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灰尘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农业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灰尘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农业大棚在长期使用之后,农业大棚上的光伏板与外界接触的一侧会积蓄较多的灰尘,灰尘日积月累逐渐增厚,从而会减少光伏板与光线的接收面积,导致光伏板吸收光能的效率降低,并且还会遮挡住阳光,影响大棚内蔬菜的生长情况。因此目前会对光伏板上积蓄的灰尘进行清理,清理方法大多是从上至下将灰尘刷去,但是现有技术的农业大棚在檐口位置没有任何导流结构,导致其灰尘掉落时的方向及其位置非常靠近大棚,很有可能会再次积蓄在农业大棚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灰尘导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灰尘导流结构,包括设于大棚檐口位置的导流棚檐,所述导流棚檐的大体结构呈s形,s形导流棚檐将光伏板上掉落的灰尘引导其向远离大棚的方向掉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棚檐包括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为斜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第二导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75°。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棚檐还包括曲折面,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通过曲折面首尾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曲折面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首尾相接形成s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大棚的檐口位置设有导流棚檐,用于将从光伏板上掉落的灰尘引导其向远离大棚的方向和位置掉落,有效减少灰尘再次积蓄在农业大棚上,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棚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流棚檐;11、第一导流面;12、第二导流面;13、曲折面;131、第一弧面;132、第二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灰尘导流结构,包括设于大棚檐口位置的导流棚檐1,导流棚檐1的大体结构呈s形,s形导流棚檐1将光伏板上掉落的灰尘引导其向远离大棚的方向掉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导流棚檐1包括第一导流面11和第二导流面12,第一导流面11和第二导流面12为斜面,第一导流面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优选60°,第一导流面11的作用是将从光伏板上掉落的灰尘引导其向远离大棚的方向移动;第二导流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75°,优选75°,第二导流面12的作用是使得灰尘能够快速的掉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导流棚檐1还包括曲折面13,第一导流面11和第二导流面12通过曲折面13首尾相连接,更具体的说,曲折面13包括第一弧面131和第二弧面132,第一弧面131和第二弧面132首尾相接形成s型结构,相较于竖直面而言,能够给灰尘的移动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有效减少因直线下降而导致灰尘四溅的现象,使得灰尘的移动能够沿着导流棚檐1移动,从而达到最大的导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大棚的檐口位置设有导流棚檐,用于将从光伏板上掉落的灰尘引导其向远离大棚的方向和位置掉落,有效减少灰尘再次积蓄在农业大棚上,方便实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