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薄膜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2021-02-02 14:02:07|316|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发明属于保护膜领域,涉及一种聚酯薄膜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使光学构件表面具有特殊功能,通常在光学构件表面涂布功能涂层,如:硬化层、防污层、防眩层、防静电层、高雾层、扩散层等。为了防止带有功能涂层的光学构件在组装或者运输过程中被污染和划伤,需要在光学器件表面上贴合一层光学保护膜。由于功能涂层表面能低,造成保护膜对其润湿性差,容易在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导致难以贴附和剥离力明显下降,因此需要一款润湿性好的保护膜。
[0003]
现有技术虽然提供有相关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110734711a公开一种用于偏光片保护膜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偏光片保护膜的压敏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软单体31-35份、功能单体6-8份、引发剂0.15-0.35份、溶剂57-63份、固化剂2-4份,制得的偏光片保护膜,对偏光片表面极低的表面能影响,具有极佳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服帖性能,操作时可实现自动排泡,贴合光面偏光片,其表面润湿性较好,剥离力合适。但当贴合表面能较低的有防污涂层的偏光片时,润湿性能变差,造成剥离力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为了更好解决具有低表面能的光学构件的保护问题,提供一种聚酯薄膜保护膜。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酯薄膜保护膜,包括聚酯薄膜以及涂布于所述聚酯薄膜表面的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的电阻小于10
10
ω/
□
;并且所述压敏胶层含丙烯酸酯树脂;
[0006]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是长链丙烯酸单体、含氟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而成;
[0007]
其中,长链丙烯酸单体、含氟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0008]
长链丙烯酸单体 1~6%;
[0009]
含氟丙烯酸单体 2~10%;
[0010]
丙烯酸酯硬单体 10~20%;
[0011]
丙烯酸酯软单体 60~80%;
[0012]
丙烯酸酯功能单体 2~10%。
[0013]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敏胶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0014][0015]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长链丙烯酸单体包括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其中,当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组合时,各组分的重量比介于(0~0.3):1:(0~0.7)。
[0016]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氟丙烯酸单体包括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八氟戊酯中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其中,当为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八氟戊酯组合时,各组分的重量比介于(0~0.6):1:(0~0.4)。
[0017]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包括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8]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丙烯酸酯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9]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丙烯酸酯交联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多种。
[0020]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抗静电剂包括锂盐类抗静电剂或离子液体类抗静电剂。
[0021]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交联剂包括异氰酸酯多聚体、氨基树脂类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22]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包括酯类溶剂、酮类溶剂、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多种。
[0023]
有益效果
[0024]
1、本发明使用长链丙烯酸单体,其长链为烷基链,聚合后其长而柔软的疏水性链段,增加了大分子间的距离,增加了聚合物柔性,降低了聚合物的表面能,同时长的支链可以伸展扩散至被贴物的表层内部,提高了聚酯薄膜保护膜对被贴物的润湿性。
[0025]
2、本发明使用的含氟丙烯酸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将含氟单体引入到丙烯酸酯树脂中,由于氟原子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和较小的原子半径,能够有效的降低压敏胶的表面能,增强对被贴物表面的润湿效果,因此聚酯薄膜保护膜更容易在被贴物表面铺展。
[0026]
3、本发明的丙烯酸酯树脂中,由于c-f键键能较大,因此对丙烯酸酯树脂的耐热性也有所改善,可以提高聚酯薄膜保护膜使用的上限温度。
[0027]
4、本发明制备的聚酯薄膜保护膜,添加抗静电剂后,压敏胶层会形成导电网络,压敏胶层电阻在10
10
ω/
□
以下,在从被贴物上剥离时,能有效防止剥离静电压造成的对电子元件的损害。
