回收聚合物,在110℃减压干燥12小时。所得的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熔点为79.5℃,丙烯含量为74摩尔%。将上述丙烯/1-丁烯共聚物3kg添加至10l的甲苯中,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145℃,使该共聚物溶解于甲苯。在将该溶液保持于145℃的状态下,在搅拌下,经4小时同时滴加马来酸酐382g和过氧化二叔丁基175g,然后进一步在145℃进行2小时搅拌。冷却后,投入大量的丙酮,使经改性的共聚物沉淀并进行过滤,利用丙酮进行洗涤之后,进行干燥,回收烯烃聚合物(b-2)。获得的烯烃聚合物(b-2)中的马来酸酐的接枝量为0.8质量%,烯烃聚合物(b-2)的熔点为76℃。<制造例2-1>烃(e-1)的合成在充分进行了氮气置换的带有搅拌桨的连续聚合反应器中,加入经脱水精制的己烷1升,将调整为96mmol/l的倍半乙基氯化铝(al(c2h5)1.5·cl1.5)的己烷溶液以500ml/h的量连续供给1小时之后,进一步将作为催化剂的调整为16mmol/l的vo(oc2h5)cl2的己烷溶液以500ml/h的量,将己烷以500ml/h的量连续供给。另一方面,从聚合器上部连续取出聚合液,以使聚合液器内的聚合液保持1升。接下来,使用鼓泡管,将乙烯气体以47l/h,将丙烯气体以47l/h,将氢气以20l/h的量进行供给。通过使冷却介质在安装于聚合器外部的夹套中循环,从而在35℃进行共聚反应。对于所得的聚合溶液,利用盐酸脱钙之后,投入大量的甲醇使其析出,然后,在130℃进行24小时减压干燥。获得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烃(e-1))的乙烯含量为53摩尔%,重均分子量为14,000,40℃运动粘度为37,500cst,200℃运动粘度为132cst。[表1]3.涂材的调制如下调制实施例所使用的涂材。将各涂材的组成(质量份)示于表2中。<制造例3-1>涂材x的调制在带有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加入烯烃聚合物(a-1)25g和甲苯75g,加热至130℃以使烯烃聚合物完全溶解。然后,一边搅拌一边以25℃/小时的冷却速度降温至95℃之后,以2℃/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0℃。接着,以20℃/小时的冷却速度降温至30℃,获得了固体成分25质量%的均匀的乳白色的分散液涂材x。<制造例3-2>涂材y的调制在带有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加入烯烃聚合物(a-2)5.5g、烯烃聚合物(b-1)12.5g和甲苯82g,加热至130℃以使烯烃聚合物完全溶解。然后,一边搅拌一边以25℃/小时的冷却速度降温至85℃之后,以2℃/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0℃。接着,以20℃/小时的冷却速度降温至30℃,获得了固体成分18质量%的均匀的乳白色的分散液涂材y。<制造例3-3>涂材z的调制在100℃使烯烃聚合物(b-2)16g和烃(e-1)4g溶解于甲苯80g,获得了固体成分20%的透明溶液的涂材z。[表2]a-1a-2b-1b-2e-1溶剂涂材x25000075涂材y05.512.50082涂材z000164804.复合膜(层叠体)的制造[实施例1]在一面进行了化学转化处理的40μm厚的铝箔的处理面上,利用凹版辊法来涂布涂材y之后,使其通过200℃的热风干燥炉,从而形成涂布量2g/m2的粘接剂层。接着,通过挤出层压法,将丙烯-乙烯共聚物树脂以40μm的厚度在粘接剂层上层叠一体化,从而获得了复合膜。[实施例2]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85质量份和涂材z15质量份的配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实施例3]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80质量份和涂材z20质量份的配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实施例4]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70质量份和涂材z30质量份的配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实施例5]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60质量份和涂材z40质量份的配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比较例1]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比较例2]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90质量份和涂材z10质量份的配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比较例3]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x50质量份和涂材z50质量份的配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比较例4]将涂材y变更为涂材z,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复合膜。5.评价[粘接剂层(涂膜)的评价]<断裂伸长率的测定>将实施例1~5和比较例1~4所使用的涂材和涂材配合液分别转移至teflon(注册商标)培养皿中,在200℃使它们干燥。冷却至室温之后,从teflon(注册商标)培养皿取出干燥涂膜,使用万能拉伸测定装置,按照jisc2151,以十字头速度10mm/分钟测定涂膜的断裂伸长率。将结果示于表3中。[复合膜的评价]将由实施例1~5和比较例1~4获得的复合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4中。<常态粘接强度>将复合膜切成长度60mm、宽度15mm的大小来制作试验片。对于该试验片,使用万能拉伸测定装置,以十字头速度50mm/分钟,实施180°剥离试验,测定复合膜的初始粘接强度。另外,根据测定的初始粘接强度,采用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评价基准)◎:12n/15mm以上〇:9n/15mm以上且小于12n/15mm△:7n/15mm以上且小于9n/15mm×:小于7n/15mm<耐电解液性试验后的强度>对于将碳酸亚乙酯与碳酸二亚乙酯(diethylenecarbonate)以3:7的容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以成为1摩尔/l的浓度的方式添加六氟磷酸锂盐而得到模拟电解液,在该模拟电解液中进一步添加蒸馏水1000ppm,浸渍切割成15mm宽度的复合膜的试验片,在85℃的烘箱中保存1周。取出试验片之后,使用万能拉伸测定装置,以十字头速度50mm/分钟实施180°剥离试验,测定复合膜的粘接强度。需说明的是,根据所测定的粘接强度,采用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评价基准)◎:11n/15mm以上〇:9n/15mm以上且小于11n/15mm△:7n/15mm以上且小于9n/15mm×:小于7n/15mm<耐热粘接强度>将复合膜切成长度60mm、宽度15mm的大小来制作试验片。对于该试验片,使用万能拉伸测定装置,在100℃气氛下,以十字头速度50mm/分钟实施180°剥离试验,测定复合膜的耐热粘接强度。需说明的是,根据所测定的耐热粘接强度,采用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评价基准)◎:11n/15mm以上〇:9n/15mm以上且小于11n/15mm△:7n/15mm以上且小于9n/15mm×:小于7n/15mm<成型性>对于各复合膜,在23℃气氛下,使用埃里克森试验机,从被粘物侧目视观察使其隆起5mm之后的涂面的外观,采用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评价基准)〇:完全没有观察到涂膜的泛白△:仅在涂膜的一部分确认到透明性降低×:确认到涂膜泛白的部位[表3][表4]符号的说明1:电池壳用包材,2:基材(金属箔),3:内层(被粘物),4:外层,5:内侧粘接层,6:外侧粘接层,10:电池,11:电解液,17:正极,18:负极,19:隔膜。当前第1页1 2 3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