[0028]
综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同时兼顾润湿性与光学构件表面的光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31]
一种聚酯薄膜保护膜,包括聚酯薄膜以及涂布于所述聚酯薄膜表面的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的电阻小于10
10
ω/
□
;并且所述压敏胶层含丙烯酸酯树脂;
[0032]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是长链丙烯酸单体、含氟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而成;
[0033]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如下:先将0.2g过氧化笨甲酰稀释在99.8g乙酸乙酯中,制备成引发剂稀释液。然后将上述丙烯酸酯单体按配比量添加到反应容器中,并升温到设置温度。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其中,长链丙烯酸单体、含氟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0034]
长链丙烯酸单体 1~6%
[0035]
含氟丙烯酸单体 2~10%
[0036]
丙烯酸酯硬单体 10~20%
[0037]
丙烯酸酯软单体 60~80%
[0038]
丙烯酸酯功能单体 2~10%,
[0039]
所述的长链丙烯酸单体包括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其中,当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组合时,各组分的重量比介于(0~0.3):1:(0~0.7)。
[0040]
所述含氟丙烯酸单体包括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八氟戊酯中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其中,当为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八氟戊酯组合时,各组分的重量比介于(0~0.6):1:(0~0.4)。
[0041]
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包括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42]
所述的丙烯酸酯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43]
所述的丙烯酸酯交联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多种
[0044]
所述的长链丙烯酸单体重量百分比为1~6%,当所述长链丙烯酸单体重量份低于1%时,压敏胶的润湿性改善效果不明显,当所述长链丙烯酸酯单体重量份高于6%时,体系粘度大,聚合反应控制困难;其中当所述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
酸十五烷基酯;比例介于0~0.3:1:0~0.7时,压敏胶表面能明显降低,润湿性提高,综合性能最佳。
[0045]
所述含氟丙烯酸单体重量百分比为2~10%,当所述含氟丙烯酸单体重量百分比低于2%时,达不到降低压敏胶表面能的效果,当所述含氟丙烯酸单体高于10%时,压敏胶表面能已无法继续下降,而且继续增加用量会增大成本;其中当所述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八氟戊酯比例介于0~0.6:1:0~0.4时,压敏胶表面能明显降低,润湿性提高,综合性能最佳。
[0046]
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重量百分比为10~20%、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重量百分比为60~80%、所述丙烯酸酯功能单体重量百分比为2~10%,当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重量百分比低于10%,或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重量百分比高于80%时,压敏胶内聚力太低,制备的保护膜剥离时容易产生残胶;当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高于20%,或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低于60%时,压敏胶润湿性能会显著下降,剥离曲线波动大,不平滑;当所述的丙烯酸功能单体低于2%时,交联点不够多,丙烯酸压敏胶树脂内聚力低,容易造成残胶,当所述丙烯酸功能单体高于10%时,会造成过度交联,剥离曲线波动大,甚至丙烯酸树脂失去压敏性。
[0047]
所述压敏胶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0048][0049][0050]
所述的抗静电剂包括锂盐类抗静电剂或离子液体类抗静电剂。所述的锂盐类抗静电剂包括三氟甲烷磺酸锂盐、全氟乙烷磺酰胺锂,所述离子液体类抗静电剂包括巴斯夫basionics lq01、默尼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i4300-3t。
[0051]
所述交联剂包括异氰酸酯多聚体、氨基树脂类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所述的异氰酸酯多聚体包括拜耳的n3300、巴斯夫lupranate tdi-80,所述氨基树脂类固化剂包括美国氰特cymel 303、英国英力士maprenal mf 915。
[0052]
所述溶剂包括酯类溶剂、酮类溶剂、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多种。所述的酯类溶剂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所述的酮类溶剂优选为丙酮,丁酮,环己酮,所述的笨类溶剂优选为甲苯。
[0053]
为了更好的解释说明本文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述:
[0054]
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发剂稀释液制备方法为:将0.2g过氧化笨甲酰稀释在99.8g乙酸乙酯中,制备成引发剂稀释液。
[0055]
实施例1
[0056]
称取0.45g丙烯酸十二烷基酯、1.5g丙烯酸十八烷基酯、1.05g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2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5g甲基丙烯酸甲酯、75g丙烯酸丁酯,1g丙烯酸、2g甲基丙烯酸、2g丙烯酸羟乙酯,升温至70℃。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后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0057]
称取上述丙烯酸酯树脂30g和0.1g三氟甲烷磺酸锂盐、0.5g basionics lq01、
0.5g ai4300-3t、1glupranate tdi-80、1.5g cymel303、30g乙酸丁酯、30g丙酮、20g甲苯,混合均匀后得到涂布液,该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干燥后,在压敏胶层面贴合离型膜,得到聚酯薄膜保护膜。
[0058]
实施例2
[0059]
称取0.15g丙烯酸十二烷基酯、2.5g丙烯酸十八烷基酯、1.25g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3g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5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g丙烯酸八氟戊酯、8g乙酸乙烯酯、12g甲基丙烯酸甲酯、60g丙烯酸异辛酯,2g甲基丙烯酸、3g丙烯酸羟乙酯、1g丙烯酸羟丙酯,升温至75℃。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后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0060]
称取上述丙烯酸酯树脂30g和0.5g全氟乙烷磺酰胺锂、0.5g basionics lq01、0.5g ai4300-3t、1g n3300、1.5g maprenal mf 915、30g乙酸丁酯、30g丙酮、20g甲苯,混合均匀后得到涂布液,该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干燥后,在压敏胶层面贴合离型膜,得到聚酯薄膜保护膜。
[0061]
实施例3
[0062]
称取1g丙烯酸十八烷基酯、5.8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g丙烯酸八氟戊酯、10g乙酸乙烯酯、40g丙烯酸丁酯、40g丙烯酸异辛酯,2g丙烯酸羟乙酯、升温至80℃。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0063]
称取上述丙烯酸酯树脂40g和0.2g三氟甲烷磺酸锂盐、1g ai4300-3t、1.5g maprenal mf 915、30g乙酸乙酯、20g丁酮、10g环己酮,混合均匀后得到涂布液,该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干燥后,在压敏胶层面贴合离型膜,得到聚酯薄膜保护膜。
[0064]
实施例4
[0065]
称取4g丙烯酸十八烷基酯、2g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1g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3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0g乙酸乙烯酯、20g丙烯酸丁酯、50g丙烯酸异辛酯,5g丙烯酸、5g丙烯酸羟乙酯,升温至85℃。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0066]
称取上述丙烯酸酯树脂30g和0.5g ai4300-3t、1g cymel 303、10g乙酸乙酯、5g乙酸丁酯、10g丙酮、10g丁酮、10g环己酮、5g甲苯,混合均匀后得到涂布液,该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干燥后,在压敏胶层面贴合离型膜,得到聚酯薄膜保护膜。
[0067]
实施例5
[0068]
称取1.8g丙烯酸十八烷基酯、0.2g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0.5g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5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0.5g丙烯酸八氟戊酯、7g乙酸乙烯酯、10g甲基丙烯酸甲酯、45g丙烯酸丁酯、20g丙烯酸异辛酯,2g丙烯酸、2g甲基丙烯酸、3g丙烯酸羟乙酯、3g丙烯酸羟丙酯,升温至90℃。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后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0069]
称取上述丙烯酸酯树脂50g和0.1g三氟甲烷磺酸锂盐、0.5g cymel 303、10g乙酸
乙酯、10g乙酸丁酯、10g丙酮、10g丁酮、10g环己酮,混合均匀后得到涂布液,该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干燥后,在压敏胶层面贴合离型膜,得到聚酯薄膜保护膜。
[0070]
对比例1
[0071]
称取15g乙酸乙烯酯、15g甲基丙烯酸甲酯、45g丙烯酸丁酯、10g丙烯酸异辛酯,15g丙烯酸羟乙酯、升温至80℃。均匀滴加7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3小时,然后保温反应2小时。继续滴加30g引发剂稀释液,控制滴加时间1小时,然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将合成的树脂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树脂。
[0072]
称取上述丙烯酸酯树脂30g和0.3g三氟甲烷磺酸锂盐、1g n3300、40g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得到涂布液,该涂布液涂布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干燥后,在压敏胶层面贴合离型膜,得到聚酯薄膜保护膜。
[0073]
表1中各项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0074]
(1)抗静电涂层电阻测试
[0075]
将抗静电保护膜裁成12*12mm尺寸,在高阻计(型号:sme-8310)上测试抗静电涂层表面电阻。
[0076]
(2)表面能
[0077]
将保护膜撕去离型膜后,使用接触角测试仪(型号:“dsa25”),在丙烯酸压敏胶层上滴加去离子水和乙二醇2种液体,测试其在胶粘剂表面摊开后的接触角,计算表面能。
[0078]
表1性能数据表
[0079][008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